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漢字規范條例

漢字規范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2-10 19:23:57

『壹』 通用規范漢字表的字表性質

規范性是字表的首要特點,也是字表的本質屬性。字表給出了確定的字量、字級,實內現了字形容與用字的標准化。表中規定了三個等級的字集,各級字集所收的字,字頭都經過嚴格選取,並根據規則進行了字形整理,完全可以成為中國社會通用領域漢字的正字,在字形上具有唯一標準的作用。
現代性是字表的第二個特點。字表的分級、收字都是從現代應用出發的,充分考慮到現代語言文字生活的需要,所收的字也主要從現代漢語語料庫中選出。現代文本中的文言文引文和中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當今文化傳承和文化學習所必需的,而且需要用簡化字印刷,其用字屬於現代用字的范疇,這些字也已納入了字表。
通用性是字表的第三個特點。在現代一般社會用字領域,沒有必要對一些罕用字或生僻字進行標准化處理,經過規范整理的8300字,都是現代社會需要的通用字。字表按通用程度分級:一級字表的通用性最高,二級次之,三級字表雖然取自專業領域,但這些字都與國計民生的信息傳播息息相關,在計算機存儲和閱讀上也有通用性。

『貳』 漢字的規范

http://www.fjzzjy.gov.cn/newsInfo.aspx?pkId=35631
目前,從我國社會用字的總體來看,主流是好的,如出版用字,印刷用字,影視用字,計算機用字,城鎮街頭用字,及課堂教學用字等,基本上是合乎規范的。但也不是沒有問題,有些問題也比較嚴重,我們學習這一講,對指導同學正確使用漢字很有現實意義。

什麼是漢字的規范呢?首先要明確什麼是不規范。比如:濫簡字「 (慢) (建) (鑲) (凰) (禽) (藤) (樓)」等;錯別字「 (餃) (瓶) (啤) (酒)」等。還有以象形代字的如「 (餅) (峰)」等和使用繁體字如「愛國主義(義),發(發)廊,慈禧太後(後)」等。

由此看來,當前使用漢字的不規范現象有三:一是使用自己的簡體字(包括已經廢止的二簡字);二是濫用繁體字(包括已淘汰的異體字);三是使用錯別字。對這種不規范的用字現象,我們決不能視而不見,因為這與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光輝燦爛文化傳統的文明古國是極不相稱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語言文字運用的是否規范,往往反映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尤其是現代社會已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向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社會用字沒有統一的形體標准,任人亂寫濫用,不僅破壞了漢字本身的交際職能,而且勢必給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教育普及,文化繁榮,造成很大的損失和障礙。因此,當前的社會用字的混亂現象,已引起國內外有識之士的關注。

那麼到底什麼是漢字的規范呢?所謂漢字的規范就是統一漢字的形體標准,每一種文字都有統一的形體標准,這就是正字法。正字法就是指漢字的形體標準的使用規范,即使用文字的規范,也是漢字規范化的結果。

那麼,漢字規范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以正式公布的《簡化字總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和《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為依據。要知道,推行規范漢字是國家的一項語言文字政策。有關漢字的各項規范,標准都是由政府部門批准發布的,因而,每一個使用漢字的人都應遵照使用,為使我們在使用漢字上合乎規范標准,應注意以下四個問題:

一、使用簡化字

1、漢字為什麼要簡化呢?這是針對漢字難寫,難記的缺點而進行的改革。

首先,是漢字的筆劃結構復雜,書寫困難。據統計,簡化以前的2000個常用字,筆畫平均為11、2筆,有的多達幾十筆,如「釁(釁)」是26畫,「郁(郁)」是29畫,而「吁(吁)」有32畫,這樣的漢字不簡化是不行的。

其次,漢字存在許多音同義同而字形不同的異體字。漢字數量達5萬,存在大量異體字是原因之一。原來有某字,由於變更偏旁,如「詠(詠)」「溪(溪)」「訴(訴)」;偏旁移位,如「群( )」「闊( )」等原因,又出現了一個讀音,意義相同而形體不同的字,新舊並存。

而異體字產生的原因大體有:

① 變更偏旁後,偏旁不同的字並存如:輝( )簡( )褲( )

② 偏旁移位後,部位不同的字並存如:夠( )峰( )棋( )略( )

③ 增加形旁或聲旁的繁體字與原字並存如:豆( )胡( )巨()采( )

④ 筆畫多的字被簡化後繁簡並存如:膽(膽)仙( )

⑤ 造字法不同的字並存如:野(形聲)— (會意)磊(會意)— (形聲)

⑥ 幾種不同的寫法並存如:叫( )凡( )朵( )

但要注意的是,偏旁相同,但部位不同的也不一定就是一個字,如「呆—杏」「杲—杳」「帛—帕」「含—吟」

這種一字多形的現象,更增加學習和使用的困難,成了不輕的負擔,如:歡(歡)— 、 ;暖— 、 、 ;窗— 、 、 、 ,如果不進行整理,精簡是不行的。

2、怎麼樣簡化漢字呢?實際上,簡化漢字的工作,包括簡化筆畫(形體的簡化)和精簡字數(異體字整理)兩方面的問題。

⑴ 簡化筆畫

漢字的簡化是漢字形體發展的主要趨勢。實際上,秦漢以來,官府,特別是廣大群眾,一直不斷的實行簡化。但歷代統治者往往把繁體字,古體字作為規范的標准,而把人民群眾團體使用的簡化字稱為俗體,破體,不能登大雅之堂。如1934年1月上海有15個群眾團體200多位文化界知名人士聯名提倡「手寫字」(即一般人常用的簡化字),建議國民黨當局採用,在各界人士的強烈要求下,國民黨政府教育部不得不公布採用「手寫字」324個。但立即遭到頑固派的攻擊,在國民黨中央政府會議上,考試院院長戴季陶當眾跪下,為漢字請命,要求當局禁止使用簡體字。

新中國成立以來,漢字簡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從1950年起開始,收集研究群眾中流行的簡體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制了《常用簡體字登記表》,初選出了500多個常用簡化字。1952年2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會(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前身)收集群眾中流行的簡體字進行研究,並開始草擬簡化字筆畫和精簡文字方案。1954年底編成了《漢字簡化方案草案》。1955年1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將《草案》印發全國各地,提出786個漢字簡化意見,供各方面人士討論(當時參加討論的有文學家、語文教師和其他語文工作者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約20萬人以上),根據討論中提出的意見作了修正,後經國務院設立的漢字簡化方案委員會審訂,於1955年10月提交全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討論通過。1956年由國務院公布了兩批(1月28日公布從2月份起正式使用第一批簡化字260個;6月1日公布了第二批推行為95個)。1958年公布兩批(5月15日公布第三批推行370個:6月29日公布第四批推行92個)。四批共517個。經幾年的試用,到1964年5 月,經國務院批准公布了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編印的《簡化字總表》作為使用簡化字的規范。1986年10月為糾正社會用字的混亂,便於群眾使用規范的簡化字,經國務院批准重新發表了《簡化字總表》,並對原來表中的個別字(不夠合理的)做了調整。

《簡化字總表》共分三個表:一表有350個不作偏旁的簡化字(只能單獨簡化);二表有132個可以作偏旁的簡化字(既可以單獨簡化,也可以作簡化偏旁)和14個簡化偏旁(只作偏旁不單獨簡化);三表有1753個字,是應用第二表的簡化字和簡化偏旁類推出的簡化字。總表一共2238個字,一共簡化了2264個字。這比原來的繁體字在筆畫上減少了幾近一半。如第二表所列的繁體字平均每字16筆,簡化後每字8筆;而第三表所列繁體字平均每字19筆,簡化偏旁後每字平均12筆。

那麼,這些簡化字是怎麼樣被簡化的呢?下面介紹六種主要的簡化方法,這些方法是千百年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群眾創造的。

① 更換偏旁,主要是以簡代繁,就是更換一個筆畫簡單的偏旁或符號代替繁難的偏旁,如:

劉(劉) 適(適) 環(環) 獨(獨) 趙(趙) 區(區)

漢(漢) 難(難) 觀(觀) 歡(歡) 雞(雞) 戲(戲)

鄧(鄧) 優(優) 遠(遠) 憶(憶) 犧(犧) 壟(壟)

另外,簡化偏旁另推《簡化字總筆》中第二表和第三表的關系,也屬於這種方法,如:

軒(軒) 詮(詮) 絹(絹) 鏡(鏡)

② 保留局部,把整體字中繁難的部分刪除,只留下表示這個字的局部特徵或輪廓部分,如:

豐(豐) 滅(滅) 聲(聲) 醫(醫) 開(開) 習(習)

麗(麗) 飛(飛) 處(處) 號(號) 婦(婦) 虧(虧)

標(標) 齒(齒) 奪(奪) 雜(雜) 務(務) 殺(殺)

① 全部改造,拋棄繁體字原形,另造一個新字,如:

頭(頭) 萬(萬) 聖(聖) 靈(靈) 龜(龜) 釁(釁)

備(備) 憂(憂) 叢(叢) 歸(歸) 異(異) 眾(眾)

護(護) 驚(驚) 響(響) 灶(灶)

② 草書楷化,把群眾比較熟悉的草書的筆形加以楷書化,就可以達到減少筆畫要求,

如:

東(東) 車(車) 學(學) 為(為) 書(書) 樂(樂)

長(長) 興(興) 專(專) 當(當) 堯(堯) 倉(倉)

會(會) 辦(辦) 團(團) 偉(偉)

③ 同音代替,在意義不混淆的條件下,用形體簡單的同音字代替繁體字,使一個字兼有原兩個字的意義,不僅簡化了筆畫也精簡了一部分漢字,如:

干(干) 板( ) 向( ) 屍(屍) 丑(丑) 克( )

了( ) 曲( ) 郁(郁) 谷(谷)

④ 用古體字,直接採用古體字代替後造出的繁體字,如:

雲(雲) 從(從) 網(網)

至此,什麼是規範字呢?不能簡單的說就是「簡化字」,更不能說成是「簡體字」因為規范漢字是不包括現在在群眾中流行的尚未形成的規范的簡體字。再說,我們所說的規范漢字,不單是「簡化字」,它應是由「簡化字」和「傳承字」兩部分組成。「傳承字」是指沒有簡化或不必簡化但經過整理的規範字。

(2)精簡字數

精簡字數即漢字整理。漢字整理就是在幾個異體字中確定一個做標准字,而廢除,淘汰其它字,做到一字一形,字有定形,從而使字數得到精簡。

《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1955年10月全國文字改革會討論了這個表的草案,12月22日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共同頒布,從1956年2月1日起實施。這個表列出異體字共810組,每組至少2字,最多6字,共計1865字,淘汰了異體字1055個。另外,在《漢字簡化方案》中採用了同音代替方法,簡化筆畫,如以「斗」代替「 」,以「板」代替「 」,也精簡了一部分字數。

整理漢字的原則,也是從俗從簡相結合,而以從俗為主,同時照顧書寫方便。從俗,選用通用較廣的,廢除生僻罕見的,如:

村( ) 乃( ) 因( ) 梅( ) 皂( ) 焉( ) 同( ) 草( ) 褲( ) 冰( ) 吊( ) 哲( ) 筒( ) 各( ) 冗( ) 凡( ) 叫( ) 泛( ) 劫( ) 抵( ) 輝( ) 盞( ) 粳( ) 並( )

從簡,是在通用前提下,選用筆畫少的廢除筆畫多的,如:

泄( ) 棲( ) 凄( ) 岳( ) 廚( ) 矩( ) 巨( ) 沾( ) 熗( ) 決( ) 詠( ) 敘( ) 采( ) 跡( )

同時,還要考慮左右結構書寫比較方便,如:

群( ) 略( ) 鵝( )

但也不是絕對的,還應照顧群眾的習慣,如:

岸( ) 拿( ) 蟹( )

此外,1955—1964年,經國務院批准,以常用字代替生僻地名字,更改了35個地名用字,如:陝西省的 縣改為周至縣,江西省的雩都縣改為於都縣,貴州省的 水縣改為習水縣,四川省的 都縣改為豐都縣等。

1971年,又淘汰了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用字中的一些特造的漢字,如:英制計量單位「哩、 、 」都讀成雙音節,這違反了一字一音的規律,廢除後,用雙音節的「英里、英尺、英寸」來表示。而公用計量單位的舊用字「 、 」也被廢除,改用了「厘米、千瓦」。

上述各項合起來,共精簡了1100多個漢字。

由此看來,漢字通過簡化,易寫易記易讀了,減輕了人們記憶上的負擔,能更快的掌握漢字,使用起來也更方便了。

二、限制繁體字的使用

我們堅持以簡化字為規范,並不是要廢除繁體字,也不是說使用繁體字非法。我們的原則是嚴格限制繁體字(包括異體字)的使用范圍,反對濫用。

當前,濫用繁體字的現象,相當嚴重,用錯的不說,就是用對的影視字幕,城鎮街頭牌匾,商品包裝,廣告等隨處可見。繁簡混用這個問題如此突出,是與港台文化的沖擊,語言文字政策淡化有關。很多人產生了一種以使用繁體字為時髦,為高雅的心態,某些領導人,文化名人,書法家的題詞用繁體字,也影響了部分群眾。為此,我們需要劃清正確使用和濫用繁體字的界限。

1、出版用字方面

整理出版古籍,繁體字(包括異體字)還是要用的,此外,各種出版物(包括現代人評價古代人著作的出版物)就不能用繁體字排印了。

對外出版物,該用簡體,還是繁體,這要看使用漢字的實際。現行簡化字,不僅在國內,是有規範字的法定地位,而且在聯合國組織中也承認我們的簡化字是中國的正式文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規定,在中國以外的國家教授漢語的必須用簡化字。日本保留的漢字已經簡化,其中85個簡化字與我們的簡化相同,或基本相同。南朝鮮目前仍用漢字,他們規定的《漢字略寫方案》,也收了簡化字524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華人社會全部採用我們公布的簡化字,在我國的外國留學生以及在國外學習漢語的人學的大多也是簡化字。

目前,使用繁體字的只有台灣和港澳地區。台灣地區是基於政治上的考慮,而不是就文字改革本身的發展趨勢而制定政策的,實際上,台灣也有人提倡寫簡化字,在日常書寫時也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與大陸相同的簡化字。最近台灣公布了「標准行書範本」4010字中大半是簡化字,據統計,其中383個簡化字跟大陸相同。現在台灣使用漢字是印繁寫簡,香港也已推出了「繁簡由之」的口號。所以,我國對外發行書籍,報刊是不是該用繁體字印刷,很值得考慮。《人民日報》海外版用繁體字,是特殊需要,不能隨意仿效。

2、書法用字方面

要劃清書法藝術作品中供欣賞用的和寫作交際工具用的界限。書法家寫的條幅,對聯,扇面等是供人們欣賞的藝術作品,主要看它的用筆,結構,章法。用繁體還是用簡體,可根據藝術的需要,自由選擇,不受任何限制。由於商店的招牌字,報頭,刊名,影視片名及演職員表用字,寫出來主要目的是傳遞信息的交際工具,即使是著名書法家寫的,也應該寫規范的簡化字。郭沫若在1950年簡化漢字公布以後寫的牌子和刊名,都用的是簡化字。最近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啟功給自己定了一個標准「寫牌子,給正式刊物題刊頭,一定要寫規范的漢字」。

3、姓氏用字方面

姓氏用字該用簡化字,也不能濫用繁體字,如「 、 」都已簡化為「鍾」,前者是姓應簡化。但美籍華人女作家於(yū)犁華中就不能廢除「於」,否則就與「於」同姓了。這就是說有異體字用作名字用字時,就另當別論了。如「朱鎔基」的「鎔」字是個異體字。1988年3 月14日各報公布第七屆人大名單時《人民日報》印的是「熔」(規範字);《光明日報》印的是「鎔」;《文化報》印的是「鎔」;可是現在泛用的是「鎔」字。《簡化字總表》規定,也算是個特例吧,所以象「 喆 (哲) (升)」就不應該再用了。

因此要糾正社會用字中的濫用繁體字現象,要堅持原則,不能愛社會的各種影響。至於個人書信,已不屬於社會用字范圍,使用哪種字體,完全憑個人愛好。

另外,大學生要學點繁體字,目的是廣泛涉獵的需要。據說,有位教授讓他的學生從書架上找一本《後漢書》,因書脊上是繁體字,這個學生竟然找不到這本書。但這絕不是要大學生濫用繁體字,至於教師板書用字,就更不能用繁體字了。

三、注意新舊字形的差異

現在通用漢字印刷體字形,也曾經存在過分歧現象。如「丑( )」「真( )」「三( )」等,字形不規范使部首,筆畫數目,四角號碼檢字等都產生了困難。1965年1月,文化部文字改革委員會發出統一漢字字形的通知,公布了《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整理後的字形,筆畫的結構與手寫楷書基本一致,為印刷用字,美工設計和社會用字樹立了楷書字形的規范。《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前面都有《新舊字形對照表》,基本上概括了印刷體新舊字形的調整情況。我們用字時,由於常常受舊字形的影響,仍書寫的不規范,下面將新舊字形的主要區別概括如下:

① 筆畫省簡,刪去可有可無的筆畫,如:呂( )寬( )蚤( )奧( )郎( )即( )道( )

② 筆畫連接,省減筆畫,便於書寫,如:象( )免( )敢( )牙( )片( )花( )鬼( )卑()著( )巨( )比( )鼠( )

③ 筆畫延伸,便於掌握書寫,如:空( )黽( )角( )炭( )

④ 折筆改直筆,如:吳( )普( )俞( )直( )真( )

⑤ 平撇改短橫,如:呈( )屯( )豐( )吞( )

⑥ 長筆收斂,便於整齊,如:雪( )非( )丑( )冉( )

⑦ 變筆畫方向,如:冬( )爰( )青( )平( )尚( )

⑧ 調整部位,如:默( )惑( )感( )鼬( )

⑨ 其他情況,錄( )滾( )並( )

綜上,要想做到用字的規范,必須學習三個表,不濫用已限制使用的繁體字和廢除的異體字,不用舊字形,不使用自造和廢止的簡體字,此外,還有一個糾正錯別字的問題這是用字規范的另一方面。

四、糾正錯別字

錯字,指寫的不成字。一般的說字典里查不到,別字指把甲字寫成乙字,字典里一般可以查到。前者是寫錯了字形的字,後者是用錯了地方的字。但總的說來,錯別字可簡稱錯字,因為「別」的也是用錯的。

錯別字的產生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漢字結構太復雜,字數太多,而且大量存在筆畫繁多,形體相近,讀音相同,偏旁相似的字,稍一疏忽,就會寫錯用錯,這是客觀原因。但主觀上學習漢字不認真,對正字法缺乏正確認識,也是重要原因。作為教師寫錯字總是不光榮的事,為了糾正錯別字,必須從字的形音義三方面掌握每個漢字,才不至於錯用誤用。

①注意字形,有些錯字是受類似偏旁的影響寫出來的,因而應注意分辨形近偏旁的不同結構字,如: — :臨 歸 天—夭:蠶添 養笑

聖— :莖 怪 東— :棟 煉 市— :柿鬧 肺沛

侖—倉:掄 搶 未—末:抹 妹

有的錯別字是因增寫或減寫造成的,應注意記准字形,如多一點的有:

富饒( )緊湊( )昂揚( )步伐( );而少一點的有:隆重( )

蒙族( )勤勉( )纏繞( )面具( )

②注意字義,有些字使用時易混,必須記住它們各有的字義,才不至於誤寫,如:

提(題)綱 貢(供)獻 蔓(漫)延 穿(串)插

勇(永)往直前 一籌(愁)莫展 變本加厲(利)

披(劈)荊斬棘 置若罔(枉)聞 原形畢(必)露

異(一)口同聲 破釜(斧)沉舟 顆(棵)粒歸倉

象—像:「象」有形狀,樣子之義,「景象,氣象,象徵」這些不會用錯;「像」有多種圖像之義,「畫像,塑像,照像」也不會用錯。但像還有相似比照之義, 「好像,共產黨像太陽,她很像我母親」, 「像這樣的事是值得注意的」,就容易弄錯了。

復—覆:「復」有回去,回答,重復,再等義,「循環往復,復函,復原,復習」不會用錯;「覆」有遮蓋,翻過來之義,「覆蓋,天翻地覆,顛覆,覆轍」就易寫成「復」了。

迭—疊:「迭」有交換,輪流之義,「更迭,迭次,叫苦不迭」;「疊」有重復的堆,重復之義,「重疊,疊床架屋,層見疊出,折疊,疊衣服」就易寫成「迭」。

③注意字音,有些字由於字音相同,相近,也易寫錯,如:絕(決)對 煩惱(腦) 安詳(祥) 圓(園)圈 即(既)使 部(布)署 惋(婉)惜 就緒(序)

有些字容易受上下偏旁的同化而寫錯,如:

編輯(緝) 輝煌( ) 樞紐( ) 清晰(淅)

跋涉( ) 九(丸)染 (母)貫 (小)恭

(商)滴 ( )啄 刀(刃)契 (臣)熙

( )腳 享(亨)烹 刃( )梁 小(少)隙

士(土) 氏( )旅 ( )仰

『叄』 通用規范漢字表的具體調整

嚴格異體字的定義應當是:音義全同、記詞職能完全一樣、僅僅字形不同,它們在任何語境下都能互相替代而不影響表達的意義的一組字。可以看出,從功能來看,異體字是漢字的冗餘,徒增記憶的負擔,需要加以規范。1955年12月22日發布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的說明中指出:「從實施日起,全國出版的報紙、雜志、圖書一律停止使用表中括弧內的異體字。但翻印古書須用原文原字的,可作例外。」這個說明明確了異體字屬於「不規范的字」的范圍,異體字在通用層面上書寫現代漢語文本時,不能使用。但是,在該異體字整理表中確定的「異體字」,有些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異體字。把這些字都列入「不規范的字」的范圍而取消,有時不利於意義的精確表達。
《通用規范漢字表》對《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進行整理時,採用了科學的原則、穩定的原則和求實的原則,形音義並重,對各組字的關系進行了重新認定,並規定今後對這類字,不再採用簡單的「取消」「廢除」而要採取「認同」和「辨析」的處理方法。
《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在1955年12月發布後,有些相關的文件曾對其進行過改動,主要是:(1)1956年3月發布的《修正〈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內「阪」「挫」二字的通知》;(2)《簡化字總表》(1986年10月10日重新發表)和《關於發布〈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的聯合通知》(1988年3月25日發布)中重新認定了26個字;(3)1993年《關於「鎔」字使用問題的批復》。上述3個文件總共恢復了29字,分別是:阪、挫、欣、讌、曄、詟、訶、鰌、紬、剗、鱠、誆、讎、翦、邱、於、澹、骼、彷、菰、溷、徼、熏、黏、桉、愣、暉、凋、鎔。此次制定《新訂異體字整理表》時,根據現有原則對這29個字重新審核,審核後的處理結果為:「 讌、鰌、紬、剗」4字仍按異體字處理,其餘25字收入《通用規范漢字表》。此外,根據群眾的意見,《通用規范漢字表》還將51個異體字恢復為規範字,並在各級字表中相應的字下增加註釋,說明這些字恢復為規範字後的使用范圍:
恢復到二級字表中共6字,其中只恢復其部分音項的1字,即「袷」;完全恢復不再作為異體字的5字,分別是「噘、栗、蹚、皙、瞋」。
恢復到三級字表中共45字,其中只恢復其部分音項的5字,分別是氾、勑、叚、絜、釐;恢復其部分義項的36字,分別是仝、邨、吒、颺、升、並、逕、乃、鉅、秘、升、勣、椏、貲、(釒盧=鑪)、脩、砦、堃、喆、蒐、椀、甦、淼、犇、餚、頫、甯、缐、札、賸、麹、溪、瓌、驩、龢;完全恢復不再作為異體字的4字,分別是凓、勠、菉、曏。 《通用規范漢字表》對類推簡化採用了尊重現實和嚴格限制的原則。所謂尊重現實,是對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范圍內已經有限類推的字仍然保留。由於姓氏人名、科技用字和用簡化字印刷的語文課本中的文言文用字多數也已經類推,因此,三級字表也採用有限類推的辦法,實行類推簡化,與一、二級字表保持一致。其具體細則是:(1)按《簡化字總表》第二表規定的132字與14個偏旁的范圍類推,不擴大范圍。(2)盡量只在第一層次構字時類推,以保持原字的結構不受影響。(3)採用以上原則產生難以識別的怪異字或產生同形字時,為保持字與字的區別,作個別變通處理。不予類推簡化。
《通用規范漢字表》以外的字,根據國務院1986年「今後,對漢字的簡化應持謹慎態度,使漢字的形體在一個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的指示精神,不再類推簡化;個別領域確需類推簡化的,需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門批准。

『肆』 漢字字形規范標準是()

C.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

『伍』 漢字國標GB2312-80的規定,二級次常用漢字個數是…

按照使用的頻率分為:一級常用漢字3755個,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二級次常用漢字3008個,按部首排列。所以漢字國標GB2312-80的規定,二級次常用漢字個數是3008個

『陸』 漢字書寫是否有規范

漢字書寫,既有規范,又有規則。

漢字書寫規范,有國家新聞出版總局2005年回8月北京會議紀要答規定的有關規定。
如:數字用法的規定,就有:年份不能簡寫。示例:1990年不能簡作「九0年」或「90年」等。

漢字書寫規則又叫筆順規則,包括一般(基本)規則、補充規則等。
一、基本規則
1、先撇後捺:人、八、入
2、先橫後豎:十、王、干
3、從上到下:三、竟、音
4、從左到右:理、利、禮、明、湖
5、先外後里:問、同、司
6、先外後里在封口:國、圓、園、圈
7、中間後兩邊:小、水
二、補充規則
1、點在上部或左上,先寫點:衣、立、為
2、點在右上或在字里,後寫點:發、瓦我
3、上右和上左包圍結構的字,先外後里:廳、座、屋
4、左下包圍結構的字,先里後外:遠、建、廷
5、左下右包圍結構的字,先里後外:凶、畫
6、左上右包圍結構的字,先外後里:同、用、風
7、上左下包圍結構的字,先上後里在左下:醫、巨、匠、區
一般來說,遵循以下規則:
先橫後豎,先撇後捺
先上後下,先左後右
先中間,後兩邊
先進人,後關門

漢字書寫(或計算機輸入),應參照「漢字形體結構類型表」規定的順序。

『柒』 我國在普通話和規范漢字方面公布了哪些規范標准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 ( 班級 ) 和其他教育機構,有條件的應當採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課本,並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課;根據情況從小學低年級或者高年級起開設漢語文課程,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第四十九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教育和鼓勵各民族的幹部互相學習語言文字。漢族幹部要學習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少數民族幹部在學習、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同時,也要學習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進行教學,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範字。」

第六條規定:「學校應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可以用少數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教學。」

4、《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規定:「 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在教育教學和各種活動中,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師范院校的教育教學和各種活動應當使用普通話。」

5、《掃除文盲工作條例》第六條規定:「掃除文盲教學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7)漢字規范條例擴展閱讀:

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歷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時間主題宣傳口號:

1、第一屆全國推普周主題:無。

時間:1998年9月13日-19日。

2、第二屆全國推普周主題:「推廣普通話,迎接新世紀」。

時間:1999年9月12日-18日。

3、第三屆全國推普周主題:「推廣普通話,邁向新世紀」。

時間:2000年9月10日-16日。

4、第四屆全國推普周主題:「宣傳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大力推廣普通話,促進語言文字規范化」。

時間:2001年9月9日-15日。

5、第五屆全國推普周主題:「宣傳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大力推廣普通話,促進語言文字規范化,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

時間:2002年9月15日-21日。

6、第六屆全國推普周主題:「大力推廣普通話,齊心協力奔小康」。

時間:2003年9月14日-20日。

7、第七屆全國推普周主題:「普通話——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時間:2004年9月12日-18日。

8、第八屆全國推普周主題:「實現順暢交流,構建和諧社會」。

時間:2005年9月11日-17日。

9、第九屆全國推普周主題:「普通話——五十年推廣,新世紀普及」。

時間:2006年9月10日-16日。

『捌』 為什麼要制定《通用規范漢字表》

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原因:
(1)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相繼發布了多項重要的漢字規范,這些重要文件體現了新中國漢字改革成果,但隨著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時代對漢字的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些標准已不能滿足現實生活的需要。

(2)2000年10月頒布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在憲法的基礎上首次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切實保證了國家語言文字的統一,並為民族地區的雙語教育提供了最為重要的政策依據。但是「普通話」較為明確,而「規范漢字」卻不明晰,因此影響到法律的權威性和依法行政。《通用規范漢字表》將「規范漢字」這一法律概念落到實處,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應有的配套規范。它的公布實施,為全面落實國家語言文字政策法規、依法管理社會語言生活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依據。

(3)社會通用層面字量需要盡快擴充。
隨著文化、教育、科技的普及,社會用字量有所擴大,原來字表的收字量明顯不足。以前的社會用字以手寫為主,今天漢字已基本由手寫發展為計算機處理,社會管理也更多依賴計算機。為保證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郵政通訊、金融保險、醫療衛生、戶籍管理等領域的信息化水平,必須為計算機字型檔提供更大字量的規范漢字。

(4)常用字需要重新遴選。
過去一些常用字現在不常用了,一些不常用的字現在常用了。義務教育、掃盲教育的識字標准需要調整,常用字需要根據社會實際進行優選。

(5)網路用字亟需規范。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自造字、古漢字、日本漢字、港台字形等紛紛涌進網路,用字不規范的現象有所發展,影響了國家通用文字的規范性,增加了網路安全的保障難度。

(6)為漢語走向世界提供方便。
海外華人社區和國際組織在學習和使用漢字時,多數採用我國大陸的語言文字規范來學習和使用簡化字,為方便漢語的國際教育和國際應用,十分需要建立切合時代發展的漢字規范。

『玖』 國務院2013年《通用規范漢字表》

國務院2013年6月5日發布《通用規范漢字表》

『拾』 關於「規范語言文字」內容

說好普通話、用好規範字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必須大力加強信息技術教育。中文信息處理是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的重點,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是中文信息處理的先決條件,普及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有利於提高語言文字信息處理和交換的效益和水平。師生員工只有說好普通話,用好規範字,才能適應信息技術教育的需要。
說好普通話,用好規範字是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普及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是國家一項重要的語言政策,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學校是精神文明的前沿陣地,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標兵的任務。因此,學校普及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師生的語言素質和綜合人文素質刻不容緩!
為了響應國家說好普通話用好規範字的號召,營造一個活潑文明的校園氣氛,實施素質教育工程,學校向全校師生員工發出倡議 :
一、說好普通話、用好規範字是合格教師的必備條件之一。教師的語言面貌、語言文字素質直接關繫到教師的教學效果。教師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努力提高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履行教師的神聖職責,教師首先要說好普通話、用好規範字。
二、大學生應成為說好普通話、用好規範字的典範。說好普通話,用好規範字,提高本民族語言應用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提升語言素質和綜合人文素質,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增強民族凝聚力,大學生也要說好普通話,用好規範字。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說好普通話,用好規範字,樹立 「 說普通話,用規範字,做文明人 」 的形象,形成說普通話和用規範字的良好風氣,使普通話和規範字成為校園語言,共同為創建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二十一世紀,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面臨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尤其在今天,我們面對的是具有新視野、新思想、新觀念、新思維的群體。在學習交流中、工作、人與人之間的來往接觸中,都離不開講普通話和運用規範字。因此,運用規範字,已成為教育教學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和每一個中國公民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作為承擔著培養祖國接班人重任的學校,校園就理所當然地成為推廣普通話、運用規範字的重要場所。教師也理所當然地成為說普通話、用規範字的先行者。使用普通話也是提高師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使用規範字,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需要;是體現個人修養的重要標准;也是提高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使用規範字,也是對教師課堂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重要途徑。
使用規範字,是國家法律的規定,也是教育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不僅要通過教學,教會學生使用規範字,還應該通過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從小養成書寫規範字的良好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書寫一手漂亮的規範字,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為學生書寫規範字起到表率作用。美觀規范的字體還能滿足學生的欣賞慾望。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也能自覺養成寫規範字的良好習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為此,學校還要求教師,堅持粉筆、鋼筆規範字的練習,進行板報、規範字的比賽,並進行評比、打分、相互學習。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教師們書寫規範字的水平大大提高,寫規範字已在教學中習慣成自然。在學生的評語上、作業批語上,板報、專欄上教師們漂亮、規范的字體都受到了學生、家長和上級領導的好評和稱贊。教學中教師們規範字體的板書,也為同學們堅持寫規範字作出了榜樣。
使用普通話和規範字,是國家語言文字發展的必然,是中華厚重文化發展的呈現,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又一重任。作為中華子孫,我們必須肩負起這一新的歷史使命,讓普通話的推廣和規範字的使用為新時代、新經濟的發展鑄造新的輝煌!普通話,即現代標准漢語,又稱國語、華語,指通行於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台灣、海外華人的共通語文,為現代漢語共通的交際口語與書面語。普通話基於現代北方漢語的語法和北京話語音,並作為官方、教學、媒體等標准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台灣地區的官方語言,是新加坡共和國四種官方語言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非官方語言)的法定地位。

熱點內容
友新司法所 發布:2025-08-12 02:09:53 瀏覽:459
房屋建築質量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2 02:07:02 瀏覽:390
打人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2:05:39 瀏覽:251
法官不作為如何起訴他 發布:2025-08-12 02:05:36 瀏覽:79
刑法一寸木 發布:2025-08-12 02:05:32 瀏覽:184
健康溫州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2 01:59:35 瀏覽:760
cpa經濟法的教學視頻百度雲 發布:2025-08-12 01:59:25 瀏覽:947
馬兆瑞經濟法企業法 發布:2025-08-12 01:58:01 瀏覽:801
法學香餑餑 發布:2025-08-12 01:50:54 瀏覽:211
維權授權書有什麼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2 01:45:59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