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2-12 05:44:59

⑴ 農村有哪些長用的法律法規

常用的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版民共和國權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勞動合同法、工傷保險條例、法律援助條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各省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至於憲法、民法通則、刑事法等系列那是每個人都相關的。

⑵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匯編的介紹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選編)是根據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關於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回申規定的<農村政策與答法規)這一課程所選編的輔助教材。它將主教材涉及到的農村最常用的法律法規及部分司法解釋選編成冊,共收錄法律和司法解釋24部,行政法規30部,供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使用,以起到一定的指導和參考作用。由於篇幅所限。主教材涉及到的部分法規和政策可能未全部收入本書,如學員需要使用,可查閱其他法律法規匯編。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立和完善,隨著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涉農相關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健全,立法部門會繼續頒布新的法律法規,不適應經濟生活的會適時予以修訂和廢止。對此, 學員在使用本輔助教材的過程申應當予以注意。本書除供電視大學系統學員學習使用外,還可供農村廣大幹部、群眾使用。

⑶ 哪些是農村常用的法律法規,還請把名稱寫上。謝謝

常用的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專人民共和國土屬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勞動合同法、工傷保險條例、法律援助條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各省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至於憲法、民法通則、刑事法等系列那是每個人都相關的。

⑷ 農村工作法律法規有哪些

農村工作法律法規如下: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回《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答地承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勞動合同法》
《工傷保險條例》
《法律援助條例》
《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民法通則》

⑸ 農村法律法規

上農業部的網站,首頁有一個"信息公開"欄,點擊"法規政策".
希望能幫到你.

⑹ 農村常見的法律問題

《農村常見法律問題》是一本任大鵬編制,由知識出版社在2000年出版的書籍。內
本套工具書針對容「148」法律咨詢服務工作的需要和特點,採用問答式的編寫本例和便於檢索的分類方式,在大量收集、分析「148」受理咨詢的基礎上,篩選出數千個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法律問題,作出准確、全面的解析答疑。本套書分為《農村常見法律問題》、《公民與行政管理》、《公民與刑事犯罪》四個專輯,是「148」值班服務人員的必備工具書,也適合其他法律工作者和公民使用。

⑺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選編的介紹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匯編》是1999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圖書,是根據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關專於培養目標和課屬程設置申規定的<農村政策與法規)這一課程所選編的輔助教材。它將主教材涉及到的農村最常用的法律法規及部分司法解釋選編成冊,共收錄法律和司法解釋24部,行政法規30部,供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使用,以起到一定的指導和參考作用。由於篇幅所限。主教材涉及到的部分法規和政策可能未全部收入《農村常用法律法規匯編》,如學員需要使用,可查閱其他法律法規匯編。

⑻ 有關農村宅基地的法律及條文

一、一戶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

我國1998年修改後的《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戶一宅」制。法律這樣規定,一方面是使農村村民有地建房,另一方面則是在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下,要盡量減少建房用地,切實保護好現有耕地。

二、城市居民不得購買農村宅基地及其住宅。

我國《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非農業建設……」國務院辦公廳在1999年《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第2條第二款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準為違法建造和購買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

三、農村住房不能抵押貸款。農村村民的宅基地及其住宅不僅不能出讓、轉讓、出賣給城市居民,而且農村村民本身還不能用作抵押貸款。

《物權法》第184條規定:「下列財產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權;(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

同時,我國《擔保法》第37條也早已作了相應的規定。再則,前面提到的,我國《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的,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從這三條法律條文規定來看,就不難看出,既然農村宅基地不能用作抵押,那麼農村村民的住宅也同樣不能用作抵押,這是因為農村住宅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宅基地上的建築物,它們之間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整體,也就是說,失去了住宅,也就等於失去了宅基地,相反,得到了住宅,也就得到了宅基地。

而宅基地是不能抵押的。因此,如果允許農村住房可以設定抵押貸款,那麼,一旦債務到期,抵押權人因未受清償而要求實現抵押權時,用作抵押的農村住宅就必須用以抵債,這樣一來,負債的農村村民就將失去住宅而無棲身之處。

(8)農村常用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農村農民集體成員所有。

1、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體內流轉。根據《土地管理法》,宅基地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產,只是一種使用權,所有權歸村集體。宅基地既不能買賣,也不能繼承,但可以在本村集體內流轉,經過土地管理部門依法批准,發放證件。

2、由於中國實行城鄉二元體系,在城市化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人「農轉非」。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一旦把戶口轉走,就失去了對老家宅基地的繼承權,又不能買回來,只能眼睜睜看著「祖宅」變成村集體的資產。

3、由於農村戶口與土地的對應關系,有些人不願意「農轉非」,甚至有些公務員想方設法「非轉農」,但這些畢竟是少數,「進城」才是大勢所趨。因此從具體的家庭的角度而言,如果相關法規不變,宅基地註定會失去。

4、根據《物權法》第152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及國家有關規定。

5、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保障農戶生活需要而撥給農戶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的土地。用於建造住房、輔助用房(廚房、倉庫、廁所)、庭院、沼氣池、禽獸舍、柴草堆放等。農戶只有使用權,不得買賣、出租和非法轉讓。農戶對宅基地上的附著物享有所有權,有買賣和租賃的權利,不受他人侵犯。房屋出賣或出租後,宅基地的使用權隨之轉給受讓人或承租人,但宅基地所有權始終為集體所有。出賣、出租房屋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農戶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土地,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⑼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選編的內容簡介

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立和完善,隨著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回展,涉農相關法答律法規也在不斷健全,立法部門會繼續頒布新的法律法規,不適應經濟生活的會適時予以修訂和廢止。對此,學員在使用本輔助教材的過程申應當予以注意。《農村常用法律法規匯編》除供電視大學系統學員學習使用外,還可供農村廣大幹部、群眾使用。

熱點內容
行政法學題庫 發布:2025-08-16 14:33:07 瀏覽:759
2015勞動法加班規定的 發布:2025-08-16 14:32:29 瀏覽:636
公司開除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8-16 14:30:32 瀏覽:826
庫倫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6 14:30:28 瀏覽:345
經租房法院受 發布:2025-08-16 14:25:55 瀏覽:530
民事訴訟法改 發布:2025-08-16 14:14:48 瀏覽:57
勞動保障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14:14:36 瀏覽:109
法人代表和店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6 14:13:51 瀏覽:895
2016新合同法租賃合同 發布:2025-08-16 14:11:28 瀏覽:202
華東理工大學法律碩士非全日制 發布:2025-08-16 13:56:30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