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條例及細則2019
❶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年齡有什麼相關規定
一般人員報復考年齡是如何規定製的?
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的人員,符合報考年齡規定。2018年應屆畢業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非在職)招考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以下。
錄用人民警察招考年齡是如何規定的?
省級及以上公安機關、監獄、強制隔離戒毒管理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報考年齡條件按照現行公務員報考年齡規定執行。
地市及以下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報考年齡條件為,一般不超過30周歲,2018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和報考法醫職位的,一般不超過35周歲。
報考公安特警的人員年齡一般不超過25周歲。
司法行政部門監獄、強制隔離戒毒所一線幹警報考年齡一般不超過30周歲,2017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及獄醫、心理矯正等特殊職位招考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❷ 2019年6月1日國家頒布的《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之前就已具備晉升主任科員條件,現可以補辦嗎
如果你們單位有下發補辦文件,你可以申請補辦,你也可以向單位詢問是否可以進行補辦晉升更改基礎薪資。如果不可以的話,你就只有等新一輪晉升制度出來之後,將所有需要的文件准備好,上報等待審核就可以了。
如果你有期刊文章相關方面需要的話,可以與我溝通交流。
❸ 公務員登記辦法
公務員登復記辦法
(2019年12月23日中共制中央組織部制定 2020年3月3日發布)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務員登記,依法確定公務員身份,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下簡稱公務員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❹ 公務員試用期管理辦法2019實施細則
2019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新錄用公務員管理工作,根據公務員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新錄用公務員,是指按照《公務員錄用規定(試行)》被錄用到機關工作,且在試用期內的人員。
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自報到之日起計算,試用期為一年。
第三條 新錄用公務員應當履行公務員法規定的義務,享有公務員法規定的相應權利,其依法履行職務的行為,受法律保護。
第四條 對新錄用公務員的管理,除本辦法規定外,按照公務員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第二章 培養
第五條 招錄機關應當加強對新錄用公務員的培養教育,採取多種方式對新錄用公務員進行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履職能力、工作作風等方面的培養鍛煉,使其盡快勝任錄用職位工作。
第六條 招錄機關應當按照職位要求明確新錄用公務員的工作職責,幫助其盡快熟悉業務,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第七條 招錄機關應當在試用期內安排新錄用公務員參加初任培訓,根據需要安排專門業務培訓和在職培訓。新錄用公務員應當按照公務員培訓規定參加機關組織的培訓。
第三章 考核
第八條 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應當對其德、能、勤、績、廉進行全面考核。考核應當在試用期滿後三十日內進行,遇有不可抗力無法按期考核的,應當在相應情形消除之後的三十日內進行。
新錄用公務員參加初任培訓的情況,應作為試用期滿考核的內容。
新錄用公務員的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按照公務員考核有關規定進行。
第九條 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考核結果分為合格和不合格兩個等次。
第十條 確定為合格等次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思想政治素質較好,能夠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二)能夠正常履行職責,完成本職工作;
(三)責任心強,工作積極,作風較好;
(四)道德品行較好,廉潔自律。
第十一條 新錄用公務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確定為不合格等次:
(一)思想政治素質較差的;
(二)無法正常履行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的;
(三)工作責任心或工作作風較差的;
(四)道德品行較差,存在不廉潔問題的。
第十二條 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考核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新錄用公務員進行個人總結,並在一定范圍內述職;
(二)所在部門或者單位對新錄用公務員進行考核,並寫出評語,提出考核結果建議;
(三)招錄機關根據平時考核、年度考核、試用期滿考核等情況,確定試用期滿考核等次;
(四)將考核結果及時反饋新錄用公務員。
第十三條 新錄用公務員有下列情形的,試用期順延,順延期滿後再行考核。
(一)因病、事假累計超過40個工作日不在職的,試用期順延至補足其不在職的工作日後考核,在報到後一年半仍未補足的,視為考核不合格。女性在孕期、產假、哺乳期內不在職的,試用期順延至補足其不在職的工作日後考核。
(二)被立案審查尚未結案的,待結案後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三)受到記大過以下處分尚在處分期內的,試用期順延至處分期滿後考核。
(四)法律、法規規定影響試用期滿考核正常進行的其他情形,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考核合格的,招錄機關應當及時按照有關規定任職定級。任職定級時間從試用期滿之日起計算。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沒有考核的,不得任職定級。
第四章 取消錄用
第十五條 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考核不合格的,取消錄用。
第十六條 新錄用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取消錄用:
(一)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工作職責,工作嚴重失誤或者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造成較大損失和不良影響的;
(二)在參加公務員錄用考試的報名、考試、體檢、考察等環節有嚴重違紀違規行為的;
(三)在參加國家法定考試中有嚴重違紀違規行為的;
(四)應當給予降級以上處分的;
(五)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勞動教養的;
(六)有公務員法規定的應予以辭退情形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已經辦理錄用審批或者備案手續的人員,非因不可抗力因素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取消錄用。
第十七條 新錄用公務員有公務員法第八十一條第(二)(三)(四)(五)款規定情形的,不得提出取消錄用申請。
第十八條 新錄用公務員有公務員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情形的,不得取消錄用。
第十九條 中央機關取消錄用,由中央機關審批並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中央機關省級以下直屬機構取消錄用,由省級直屬機構審批並報所屬中央機關備案;地方各級機關取消錄用,按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辦法進行審批或者備案。
第二十條 新錄用公務員取消錄用的時間,從作出取消錄用決定之日起計算。招錄機關應當在作出取消錄用決定之日起的三十日內以書面形式將取消錄用決定通知被取消錄用人員。
第二十一條 新錄用公務員被取消錄用後,自批准之日的次月起停發工資。
第二十二條 新錄用公務員取消錄用後,在九十日內重新就業的,應當在就業單位報到後三十日內,按照幹部人事檔案轉遞的有關規定,將檔案轉至有關的組織人事部門保管;在九十日內未就業或者重新就業單位不具備保管條件的,按照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轉遞檔案。
第二十三條 新錄用公務員取消錄用後,社會保險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新錄用公務員對取消錄用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有關規定申請復核或者提出申訴。復核或者申訴期間不停止取消錄用決定的執行。
第五章 紀律約束
第二十五條 新錄用公務員應當安排在錄用職位工作,一般不調整崗位,不得借調到其他單位工作,不得參加規定以外的離職學習。
第二十六條 新錄用公務員不得報考其他機關的公務員和到企事業單位應聘。
第二十七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情形和人員,按照公務員法第一百零一條相關規定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除工勤人員以外的新錄用工作人員的試用期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❺ 2019年公務員法對於職級副處實際是科員的如何套改
新修抄訂的公務員法將在今襲年6月1日正式實施。
新法實施後,最主要的是取消非領導職務後,在全國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大規模的職務職級套改工作將會啟動。
目前,公務員職級晉升配套實施細則還沒有出台,關於給領導職級怎麼套改,職級怎麼晉升還沒有明確說法。
❻ 2019.12.23日中組部公務員范圍的規定中的工勤人員都是什麼人員
工勤人員不是公務員。在行政機關,工勤人員使用工勤編制,比如書記員,司機,打字員,接待員等都是這類人。公務員是行政編制。
事業單位在編工勤人員是事業編制。
❼ 【公休假國家規定】2019年休假國家規定
❽ 2019新公務員法裡面有明文規定高考移民了嗎
沒有,公務員法對高考移民並沒有做出任何規定,由於各地對高考移民的查處力度不同,很難一刀切的做出禁止性規定,但是各地一旦坐實了高考移民身份,其後果也是無法挽回的,比如收回學歷證書。
新修訂的公務員法將於2019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考慮:
一是公務員法的修訂是我國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件大事,是公務員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完善,正式實施前需要有一個階段集中進行廣泛宣傳解讀,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確保法律的貫徹實施取得成效;
二是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求,所有地方機構改革任務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明確在地方機構改革到位後再施行公務員法更為穩妥;
三是新修訂公務員法的實施,最主要的是在全國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這項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強,正式實施前要制定相關配套辦法和規定,抓好人員政策學習培訓等,這也需要一個過程。
(8)公務員條例及細則2019擴展閱讀:
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促進公務員正確履職盡責,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僕。
第三條:公務員的義務、權利和管理,適用本法。
法律對公務員中領導成員的產生、任免、監督以及監察官、法官、檢察官等的義務、權利和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