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歐盟物質和混合物的分類標簽和包裝法規

歐盟物質和混合物的分類標簽和包裝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2-12 17:43:14

㈠ CLP-Regulation (EC) No 1272/2008是什麼意思

歐盟CLP法規(EC)No1272/2008:

關於物質和混合物分類,標簽和包裝的法規(EC)No1272/2008,通常稱為CLP法規,於2009年1月20日生效。該法規使歐盟法規與聯合國全球統一制度(GHS)保持一致。

必須對所有物質和混合物進行分類,任何危險物質都必須根據《關於物質和混合物的分類,標簽和包裝的規定》(CLP規定)進行標簽和包裝,然後才能投放市場。對於每天使用清潔產品或油漆等混合物的工人和消費者而言,這一點很重要。其中一些含有危險物質,需要小心處理,並遠離兒童。

在將化學品投放市場之前,該行業必須確定此類物質和混合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潛在風險,並根據已識別的危害對其進行分類。危險化學品也必須按照標准化系統進行標簽,以便工人和消費者在操作之前了解其影響。

由於這一過程,化學品的危害通過標簽和安全數據表上的標准聲明和象形圖傳達。例如,當供應商將某種物質標識為「急性毒性類別1(口服)」時,標簽上將包括危險說明「吞咽致命」,「危險」一詞以及帶有骷髏和交叉骨的象形圖。

(1)歐盟物質和混合物的分類標簽和包裝法規擴展閱讀:

使用強制性分類時的一些重要注意事項:

1、對於某些危險類別,包括急性毒性和STOT重復接觸,附件中的分類應視為最低分類;

2、對於某些條目(由參考文獻****表示),由於數據不足,協調分類未包括物理危害。在這種情況下,應通過試驗確定物理危險的正確分類;

3、請仔細閱讀每個條目的注釋(即A,B,P,H),其中包含適用的統一分類條件;

㈡ 混合物的分類、

2007年9月1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制定了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關於物質和混合物分類、標識和包裝的法規,並且修訂指令67/548/EEC和法規(EC) No 1907/2006的提案。
該提案將在聯合國層面已議定的分類標准和標簽規則,即所謂的化學品分類和標簽全球協調系統(GHS)編入歐盟法規。在考慮現行歐盟法規部分要素的同時,其將引入聯合國(UN)化學品分類和標簽全球協調系統的分類標准、危險品標志(象形圖)及標簽慣用語。 2002年12月,化學品分類和標簽全球協調系統(GHS)經聯合國危險品運輸和化學品分類和標簽全球協調系統專家委員會(CETDG/GHS)議定。其於2003年7月由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UN ECOSOC)正式批准,並於2005年修訂。2002年9月4日在約翰內斯堡表決通過的其執行計劃中,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鼓勵各國盡快的執行化學品分類和標簽全球協調系統,並且不遲於2008年使該系統全面運作。 本法規提案要求公司在將其物質和混合物投放市場之前,適當的將它們分類、標識和包裝。為達此目的,本提案採取了有五個部分的方法。首先,其基於化學品分類和標簽全球協調系統,以及現行的歐盟制度,協調物質和混合物的分類、標識和包裝規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責成企業自己將其物質和混合物分類,並向歐洲化學品局(ECHA)通報該分類。第四部分,其在附件VI中制定了一份在共同體層面分類的協調的物質分類列表。第五部分,其參照上述和由歐洲化學品局保存的所有通報和協調的分類,制定了一份非約束性的分類和標識詳細目錄。 第二點是根據關於企業分類其物質和混合物的現行法規共同體法案、指令67/548/EEC(關於物質)和指令1999/45/EC(關於配製品)義務的延續部分。 第三點至第五點採納了關於向歐洲化學品局(ECHA)通報分類的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REACH)法規(法規(EC) No 1907/2006)的相關規定,制定了一份協調的分類列表,並建立了分類和標識的詳細目錄,該目錄應當為盡力使同一物質的共同分類達成一致意見的公司提供指南。 現行的法規共同體法案、指令67/548/EEC(關於物質)和指令1999/45/EC(關於配製品)應當從2015年6月1日起廢止生效。 1、液體混合物。其中細分,濁液,溶液,膠體。 2、固體混合物 註:混合物還可以進一步分為均勻混合物和非均勻混合物。例如,空氣、溶液屬於均勻混合物,而泥漿則屬於非均勻混合物。

㈢ 貨物運輸條件鑒定書檢測依據是什麼

《危險品規則》(IATA DGR)
《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IMDG Code)
《危險貨物品名表》內
《鐵路危險貨物品名表》
《危險化學品名錄容》
《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 通則》GB 13690
《化學品分類和標簽規范》GB 30000系列
《化學品安全資料表 內容和項目順序》ISO 11014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內容和項目順序》GB/T 16483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指南》GB/T 17519
《化學品安全標簽編寫規定》GB 15258
《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GHS)
《歐盟物質和混合物的分類、標簽和包裝法規》(CLP法規)

㈣ 歐盟提出的《健康、營養標准及規定》有哪些

在《健康、復營養標准及規定製》中,歐盟國家對標明食品添加劑含量的標簽實行嚴格管理。歐盟對食品標簽的總體要求是食品標簽不得令消費者對產品的屬性產生誤解,並規定標示必須按照成分重量的順序列出所有成分,這包括按配料的名稱或E編碼或功能分類(如色素、抗氧化劑等)列出食品成分。香料可標示為「香料」或更准確的名稱(如香蘭素),同時要求特別註明轉基因有機物配料、包裝氣體、甜味劑、阿斯巴甜和阿斯巴甜與安賽蜜混合物、糖醇、金雞納霜和咖啡因這些成分。目前,歐盟不僅在食品的通用標示方面已經立法進行管理,完成了全面協調。對特定食品還制定了附加的法規。如對食品營養成分的標注,歐盟也作了明確規定,要求必須標明食品的能量指標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糖、飽和物、纖維和鈉的含量等等。澱粉、糖醇、單和多不飽和物、膽固醇、維生素和礦物質達到一定量之上,也須提供其含量。

㈤ msds認證的法規要求

GHS《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簡稱GHS,其內容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按照物質和混合物建立分類物質和混合物的協調准則,即危險分類,包含物質和混合物的物理危險、健康危害和環境危害。二是建立協調的危險信息公示,包括標簽和化學品數據說明書(MSDS/SDS)。該化學品數據說明書需要包括化學物質或混合物的綜合安全信息,包括化學品危險性信息、作業場所暴露途徑信息、安全防範措施建議及有效識別和降低使用風險的信息等。歐盟在歐洲國家,材料安全技術/數據說明書MSDS也被稱為安全技術/數據說明書 SDS(Safety Data sheet)。 國際標准化組織 (ISO)11014採用SDS術語,然而美國、加拿大,澳洲以及亞洲許多國家則採用MSDS術語。
REACH法規(1907/2006)
當產品滿足下述條件之一時,產品供應商需編輯SDS,沿供應鏈往下向進口商、下游用戶和分銷商傳遞:
1、當物質或配製品根據67/548/EEC或1999/45/EC指令被分類為危險品,或者,配製品雖沒有被分類為危險品,但是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高關注度物質(SVHC*)或其他危險組分;
2、根據REACH法規附件13的標准,物質為持久性,生物累積性,毒性物質(PBT)或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積性物質(vPvB);
3、物質由於上述條件之外的原因,被確定為SVHC;
CLP法規(EC NO. 1272/2008)
CLP法規,中文名《歐盟化學品分類、標簽和包裝法規》,於2009年1月20日正式生效。法規規定,2010年12月1日之後,物質必須按照CLP進行分類,那麼產品是物質的SDS必須包含CLP的分類和標簽,且保留67/548/EEC附件1中的分類信息(第2部分)。
·67/548/EEC附錄Ⅲ
·指令2001/58/EC
·物質分類與標簽管理的指令67/548/EEC(即DSD指令)
·混合物的分類標簽指令1999/45/EEC(即DPD指令) ·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通則(GB-13690-2009)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共同發布,旨在對應聯合國《化學品分類及標記全球協調制度》,並對MSDS/SDS規范做出要求。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規定(GB 16483-2000)
該規定於2000年1月1日發布,2000年6月1日實施,旨在使我們化學品安全說明書(MSDS/SDS)編寫格式和內容盡可能與國際標准一致,盡快適應國際貿易、技術和經濟交流的需要。
·化學品安全標簽編寫規定(GB 15258-2009)
本標準是為對應《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和國際170號《作業場所規范化學品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要求的安全標簽內容的表述和編寫而制定。
·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 6944-86)
·危險貨物品名表(GB 12268-2005)
·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劇毒物品分級、分類及品名編號(GB 57-92)
·劇毒物品品名表(GB58-93)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6944-86)
·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 15603-1995)
·工作場所職業有害因素接觸限值(GBZ2-2002) ·ANSI Z400.1-2004
中文名危險工業化學品.材料安全數據單的制定。是美國國家標准學會制定的關於MSDS格式與編寫內容的規定。
·有毒物質控製法案
英文簡稱,TSCA法案。與歐盟REACH法規相似,旨在對美國市場內流通的化學品進行監管。並對需要提供MSDS的化學品做出規定。
·危險物品運輸法
·潔凈空氣法修正案
·聯邦水污染控製法
·聯邦環境污染控製法
·毒性物質包裝及危險預防法
·聯邦殺蟲劑、殺菌劑和殺鼠劑法
·職業安全與健康法 ·日本勞動安全衛生法
日本勞動安全衛生法是日本唯一導入GHS的法規,並於2010年上追加了MSDS和分類標簽有關規定,以規范日本國內MSDS編寫及內容要求。
·毒物及劇物取締法
對日本關於MSDS中物質歸類做出規定
·化學物質排出把握管理促進法
英文簡稱PRTR法,是日本針對化學品MSDS的編寫及使用所出台的法律條文。為日本化學品提供了MSDS與安全標簽要求與依據。
·消防法
·化學物質審查規製法
·大氣污染防治法
·水質污染防治法

㈥ MSDS報告需要多少錢,要什麼資料,周期要多少久

MSDS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立訊檢測BOB
MSDS是化學品生產或銷售企業按法律要求向客戶提版供的有關權化學品特徵的一份綜合性法律文件。
目前,常見的MSDS需按照16項內容信息為規范編寫,包括提供化學品的理化參數、燃爆性能、對健康的危害、安全使用貯存、泄漏處置、急救措施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等。
MSDS報告流程:填寫申請單,提供產品資料,寄樣品過來,測試OK出證書/報告
周期5-7個工作日 立訊檢測BOB

㈦ 關於出口歐州產品的包裝標准要求。

您好!來 電器方面要是2類燈具那樣,加CE檢測源標准就可以。 CE認證即可,用EN60598(安規)+EN55015+EN61547+EN61000(EMC)標准檢測

其它如GS認證,屬於自願性認證,客戶自願選擇是否申請. 備註:您的產品需要做CE認證,有點類似於中國的3C認證。
CE認證是產品進入歐盟及歐洲貿易自由區國家市場的通行證,表示產品已經達到了歐盟指令規定的安 全要求。
通過CE認證並且加貼CE標記是企業對消費者的一種承諾,增加了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程度,降低在歐洲市場上銷售的風險。 (如果您對問題還不是很清楚,請再次詢問~)

㈧ MSDS貨物運輸檢測依據有哪些

《危險來品規則》(IATA DGR)
《國源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IMDG Code)
《危險貨物品名表》
《鐵路危險貨物品名表》
《危險化學品名錄》
《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 通則》GB 13690
《化學品分類和標簽規范》GB 30000系列
《化學品安全資料表 內容和項目順序》ISO 11014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內容和項目順序》GB/T 16483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指南》GB/T 17519
《化學品安全標簽編寫規定》GB 15258
《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GHS)
《歐盟物質和混合物的分類、標簽和包裝法規》(CLP法規)

㈨ SDS的法規要求

根據 REACH法規,當產品滿足下述條件之一時,產品供應商需編輯SDS,沿供應鏈內往下向進口商、容下游用戶和分銷商傳遞:
1、當物質或配製品根據67/548/EEC或1999/45/EC指令被分類為危險品,或者,配製品雖沒有被分類為危險品,但是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高關注度物質(SVHC)或其他危險組分;
2、根據REACH法規附件13的標准,物質為持久性,生物累積性,毒性物質(PBT)或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積性物質(vPvB);
3、物質由於上述條件之外的原因,被確定為SVHC;
此外,雖然不滿足以上條件,但是在進口商主動要求提供,或者同行業對物質分類標簽更加嚴格時,企業也需要在其供應鏈上傳遞SDS。 CLP法規(歐盟化學品分類、標簽和包裝法規)規定:2010年12月1日之後,物質必須按照CLP進行分類,那麼產品是物質的SDS必須包含CLP的分類和標簽,且保留67/548/EEC附件1中的分類信息(第2部分)。

㈩ 最新歐盟海關環保要求的圖列

歐委會通過了推動歐盟海關體系現代化和一體化的實施細則,旨在進一步支持跨境貿易、提高各成員國海關合作水平。消息稱,歐盟海關需處理全球16%的貿易,相當於每年處理價值約3.4萬億歐元、重量超過20億噸的貨物。近年來,歐委會一直在推動海關改革,於2013年通過了新版《歐盟海關法典》(Union Customs Code),擬於2016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此次出台的實施細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簡化進口貨物通關程序;二是明確對歐盟經濟實體同等待遇;三是確保海關決定和授權在歐盟全境內有效;四是為新的IT系統建立統一數據規范,確保各國數據無縫交換;五是加強風險管理,加強打擊違法、違禁貨物貿易、恐怖主義和其他犯罪行為。歐盟經濟金融事務、稅收和關稅同盟委員莫斯科維奇表示,現代、高效的海關體系有利於國際貿易和經濟增長,對於保護歐盟公民安全和成員國利益也至關重要。

我國出口歐盟產品有可能再遇綠色壁壘。繼WEEE、RoHS、EUP三大環保指令相繼實施後,一波影響更大、涉及產品更廣的「綠考」——歐盟《關於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制度》預計將於2007年6月在歐盟全面開始實施。這次,中國出口歐盟的化學原料及製品、化纖、橡膠、塑料、紡織、輕工、電子、汽車、家電、制葯、塗料等均在受控之列,廣東十餘類近萬種優勢產品出口面臨嚴峻挑戰。
南方網記者今天(12月21日)從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繼WEEE、RoHS、EUP三大環保指令之後,歐盟的又一新綠色壁壘——《關於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制度》(以下簡稱「REACH法規」)已於本月投票通過。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表示,該法規將逐步取代現有的《危險物質分類、包裝和標簽指令》等40多項有關化學品的指令和法規,於2007年6月1日起在歐盟市場全面實施實施。屆時,我國3萬逾種化工產品,以及涉及使用化工產品的下游產品極有可能出口無門。
據專家介紹,被譯為「歐盟最新化學品法」的REACH,並不是一個單獨的法令或法規,而是一個歐盟涵蓋化學品生產、貿易和使用安全的綜合性法規。它對出口到歐盟的化學品提出了更嚴格的環境保護、安全要求,主要包括注冊、評估、許可及限制等主要內容。
新法規對環保要求苛刻
與WEEE、RoHS指令一樣,REACH法規打著確保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的旗號,將歐盟自產或出口到歐盟市場上約3萬種化工產品,以及涉及所有使用化工產品的下游產品,如紡織、輕工、玩具、機電等產品分別納入注冊、評估、許可等幾個管理監控系統,以規范歐盟市場上化學品的製造、使用和流通。而廣東許多出口產品往往缺乏相關數據,達不到該制度的基本注冊要求。
注冊是指對現在廣泛使用和新發明的化學品,只要是產量或一次進口量超過1噸的,其生產商或進口商均需向REACH中央資料庫詳細提交產品有關信息;評估是指由主管機構認真評價所有產量超過100噸化學品的注冊信息,特殊情況下,也包括產量較少的化學品;許可是指對易引起極大關注的物質或其成分,如致癌、誘導基因突變或對生殖有害的化學物質,政府主管機構將對其按某一用途的使用方法給予具體授權。
法規中對企業影響最大的是注冊,提出了嚴格的時間期限。對於1噸以上的新物質,新法規生效12個月後,生產商或進口商在其商品投放市場之前必須進行注冊。對於現有物質,法規規定:產量為1000噸以上的化學品和任何超過1噸的致癌物質或誘導基因突變的物質,必須於REACH生效3年內完成注冊;產量100噸至1000噸的,於REACH生效後6年內完成注冊;1至100噸的,應於11年內完成注冊,未能按期納入管理監控體系的產品一律不能在歐盟市場上銷售。
廣東1500多家企業出口受阻
有關專家指出,與之前的WEEE、RoHS和EUP指令相比,REACH法規影響的范圍更廣,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化學原料及製品、化纖、橡膠、塑料、紡織、輕工、電子、汽車、家電、制葯、塗料等十多類產業。我國3萬逾種化工產品,以及涉及使用化工產品的下游產品極有可能出口無門。據了解,歐盟是廣東主要的出口市場之一。目前,廣東輸歐的拳頭產品,如機電、紡織服裝、塑料化纖等產品中所使用的原料或染色劑等都含有化學品成分,是化學品的下游產品。廣東至少十餘類上萬種優勢產品將受其影響,出口受阻。以機電產品為例,據統計,廣東機電產品對歐出口貿易量約佔全國的1/3。目前廣東涉及歐盟出口業務企業有1500多家。去年,廣東對歐盟出口機電產品265.2億美元,占廣東對歐盟外貿出口額的75.6%,而輸歐機電產品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屬於REACH法規的下游產品,僅此一項影響就達百億美元。並且對於近年來連受歐盟「綠考」襲擊的廣東機電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小企業將被迫退出歐盟市場
檢驗檢疫有關專家表示,新法規的實施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是致命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製造廠家的成本將大大增加。一些規模不大、經濟實力不雄厚又達不到輸歐要求的中小企業只能放棄歐盟市場,一場國內外化工行業的重新洗牌在所難免。
REACH法規規定了嚴格的檢測標准和高昂的檢測費用,並且這些費用全部由企業承擔。據歐盟估算,每一種化學物質的基本檢測費用約需8.5萬歐元,每一種新物質的檢測費用更是高達57萬歐元。僅這一項,企業出口歐盟的成本就將普遍提高5%以上,一些檢測項目多的產品甚至更高。一些中小型企業根本無法支付如此昂貴的檢測費用,只能望而卻步。另外,REACH法規所涉及的不僅僅是化學品的生產商,還囊括了進口商、下游產業等多個領域,一旦正式生效,歐盟化學品生產商或出口企業無疑會將巨額檢測費轉嫁給下游企業,增加中國化工進口企業的成本,成本的再度轉嫁,直接受影響的將是我國機電、紡織、服裝、傢具等產品成本的上升,導致出口企業的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廣東企業如何應對激烈挑戰根據廣東檢驗檢疫局近期對企業的一些調查了解,發現目前下游企業特別是機電、紡織服裝等廣東出口優勢企業對歐盟這項新規定知之甚少,有些根本不知道有這個法規。
為此,廣東檢驗檢疫局緊急提醒相關企業要趁早積極應對。企業要樹立綠色生產、綠色營銷的觀念;採用高新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盡量採用國際標准組織生產;要及時研究、搜集歐盟各國技術限製法規和技術標准,提高自身產品的質量,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提高環保要求,增強產品的更新能力,提高國際競爭能力;要密切關註上游化工企業應對REACH的情況,提早做好原料供應商的選擇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廣東檢驗檢疫局表示,將積極跟蹤研究REACH制度,為廣東企業應對REACH制度提供技術支持和知識儲備。檢驗檢疫部門將於近期將在全省舉辦大規模的REACH法規宣傳活動,組織相關企業進行業務培訓並組織檢驗檢疫技術人員深入企業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指導工作;另一方面,廣東檢驗檢疫局將加強相關實驗室之間的橫向聯系與合作,積極開展檢測商品、檢測項目和方法體系的研究,開展REACH制度安全數據報告內容、報告方式的分析研究,爭取把企業產品出口歐盟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熱點內容
魔法學院之黑夜王女 發布:2025-08-17 00:12:54 瀏覽:786
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經濟法 發布:2025-08-17 00:02:53 瀏覽:845
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 發布:2025-08-17 00:00:55 瀏覽:549
安徽高級人民法院是 發布:2025-08-16 23:37:57 瀏覽:269
勞動法關於員工離職工資結算的規定 發布:2025-08-16 23:34:56 瀏覽:80
依法治國的客體及其對象 發布:2025-08-16 23:29:51 瀏覽:92
輸變電分包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6 23:23:51 瀏覽:98
深圳市2017年勞動法年假 發布:2025-08-16 23:12:22 瀏覽:185
保險責任的法律意義在於確定保險人 發布:2025-08-16 23:10:47 瀏覽:138
城市建設條例小區 發布:2025-08-16 23:08:17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