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寧夏封山禁牧條例

寧夏封山禁牧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2-14 14:09:46

Ⅰ 寧夏銀川國家扶貧政筞

按照《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的要求,寧夏組織實施了「千村扶貧開發工程」。2005年,按照國務院扶貧辦的部署,寧夏對777個重點村分3批進行整村推進。到2008年底,累計整合各類資金7億元,479個村平均每村投資達到113.4萬元。2009年初,第三批298個村整村推進全面啟動,截至10月底,已整合投入資金項目3.6億多元,村均投入121.48萬元。 針對寧夏不同類型貧困片帶的具體情況,自治區先後3次分別召開了「鹽池會議」和「固原會議」,重點研究部署了中部乾旱帶和固原地區的產業發展問題,結合退耕還林草和封山禁牧政策的實施,因地制宜,不斷加快寧夏西海固地區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先後實施了 「十萬貧困戶養殖業工程」「百萬畝種草工程」等草畜產業工程,初步建立起了具有區域特色的主導產業群和特色產業帶。 村級互助金,開啟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門扉 開發與提高貧困群眾和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自我反貧的能力,是新時期扶貧的突出特色。為緩解貧困農戶發展生產所需資金短缺問題,政府巧手撥千金,2006年實施了 「千村互助資金扶貧工程」,2009年,「互助資金」又被列為自治區黨委、政府十項民生計劃、為民辦30件實事之一。目前,寧夏已在428個貧困村建立了「互助資金」,有4萬貧困農戶加入互助社,各級政府投入互助資金項目試點資金累計達到10594萬元,入社農戶繳納互助金4852萬元,互助資金總量達15446萬元。全區已經17萬多貧困農民得到這項政策的惠澤。 有關部門統計測算,按照戶均使用互助資金3000元計算,一般種植戶和小戶養殖農戶,戶均年增收在450元以上;從事小商業、小作坊、特種養殖和園區種植等,增收幅度更加明顯,戶均甚至可以達到1000至2000元。實踐證明,村級「互助資金」是一個到村到戶最徹底、貧困戶受益最直接、扶貧資金效益最顯著、貧困地區幹部群眾最歡迎的一個好項目。 少生快富、兩基攻堅、合作醫療,為貧困群眾贏得未來 進入新世紀,寧夏把計劃生育工作作為提高扶貧開發成效的重要措施來抓,2001年,實施了少生快富工程,受到了貧困地區群眾的熱烈歡迎和積極參與。西海固地區的計劃生育率由2002年的66.78%提高到2008年的90%以上,人口快速增長的勢頭有所緩解。 為了使更多的貧苦孩子站上起跑線,獲得與命運抗爭的機遇,寧夏歷時13年,進行「兩基」攻堅。全區累計投入資金20多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719所,建築面積達到242萬平方米,使全區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目前,全區農村中小學生人均校舍建築面積由3.68平方米提高到4.05平方米,農村中小學校舍磚瓦化達到95%以上,還在寧夏西海固地區實施了「兩免一補」政策,為貧困學生獲得教育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寧夏積極探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2003年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以來,自治區已累計籌集資金9.52億元,使705.6萬人次直接受益,補償資金6.94億元。新農合覆蓋率保持在100%,住院統籌加門診統籌覆蓋率達到100%。 還有自治區重點實施的與貧困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人畜飲水解困工程、農村道路暢通工程、電視通信村村通工程、西海固地區危房危窯改造工程、農村清潔能源工程、農民初級衛生保健工程,讓貧困人口跑步進入新時代。 技能培訓、務工移民,件件精彩件件關情 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實現穩定就業,自治區人民政府用心良苦,每年籌措2500萬元專項用於勞動力的培訓和轉移工作。扶貧部門分層次對西海固地區重點貧困村農民進行了多形式的培訓,啟動實施了「陽光工程」「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中長期培訓就業工程」等培訓工程,已招生培訓1.915萬人,培訓就業率達到90%以上。 徹底改變生活的軌跡,告別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的故鄉,生態移民成為寧夏新世紀扶貧漂亮的大手筆。紅寺堡,這個昔日中部乾旱帶,開發出40萬畝水澆地,養育了貧困山區搬遷到這里的20萬移民,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異地生態移民扶貧開發區。10年前,移民人均純收入是500元,現在達到2660元。 2009年,又一新的富有久遠意義的扶貧舉措進入人們的視野——寧夏啟動「務工移民」試點,當年安排「三西」資金1000萬元,在靈武市羊絨工業園區、青銅峽市廣夏葡萄生產基地和鹽池縣惠安堡和馮記溝鄉,建設務工移民公寓800套。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貧困地區有勞動能力的農民向灌區、城市、集鎮、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基地有序轉移、就業、定居,從根本上實現脫貧致富。

Ⅱ 寧夏西吉縣城效鄉大灘村葉玉蘭qq號和手機號

馬建鄉位於西吉縣西部,距縣城32公里,屬黃土丘陵乾旱區,總面積174.1平方公里,全鄉共轄14個行政村,92個村民小組,4754戶,22821人,其中回族9317人,占總人口的41%,2007年底人均純收入1983元,人均有糧598公斤。全鄉現有勞動力11476人,耕地面積154965畝,其中已實施退耕還林(草)45775.1畝,耕地類型分為旱平地和坡耕地兩類,其中:坡耕地佔總耕地面積的70%以上。全鄉抓好基本農田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有效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實施「百村萬戶」養殖工程,壯大養殖業生產,按照防疫要求,做好牲畜口踢疫及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防疫密度及耳標佩帶率均達到100%。
全鄉加大勞務輸出力度,鼓勵農民利用農閑外出務工創收,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搞好糧食生產的同時,重點扶持個體私營企業、粉條加工、城鄉運輸和農副產品深加工,2007年全鄉鎮企業產值完成1100萬元。
組織農業、林業、水利和畜牧技術人員下村入戶,宣傳以農業技術為主的各種實用技術,推行科技承包。加大科技宣傳培訓力度,舉辦各種農業技術培訓班。加快教育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各類適用人才,把實施「義教工程」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全鄉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女童入學率達98.2%以上,15周歲人口完成率達98%,畢業率達到98%。 「兩基」工程已順利通過上級考核驗收。
貫徹落實計劃生育政策,嚴格控制計劃外生育和幹部職工超計劃生育,2007年超額永久性和半久性節育措施,全面實現計劃生育「三為主」達標工作。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全面落實各項綜合治理措施,層層落實責任制,組織開展專項治理工作,對「兩勞」釋放人員幫助安置生活,遏制黃、賭、毒,社會治安得到明顯好轉。
黨建工作責任明確,工作常抓不懈,形成齊抓共管的機制。全鄉14個村黨支部均有黨建活動陣地,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全鄉有中共黨員383人,其中:農村黨員383人,少數民族黨員98人,占總數的25%;婦女黨員42人,占總數的11%。形成抓好黨建促經濟,發展經濟促黨建的良好機制。

Ⅲ 關於封山禁牧的通告

甘井子區封山禁牧通告

為了切實保護我區山林資源,鞏固綠化成果,實現生態回、經濟、社會可答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大連市封山禁牧管理辦法》(大連市人民政府令[2005]第74號)之規定,區人民政府決定在全區實行封山禁牧。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封山禁牧范圍為甘井子區行政區域內所有林業用地(包括新植未成林幼林地、特種用途林、防護林、疏林地、灌木林地,以及荒山、荒溝、荒坡)。

二、在封山禁牧區內,嚴禁從事下列活動:

(一)放牧、砍柴、狩獵;

(二)採石、挖砂、采礦、墾荒;

(三)移動或者毀壞標牌、界樁及其他封山禁牧設施;

(四)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其他活動。

三、轄區各單位、廣大居民,要按照《大連市封山禁牧管理辦法》和本通告的精神,自覺遵守封山禁牧的有關規定。

四、對擅自進入封山禁牧區從事上述違法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由區林業主管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和《大連市封山禁牧管理辦法》的有關條款,依法予以處罰。

五、本通告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大連市甘井子區人民政府

二○○六年一月一日

Ⅳ 寧夏13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具體是哪些

寧夏13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具體有: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產業、馬鈴薯、園藝、優質糧食、適水產業、葡萄產業、種業、紅棗、牧草、蘋果、道地中葯材。

1,寧夏枸杞。

中國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而寧夏枸杞則是枸杞中之上品。寧夏枸杞之所以名甲天下,其一功益於當地適於枸杞生長的土壤和晝夜溫差大的氣候;其二是利用黃河水與含有各種礦物質的清水河苦水混灌。其特定條件決定了寧夏枸杞的與眾不同,寧夏枸杞色艷、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質超群,是惟一被載入新中國葯典的枸杞品種,明代傑出醫葯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將寧夏枸杞列為本經上品,稱"全國入葯杞子,皆寧產也"。枸杞,其果謂「枸杞子」,是寧夏最著名的特產之一,居「五寶」之首。


2,清真牛羊肉。

肉質鮮嫩的「澇河橋」清真牛羊肉,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特產,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因產品出自該市澇河橋村而得名。而寧夏澇河橋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區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現已形成了集牛羊養殖繁育、牛羊定點屠宰、牛羊分割冷鮮肉加工、速凍調理食品、速凍米麵食品加工及功能滋補型牛羊副產品加工、餐飲服務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型企業,也是我區最大的清真牛羊肉屠宰交易市場。


3,奶產業。


寧夏目前奶牛存欄34萬多頭,年產鮮奶90多萬噸,共有23家企業加工奶製品。受問題奶粉事件影響,寧夏主要乳品企業產品大量積壓,企業資金鏈出現困難,一些企業、奶站不能給奶農及時兌付奶款。為了幫助企業、奶農渡過難關,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決定對奶產業提供貸款、補助、貼息等多項財力支持。


4,馬鈴薯。

寧夏馬鈴薯種植面積254.3萬畝,圍繞農業部綠色高產高效創建、自治區種薯繁育體系建設、主食化開發試點等項目支撐,形成了「種薯三級繁育、鮮薯外銷、澱粉加工、主食開發」四業並進,產、加、銷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格局。在項目區集成推廣「優良品種+脫毒種薯+綠色高產高效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控+機收機播+科學貯藏」綜合技術模式。脫毒種薯應用率達到70%以上,地膜覆蓋、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統防統治等綠色高產高效技術到位率達到95%以上,機械化率達到50%以上。

5,園藝。

寧夏園藝產業園擁有現代化的五大展廳:主要花卉、蔬菜、水果、寧夏特色的園藝展示;其中集國際、國內珍貴植物和我區特色產品為一體的休閑植物園是觀光、娛樂、休閑、度假、垂釣、餐飲的好地方;產業園為公眾提供的休閑餐飲區更是觀光、休閑、度假、垂釣、餐飲的主要場所。

6,優質糧食。

寧夏在春耕生產中,從調活結構、調高質量、調優品質入手,全面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力度,著力推進全區優質糧食生產。將進一步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繼續恢復優質小麥面積,充分發揮寧春4號、寧春50號等優質強筋春小麥品質優勢,預計面積將達到190萬畝。


提升水稻品質,加大寧粳43號為主的優質水稻品種推廣,預計面積將穩定在110萬畝;優化玉米結構,進一步適度調減籽粒玉米面積,擴大糧飼兼用、青貯、鮮食、制種玉米種植,預計面積將430萬畝;穩定馬鈴薯面積,加快馬鈴薯種薯繁育、主食化專用品種推廣和主食產品開發試點,預計面積240萬畝。



7,適水產業。


寧夏適水產業以「一優三高」為引領,以「增效、擴量、生態」為核心,以確保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從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為首要任務,利用和挖掘宜漁資源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科技支撐,轉變發展方式,全區漁業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一是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到現在,適水產業面積達到81.8萬畝,水產品產量14萬噸以上,人均水產品佔有量達到22.2公斤,寧夏漁業在西北地區重要漁業生產基地地位進一步鞏固。


8,葡萄產業。


比起國外歷史悠久的酒庄,寧夏葡萄酒產業雖然只有30多年發展歷程,但近五年來,先後有40多家酒庄的300餘款葡萄酒在國內外各類大賽中獲得獎項,成為寧夏獨具特色的「紫色名片」。、



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的全球2013年「必去」的46個最佳旅遊地,寧夏與巴黎等世界著名旅遊景區一起名列其中,入選理由是「在寧夏可以釀造出中國最好的葡萄酒」。世界葡萄酒大師傑西斯.羅賓遜在品鑒了寧夏產區的葡萄酒後說:「毋庸置疑,中國葡萄酒的未來在寧夏」。寧夏產區已成為國際葡萄酒界關注的熱點地區,得到了國際葡萄酒界的普遍認可。


9,種業。



寧夏專門成立農作物種業聯盟,科研、生產、經營單位組團發展,有利於加速寧夏種業科研成果轉化步伐,有利於杜絕市場上非法生產、銷售寧春系列小麥品種的行為,進一步提高寧夏種子質量、擴大寧夏春小麥種子市場佔有率,提升種業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寧夏種子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10,紅棗。


寧夏大紅棗鮮果玲瓏剔透,紅艷欲滴,乾果紅潤,且味美甘甜,是讓人一品難忘的天然果品,是家庭休閑 、饋贈親友之佳品。而寧夏靈武素有「水果之鄉」之稱,種植果樹已達1500多年歷史。從唐朝開始,靈武長紅棗就被列為皇室貢品,被譽為「果中珍品」。


11,牧草。



夏全區人工牧草種植面積已從2003年的100萬畝增加到850萬畝,其中1年生和重茬種植265萬畝,多年生牧草585萬畝。封山禁牧12年中,寧夏將草畜產業作為重點產業之一,加強優質高產苜蓿種植和多年生人工草地復壯更新,不斷加速實現優質牧草種植提質增效,同時配合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促進了農民增收。



12,蘋果。



寧夏蘋果產區屬中溫帶乾旱氣候區,海拔平均1150米,年均氣溫9℃,天高氣爽,日照充足,紫外光較多,晝夜溫差大,利於蘋果乾物質積累。寧夏蘋果酸甜適口,優質高產,元帥系、金冠蘋果在全國鑒評中多次名列前茅。

13,道地中葯材。


寧夏科研人員從國內外引進的81個優良道地中葯材新品種中,篩選出蒙黃芪、黃芩等12個適宜區內中葯材人工種植的新品種,並得到國家科技部成果轉化資金支持。2002年,國家科技部將《寧夏道地中葯材資源保護及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列入西部專項支持重點。自治區「8613農業科技工程」將道地中葯材開發與技術研究列入產業化關鍵技術攻關項目。

Ⅳ 誰能介紹一下寧夏的生態林建設情況

新華網銀川10月29日電(記者 馬俊)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局介紹,未來5年內寧夏將建設6個100萬畝生態經濟林,以此為基礎,在寧夏境內構築起4道防風固沙防線,阻止風沙通過寧夏境內侵害華中、華北、華東等我國腹地,確保我國的生態安全。

寧夏大部分地區地處乾旱、半乾旱地帶,分別被騰格里、毛烏素、烏蘭布和沙漠包圍,是沙塵暴高發地區,生態比較脆弱。近年來寧夏大力實施了封山禁牧、退耕還林等一系列保護生態的政策措施,使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

據悉,為了把生態建設與農民增收致富結合起來,寧夏制定了最新的土地退化防治戰略,在近、中期構築4條生態屏障:在乾旱半乾旱敏感帶上,建設賀蘭山東麓生態特別保護區,構築寧夏賀蘭山東麓百萬畝生態經濟型防護體系。在此基礎上,建設以林果產業為主體的12個國際生態庄園;在經濟社會發展核心帶上,建設引黃灌區百萬畝防護林體系和百萬畝特色經濟林產業帶項目,努力把寧夏打造成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枸杞生產加工基地;在生態危機帶上,建設中部乾旱帶百萬畝紅棗經濟帶項目和毛烏素沙地百萬畝整治和沙產業開發項目,實現該區域生態改善和農民增收雙贏;在黃土高原重要水源涵養帶上,建設六盤山百萬畝生態景觀林項目,構築六盤山及外圍地區生態防護林系,形成「以生態促發展,以發展帶生態」的循環模式。

Ⅵ 地圖上看寧夏在北京的什麼方向

從地圖上看寧夏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一、寧夏的地理位置

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界於北緯35°14'-39°14',東經104°17'-109°39'之間,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總面積為6.64萬平方千米。

二、北京的地理位置

北京位於東經115.7°—117.4°,北緯39.4°—41.6°,中心位於北緯39°54′20″,東經116°25′29″,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位於華北平原北部,毗鄰渤海灣,上靠遼東半島,下臨山東半島。北京與天津相鄰,並與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

(6)寧夏封山禁牧條例擴展閱讀

截至2020年2月,寧夏回族自治區共轄5個地級市,分別是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固原市、中衛市。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市:

1、石嘴山市位居黃河中游上段、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東跨黃河,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為鄰;西臨賀蘭山與內蒙古阿拉善盟隔山相望;北依黃河水與內蒙古鄂托克後旗相鄰;南連銀川平原與自治區首府銀川市興慶區、賀蘭縣交界,東西寬約88.8千米,南北長119.5平方千米。

2、固原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的六盤山地區。東部、南部分別與甘肅省慶陽市、平涼市為鄰,西部與甘肅省白銀市相連,北部與中衛市、吳忠市接壤。地域范圍在北緯35º14″~356º38″,東經105º20″~106º58″之間。

Ⅶ 封山禁牧條例能做為處罰依據嗎

條例,是可以作為執法處罰依據的

Ⅷ 陝西省封山禁牧條例的第八條

設區的市、縣(市、區)林業、農業(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封山禁牧區的管理,制定管護制度,落實管護責任,在封山禁牧區的主要出入口、人畜活動頻繁區域應當設立界樁、護欄和標牌,公示封山禁牧的要求。

Ⅸ 沙溝的寧夏西吉縣

簡介
屬典型的土石山地,總面積為1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8740畝,轄12個行政村,60個自然村民小組,3967戶、16865人,勞動力為8794人。海拔1780m--2300m之間,因為是西吉縣和海原縣和原州區的交界處,所以中靜公路、固海公路橫貫全境,初級村道基本普及,交通便利,移動、聯通、電信信息輻射全境,通訊快捷,光、熱自然資源相對比較豐富,自然草場面積大,農、林、牧業發展潛力大。
經濟社會發展
馬鈴薯產業。著力打造的第一個優勢產業是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3.91萬畝,其中優質專用薯2.0萬畝,馬鈴薯總產達5.5萬噸,鮮薯銷量達2.6萬噸,現有10噸以上貯藏窖30座,5噸以上貯藏窖140座。組建村級馬鈴薯銷售協會12個,開通馬鈴薯銷售信息網站,農民人均馬鈴薯收入達到802元。草畜產業。通過人工種草、暖棚養殖、飼草「三貯一化」等有效措施,推動草畜產業的不斷發展,今年全鄉人工種草面積19600畝,其中紫花苜蓿種植4000畝,一年生禾草15600畝。積極動員養殖戶因陋就簡,自力更生發展舍飼養殖,推行飼草改制和畜禽改良,完善動物防疫服務體系。形成養殖、屠宰、銷售一體化服務,鼓勵有條件的農戶擴大養殖規模,規范肉類屠宰市場,開展「訂單式」銷售,暢通流通渠道,形成良性供銷兩旺的勢頭,目前,牛存欄 3800頭,出欄 1987頭,羊存欄9856隻,出欄4573 只。勞務經濟。繼續做大做強勞務產業,按照縣委、政府提出的「大勞務、大輸出、大產業」戰略要求,大力發展勞務技能化、規模化、產業化,強化勞務培訓、輸出、管理三個重要環節。積極發展勞務中介組織,發展壯大勞務經濟人和鄉土能人隊伍,發揮其引導帶動作用,強化政府服務體系。全年共輸出勞務人員4920 人,其中政府組織輸出2781 人,據統計實現勞務收入1490萬,實現人均收入890元。特色種植。特色種植以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好的胡麻為主,種植面積為7770畝,其中胡麻3800畝,豌豆2000畝,地膜玉米1600畝,蔬菜370畝。生態環境建設。加快生態建設步伐,促進沙溝生態環境持續發展,狠抓退耕還林草工程質量建設。對歷年的退耕地4.3萬畝和1.6萬畝荒山造林地搶墒全面的補栽、補造、除草、撫育管理,保證林區群眾足額兌現糧款補助,繼續抓好封山禁牧工作,實行全天候巡邏制度,確保封山禁牧成果不反彈。扶貧開發。以整村推進為契機,促進全鄉扶貧開發。認真組織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程,全力抓好全鄉的扶貧開發工作。今年,在認真做好陽庄、葉河兩村扶貧規劃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包扶部門的大力支持,爭取資金修建村黨員活動室附屬設施,陽庄村投放優質馬鈴薯種子60噸。教育事業。以「兩基」為重任,繼續抓好教育教學,嚴格管理,追求質量迎接國家檢查驗收。適齡兒童入學率99%以上,中學入學率98%以上,15周歲完成率達到95%,17周歲完成率達到85%;通過舉辦非正規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辦班,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回鄉文化。沙溝鄉回鄉民族文化保留比較完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民族文化的發展、以及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落實,來自全國各地的穆斯林進行民俗旅遊、上墳朝拜、民族文化交流,建有東方情調的伊斯蘭建築物沙溝清真寺大寺,哲合忍耶門宦墓地——拱北,伊斯蘭經學院2所,發展回鄉文化有潛力可挖掘。

Ⅹ 寧夏西吉縣丁種扶貧項目蘇堡鄉政府給百姓發放雞和羊,百姓要去銀行簽字貸款但是錢是蘇堡鄉政府拿走了,你

這種做法存在不定的不合理性。
1、老百姓簽字,錢肯定是要讓老百姓拿;
2、就是專鄉政府有統一的規劃,也要給老百屬姓說清楚,養雞和羊到底能賺錢不,能賺多少,得有一個詳細的項目規劃書;
3、退一步來講,大家養雞和羊要是都虧本了,這錢怎麼還,誰負責。
4、現在都退耕還林,封山禁牧的,羊還能不能放羊得考慮好。要是新品種的圈羊還有一說。
解決辦法:
你可以把你所有的問題向本級鄉政府反映情況雙方該說的事情要說清楚。也可以向上一級部門反映情況。

精準扶貧,鄉政府和老百要一起想辦法,想路山,打出致貧的原因,有可行的項目,政府擔保貸款,這樣會更好。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