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關於廢止24件交通運輸規章的決定

關於廢止24件交通運輸規章的決定

發布時間: 2021-02-14 09:24:53

㈠ 貨規》和《港規》被廢止對國內航運有何影響

延續四十多年的調整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和港口作業合同的做法宣告結束。
2016年5月30日,交通運輸部公布關於廢止《交通運輸部關於廢止20件交通運輸規章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據這一《決定》,被廢止的規章包括2000年8月28日原交通部公布的《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簡稱《貨規》)和《港口貨物作業規則》(簡稱《港規》)。

我國第一部《水路貨物運輸規則》由原交通部於1973年制定,1987年、1995年和2000年修正。在1973年制定和1987年修正的《水路貨物運輸規則》中,水路貨物承運人包括「兩港一航」,即裝貨港、卸貨港和航運公司,因而港口作業是水路貨物運輸的環節,作為水路貨物運輸合同的組成部分。1995年修正的《水路貨物運輸規則》將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和港口作業合同分離,但兩類合同均屬於《水路貨物運輸規則》調整范圍。2000年修正後,《水路貨物運輸規則》被命名為《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簡稱《貨規》),僅調整水路貨物運輸合同,並單獨制定了《港口貨物作業規則》(簡稱《港規》),用於調整港口作業合同。

《貨規》和《港規》的廢止,宣告在我國延續四十多年的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和港口作業合同主要由交通運輸部(原交通部)制定的民事規章調整的做法結束。

㈡ 交通運輸管理法第43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四十三條內容: 道路貨物運輸站(場)經營者應當按照回國務院交通答主管部門規定的業務操作規程裝卸、儲存、保管貨物。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是2004年4月14日國務院第48次常務會議通過的文件,2004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06號公布;根據2012年1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28號《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正。該《條例》分總則、道路運輸經營、道路運輸相關業務、國際道路運輸、執法監督、法律責任、附則7章83條,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㈢ 《貨規》和《港規》被廢止對國內航運有何影響

2016年5月30日,交通運輸部公布關於廢止《交通運輸部關於廢止20件交通運輸規章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據這一《決定》,被廢止的規章包括2000年8月28日原交通部公布的《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簡稱《貨規》)和《港口貨物作業規則》(簡稱《港規》)。
雖然《貨規》和《港規》被廢止,但我國並沒有出台調整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和港口作業合同的專門法律或行政法規。從而,《貨規》和《港規》被廢止,使得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和港口作業合同法律依據更加缺乏。而且,隨著長江經濟帶戰略和「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和港口作業將進一步發展。同時,2014年10月28日《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發布以來,依法治國已成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在這種背景下,對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和港口作業合同法律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貨規》和《港規》被廢止後,針對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和港口作業合同法律依據更加缺乏的局面,應當積極採取彌補措施,包括:
第一、從長遠角度講,應當盡快將《海商法》的修改列入國家立法計劃,通過對《海商法》第四章「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修改,使之適用於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包括沿海貨物運輸合同和與海相通的內陸可航水域貨物運輸合同),並明確港口經營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權利義務,從根本上解決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和港口作業合同的法律依據問題。
第二、在《海商法》被修改之前,最高人民法院依據《合同法》,結合審判實踐,為審理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合同糾紛案件和港口作業合同糾紛案件,制定相應的司法解釋,是彌補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和港口作業合同法律依據缺乏的最佳選擇。
第三、在《貨規》和《港規》被廢止後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和港口作業合同法律依據更加缺乏的背景下,減少實踐中這兩類合同糾紛的重要方法是訂立完整的合同。但是,國內水路貨物運輸市場和港口作業市場規模龐大,當事人數量眾多且素質參次不齊,為促進和保障這兩類合同的完整性,建議相關的民間組織(如中國船東協會和中國港口協會),在原《貨規》和《港規》所附的有關合同、單證推薦格式基礎上,制定這兩類合同、單證推薦格式,供合同當事人選用。

㈣ 《交通汽車運輸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辦法》是否失效

交通部部長李盛霖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簽發2007年第9號 令,《關於廢止47件交通規章的決定》已於2007年11月5日經第11次部務會議通過。其中就包含你所說的這條文件

㈤ 運輸船舶消防管理規定 取消了嗎

該規定於1995年2月23日由交通部交公安發〔1995〕137號文件發布,2016年5月30日以交通運輸部令第57號公布廢止。

㈥ 關於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規

關於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登記辦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管理辦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員考試辦法

5.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

6.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7.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辦法

8.交通違章處罰程序規定交通違章處理程序規定

9.機動車駕駛員交通違章記分辦法

10.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定

(6)關於廢止24件交通運輸規章的決定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二條

因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設、增設管線設施,應當事先徵得道路主管部門的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徵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

施工作業單位應當在經批準的路段和時間內施工作業,並在距離施工作業地點來車方向安全距離處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採取防護措施;施工作業完畢,應當迅速清除道路上的障礙物,消除安全隱患,經道路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驗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後,方可恢復通行。

對未中斷交通的施工作業道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交通安全監督檢查,維護道路交通秩序。

㈦ 《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新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企業安全生內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容。該《辦法》於2012年2月14日由財政部、安全監管總局以財企〔2012〕16號印發。《辦法》分總則、安全費用的提取標准、安全費用的使用、監督管理、附則5章40條,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關於調整煤炭生產安全費用提取標准加強煤炭生產安全費用使用管理與監督的通知》、《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安全費用提取與使用管理辦法》和《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予以廢止。

(7)關於廢止24件交通運輸規章的決定擴展閱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有關中央管理企業:

為了建立企業安全生產投入長效機制,社會公共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決定,財政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制定了《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

㈧ 廢止《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什麼意思

2016年3月21日,據住建部官網消息,《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安部關於廢止<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的決定》已經住房城鄉建設部常務會議、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2016年3月16日予以發布,廢止《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的決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折疊廢止原因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交通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浩表示:隨著交通運輸部2008年3月23日正式掛牌,出租汽車行業管理「政出多門」局面自應告終。2014年9月26日,交通運輸部部務會議通過《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即業內所說的16號令),9月30日以交通運輸部令公布,2015年元旦施行。
該規定規范出租汽車服務經營權管理、新增了預約出租汽車、強化了出租汽車服務等內容。由此「住建版」《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成為業界口中「僵屍辦法」。然而「份子錢」爭議表明,盡管交通運輸部《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施行,但類似於「98版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的規章並未全「僵」。現實層面上,如何讓「被廢止」文件徹底報廢,考驗著城市管理部門。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出租汽車管理,提高出租汽車服務質量,保障乘客、用戶和出租汽車經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其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城市客運交通事業的發展,根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城市出租汽車的規劃、經營、管理和服務。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出租汽車,是指經主管部門批準的按照乘客和用戶意願提供客運服務,並且按照行駛里程和時間收費的客車。
第四條 出租汽車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出租汽車的發展,應當與城市建設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並與其他公共交通客運方式相協調。
出租汽車的發展規劃和計劃,由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報當地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五條 出租汽車行業實行統一管理、合法經營、公平競爭的原則。
城市的出租汽車經營權可以實行有償出讓和轉讓。
第六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出租汽車行業的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和有計劃地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出租汽車管理科學技術水平。
第七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城市出租汽車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出租汽車的管理工作。出租汽車的具體管理工作可以委託客運管理機構負責。
折疊第二章經營資質管理
第八條 出租汽車經營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規定要求的客運車輛和相應的資金;
(二)有符合規定要求的經營場所;
(三)有符合規定要求的管理人員和駕駛員;
(四)有與經營方式相配套的經營管理制度;
(五)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六)符合其他有關規定的條件。
第九條 出租汽車個體工商戶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規定要求的客運車輛和相應的資金;
(二)有符合規定要求的停車場地;
(三)符合其他有關規定的條件。
第十條 出租汽車駕駛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常住戶口或者暫住證;
(二)有當地公安部門核發的機動車駕駛證並有二年以上駕齡;
(三)經客運服務職業培訓,並考核合格;
(四)遵紀守法。被取消營運資格的駕駛員,從取消之日起的一定年限內不得從事客運服務。不得從事客運服務的具體年限由城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一條 申請從事出租汽車經營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經營者),應當向客運管理機構提交下列文件:
(一)書面申請;
(二)經營方案及可行性報告;
(三)資信證明;
(四)經營管理制度;
(五)有關經營場地、場所的文件和資料;
(六)符合其他有關規定的文件。
客運管理機構應當在收到上述申請文件之日起的三十日內,根據出租汽車的發展計劃及申請者的條件作出審核決定。核準的,發給許可憑證;不核準的,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十二條 經核准允許的經營者,應當持客運管理機構核發的許可憑證,向有關部門辦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車輛牌照等手續。
已按前款規定辦妥手續的,由客運管理機構發給經營資格證書,並發給車輛營運證和駕駛員客運資格證件後方可營業。
第十三條 客運管理機構應當定期對經營者的資格進行復審。經復審合格的,可繼續經營。
資格復審不合格的,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仍不合格的,注銷其經營資格證書,並提請工商部門吊銷其營業執照。
第十四條 客運管理機構應當定期對出租汽車和駕駛員的客運資格進行審驗。經審驗合格的,准予繼續從事營運;審驗不合格或者逾期六個月以上不參加審驗的,注銷其車輛營運證和客運資格證件。
出租汽車經營者、駕駛員和車輛的資格審驗周期,由地級以上(含地級)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十五條 經營者變更工商登記項目或者停業、歇業的,應當憑有關部門的證明,自變更或者停業、歇業之日起十日內向客運管理機構辦理有關手續。停業、歇業的,應當繳回有關證照。
第十六條 實行出租汽車經營權有償出讓和轉讓的城市,由市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有償出讓和轉讓的辦法。
折疊第三章客運服務管理
第十七條 經營者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執行由城市的物價部門會同同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收費標准,並且使用由城市客運管理機構會同稅務部門印製的車費發票;
(二)按時如實向城市客運管理機構填報出租汽車統計報表;
(三)按照規定繳納稅費和客運管理費;
(四)不得將出租汽車交給無客運資格證件的人員駕駛;
(五)未經客運管理機構批准,不得將出租汽車轉讓或者移作他用;
(六)符合其他有關規定。
第十八條 出租汽車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車輛技術性能、設施完好,車容整潔;
(二)出租汽車應當裝置由客運管理機構批準的,並經技術監督部門鑒定合格的計價器;
(三)小客車應當裝置經公安機關鑒定合格的防劫安全設施;
(四)出租汽車應當固定裝置統一的頂燈和顯示空車待租的明顯標志;
(五)在車身明顯部位標設經營者全稱及投訴電話,張貼標價牌;
(六)攜帶建設部統一樣式的營運證正本。在車前擋風玻璃處張貼建設部統一樣式的營運證副本;
(七)符合客運服務規范的其他要求。
第十九條 出租汽車實行揚手招車、預約訂車和站點租乘等客運服務方式。
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應當為乘客提供方便、及時、安全、文明的規范化服務,對病人、產婦、殘疾人以及急需搶救的人員優先供車。
遇有搶險救災,主要客運集散點供車嚴重不足、重大活動等特殊情況時,經營者應當服從客運管理機構調集車輛的統一指揮。
第二十條 機場、火車站、客運碼頭、長途汽車站和其他客流集散地等大型公共場所可以設置營業站及相應的停車場地。
出租汽車營業站可以由客運管理機構指定或者委託有關單位進行日常管理,並向全行業開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獨攬客運業務。進站營業的車輛,必須服從統一調度,接受管理。
出租汽車營業站及相應的停車場地,未經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批准,不得擅自關閉或者改變用途。
第二十一條 出租汽車營業站的調度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佩戴服務標志,執行服務規范;
(二)積極調度,有車必供,及時疏散乘客;
(三)制止駕駛員拒絕運送乘客和不服從調度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 出租汽車駕駛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攜帶客運資格證件;
(二)按照合理路線或者乘客要求的路線行駛,不得繞道和拒載;營運途中無正當理由不得中斷服務。對不遵守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的乘客,可以拒絕提供客運服務;
(三)執行收費標准並且出具車費發票;按照規定使用頂燈、計價器等客運服務設施;
(四)不得將車輛交給無客運資格證件的人員使用;
(五)不得利用車輛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六)發現違法犯罪嫌疑人員,應當及時報告公安機關,不得知情不報;
(七)遵守客運服務規范的其他規定。
第二十三條 乘客需要出市境或者夜間去郊縣、偏僻地區時,出租汽車駕駛員可以要求乘客隨同到就近的公安機關或者出租汽車營業站辦理驗證登記手續,並報告駕駛員所屬的出租汽車經營企業。乘客應當予以配合。
第二十四條 乘客應當遵守本辦法和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的有關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乘客不得攔車:
(一)車輛在載客運營中;
(二)車輛在遇紅燈停駛時;
(三)所在地點或者路段禁止停車時;
(四)所經道路無法行駛時。
第二十五條 乘客應當按照規定的標准支付車費和應乘客和線路需要而發生的過橋、過路、過渡等費用。
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乘客可以拒絕支付車費:
(一)租乘的出租汽車無計價器或者有計價器不使用的;
(二)駕駛員不出具車費發票的。
第二十六條 出租汽車原則上應當在本地區經營,但根據乘客的需要,也可以往返於本地區與外地區之間。其間,收費標准、車費發票等仍應當按照本地區的規定執行。
出租汽車在外地從事起、訖點均在該地區內的經營活動,必須經過該地區城市客運管理機構批准。
折疊第四章檢查和投訴
第二十七條 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城市客運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城市出租汽車的監督和檢查。城市客運管理人員在客流集散點和道路上對出租汽車執行檢查任務時,應當穿著統一的識別服裝,佩帶值勤標志。
第二十八條 客運管理機構和出租汽車經營企業應當建立投訴受理制度,接受對違反本辦法行為的投訴和社會監督。
投訴者應當提供車費發票、車輛牌照號碼等有關證據和情況。
第二十九條 出租汽車經營企業受理投訴後,應當在受理之日起十日內作出答復。投訴者對答復有異議的,可以再向客運管理機構投訴。
客運管理機構受理投訴後,應當在受理之日起一個月內處理完畢;情況復雜的,可以在三個月內處理完畢。
第三十條 乘客與駕駛員對客運服務有爭議時,可以到客運管理機構處理。
乘客投訴計價器失準的,客運管理機構應當立即封存該計價器及其附設裝置,並送技術監督部門校驗,由此發生的費用由責任者承擔。
折疊第五章罰則
第三十一條 對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第(四)、第(五)、第(六)項、第二十條第二、第三款、第二十二條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項的經營者、從業人員,視其情節輕重,分別由城市客運管理機構給予警告,並處以3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二條 對非出租汽車擅自安裝頂燈、計價器等客運設施或者標識的,由城市客運管理機構責令其改正,並處以3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 對未經批准非法從事出租汽車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由城市客運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四條 妨礙客運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執行公務、違反第二十二條第(五)項、利用承租車輛從事非法活動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客運管理機構及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對當事人造成經營損失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賠償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六條 當事人對客運管理機構作出的行政處罰行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
折疊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辦法制訂實施細則。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由建設部和公安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九條 本辦法自一九九八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勞動法哺乳室 發布:2025-08-18 21:12:42 瀏覽:943
司法考試張翔 發布:2025-08-18 21:07:37 瀏覽:276
華工法律碩士近期活動 發布:2025-08-18 21:06:11 瀏覽:552
法律碩士考研一定要聽課嗎 發布:2025-08-18 20:52:41 瀏覽:122
深圳勞動法考勤 發布:2025-08-18 20:48:30 瀏覽:680
等民法典 發布:2025-08-18 20:42:50 瀏覽:720
社區法律知識培訓計劃 發布:2025-08-18 20:31:03 瀏覽:395
校園法律顧問考核 發布:2025-08-18 20:26:56 瀏覽:847
怎麼寫刑政訴訟法 發布:2025-08-18 20:09:19 瀏覽:766
健身房私教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18 19:55:35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