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財經法規稅收計算題

財經法規稅收計算題

發布時間: 2021-02-11 21:24:44

1. 會計財經法規計算題

問怎麼算的是吧
2010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100萬-國債利息收入10萬+在建工程內計入當期費用容60萬+罰款10萬=160萬
2010年度應納所得稅=160萬*25%=40萬元。
補交=40-25=15萬元
所以選B

2. 關於財經法規稅務的計算題 1。某生產企業年銷售額45萬元,5月購進貨物價款5萬元,銷售貨物價款20

"生產企業年銷售額45萬元",表明為小規模納稅人(不超過50萬都屬小規模),增值稅徵收率3%,不能專抵扣屬進項稅(直接算銷項稅額),因此應交增值稅為=20.6/(1+3%)*3%=0.6萬

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7%,應交增值稅=200*17%-100*17%-2=15萬 ——在實際生活中,常常納稅人將銷售貨物的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並定價,成為含稅銷售額,這時候需要記住先用"含稅的銷售算出不含稅的銷售額"再算增值稅。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3. 會計從業資格證財經法規稅法計算題。

14040/(1+17%)X20%+4000*0.5=4400元。

4. 會計從業新大綱考試,財經法規中的稅會出多少分的計算題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財經法規中的稅會出20分的計算題,題目基本版都在考綱中,您權仔細看看考綱。相信憑借你優秀的才能,一定可一順利通過考試。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高頓網校是財經網路教育領導品牌,更多財會問題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提問。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5. 財經法規計算題

(1)繳納營業稅(就是建安稅),稅率3%,應繳3萬。同時還得繳納城建稅、教專育附加,稅率分屬別是1-7%(城市7%;縣城、建制鎮5%;不在城市、縣城、建制鎮的1%)、3%(不同地方可能有差異),其計稅基礎是繳納的營業稅即3萬元。(2)「不含稅銷售客為80萬元,建材支付不含稅價款30萬元」的意思是購入價是30萬嗎?假定建材公司為一般納稅人,那麼應繳納增值稅(80-30)*17%=8.5萬。同樣還有繳納城建稅、教育附加,計稅基礎是8.5萬。(3)繳納營業稅,稅率5%,應繳20*5%=1萬,同樣要繳納城建稅、教育附加,計稅基礎是1萬。(4)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20%,由於一次性獲得不足4000元,應納稅額要減800,應繳(3000-800)*20%=480元。

6. 財經法規 增值稅消費稅 計算題

1 A B CD 運費復進制項稅率7%
2 B 90000*17%=15300
3 D 40*315.9/(1+17%)*17%=1836
4 A C 15300+1836+5100+850-350=22736 90000*30%+40*315.9/(1+17%)*30%= 30240
5 D

7. 會計財經法規稅收考試時候的一些計算題問題

一般發票的金額是含稅的
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是價款和稅款分開的。
對於免稅產品,由於沒有進項稅,所以要人為的撥出一部分作為進項稅,所以用13%去算。

8. 會計 財經法規 計算題

2011年贏利30萬元不需再彌補往年虧損
所以,2011年應納所得稅稅額=30萬元*25%=7.5萬元。

9. 財經法規計算題

1、55 0.85

10.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企業所得稅計算分析例題及詳細答案

最新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企業所得稅採取按期預繳、年終匯算清激的辦法。預繳的計算方法有兩種:一、按本年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實際的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發生數計算繳納。二、以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按月或按季的平均計算繳納。下面以第一種按季度方法舉例說明:你公司2005年1-3月份應納稅所得額為28000元,則本季度應預繳的所得稅額為:28000*18%=5040元4-6月份應納稅所得額為56000元,則第二季度應預繳的所得稅額為:(28000+56000-30000)*27%+30000*18%-5040=14940元。7-9月份應納稅所得額為-8600元,則不要預繳。10-12月份應納稅所得額為84000元,則本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是:28000+56000-8600+84000=159400元,本年應納所得稅額:30000*18%+70000*27%+(159400-100000)*33%=43902元。前三季度已預繳:19980元,則第四季度應交所得稅:43902-19980=23922元。年度終了的4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還少補。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並不是業務收入,所以年收入20萬元無所計算出應納多少的所得稅。註: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及以下的稅率18%、3萬-10萬元(含)的稅率27%、10萬元以上的稅率33%,按超額累進稅率計算。
補充:所得稅=利潤總額*所得稅率(33%,27%,深圳現在是15%)
補充:所得稅=應稅所得額*所得稅率
你企業今年200000元*33%就是利潤
補充: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與節稅步驟
根據《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應納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企業所得稅稅款=應納稅所得額?3%
根據《細則》規定:企業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預繳,按實際數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上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的l/2或l/4或者按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所得稅。據此,預繳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
月(季)預繳所得稅款=月(季)應納稅所得額?3%或:
月(季)預繳所得稅稅額=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2(或1/4)?3%
企業應納的企業所得稅,都應在月(季)預繳的基礎上,於年度終了後,在規定的期限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計算公式為:
全年應納所得稅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
匯算應補(退)所得稅稅額=全年應納所得稅稅額一各月(季)預繳所得稅稅額合計
納稅人不能提供完整的、准確的收入及成本、費用憑證,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所得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2020最新第37條 發布:2025-08-14 02:43:42 瀏覽:375
到靜安法院 發布:2025-08-14 02:41:18 瀏覽:570
屬於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是 發布:2025-08-14 02:36:57 瀏覽:532
室內塗漆工程法規 發布:2025-08-14 02:35:31 瀏覽:573
行政法規和授權行政法規的區別 發布:2025-08-14 02:34:10 瀏覽:816
最新勞動法搬廠 發布:2025-08-14 01:55:18 瀏覽:116
我的法治故事徵文 發布:2025-08-14 01:54:25 瀏覽:441
財經法規各種總結 發布:2025-08-14 01:54:24 瀏覽:657
鄞州法院網 發布:2025-08-14 01:47:22 瀏覽:603
簽名指紋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4 01:31:09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