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分紅法規
『壹』 股份分紅的法律規定
1、學校是什麼性質的? 公司制?合夥制? 還是什麼?
2、你入股時是增資擴股 還是購買此版前其他權股東的股份?
3、你加入時候,可有約定? 股份分紅,有約定從約定,無約定,從法定-----即一股一權。
4、原老闆把8月份以前學校全部資金都收回私人------這肯定是違規的,甚至違法。
建議,速與律師或專業人士面談。
『貳』 公司章程中可以對如何分紅進行規定嗎
所謂優先分紅權是指投資人在被投資企業分紅時,優先取得一定比例股息內的權利。根據我容國《公司法》第34條「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和第166條「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等規定,公司章程可以規定公司股東不按其出資比例分取紅利,而設置優先分紅權。
最好是單獨訂立分紅協議
『叄』 對於有限責任公司來說,股東如何分紅,有什麼具體規定
因為《公司法》中出現了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分期繳納出資這一制度設計,所以第35條的規定明確:
股東分取紅利的計算依據是其已經實際繳納的出資比例,而不是認繳的出資比例,這樣更能體現公平的原則。股東分紅的例外規定是:由股東一致同意,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可以不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紅。如果這是一種制度化的選擇,可以通過在公司章程中作出規定;如果這只是一種個案的選擇,那麼必須在股東會上經過全體股東一致同意方可。
股東享有法定的或約定的分紅權,但是這種權利的行使也必須依照法律或章程的規定程序和條件。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分紅權的司法救濟包括:
(1)強制公司分配盈餘之訴,即當公司因過分提取任意公積金或以其他方式侵害股東的公司盈餘分配權時,股東向法院請求強制公司按照公司章程或法律規定向其分配公司盈餘。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中設置了「公司盈餘分配糾紛」案由,為股東通過訴訟保障自己的公司盈餘分配權提供了方便,此種訴訟的原告為權利受到侵害的股東,被告為公司。
(2)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退出機制,實踐中有些有限責任公司的大股東利用其對公司的控制權,長期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致使中小股東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公司法》第75條規定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退出機制,這也是對股東分紅權的一種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