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規章制度不執行
A. 有沒有制度 執不執行制度 制度有沒有效果
有法不用,要法何用?執法要令行禁止,社會才能和諧穩定;管理要令行禁止,企業才有生存的希望。令行禁止,法律才有尊嚴,制度才有效力,管理者才有權威,隊伍才有戰鬥力,才會戰無不勝,否則充其量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稍有挫折就會作鳥獸散。南宋初年的岳家軍之所以能成為抗金主力,與其一直執行嚴明的軍紀密不可分,以至於在金軍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馬謖對諸葛亮於公於私關系都很好,但馬謖丟失了戰略要地街亭,諸葛亮最後還是按軍法將其斬首,維護了軍心的穩定。
有了制度不執行,比沒有制度更糟糕
建立一套科學的規章制度是搞好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但是有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嚴格執行這些制度,按章辦事。有制度容易,按制度辦事難,讓每個能人都按制度辦事就更難。因此,企業領導者對這些問題要常抓不懈,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能不能按章辦事決定了領導有沒有威信,決定了領導者能否把隊伍帶好。就每個人而言,要自覺按規章制度來辦事。特別要強調的是,領導要帶頭執行這些規定,率先垂範,以身作則。
在執行規章制度時存在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執行者必須嚴肅認真。這種態度本身也應當成為一條紀律,一項制度。同時,對制度的執行情況還要定期檢查。要使組織的規章制度更好地發揮其管理功效,在執行規章制度時還必須遵循正確的步驟。概括起來,規章制度的執行步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提前做好准備工作
准備工作是執行規章制度的前奏,只有做好了准備工作,執行的過程才能順利且達到預期效果。一般情況下,准備工作包括思想動員和落實要求兩個方面。思想動員,主要應該強調執行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執行後所產生的效果。落實要求,主要是落實范圍(在什麼區域執行)、期限(執行時間)、負責者(誰來執行)。
2.付諸實施
一般而言,實施前要正確理解制度的內容,然後制定措施,認真貫徹。同時也要注意觀察實施過程中的情況,並做好記錄和數據收集與管理。
3.檢查執行情況
在實施過程中,要檢查各項工作是否按制度要求執行,並找出異常情況及其原因。同時還要檢查實施效果,看最終目的是否達到了,要用事實說話,不憑印象辦事。
4.抓好信息反饋
信息反饋是一切經濟系統正常運作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信息反饋可以了解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並從信息整理中找出規律,再做出新的規定,這樣才能使制度不斷完善。
5.綜合考核
一般而言,考核是強化規章制度的一種重要手段。考核的內容包括工作態度、工作能力、技術業務水平和工作業績等。通過對能人的技術和業務的考核,可以確切地掌握每一位能人的工作狀況和業務能力,作為能人定級、降級、提升和授予職稱的重要依據。
6.總結經驗
根據檢查考核的結果,企業領導者可以把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使其標准化(制度化、規范化)。這樣,下一次進行相同工作時就不必再重新討論、研究和請示了,可直接按標准進行,並防止問題再次發生。對於沒解決的問題,找出原因後放到下階段的修訂工作中去。
不要把制度當「擺設」
在現代社會,許多企業都制定了成套的管理制度、規章標准,大到廠規廠紀,小到領物規定、作息規定,不可謂不完善。如果這些制度都能真正地執行和貫徹下去,這對企業絕對有著莫大的助益。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樣一種現實:有些企業,規章制度倒是不少,然而只是一些擺設,是一種形式,是給人看的,是為了得到上級的一句表揚,為了得到參觀者的一句美言,只掛在牆上,只裝訂成冊,卻不準備實施。
毫無疑問,即便規章制度制定得再多、再全、再完善,如果僅僅是擺設,反而會產生負面作用。而且,許多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造成失誤或失敗的事實,也說明了規章制度形同虛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某家公司財務處發現財務室被撬開,牆邊的保險櫃張著巨口,而櫃內的20萬元現金被席捲一空,這筆錢是公司第二天急需的購料款。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該保險櫃是國內最先進的保險櫃之一,櫃子上面配有報警、電擊和密碼裝置,並且密碼系統由電腦控制,還能產生電擊。試問:這樣的保險櫃盜竊分子是如何打開的呢?
原來,使用保險櫃的出納是個「馬虎精」。雖然公司對於財務室的保衛有一整套的規章和制度,但是這位出納卻視而不見。在他看來,那保險櫃確實不錯,然而有一點就是它使用起來過於麻煩,於是便將它長期棄置了。直到不久前,他不小心將舊保險櫃鑰匙弄丟了,才想起來把這閑置的先進「傢伙」從角落裡請了出來;但他又怕遭電擊,便不接電源;又怕忘記了密碼,就按數字的大小順序編了1~6的號碼;再怕丟了鑰匙,索性把鑰匙扔在辦公室的抽屜里。結果作案時,竊賊從他的抽屜里取出保險櫃鑰匙和使用說明書,隨便研究了一下,便輕易地打開了保險櫃,抱走了櫃中的20萬元現金。
失竊後,公司第一時間就報了案。經過公安部門的火速行動,五天之後便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然而該公司在短時間之內卻沒法籌集到購料所需資金,只能眼看著公司被迫停產,最後因不能按時交付訂單的定貨而坐失了商機,一個巨大的客戶被附近的同行奪去了。
B. 如何抓好制度建設 怎樣解決有了制度不執行的問題
可以加我好友,詳談一下
C. 企業規章制度執行不到位的原因有哪些
具體原因如下:
1.
首先是規章制度的不完善,導致的執行不到位;
2.
其次,監督力度的不充足;
3.
執行者的觀念不嚴禁。
D. 有規章制度但不執行,月底卻扣工資,合理嗎
1、按現行國家規定,除了員工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外,用人單位不得對員工進內行扣款的,容罰款屬於違法的行為的。
2、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E. 公司的規章制度總是得不到很好的執行,怎麼辦
這個問題有什麼難的,總結起來就兩點:
1·領導不想因為一些事情得罪人,這也內是最直接的原容因,其實企業的很多制度都是非常健全和合理的,如果秉公處理那就對不起啦得罪了人,得罪了人的後果很嚴重,搞不好別人會報復你,所以只要不是涉及到領導根本利益的東西就能打哈哈,就打哈哈,身為領導都不能很好的執行公司的相關規定,你指望員工遵守,就比如工廠里兩個員工打架只要不是特別嚴重那就鐵定打哈哈,這下處於弱勢的一方就慘了。
還有一個就是在中國雖然高聲疾呼什麼「法大於情」,什麼「制度代替人治」,我可以很清楚很明白的告訴你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都是「人治大於法制」,「人情世故比制度更重要」,不要跟我扯什麼例子,那隻是幾個極端特例代表不了整體,這下可好了,宣傳的與實際執行的不匹配,你說是不是問題不斷,很多制度是不是流於形式,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
F. 員工規章制度和規程標准很多為什麼不執行
為什麼不執行
G. 規章制度和規程標准很多為什麼不執行
1、部分基層員工對規章制度和規程內容不清楚;
2、部分基層員工對執行規章制度和規程覺得麻煩,不夠重視;
3、基層員工工作繁瑣,工作考核指標多,員工工作壓力大,工資低,如何有效執行。
H. 如果規章制度沒有規定執行的時間怎麼辦
這個「怎麼辦」確實很重要。
沒有執行的時間限制,
等於是隨意性,不受限制。
我覺得可以要求賠償「誤工費」,
或者「滯納金」約束他們。
這個思路應該能對付這個制度漏洞。
要強勢一點對待。
I. 不執行企業規章制度是否屬於法律責任
企業內部管理規定屬於制度層面,不是法律層面。但是如果企業和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且合同中有要求員工遵守企業管理制度內容,則屬於合同要約,這樣就受到合同法的約束,因而要承擔違約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