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物業管理條例住改商

物業管理條例住改商

發布時間: 2021-02-13 02:20:26

⑴ 住改商鄰居都同意了,物業確不給蓋章怎麼辦

《物權法》第77條明確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回改變為經營性用答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同時,根據業主在入住時簽署的《業主公約》,其中第十條亦明確規定:「業主應按設計用途使用物業,因特殊情況需改變物業設計用途的,業主應徵得相鄰業主書面同意後,報有關行政主管批准,並告知物業管理企業」。
小區物業可以根據市場需要來收取費用;比如,水泵二次加壓的用電和設備損耗在加大,那麼就應該允許物業公司,對商戶有區別地多收一些費用;小區公共維護基金也要「區別對待」才更合理。

⑵ 能否告訴我關於住改商的相關法律條例

住宅改商用房主要涉及如下相關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法》第五十條「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業主依法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在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告知物業管理企業;物業管理企業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途的,應當提請業主大會討論決定同意後,由業主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2、《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七條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未按照物權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有利害關系的業主請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業主以多數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其行為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一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本棟建築物內的其他業主,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七十七條所稱「有利害關系的業主」。

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10號《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第六條裝修人從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未經批准,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搭建建築物、構築物;

(二)改變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牆上開門、窗;

(三)拆改供暖管道和設施;

(四)拆改燃氣管道和設施。

本條所列第(一)項、第(二)項行為,應當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三)項行為,應當經供暖管理單位批准;第(四)項行為應當經燃氣管理單位批准。

5、《國家工商總局關於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一、企業(公司)、個體工商戶在設立(開業)或住所(經營場所)變更登記時,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提交住所使用證明外,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住所(經營場所)登記表》;

(二)住所(經營場所)所在地居民委員會或業主委員會出具的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證明文件。

(2)物業管理條例住改商擴展閱讀:

住改商申請流程

1、申請人持申請地房產證和租賃合同原件到申請地所在的村(居)會填寫申請「住改商」證明備案表,經村(居)委會確認申請地為臨街首層後領取公告樣式。

2、申請人在申請地的利害關系人出入口處張貼書面公告,張貼公告後申請人拍照證明,照片上要顯示張貼公告的時間。

3、申請人將公告照片、公告各一份提交申請地村(居)委會。

4、公告期間申請地村(居)委會就利害關系人提出的意見做好書面記錄。

5、公告期滿後申請人憑本人身份證到申請地村(居)委會查詢是否符合審批條件。

6、公告期內業主未提出反對意見,即認為全體利害關系人同意該申請,由村(居)委會出具「住改商」證明。

⑶ 物業公司在住改商問題上應該如何處理

《物來權法》第77條明自確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同時,根據業主在入住時簽署的《業主公約》,其中第十條亦明確規定:「業主應按設計用途使用物業,因特殊情況需改變物業設計用途的,業主應徵得相鄰業主書面同意後,報有關行政主管批准,並告知物業管理企業」。
小區物業可以根據市場需要來收取費用;比如,水泵二次加壓的用電和設備損耗在加大,那麼就應該允許物業公司,對商戶有區別地多收一些費用;小區公共維護基金也要「區別對待」才更合理。

⑷ 法律問題:樓下居民樓住改商,且已經取得了營業執照,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如果改成商用的房子跟自己為同一棟樓,可以起訴。如果不是同一棟樓,能證明自己受到影響的話可以起訴。也可以向相關部門舉報。

根據《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未按照物權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有利害關系的業主請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業主以多數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其行為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一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本棟建築物內的其他業主,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七十七條所稱「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建築區劃內,本棟建築物之外的業主,主張與自己有利害關系的,應證明其房屋價值、生活質量受到或者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物權法》

第七十七條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4)物業管理條例住改商擴展閱讀

案例:

多名業主「住改商」,工商人員逐一上門勸阻要求自行整改

104是做幼教培訓、102是做門窗零售的、301做健身房。近日,多名網民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反映,洪山區和平街金地自在城K2區,是純住宅小區,9號樓更是小區的「樓王」,卻有多名業主「住改商」,存在擾民行為,物業苦勸不聽,希望監管部門介入。

網民朱女士是該小區9棟業主。據她介紹,小區去年6月交房,目前,業主們已陸續完成裝修入住。約1個月前,有健身房在小區里發傳單,業主收到傳單後卻發現,這家健身房的地址竟然是9號樓3樓的一套房間。隨後,業主們陸續發現,除了健身房,1樓還有一家幼教中心已經裝修好、一家窗外掛出銷售門窗的廣告。

「居民樓要改商圈嗎?」朱女士說,這一發現,引起了業主不滿。9號樓位於小區正中心,視野開闊,遠離馬路,安靜舒適,被稱為「樓王」,價格比其他樓棟高。如今,剛開始入住,卻有這么多家把住宅改做商用,嚴重影響入住舒適度。

業主們擔憂,健身房和幼教中心的開辦,勢必會有大量外來人員頻繁進出樓棟,帶來安全隱患。同時,培訓和健身都會產生噪音,干擾業主正常生活。還有業主反映,小區其他樓棟也有美容院、汗蒸房等。

9月7日上午10時,長江日報記者來到該小區,敲開9棟104房門後,一名男子聽聞記者來意表示,因為業主反映太多,已決定不辦幼教中心,改為自住。在9棟301室,記者遇到了正在進行清查行動的和平街工商所工作人員。

記者看到,該房完全以健身房風格裝修,內部設置有多個大型健身器械、一個啞鈴架上堆滿了啞鈴。該房內一名男子稱,他是附近一家健身房的工作人員,他的老闆租下這里,用作內部訓練場所,並不對外開放。

小區物業負責人介紹,根據《物權法》規定,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但這些業主「住改商」沒有履行這一程序。針對小區內改做經營的住宅,物業工作人員曾多次逐一上門做工作,下發勸阻通知書,但沒有取得好的效果。

和平工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網民反映,他們調查發現,在9號樓,102室是住家,未進行經營活動,房內存放有少量鋁合金門窗,已要求其自行拆除窗外宣傳廣告;

104室辦理的咨詢服務類營業執照,尚未進行經營行為,如經營幼兒培訓則屬違規,向其下發了行政意見指導書;301室無證照,內部人員稱不做經營用,向其下發了責令改正通知書。

9月7日,在該小區物業配合下,和平工商所工作人員對該小區進行了全面清查,對住宅改做經營的房屋逐一上門進行勸阻,要求其自行整改,恢復住宅用途。同時,工作人員還要求小區物業在日常進行監督,發現有經營和噪音擾民行為,可立即向工商所和街道綜治辦反映,工作人員會上門執法。

⑸ 業主將住房改成"民宿"違反物權法嗎

在不影響他人,抄法律手續襲完備的情況下是合法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七條

「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法》第五十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業主依法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在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告知物業管理企業;物業管理企業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途的,應當提請業主大會討論決定同意後,由業主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5)物業管理條例住改商擴展閱讀:

開辦民宿需要的手續

1、《衛生許可證》,民宿屬於公共場所,所以需要《衛生許可證》。

2、《營業執照》,對外營業經營活動都是需要營業執照的。

3、《稅務登記證》,按章納稅是公民的義務。

4、《特種行業經營許可證》,因為旅業屬於特種行業,所以需要這個證。

5、《消防檢查合格意見書》,想要取得《特種行業經營許可證》,找個消防檢查一定要通過才行。

⑹ 《物權法》第77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要遵守哪些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

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規等沒有具體條款,意思為內原則上不容能與相關法律法規相抵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七條 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規定

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6)物業管理條例住改商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六條 業主決定建築區劃內重大事項及表決權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籌集和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決定前款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前款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⑺ 租房者有無權利住改商

如果停車場地歸屬天然氣公司,則你無權使用。如果系公共場地,則你能否在小區內停車,要看該小區的相應管理規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依法作出的決定,以及你與業主的約定等。
因此,物業人員通知你不得在小區內停車,你可以要求物業人員提供你不得在小區內停車的依據。如果該小區的管理規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依法作出的決定,明確了小區承租人不得使用小區公共設施及場地,在相應規約依法作出的前提下,你就不能在小區內停車(如果你與業主的租房合同約定了你可以停車,你可以追究業主的違約責任)。如果沒有上述管理規約或決定,則你可以在小區停車。
主要理由及法律依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物業服務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第十六條規定:「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涉及專有部分的承租人、借用人等物業使用人的,參照本解釋處理。專有部分的承租人、借用人等物業使用人,根據法律、法規、管理規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依法作出的決定,以及其與業主的約定,享有相應權利,承擔相應義務。」
《物業管理條例》對物業使用人的權利義務也作了規定。
專屬於業主的權利主要包括:a.投票權;b.撤銷權;c.針對侵害共有權行為提起訴訟的權利;d.分配共有收益的權利;e.業主知情權;f.按照配置比例主張購買或者租賃車位、車庫的權利;g.對住改商的異議權;h.對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制定、修改建議權等。
非業主的物業使用人享有的權利主要包括:a.合理利用共有部分的權利;b.接受物業服務企業提供服務的權利;c.合理利用共有部分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提起相應訴訟的權利;d.居住利益、相鄰權受到侵害時,提起訴訟的權利等。
非業主的物業使用人承擔的義務主要包括:a.遵守管理規約的義務;b.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的義務;c.執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依法作出的決定的義務;d.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42條規定繳納物業費的義務等。

⑻ 住宅改經營性用房對業主有什麼影響

現實問題
某小區一業主將其房屋用作棋牌室,平日里人來人往,影響樓下業主的日常生活。樓下業主要求樓上業主搬走遭到拒絕,樓上的業主表示「自家的房子想干嗎就干嗎,別人無權干涉」。樓下業主無奈咨詢律師,是不是自家房屋,即使對別人造成影響,別人也不能將怎麼樣呢?
律師解答
依照《物權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也就是說,業主在未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的情況下,不能擅自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所有可能受其影響的業主均有權對鄰居將住宅用作商業用途的做法說「不」。所以,上述樓上業主未經樓下業主的同意,擅自將住宅改變為棋牌室,對樓下業主日常生活造成了影響,侵害了樓下業主的權益。樓下業主有權要求樓上業主停止該種行為,如果該業主依然拒絕,樓下業主可訴至法院,要求他停止侵權。
法條鏈接
《物業管理條例》
第四十九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
業主依法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在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告知物業服務企業;物業服務企業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提請業主大會討論決定同意後,由業主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第五十一條 業主、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的道路、場地,損害業主的共同利益。
因維修物業或者公共利益,業主確需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徵得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同意;物業服務企業確需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徵得業主委員會的同意。
業主、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臨時佔用、挖掘的道路、場地,在約定期限內恢復原狀。

⑼ 【物權法】七十七條的規定意味著什麼

本條是關於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規定,意味著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需要滿足規定的條件。

在物權法起草徵求意見時,許多業主和常委委員反映,目前許多新建小區的業主擅自將原本用於居住的住宅改變為商業用房,開歌廳、餐廳等,造成小區秩序亂,影響其他業主的正常生話。

對這一問題,國家沒有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文件的規定,造成業主之間矛盾大,物業公司也缺乏管理的法律依據,所以物權法作出此規定。

根據《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未按照物權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有利害關系的業主請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業主以多數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其行為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一條 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本棟建築物內的其他業主,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七十七條所稱「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建築區劃內,本棟建築物之外的業主,主張與自己有利害關系的,應證明其房屋價值、生活質量受到或者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七十七條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9)物業管理條例住改商擴展閱讀:

將住宅改變為餐飲、娛樂等經營性用房,帶來許多弊端。例如,造成來往小區人員過多,外來人員雜且亂,干擾業主的正常生活,造成小區車位、電梯、水、電等公共設施使用的緊張,造成樓板的承重力過大,增加了小區不安全、不安定的因素,危害性大。

另一方面,將住宅大量改為經營性用房,用於商業目的,也會造成國家稅費的大量流失。因此,物權法頒布前已有法規、規章對此作了規定,例如《物業管理條例》第50條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條

業主、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的道路、場地,損害業主的共同利益。

因維修物業或者公共利益,業主確需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徵得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同意;物業服務企業確需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徵得業主委員會的同意。

業主、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臨時佔用、挖掘的道路、場地,在約定期限內恢復原狀。

熱點內容
東阿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8-17 17:17:44 瀏覽:562
刑法中對自殺的定義 發布:2025-08-17 17:12:40 瀏覽:408
2016司法考試群 發布:2025-08-17 17:06:01 瀏覽:977
大連開發區工傷事故法律咨詢 發布:2025-08-17 16:47:23 瀏覽:266
民法帶你 發布:2025-08-17 16:33:10 瀏覽:163
除以上條例 發布:2025-08-17 16:32:27 瀏覽:430
國家勞動法滿多少歲可以打工 發布:2025-08-17 16:29:20 瀏覽:937
合同法和審計法的關系 發布:2025-08-17 16:26:59 瀏覽:881
美國聯邦法官薪水 發布:2025-08-17 16:14:28 瀏覽:648
勞動法第八十 發布:2025-08-17 16:12:24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