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視條例修改
Ⅰ 新版《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又有哪些修改
可以看出,目前的巡視工作已把「政治」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巡視要著力發現政治問題,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也正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之義,也是巡視的重要意義所在。不論是中央部委,還是基層各單位,都要綳緊政治這根弦。
此外,本次修改中與基層直接相關的市縣巡察被正式拿到了檯面上。目前各省份黨委已經建立健全了巡視巡察聯動機制,市縣黨委成立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巡察組。巡察是巡視工作向市縣延伸的有效方式,也是實現監督全覆蓋的重要途徑,著力發現基層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
Ⅱ 再次修改巡視工作條例釋放什麼信號
再次修改巡視工作條例釋放什麼信號?
1、首提政治巡視,這是著重於對被巡視單位的思想路線方針貫徹落實情況的巡視。其實,在過去幾年的巡視工作中,也對「政治內容」進行了必要的檢查,但是此次把「政治巡視」正式寫入工作條例,無疑是把它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來了,與「業務巡視」相比較,政治巡視被單獨列出,顯示了對「思想觀念」巡視的重要性。
2、明確中央和國家機關應開展巡視,這就意味著要結束中央巡視組「單打獨斗」的局面,發展成各國家機關相互配合作戰的形勢。過去,巡視工作的全覆蓋,全靠中央巡視組抽調組成的各小組,但各級政府以及各個系統實現巡視目的,而此次條例修改明確中央有關部委、中央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可以實行巡視制度,設立巡視機構,這就意味著把臨時的「巡視機構」發展成了常態化的「監督機制」了,巡視不再是階段性工作,而是與日常工作相伴相生的一項工作制度了。
3、根據六中全會精神明確巡視監督重點,這代表著巡視監督的視角在不斷變化,程度也在不斷深入。巡視工作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根據時代發展和具體工作的新變化、新要求,而審時度勢地進行改變,比如將原條例中的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等情況進行監督」修改為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等情況進行監督」,「兩個責任」的外延和內涵在隨著實踐要求的不斷變化而進行調整,這就意味著地方各級政府的工作不能一成不變,而必須隨著要求的變化而做出自我調整。
Ⅲ 新修改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縣委巡查辦主任是正科級,和監察局長誰大
縣委巡查辦主任一般由縣紀委副書記或紀委常委擔任,巡查辦和監察局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不同,所以無所謂誰大誰不大,巡查辦的主要職責在發現問題,督導問題,監察局的主要職責在檢查問題,這是兩個並行的機構
Ⅳ 新修改的巡視工作條例對市縣黨委巡察的規定有哪些
必須堅持實事求原則、與民群眾結合原則、依據黨章黨規原則、依辦事原版則
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政治巡察聚權焦全面嚴治黨緊貼基層實際侵害群眾利益風腐敗問題作巡察工作重重通深入群眾掌握第手資料、辯證析探究問題本質、著眼節挖掘腐敗線索等式發現問題牢牢牽住巡察工作牛鼻
堅持資源整合形監督合力整合監督資源要加強與巡察紀委、組織、信訪、審計等職能部門溝通配合聽取各類情況匯報匯聚全位監督力量二要加強統籌謀劃、橫向合作膽探索規巡察、專項巡察、交叉巡察新思路、新式、新著力發現突問題
堅持運用妥善解決問題巡察手段解決問題才維護巡察工作權威影響力重要保證認真做問題線索類處理進步改進巡視情況報告搞移交督辦工作切實督促問題單位及逐項整改賬銷號增強整改落實效充發揮巡察震懾遏制治本作用
Ⅳ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有哪些主要修訂
中央紀委六來次全會決定廉政准則修改自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實現紀嚴於法、紀在法前、紀法分開,這些扎緊的制度籠子為全體黨員確立了「高標准」、劃出了紀律「底線」,也為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
Ⅵ 《巡視工作條例》有哪些主要修訂
《巡視工作條例》主要修訂情況如下:
2009年7月,中 央頒布實施《中國共 產 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對於推動巡視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工作面臨新的形勢任務,內容和方式都作了重要調整和改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對原「試行」的巡視工作條例不僅迫切需要進行修訂,也具備了開展修訂工作的基本條件。黨的十 八 屆三 中、四 中全會和十 八 屆中 央紀 委第五次全會對改進巡視工作、修訂條例作出部署,總書記多次對條例修訂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黨內立法規劃、中央深化改革工作方案將修訂條例列為重點工作。條例修訂工作自2013年10月啟動,歷經調研、論證、反復修改、不斷完善的過程。2015年8月3日,中共中央頒布實施修訂的《中國共 產 黨巡視工作條例》(以下簡稱「巡視工作條例」)。
原試行條例共有6章49條,修訂後共7章42條。修訂時,將原條例第二章「機構設置」和第四章「人員管理」合並為「機構和人員」一章,增設第三章「巡視范圍和內容」、第四章「工作方式和許可權」;刪除10條,增加3條。修訂中,始終堅持以下原則:一是遵循黨章。嚴格根據黨章規定,與黨內有關法規精神一致,做到銜接順暢、規范准確。二是與時俱進。深入貫徹中央巡視工作方針,充分吸納實踐創新成果。三是突出重點。不求面面俱到,重點解決事關巡視工作發展的重大問題。四是必要可行。對形成共識、確有必要的作出修訂,確保可執行、易操作,重在貫徹。
Ⅶ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為什麼再次修改
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決定廉政准則修改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版處分條例》《中國權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實現紀嚴於法、紀在法前、紀法分開,這些扎緊的制度籠子為全體黨員確立了「高標准」、劃出了紀律「底線」,也為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
Ⅷ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修改了哪些地方
此次《條例》的修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明確政治巡視定位。把政治巡視要求寫入《條例》,是這次修改工作的重點和亮點。《條例》第三條對此作出了明確規定。
二是明確一屆任期內巡視全覆蓋任務。《條例》規定「黨的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實行巡視制度,建立專職巡視機構,在一屆任期內對所管理的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全面巡視。」
三是明確巡視監督重點。《條例》第十五條進一步明確了巡視監督的重點:著力發現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並修改補充了相關內容。比如,在第四項「違反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問題中,增加「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力」。
四是明確中央和國家機關巡視。規定中央有關部委、中央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可以實行巡視制度,並明確「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應當加強對中央有關部委,中央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巡視工作的領導」。
五是明確市縣巡察制度。要求「黨的市(地、州、盟)和縣(市、區、旗)委員會建立巡察制度,設立巡察機構,對所管理的黨組織進行巡察監督」。
「升級」後的巡視工作條例更具有指導性、針對性和操作性,巡視監督的利劍作用將更加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