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不得
❶ 公務員法規定,哪些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
新疆公務員:
下列人員不屬聘用范圍(涉及時限的均含試用期,並截止至2017年3月20日):
1.在職國家公職人員;
2.現役軍人;
3.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或被開除公職,以及法律規定不得錄用、聘用為國家公職人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
4.被辭退未滿5年的國家公職人員;
5.曾經在國家公職人員試用期內因違紀違規、考核不合格未滿5年的人員;
6.未按規定時間到崗及錄用、聘用後因故取消國家公職人員、「天池計劃」人員錄用資格未滿3年的人員。
國家公務員:
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除部分特殊職位和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外,主要招錄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中央機關直屬市(地)級機構職位、縣(區)級及以下職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15%左右的計劃用於招錄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地處艱苦邊遠地區的中央機關直屬機構縣(區)級以下職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根據《關於做好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的意見》(人社部發〔2014〕61號)採取措施適當降低進入門檻。
招考職位明確要求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報考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基層工作經歷。基層工作經歷,是指具有在縣級及以下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村(社區)組織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工作的經歷。在軍隊團和相當於團以下單位工作的經歷,退役士兵在軍隊服現役的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報考中央機關的人員,曾在市(地)直屬機關工作的經歷,也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以上基層工作經歷計算時間截止到2016年10月。
現役軍人、在讀的非應屆畢業生、在職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不能報考。
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和被開除公職的人員,在各級公務員招考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錄用紀律行為的人員,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被辭退未滿5年的,以及法律法規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不得報考。報考人員不得報考錄用後即構成迴避關系的招錄職位。
❷ 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哪幾種情況不得辭去公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專辭去公職:
(一)未屬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年限的;
(二)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國家規定的脫密期限的;
(三)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且須由本人繼續處理的;
(四)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監察調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得辭去公職的情形。
(2)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不得擴展閱讀:
國家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辭退:
(一)連續兩年考核被確定為不稱職的;
(二)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單位調整、撤銷、合並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
(四)曠工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
(五)不履行國家公務員義務,不遵守國家公務員紀律,經多次教育仍無轉變或者造成惡劣影響,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
國家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辭退:
(一)因公致殘並被確認喪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嚴重疾病或負傷正在進行治療的;
(三)女性公務員在孕期、產期及哺乳期內的。
❸ 法律規定那些人不能考取公務員
現役軍人、在讀的非應屆畢業生、在職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回不能報考。
因犯答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和被開除公職的人員,在各級公務員招考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錄用紀律行為的人員,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被辭退未滿5年的,以及法律法規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不得報考。
此外,報考人員不得報考與招錄機關人員有公務員法第六十八條所列情形的職位。
公務員法第六十八條規定:「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於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公務員有哪些情形,不得辭去公職
《公務員法》第八十一條規定,以下情況不得辭去公職:
一、未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年限的。
二、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國家規定的脫密期限的。
三、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且須由本人繼續處理的。
四、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得辭去公職的情形。
辭退公務員,按照管理許可權決定,辭退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被辭退的公務員。被辭退的公務員,可以領取辭退費或者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公務員辭職或者被辭退,離職前應當辦理公務交接手續,必要時按照規定接受審計。
(4)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不得擴展閱讀:
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
二、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機關調整、撤銷、合並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公務員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不適合繼續在機關工作,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
五、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
❺ 公務員不得有哪些行為
公務員不得有的行為有:
1、不得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不得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不得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不得組織或者參加罷工。
2、不得玩忽職守、貽誤工作:
如果公務員玩忽職守、貽誤工作,勢必會影響公務的及時處理,打亂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秩序,如果後果嚴重,還可能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所以必須嚴格禁止此類行為發生。
3、不得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服從上級的決議和命令是公務員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工作紀律和要求,是保證國家機關系統正常運轉的必然要求。
4、不得壓制批評、打擊報復:
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公民有權對任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並受到法律的保護。
不論是社會輿論、人民群眾的批評,還是下級公務員對上級提出的建議,都可以幫助、督促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更好地執行公務。因此,對採用高壓手段打擊報復的公務員,必須施以處分。
5、不得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
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公務員必須奉行的職業道德和工作準則。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就會干擾領導機關的決策,同時損害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削弱政府的執政基礎。因此,此類行為必須嚴加懲處。
6、不得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這是作為公務員的起碼條件,也是對公務員的基本要求之一;保守國家秘密還是每個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
❻ 公務員有哪些情形,不得辭退
公務員不得辭退的情形: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八十四版條權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務員,不得辭退:
(一)因公致殘,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性公務員在孕期、產假、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得辭退的情形。
❼ 哪些情形不得錄用為公務員
(一)不具備報考資格條件的。具體包括: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曾被開除公職的;在各級公務員招考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錄用紀律行為的;在讀的非應屆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現役軍人、在職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含試用期人員);自2012年以來被辭退的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自2015年以來參加我省公務員錄用考試違背承諾的人員;錄用後即構成迴避關系的;以及不符合報考職位規定的資格條件的。
(二)未達到公務員基本素質標准,有公務員職業應當禁止的行為的。具體包括: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的;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罷工的;玩忽職守,貽誤工作的;壓制批評,打擊報復的;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或公眾的;貪污、行賄、受賄、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或集體資財的;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的;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的;嚴重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
(三)曾有違法違紀違規行為,影響公務員形象的。具體包括:觸犯刑律被免予刑事處罰的;曾受過勞動教養的;曾被開除黨、團籍的;在高等教育期間受到開除學籍處分的;在國家法定考試中有嚴重舞弊行為的;近三年內曾受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留黨、留校)察看等處分的;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引咎辭職或責令辭職不滿三年的;隱瞞個人重要信息,以致招錄機關無法了解真實情況的。
(四)政治品德不良,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意識較差,以及其他不宜擔任公務員職務的情形。
❽ 《公務員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哪些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
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和被開除公職的人員,在各級公務員招考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專嚴重違反錄用屬紀律行為的人員,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被辭退未滿5年的,以及法律法規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不得報考。受過勞動教養、少年管教或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不得報考公安機關、監獄。
❾ 公務員法明確了我國公務員不得違反的基本紀律行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我國公務員法明確了我國公務員不得違反的基本紀律行為,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政治紀律、工作紀律、廉政紀律、道德紀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五十九條中規定:
公務員應當遵紀守法,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憲法權威、中國共產黨和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憲法、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
(二)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罷工;
(三)挑撥、破壞民族關系,參加民族分裂活動或者組織、利用宗教活動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四)不擔當,不作為,玩忽職守,貽誤工作;
(五)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
(六)對批評、申訴、控告、檢舉進行壓制或者打擊報復;
(七)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
(八)貪污賄賂,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九)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資財;
(十)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一)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二)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十三)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
(十四)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
(十五)違反有關規定參與禁止的網路傳播行為或者網路活動;
(十六)違反有關規定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十七)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
(十八)違紀違法的其他行為。
(9)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不得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規定:
第五十八條:公務員應當自覺接受監督,按照規定請示報告工作、報告個人有關事項。
第六十一條:公務員因違紀違法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依照本法給予處分或者由監察機關依法給予政務處分;違紀違法行為情節輕微,經批評教育後改正的,可以免予處分。 對同一違紀違法行為,監察機關已經作出政務處分決定的,公務員所在機關不再給予處分。
第六十二條: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第六十三條:對公務員的處分,應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處理恰當、程序合法、手續完備。
公務員違紀違法的,應當由處分決定機關決定對公務員違紀違法的情況進行調查,並將調查認定的事實以及擬給予處分的依據告知公務員本人。公務員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處分決定機關不得因公務員申辯而加重處分。
處分決定機關認為對公務員應當給予處分的,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照管理許可權和規定的程序作出處分決定。處分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務員本人。
第六十四條: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職級和級別,其中受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處分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
受處分的期間為:警告,六個月;記過,十二個月;記大過,十八個月;降級、撤職,二十四個月。
受撤職處分的,按照規定降低級別。
第六十五條公務員受開除以外的處分,在受處分期間有悔改表現,並且沒有再發生違紀違法行為的,處分期滿後自動解除。
解除處分後,晉升工資檔次、級別和職務、職級不再受原處分的影響。但是,解除降級、撤職處分的,不視為恢復原級別、原職務、原職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