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規文號
一、區別:
1、概念含義不同:
(1)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2)法規,在法律體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3)規章,是指有規章制定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決定並以法定方式對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
(4)規范性文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一般是指屬於法律范疇(即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國家機關和其他團體、組織制定的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總和。
狹義一般是指法律范疇以外的其他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2、制定主體不同:
(1)法律一般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民法、刑法等;
(2)法規,指國務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機關和經濟特區人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3)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4)規范性文件一般指狹義的規范性文件,各級黨組織、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人民團體、社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法院、檢察院等制定的,具有普遍適用效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3、效力等級不同: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3)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4)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5)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互有交叉,無法比較。
二、不能直接寫成"衛政法發[2006]228號 《衛生標准管理辦法》",因為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標題的格式應為XX(發文機關)關於XX(事項)的XX(文種)。
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㈡ 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的發問單位及字型大小一般是什麼
您好抄,
發文字型大小,由代字和文號組成,代字是一串代表發文機關名稱和發文文種(職能)簡稱的漢字,文號是年度流水數字。從機關公文的規矩看,代字的一般組成規律是:先是大行政區簡稱,再是單位屬性簡稱,而後是小行政區簡稱,再後是部門簡稱,最後是文種(或上下行文等職能區別)的簡稱;文號一般是年度加括弧,再加發文流水號。
比如,浙江省寧波市教育局2011年的下發文件發文字型大小應該是:「浙教甬發(2011)*號」
江蘇省揚州市公安局政治部2012年的上報文件發文字型大小應該是:「蘇公楊政(2012)*號」
非機關發文(如企業),一般規矩沒這么復雜,只需用能代表企業名稱的代字加上發文字型大小即可。如「江西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財務部」2012年發文字型大小可用「贛投財(2012)*號」。
㈢ 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的發文單位及字型大小一般是什麼
您好,抄
發文字型大小,由代字和文號組成,代字是一串代表發文機關名稱和發文文種(職能)簡稱的漢字,文號是年度流水數字。從機關公文的規矩看,代字的一般組成規律是:先是大行政區簡稱,再是單位屬性簡稱,而後是小行政區簡稱,再後是部門簡稱,最後是文種(或上下行文等職能區別)的簡稱;文號一般是年度加括弧,再加發文流水號。
比如,浙江省寧波市教育局2011年的下發文件發文字型大小應該是:「浙教甬發(2011)*號」
江蘇省揚州市公安局政治部2012年的上報文件發文字型大小應該是:「蘇公楊政(2012)*號」
非機關發文(如企業),一般規矩沒這么復雜,只需用能代表企業名稱的代字加上發文字型大小即可。如「江西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財務部」2012年發文字型大小可用「贛投財(2012)*號」。
㈣ 文號是「國辦發」的文件屬於規章還是法規
1、法律是由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起草並由國家主席簽發主席令後頒布實行,如《版勞動合同法》權 ;
2、法規是由國務院依照有關程序制定發布的各類法規的總稱,如《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3、他們的效力范圍不一樣:大致來說是法律的效力>法規的效力。
4、因此,文號是「國辦發」的文件屬於法規性文件。
㈤ 公文發文字型大小後面的幾號幾號是怎麼規定的
公文的發文字型大小,就是發文機關按照發文順序編排的順序號。發文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代字、年份、發文順序號加「號」組成。年份、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年份標全稱,用六角括弧〔〕括入;序號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1或001),不加「第」字。
聯合行文時,使用主辦機關的發文字型大小。發文字型大小編排在發文機關標識下空二行。下行文在序號前加「發」,上行文不得加「發」。發文字型大小之下4mm 處印一條與版心等寬的紅色分隔線。
發文字型大小中的機關代字、年號和序號三部分要完備,缺一不可,不能在三者之間隨意加「字」「第」等字樣。如某市財政局發文字型大小寫成「X市財發〔1992〕字第36號」,其中的「字」「第」就是多餘的。年號和序號的括弧不能濫用,如寫成「(1995)12號」「(1995)(12號)」「(1995)(12)號」「[1995][12號]」「1995年[12]號」等,都是錯誤的。
(5)行政法規文號擴展閱讀
公文的格式與行文規則:
1、內容和程序的合法性:公文的具體內容和制定程序必須, 符合法律和有關規章的規定,否則無效。
2、形式和格式上的規范性。
3、公文語體的簡明性,觀點嚴謹、鮮明,文字朴實、莊重。
4、對機關工作的依賴性。機關工作是公文形成的基礎,公文是機關工作的專用工具。
公文除了文字文書之外,又有了電信文書(電報、電話記錄)、聲像文書(錄音、錄像)、圖形文書(以圖表為主,伴以簡要文字說明)。
㈥ 請問: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行政處分有幾種有法律法規明文規定嗎,發文單位,文號謝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行政處分的種類為:
(一)警告;
(專二)記過;
(三)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屬;
(四)開除。
其中,撤職處分適用於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第18號令《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㈦ 參考文獻中的政府文件或法規怎麼寫呢
參考文獻格式為:
1、技術標准:[序號]標准代號、標准名稱[s]、出版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權
2、報告:[序號]作者、文獻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3、或者是找到頒布該文件或文件的組織或單位的官方網站上發布的原始文件,引用電子文獻即可。
(7)行政法規文號擴展閱讀:
1、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一般來說,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後參考文獻中列出。
2、多次引用的文獻,每處的頁碼或頁碼范圍,有的刊物也將能指示引用文獻位置的信息視為頁碼分別列於每處參考文獻的序號標注處,置於方括弧後,僅列數字,不加「p」或「頁」等前後文字、字元;頁碼范圍中間的連線為半字線並作上標。
3、作為正文出現的參考文獻序號後需加頁碼或頁碼范圍的,該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做上標。作者和編輯需要仔細核對順序編碼制下的參考文獻序號,做到序號與其所指示的文獻同文後參考文獻列表一致。另外,參考文獻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准確無誤。
㈧ 公文文號種類的使用區別
根據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的通知(中辦發〔2012〕14號)規定,公文種類主要有(15種),具體包括決議、決定、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議案、函、紀要。
1、決議與決定:
主要區別是是否經過會議集體討論並表決通過。決議主要是通過會議表決的一些全國、全黨性質的重要事項。
2、決定與命令:
決定和命令都可以用於獎勵個人或單位,然而決定可以用於獎勵也可以用於懲罰,命令只能獎勵不能懲罰,而且命令獎勵的人通常死了,通常都是一些重要人物領導人物。命令更加權威,絕對不能拒絕和商量,決定雖然也必須執行但可以適當的提出建議。
命令的制發單位有明顯要求,范圍小。只有國家領導機關和領導人、國務院各部門,鄉鎮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在他們的本身許可權內可以制發命令。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發布命令,黨使用的公文沒有命令這種。
決定的范圍廣,上至國家最高行政機關下至地方基層部門都可以使用決定。另外,命令內容要很重要,不是重大的政策法規、重大的問題與決策、重大的任務與嘉獎一般不用命令。決定一般都是較重要的事項,或有重大行動與活動要安排部署。
3、請示和報告:
(1)行文目的不同。請示是為了聽取上級機關意見,解決工作中亟待處理但又無權或無力處理的問題,故請上級答復;報告是為了使下情上達,取得上級的支持與指導,並不要求直接批復。
(2)行文時間不同。請示必須在事前行文,不允許「先斬後奏」;報告則不受時間限制,事前、事中和事後都可以行文。
(3)內容含量不同。請示一文一事,篇幅相對較短;報告不限一文一事,內容較復雜,篇幅較長。
(4)處理辦法不同。上級機關受文後,對請示有答復的責任,對報告則一般不作答復。另外比較相似的文種還有公告和公報,通知、通報和通告,通告和公告,紀要和意見等,大家在備考的過程中都應該注意進行總結對比。
(8)行政法規文號擴展閱讀:
公文文種使用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一)要完整准確地學習領會《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中有關文種使用方面的規定。
(二)要准確把握「公布令」的使用限度。
(三)不要把「函」遺忘,偏愛「請示」。
(四)要全面理解「意見」文種的多重功用。
「意見」這一文種對我們廣大公文工作者來講並不陌生。人們對它的使用,過去主要是向上級機關反映自己管轄范圍內有關工作的意見,要求上級加以支持或批轉,現在,「意見」也可用於向下級機關指導工作,即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要求下級貫徹辦理。
還可以用於向不相隸屬的機關單位行文,就辦理和解決某一問題或事項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這就是說,意見文種在行文方向上具有不確定性,對上、對下以及對不相隸屬的單位均可使用,這是意見文種的一個突出特徵。
(五 )請示與報告必須嚴格分開。
(六)要注意區別正式文種非正式文種的使用界限
㈨ 機關公文文號編制規則
機關公文文號編制規則如下:
年份使用公元紀年,在「[ ]」內用阿拉伯數字標注。例如:×政字[2011]11號,「×政」是××人民政府的代字,「[2011]」是發文的年份。
聯合行文只標注主辦機關發文字型大小。發文字型大小一般標注在文頭之下、橫線上方居中。
文號的形式為:地區簡稱+衛+執法類別+執法性質+〔年份〕+序號,如黃衛食罰〔2006〕001號。
文書本身設定編號的,應在文書標注的"編號:"後印製編號,編號形式為年份+序號,如2006-001。
另外,寫在正文的下面偏右處,又稱落款。發文機關一般要寫全稱。也可蓋印,不寫發文機關。機關印章蓋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間,作為發文機關對公文生效的憑證。
(9)行政法規文號擴展閱讀:
公文必須註明發文日期,以表明公文從何時開始生效。發文日期位於公文的末尾、發文機關的下面並稍向右錯開。發文日期必須寫明發文日期的全稱,以免日後考察時間發生困難。發文日期一般以領導人簽發的日期為准。
公文編號一般包括機關代字、年號、順序號。如:「國發機密公文應根據機密程度劃分機密等級,分別註明「絕密」、「機密」、「秘密」等字樣。機密等級由發文機關根據公文內容所涉及的機密程度來劃定,並據此確定其送遞方式,以保證機密的安全。
密級的位置:通常定格標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機密公文還要按份數編上號碼,印在文件版頭的左上方,以便查對、清退。
㈩ 行政事業單位文件發文件的文號如何規定
發文單位或部門簡稱發[年號]X號
例:人事部2006年發文為:國人部發[2006]88號
通知一般為「發」
便函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