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行政法規授權期限

行政法規授權期限

發布時間: 2021-02-11 12:05:55

① 授權期限最多幾年

您好,以下回復僅供參考。申請專利的,自專利申請文件遞交至專利局之日起,發明專利大概需要2年左右授權;實用新型專利大概需要6-8個月授權;外觀設計大概需要4-6個月授權。

② 關於授權立法,立法法規定最長期不得超過多少年

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法律依版據:《立法法權》的相關規定:

1、第十條 :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

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被授權機關應當在授權期限屆滿的六個月以前,向授權機關報告授權決定實施的情況,並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關法律的意見;需要繼續授權的,可以提出相關意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

2、第十一條:授權立法事項,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及時制定法律。法律制定後,相應立法事項的授權終止。

3、第十二條: 被授權機關應當嚴格按照授權決定行使被授予的權力。

被授權機關不得將被授予的權力轉授給其他機關。

4、第十三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就行政管理等領域的特定事項授權在一定期限內在部分地方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法律的部分規定。

③ 憲法中對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授權條款及許可權規定

第八十九條第一項: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第九十條第二款:各部、各委員會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

④ 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外,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多少年

根據《中華人來民共和國立法源法》第十條 :

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

被授權機關應當在授權期限屆滿的六個月以前,向授權機關報告授權決定實施的情況,並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關法律的意見;需要繼續授權的,可以提出相關意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

(4)行政法規授權期限擴展閱讀:

授權的原則:

1、重要性原則。即符合「二八」原則,加強對涵蓋80%內容的20%事務的授權管控。

2、適度原則。授權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即必須在可控范圍之內授權。

3、權責一致原則。授權要與責任一致,責任大授權小做事效率就很低。

4、級差授權原則。一些關系人事和財務的授權採用級差授權,一般採用隔級授權,比如人事的任免不能由直接上級決定,而應通過隔級上級來決定。

⑤ 行政許可期限一般是多久法律有相關規定嗎

第四十二抄條 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襲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行政許可採取統一辦理或者聯合辦理、集中辦理的,辦理的時間不得超過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內不能辦結的,經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五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第四十三條 依法應當先經下級行政機關審查後報上級行政機關決定的行政許可,下級行政機關應當自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審查完畢。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行政機關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頒發、送達行政許可證件,或者加貼標簽、加蓋檢驗、檢測、檢疫印章。

⑥ 除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外,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多少年

從字面上看,好像有區別。其實差不多,沒有任何區別。雖然有「試行」、「專暫行」屬兩個字的字眼,有的規定「暫行」幾十年,還在「暫行」。比如,人大1978年5月24日批準的《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主要是關於退休年齡的規定),一直還在「暫行」,並且看來還要「暫行」下去。不要說法律,就是1978年通過的憲法,已經被1982年的憲法所代替,且修改了多次。

或許,這些規定,以後有可能規范。但不管什麼字眼,新的《立法法》規定,只要是授權立法的,一般不超過5年。

《立法法》第十條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
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被授權機關應當在授權期限屆滿的六個月以前,向授權機關報告授權決定實施的情況,並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關法律的意見;需要繼續授權的,可以提出相關意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

⑦ 行政許可的期限有什麼規定

行政機關對行政許可申請進行審查後,除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內的外,應當在受理行政容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行政許可採取統一辦理或者聯合辦理、集中辦理的,辦理時間不得超過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內不能辦結的,經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五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依法應當先經下級行政機關審查後報上級行政機關決定的行政許可,下級行政機關應當自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審查完畢。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按照其規定。
行政機關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頒發、送達行政許可證件,或者加貼標簽、加蓋檢驗、檢測、檢疫印章。
被許可人需要延續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的有效期的,應當在該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提出申請。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按照其規定。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被許可人的申請,在該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續的決定;逾期未作出的,視為准予延期。

⑧ 行政許可辦理時限規定有何規定及其期限怎樣計算

行政許可辦理時限規定以及期限計算方法如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規定

第四十二條、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行政許可採取統一辦理或者聯合辦理、集中辦理的,辦理的時間不得超過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內不能辦結的,經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五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第四十三條、依法應當先經下級行政機關審查後報上級行政機關決定的行政許可,下級行政機關應當自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審查完畢。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四條、行政機關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頒發、送達行政許可證件,或者加貼標簽、加蓋檢驗、檢測、檢疫印章。

第四十五條、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依法需要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鑒定和專家評審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節規定的期限內。行政機關應當將所需時間書面告知申請人。

(8)行政法規授權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的相關規定

第十一條、設定行政許可,應當遵循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有利於發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第十二條 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1、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2、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3、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4、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准、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

5、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第十三條、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通過下列方式能夠予以規范的,可以不設行政許可: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

2、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

3、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

4、行政機關採用事後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

第十四條 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必要時,國務院可以採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實施後,除臨時性行政許可事項外,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規。

⑨ 《行政許可法》對行政許可的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來行政許可法》規自定,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但是,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依照該法有關條款規定,行政許可採取統一辦理或者聯合辦理、集中辦理的,辦理的時間不得超過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內不能辦結的,經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五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依法應當先經下級行政機關審查後報上級行政機關決定的行政許可,下級行政機關應當自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審查完畢。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該法律同時還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頒發、送達行政許可證件,或者加貼標簽、加蓋檢驗、檢測、檢疫印章。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依法需要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鑒定和專家評審的,所需要時間不計算在有關條款規定的期限內。

⑩ 行政許可決定的期限有哪些規定

一、行政許可的一般期限

1、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2、行政許可採取統一辦理或者聯合辦理、集中辦理的,辦理的時間不得超過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內不能辦結的,經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五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3、依法應當先經下級行政機關審查後報上級行政機關決定的行政許可,下級行政機關應當自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審查完畢。

4、行政機關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頒發、送達行政許可證件,或者加貼標簽、加蓋檢驗、檢測、檢疫印章。

5、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依法需要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鑒定和專家評審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節規定的期限內。

二、期限的延長

行政許可法規定了延長行政許可期限的兩種情形: 1、法律、法規可以規定更長的審查期限。對情況復雜的行政許可,在20日內不能辦結的,法律、法規還可以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是否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期限另行規定,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規定長於20日的審查期限。 2、行政機關負責人可以批准延長期限。對因出現合理的客觀原因致使行政機關無法在法定期限內辦結的行政許可事項,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相應延長期限。 行政機關延長行政許可的審查期限,應當符合幾點要求:

1、其延長的理由必須是正當的,並且,行政機關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2、要履行嚴格的內部報批手續。三是延長期限應當短於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一般期限。

三、期限的扣除

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期限中的除外事項主要是依法需要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鑒定和專家評審的事項,這些活動所需時間不計算在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期限內。但應將聽證等所需時間書面告知申請人。

熱點內容
百度沈陽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2 10:57:49 瀏覽:996
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2 10:57:43 瀏覽:905
初級經濟法競業限制 發布:2025-08-12 10:55:28 瀏覽:969
2013年司法考試商法真題 發布:2025-08-12 10:50:32 瀏覽:996
經濟法配股 發布:2025-08-12 10:42:07 瀏覽:484
徐州雲龍區司法行政 發布:2025-08-12 10:37:45 瀏覽:652
法學行政法就業方向 發布:2025-08-12 10:35:58 瀏覽:437
鄭州道德 發布:2025-08-12 10:34:34 瀏覽:554
保險合同法律效力變更例子 發布:2025-08-12 10:28:07 瀏覽:117
知乎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08-12 10:28:07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