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建設法規有哪些表現形式

建設法規有哪些表現形式

發布時間: 2021-02-12 19:51:49

『壹』 建築法規有哪些表現形式 它有何作用

建築法律及相關法規已形成系統。現在的注冊建造師法規考試大綱比較全面,而且按建設程序編教材,有興趣可以閱讀。就《建築法》本身涉及建築許可,承發包,工程質量及安全。

『貳』 建設法規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建設法規基本特徵:

1、科學性:建設技術法規的制定來自大量的科學論證與工程實踐檢驗,是建設業執業人員普遍遵守的科學規范。

2、標准性:所規定的內容是人們普遍接受的技術標准,包括國家標准、國際標准、專業標准和地方標准及企業標准,所採用的術語、符號、代號、方法是規范統一的。

3、系統性: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作為一個工程項目,從項目論證到設計、施工、驗收等各個環節的技術法規相互銜接、相互制約。

4、穩定性:作為法律,一方面體現國家統治階級的意志,另一方面建設技術法規作為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學總結,又是人們普遍接受和認可的統一規范。

(2)建設法規有哪些表現形式擴展閱讀

建築法規的作用:

1、維護建築市場秩序

與建築行業相關的法規頒布之後,建設行政主管單位對建築行業的監管得以加強。比如《招標投標法》頒布之後,我國的建築招標、投標活動開始步入正軌,相關活動更加公平。

從此,招標、投標的展開,讓建築行業的交易帶有競爭性質,某種程度_上減少了通過賄賂等行為得到土地的現象。工程預算也更加合理,法律法規也讓建築的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2、對建築活動起到規范、指導作用

人在社會中的所有活動都需要在一定的准則下進行,建築活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活動的各個環節也需要法律的約束。《建築法》等相關建築法律法規的出台,讓建築行業的發展面臨全新的局面,從禁止、授權、強制等角度對建築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

『叄』 建設工程法規的表現形式及其效力

法的效力層級
(一)基本原則憲法至上、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新法優於舊法。
【提示】上位法優於下位法原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
(2)同級別地方法規>同級別或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3)上級地方規章>下級地方規章;
(4)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規律】注意其制定主體,制定主體層級越高,效力越高
(二)需要由有關機關裁決適用的特殊情況
1.各掃門前雪:
(1)法律之間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2)行政法規之間新舊規定不一致,由國務院裁決;
2.家長負責制:
(1)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由國務院提出意見。
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裁決。
(2)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肆』 什麼是建設法律關系的客體其表現形式有哪些

行政法律關系客體
即聯系主體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媒介,通常表現為一定的標的和利益載體。
建設工程規劃管理的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應當是城建規劃處實施的工程規劃管理活動,表現為指導和監督。

『伍』 建設法規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以下屬於建設法規有

法規是有行政級別的要求,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DE顯然不是。我覺得B也不像,行政規章吧。

『陸』 建設法規有哪些表現形式它有何作用我國現行的建設法規主要由那些

法的表現形式是指法律創制方式和外部表現形式。 在世界歷史上存在過的法律形式主要有:習慣法、宗教法、判例、規范性法律文件、國際慣例、國際條約等。我國法的形式是制定法形式,主要可分為七類。

1、憲法。

憲法是由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依照特別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

2、法律。

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即狹義的法律。建設法律既包括專門的建設領域的法律,也包括與建設活動相關的其他法律。如前者有《城鄉規劃法》、《建築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後者有《民法通則》、《合同法》、《行政許可法》等。

3、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就有關執行法律和履行行政管理職權的問題,以及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特別授權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現行的建設行政法規主要有《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等。

4、地方性法規。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5、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是由國家行政機關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包括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6、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對法律的系統性解釋或對法律的適用情況的說明,對法院審判有約束力,具有法律規范的基本性質,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7、國際公約。

國際公約是指國際間有關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的多邊條約。公約通常為開放性的,非締約國可以在公約生效前或生效後的任何時候加入。有的公約由專門召集的國際會議制定,如《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建築業安全衛生公約》等。

參考:http://max.book118.com/html/2016/0414/40448563.shtm

『柒』 什麼是建築法規其特徵有哪些

建築法規:是指國家立法機關或其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旨在調整國家及相關機構、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之間在建設活動中獲建設行政管理活動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的統稱。
我們大學的時候就有建築法規課程,為《建築法規》書本教材,該書共計八章八十五條,包括總則、建築許可、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建築工程監理、建築安全生產管理、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法律責任及附則等內容。
建設法規構成及特徵:
1、構成:建設行政、民事法律、技術法規:
2、特徵:
(1)建設行政法律特徵:
指令性:主體地位不平等,一方下指,一方服從
非對等性:權利與義務不對等
強制性:禁止、命令---無選擇
靈活性:表現形式多樣、內容可常變更
(2) 建設民事法律特徵:
平等性:主體地位平等
有償性:權利與義務對等
任意性:在法律內有選擇權
相對穩定性:內容與法律比不易變更
(3)建設技術法規特徵:
科學性:來自科研與實踐
標准性:有國家、專業、地方及企業標四級
系統性:各環節均有、銜接完整
穩定性:

希望能夠幫到你,呵呵!

『捌』 建設法規 表現形式有哪些

憲法、法律來、行政法源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技術法規、國際公約、國際慣例、國際標准。

『玖』 建設法規有哪些表現形式它有何作用我國現行的建設法規主要由哪些規范組成

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技術法規、國際公約、國際慣例、國際標准。

『拾』 建設法規表現形式有哪些

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技回術法規、國際公答約、國際慣例、國際標准。

熱點內容
魔法學院之黑夜王女 發布:2025-08-17 00:12:54 瀏覽:786
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經濟法 發布:2025-08-17 00:02:53 瀏覽:845
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 發布:2025-08-17 00:00:55 瀏覽:549
安徽高級人民法院是 發布:2025-08-16 23:37:57 瀏覽:269
勞動法關於員工離職工資結算的規定 發布:2025-08-16 23:34:56 瀏覽:80
依法治國的客體及其對象 發布:2025-08-16 23:29:51 瀏覽:92
輸變電分包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6 23:23:51 瀏覽:98
深圳市2017年勞動法年假 發布:2025-08-16 23:12:22 瀏覽:185
保險責任的法律意義在於確定保險人 發布:2025-08-16 23:10:47 瀏覽:138
城市建設條例小區 發布:2025-08-16 23:08:17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