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法律法規
⑴ 請問吳律師,污水提升泵站與民宅距離,有什麼國家法律法規謝謝
污水提升泵站的一般規定:
1、應根據遠近期污水量,確定污水泵站的規模,污水泵站設計流量一般與進水管的設計流量相同。
2、應明確污水泵站是一次建成還是分期建設,是永久性還是半永久性,以決定其標准和設施。並根據污水經泵站提升後,出水入河渠還是進處理廠來選定污水泵站位置。
3、在分流制排水系統中,雨水泵房與污水泵房可以分建在院內不同位置,也可以合建在一座構築物裡面,但污水提升泵、集水池和管道應自成系統。
4、污水泵站的集水池與機器間在同一構築內時,集水池和機器間需用防水隔牆隔開,不允許滲漏,做法按結構設計規范要求;分建式集水池和機器間要保持一定的施工距離,以避免不均勻沉降,其中集水池多為圓形,機器間多為方形。
5、泵站構築物不允許地下水滲入,應設有高出地下水位0.5m 的防水措施。
6、注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結合當地條件,使泵站與居住房屋和其他公共建築保持一定距離,泵站院內須綠化,並在四周建隔牆帶。
國家標准《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00)》要求:城市污水處理廠應與居住區、公共建築保持一定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行業慣例將這一衛生安全防護距離確定為300 米,即約420 畝的土地是直接影響范圍,無法再利用。
如果是地上式,除了污水處理廠本身佔地,也將影響周邊土地的利用。300 米范圍以外的附近周邊土地,至少會由於心理作用,而降低對使用者的吸引力,從而或多或少貶值,即不能實現其最高市場價值。
如果是地下式污水處理廠,上部進行綠化造景處理後,不僅能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能夠提高觀賞價值,甚至可以設計為公園和運動場。國外的地下式污水處理廠甚至位於高檔住宅區,上部綠化後為周邊環境增色不少。
污水處理廠設計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全封閉並達到零排放水平,可以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使周邊土地不會貶值,也不會影響周邊區域的未來發展。
⑵ 在長春一住宅樓地下建了個供熱泵站噪音極大,擾民,這個泵站建的是否合理,如何整改,需要相關的法律法規
這東西一定不合理啊,應該建在居民區以外的地方,之前有媒體曝光過相關的事情,可以找物業看看有什麼處理辦法,最好是別傷了和氣!
⑶ 在供水服務中用到哪些法律法規
城市供水條例
城市供水條例總共七章共計三十八條,條款詳細的介紹了城市供水的內容。對於城市供水水源、 城市供水工程建設、城市供水經營、城市供水設施維護,以及違反條例所應受的處罰等都做了詳細說明。此條例於1994年7月19日國務院令第158號發布,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市供水管理,發展城市供水事業,保障城市生活、生產用水和其他各項建設用水,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設施供水。
本條例所稱城市公共供水,是指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向單位和居民的生活、生產和其他各項建設提供用水。
本條例所稱自建設施供水,是指城市的用水單位以其自選建設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主要向本單位的生活、生產和其他各項建設提供用水。
第三條 從事城市供水工作和使用城市供水,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 城市供水工作實行開發水源和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相結合的原則。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發展城市供水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六條 國家實行有利於城市供水事業發展的政策,鼓勵城市供水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城市供水的現代化水平。
第七條 國務院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城市供水工作。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供水工作。
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供水工作。
第八條 對在城市供水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 城市供水水源
第九條 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等共同編制城市供水水源開發利用規劃,作為城市供水發展規劃的組成部分,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第十條 編制城市供水水源開發利用規劃,應當從城市發展的需要出發,並與水資源統籌規劃和水長期供求計劃相協調。
第十一條 編制城市供水水源開發利用規劃,應當根據當地情況,合理安排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十二條 編制城市供水水源開發利用規劃,應當優先保證城市生活用水,統籌兼顧工業用水和其他各項建設用水。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會同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等共同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劃定跨省、市、縣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應當由有關人民政府共同商定並經其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
第十四條 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一切污染水質的活動。
第三章 城市供水工程建設
第十五條 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設,應當按照城市供水發展規劃及其年度建設計劃進行。
第十六條 城市供水工程的設計、施工,應當委託持有相應資質證書的設計、施工單位承擔,並遵守國家有關技術標准和規范。禁止無證或者超越資質證書規定的經營范圍承擔城市供水工程的設計、施工任務。
第十七條 城市供水工程竣工後,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組織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八條 城市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需要增加用水的,其工程項目總概算應當包括供水工程建設投資;需要增加城市公共供水量的,應當將其供水工程建設投資交付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由其統一組織城市公共供水工程建設。
第四章 城市供水經營
第十九條 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和自建設施對外供水的企業,必須經資質審查合格並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後,方可從事經營活動。資質審查辦法由國務院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條 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和自建設施對外供水的企業,應當建立、健全水質檢測制度,確保城市供水的水質符合國家規定的飲用水衛生標准。
第二十一條 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和自建設施對外供水的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管網測壓點,做好水壓監測工作,確保供水管網的壓力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禁止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裝泵抽水。
第二十二條 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和自建設施對外供水的企業應當保持不間斷供水。由於工程施工、設備維修等原因確需停止供水的,應當經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提前24小時通知用水單位和個人;因發生災害或者緊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應當在搶修的同時通知用水單位和個人,盡快恢復正常供水,並報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三條 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和自建設施對外供水的企業應當實行職工持證上崗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人事部門等制定。
第二十四條 用水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的計量標准和水價標准按時繳納水費。
第二十五條 禁止盜用或者轉供城市公共供水。
第二十六條 城市供水價格應當按照生活用水保本微利、生產和經營用水合理計價的原則制定。
城市供水價格制定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五章 城市供水設施維護
第二十七條 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和自建設施供水的企業對其管理的城市供水的專用水庫、引水渠道、取水口、泵站、井群、輸(配)水管網、進戶總水表、凈(配)水廠、公用水站等設施,應當定期檢查維修,確保安全運行。
第二十八條 用水單位自行建設的與城市公共供水管道連接的戶外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必須經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驗收合格並交其統一管理後,方可合作使用。
第二十九條 在規定的城市公共供水管理及其附屬設施的地面和地下的安全保護范圍內,禁止挖坑取土或者修建建築物、構築物等危害供水設施安全的活動。
第三十條 因工程建設確需改裝、拆除或者遷移城市公共供水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第三十一條 涉及城市公共供水設施的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應當向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查明地下供水管網情況。施工影響城市公共供水設施安全的,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應當與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商定相應的保護措施,由施工單位負責實施。
第三十二條 禁止擅自將自建的設施供水管網系統與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系統連接;因特殊情況確需連接的,必須經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同意,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在管道連接處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禁止產生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質的單位將其生產用水管網系統與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系統直接連接。
第六章 罰 則
第三十三條 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或者自建設施對外供水的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責令停業整頓;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可以給予行政處分:
(一)供水水質、水壓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
(二)擅自停止供水或者未履行停水通知義務的;
(三)未按照規定檢修供水設施或者在供水設施發生故障後未及時搶修的。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以罰款;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可以給予行政處分:
(一)無證或者超越資質證書規定的經營范圍進行城市供水工程的設計或者施工的;
(二)未按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和規范進行城市供水工程的設計或者施工的;
(三)違反城市供水發展規劃及其年度建設計劃興建城市供水工程的。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罰款:
(一)未按規定繳納水費的;
(二)盜用或者轉供城市公共供水的;
(三)在規定的城市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的安全保護范圍內進行危害供水設施安全活動的;
(四)擅自將自建設施供水管網系統與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系統直接連接的;
(五)產生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質的單位將其生產用水管網系統與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系統直接連接的;
(六)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裝泵抽水的;
(七)擅自拆除、改裝或者遷移城市公共供水設施的。
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第(六)項、第(七)項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還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停止供水。
第三十六條 建設工程施工危害城市公共供水設施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危害活動;造成損失的,由責任方依法賠償損失;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可以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七條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八條 本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規定的罰款數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九條 本條例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⑷ 排水泵站的規章制度主要有哪些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排水泵站規章制度
站長職責
一、實行站長負責制。負責主持本站全面工作的安排布署,對河道監察工作負責。
二、負責本站機電設備和水工建築物安全運行。
三、帶領全站人員完成本站管理范圍內工程設施的日常維護與保養工作。
四、對本站配備的物資,做到專人保管,往來登記清楚。
五、負責組織學習國家政策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
負責完成本站階段性工作和全年性工作總結。
職工職責
一、努力學習業務,提高技術水平。
二、認真學習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提高自身素質。
三、積極主動地對機電設備搞好日常維護、保養,保持其良好運行狀態。
四、做好泵站運行檢修或其它記錄,內容要詳實具體。
五、經常巡視建築物,觀察是否有裂縫、傾斜和其它危及建築物安全等情況。
六、積極搞好站容站貌和室內外衛生,創造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
崗位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一、每天早、午、晚、夜要巡視查看管理范圍的機房內、外設施和庫房物資有無差異情況,如有要及時填寫事故記錄和上報。
二、工作要團結協作,生活上互諒互讓,學習上互教互學。
三、汛期排水必須按操作規程開機,注意運行情況並做好記錄,按時交接班,並有交接簽字手續。
四、各種記錄齊全,按時記寫,整齊上牆。
五、對花卉樹木要經常管理,做到環境凈化、美化。
六、管理人員衣帽要整齊、干凈,外表莊重,待人接物要有禮貌,態度和氣。
七、宿舍被褥放置整齊、桌椅常擦,做到窗明地凈,室內雅靜。
八、伙房要保持衛生,不準有雜物和異味以及蚊蠅。
九、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防火、救火知識和技能。
安全保衛制度
一、汛期每日必須保證全員值班。
二、堅持每日早、午、晚、夜四次巡視制度。
三、禁止在泵站進、出水池捕魚及洗澡。
四、送電前,詳細檢查電器設備的狀況,發現不安全因素,處理後方能送電。
五、設備運行中,除值班人員外,不準其他人進入泵房。
六、定期檢查防火、防盜器具和設施 的可靠性,保持正常狀態。
泵站安全防範制度
一、在操作設備前必須先檢查進出口是否有人或其它情況,如有要及時通知或處理。變壓器送電前要詳細檢查各個環節是否正常,不正常不能送電,送電時要按規定穿戴好絕緣工具。水泵開動前要先人力盤車後方可開動。
二、值班人員嚴禁飲酒。交接班時要交接清各種工具及各項儀表運轉情況,並要雙方簽字存留。
三、機電設備在運行中,嚴禁站外人員進入泵房內。
四、泵站常年管理人員,要按規定人數堅持每天早、午、晚、夜對本站一切設備各巡視一次,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和妥善處理。
五、對於各項目安全防範實物設施,要經常檢查,確保實效。
六、發現不安全隱患及時上報,並做到能及時處理。
七、對本站的一切機電設備技術性能狀況做到底數清楚。
八、對本站配備的其他物資做到專人保管,往來登記清楚,
九、認真執行和積極宣傳《水法》、《機電排灌站經營管理暫時行辦法》,努力做好各項安全防範工作。
⑸ 市政排水泵站直排污水由哪一個部門及根據哪些法律法規處理
已建有污水處理廠,市政排水泵站應當將污水泵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放,但泵站在非應急狀態下開啟應急排澇泵,將污水直排,這類情況下由哪一個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哪些法律法規處理?
⑹ 按法律法規消防泵房應該有企業哪個部門管理,是按照什麼法律法規
法規只是規定了須專門管理部門或人員,並沒有明確由那一部門管。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管理部門設置、職責分布情況的不同,由不同部門管理。可以由安全生產管理、房產管理、後勤管理,行政管理等部門來管理。
⑺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水利工程的保護和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發揮水利工程綜合效益,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關聯法規: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全省范圍內的水庫、閘壩、堤防、機電排灌站、水輪泵站、水電站、機電井、引水、灌溉、排水、蓄滯洪區和河道整治等水利工程及其附屬設施。
第三條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組織實施本條例。
行政公署和市、縣(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
省國營農場總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本系統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健全水利工程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管理人員。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職責是: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負責水利工程的檢查觀測,掌握水利工程運行狀態;及時維修養護,保持水利工程完整,制止破壞水利工程設施行為;制定和執行調度運用方案,保證水利工程設施正常運行,充分發揮效益。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干預和阻撓水利工程管理人員履行職責。
第五條 水利工程管理貫徹安全第一的方針,在保證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水利工程管理實行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專業管理和群眾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利工程的義務和制止、檢舉損害水利工程行為的權利。
第七條 對在水利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和搶險救災等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工程管理
第八條 興建水利工程必須為管理運行創造條件,明確管理體制,劃定管理和保護范圍,配套建設監測、通訊、動力、交通、房屋等管護基礎設施。
第九條 已建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圍用地,由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與該工程有關部門協商後,報工程所在地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明確邊界,樹立標志,發給《土地使用證》。
列入國家基本建設計劃的水庫、閘壩等水利工程及管理用范圍地,按土地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辦理用地審批手續。涉及森林資源的,依照森林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辦理。
群眾興辦的堤防、灌溉、排水等水利工程及管理范圍用地,由所在市、縣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調劑解決,並按規定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凡經縣以上人民政府劃定的管理范圍內的土地,由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管理和使用,用於營造種植工程防護林、草,防汛搶險和管理設施建設。
關聯法規:
第十條 水利工程管理范圍按照下列標准劃定:
(一)江河堤防管理范圍按《黑龍江省河道管理條例》第 十四條規定劃定;
(二)湖泊和蓄滯洪區堤防按設計標准斷面迎水坡堤腳外不小於五十米,背水坡堤腳外不小於三十米;
(三)護岸工程從岸肩向後不小於三十米;
(四)水庫主體工程周圍,大型水庫不小於五百米,中型水庫不小於三百米,小型水庫不小於一百米,水庫大壩上游至設計最高洪水位;
(五)攔河壩(閘)上下游不小於三百米,左右岸不小於一百米;
(六)乾渠的渠坡坡腳外不小於十米,支渠的渠坡坡腳外不小於五米;
(七)擋水、泄水、引水、提水設施和電站廠房等建築物邊線以外不小於五十米。
關聯法規:
第十一條 水利工程管理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損毀堤壩、涵閘、抽水站、水電站等水利工程建築物和防汛設施,水文、水工、地質監測設施以及通信照明等設施;
(二)扒口、取土、打井、鑽探、挖掘、埋墳、建房、墾種和破壞林木、草皮等其他危害水利工程安全行為;
(三)堤頂、壩頂行駛重型車輛以及在堤頂、壩頂泥濘期間,行駛非防汛搶險車輛;
(四)非工程管理人員操作蓄水、輸水、泄水等設施,強行放水、挖渠破閘、攔渠堵水等。
第十二條 重要水利工程和受益及影響范圍在兩個市(行署)以上的水利工程,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單位負責管理;受益和影響范圍在一個市(行署)范圍內跨縣的水利工程,由市(行署)水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單位負責管理;受益和影響范圍在一個縣(市)范圍內的水利工程,由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單位負責管理。
第十三條 農場、電力、林業、森工、交通、工礦、城建、水產等部門興建的水利工程自行管理,但應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利用國家水利投資和企事業資金共同興建的水利工程,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單位負責管理。
第十四條 水庫、灌溉、排水、堤防等水利工程可由管理單位和受益單位組成管理委員會,負責審查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工作計劃,制定有關管理制度,協調本管理區域內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重大問題。
第三章 工程保護
第十五條 水利工程及其附屬設施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毀壞。
第十六條 水利工程必須劃定保護范圍。堤防工程保護范圍根據《黑龍江省河道管理條例》第 十五條的規定劃定;水庫工程保護范圍為設計最高洪水位至分水嶺;其他水利工程保護范圍由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根據批準的設計和工程安全的需要,報經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圍相連地域劃定。劃定的水利工程保護范圍應樹立標志。水利工程保護范圍內的土地及其附著物的權屬不變,但應按本條例的規定使用。
關聯法規:
第十七條 禁止在排澇、輸水河道和渠道內設置影響行水的建築物、障礙物或種植高桿植物。
第十八條 不準擅自在河灘、湖泊、蓄滯洪區、行洪區及水庫庫區內圍墾造田、修建建築物和其它工程設施。
第十九條 禁止在水利工程保護范圍內擅自打井、鑽探、爆破、開溝、埋墳、挖築魚塘、采砂石、采礦、取土、亂伐林木、陡坡開荒及其他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動。
第二十條 飲水水源工程區禁止旅遊;飲水水源工程附近有旅遊區的,應採取保護措施,防止污染水質。
第二十一條 禁止在限制航速的河段內超速行駛船舶。
第二十二條 水庫保護范圍內的坡耕地,有水土流失危害的,必須採取等高種植、營造水土保持林等水土保持措施。
第二十三條 禁止在河道、渠道、水庫等水域或水利工程管理范圍內傾倒垃圾、廢渣、煤灰、殘土等廢棄物。
第二十四條 在水利工程保護范圍內進行建設,應當符合水利工程安全的要求,設計方案應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按基本建設程序報批。
建設工程確需阻斷或損壞堤壩、排灌渠道、涵閘、涵洞、渡槽、管道等水利工程的,建設單位必須事先將設計文件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批准後,方可施工。凡對原有水利工程有不利影響或損害其效能的,建設單位應採取補救措施或予以補償。
關聯法規:
第二十五條 利用水利工程做公路、碼頭、貨場,應經水利工程主管部門批准。通車路面由公路管理單位負責維修養護;碼頭、貨場由使用單位或個人負責維修養護。
負責維修養護的單位和個人,應保持所利用水利工程的原有設計標准,或交納養護費,由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負責維修養護。
關聯法規:
第四章 工程利用
第二十六條 有防洪任務的水庫、水電站、蓄滯洪區等蓄水工程,應當根據工程規劃設計和實際情況,由工程管理單位依據確保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制定防洪方案和防洪調度計劃,經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具有管轄權的防汛指揮部批准。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必須嚴格執行經批準的防洪方案和防洪調度計劃,服從當地和上級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的調度和決定。未經原批准機關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改變。
第二十七條 發生超標准洪水或意外事故危及水利工程安全並與上級失去聯系時,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可按上級批準的方案,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非常措施,保證水利工程安全,並通過一切可能途徑,向下游報警,通知群眾轉移。事後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八條 位於行政區域邊界河道上水利工程運用,必須兼顧上、下游、左右岸的權益,局部服從整體,團結互讓,按照統一的水利規劃及有關協議執行。未經統一規劃和雙方協議,任何一方不得修建排水、阻水、引水和蓄水工程,不得單方改變水的現狀。
第二十九條 水利工程供水應堅持統一調配,分級管理,保證重點,兼顧全面的原則,實行計劃用水,科學用水,節約用水。
第三十條 用水單位必須提出用水計劃,與供水工程管理單位簽訂供用水合同。計劃內用水,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應按合同供應;因自然原因水源不足時,可酌減供水量。對超計劃用水和違反合同嚴重浪費水的用戶,供水工程管理單位可限量供水,直至停止供水。
第三十一條 灌溉、排水工程主管部門應當完善渠系配套工程設施,做到能灌,能排,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第三十二條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管好用好工程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開展多種經營,逐步提高自給能力。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 十一條、 十九條規定的單位或個人,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賠償損失,限期採取補救措施,可以並處一百元至二千元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 十七 、 十八 、 二十一條規定的單位或個人,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補救措施,可以並處一百元至三千元罰款。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責任人員,需要給予行政處分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處理建議,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機關處理。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 二十條、 二十三條規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 二十八條規定,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賠償損失,限期採取補救措施,對責任人員可以並處一百元至五百元罰款。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應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規定處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盜竊水利工程物資、器材、設備,破壞水利工程設施的,應依法從嚴懲處。
第三十七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當事人對治安管理處罰不服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辦理。
關聯法規:
第三十八條 發生工程防洪排澇現狀標准以下的洪水,因管理不善,造成損失的,應追究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責任。因發生超工程防洪排澇現狀標准洪水等不可抗力,造成損失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不承擔責任。
水利工程管理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 本條例在執行中與國家有關規定有抵觸時,執行國家有關規定。
第四十條 本條例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黑龍江省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 本條例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⑻ 建築給水排水工程所涉及的法律法規,規范,標准,工藝,規程資料
一、規范、規程、標准類執業資格適前十公布1、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2、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3、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4、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5、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6、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2005年版7、建築中水設計規范(GB50336-2002)8、游泳池和水上游樂池給水排水設計規程(CECS14:2002)9、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10、工業循環水冷卻設計規范(GB/T50102-2003)11、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GB50050-95)12、工業用水軟化除鹽設計規范(GB/T50109-2006)13、水噴霧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219-95)14、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15、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16、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370-2005)17、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193-93)1997年版18、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2003年版19、住宅建築規范(GB50368-2005)20、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2005)21、管道直飲水系統技術規程(CJJ110-2006)22、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准(CJ3020-93)23、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24、飲用凈水水質標准(CJ94-2005)25、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2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27、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CJ3082-1999)2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類(GB/T18919-2002)2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3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31、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50335-2002)3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33、建築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50400-2006)二、設計手冊類1、嚴煦世等主編《給水工程》(第四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年2、孫慧修主編《排水工程(上冊)》(第四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年3、張自傑主編《排水工程(下冊)》(第四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年4、王增長主編《建築給水排水工程》(第五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年5、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2冊)建築給水排水》(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年6、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3冊)城鎮給水》(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年7、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4冊)工業給水處理》(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8、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年9、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6冊)工業排水》(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10、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7冊)城鎮防洪》(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年11、中國建築標准設計研究所等編《全國民用建築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給水排水》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年12、黃曉家等主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手冊》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⑼ 哪條法律法規規定消防泵房應24小時有人值守
你是問消防泵24小時開著,為什麼要每天24小時開著這種情況?有法律依據嗎?我覺得應該是有的,因為火災他是不分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