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判決條例
① 請問:香港法院的相關判決能否做為內地法院審判案件的依據
1、關於來香港法院的相關判決能否做源為內地法院審判案件的依據的問題。答案是不能,除非判決經過我國法院的承認。
2、擔保合同是否存在適用法律的條款?如果適用的是中國法律,那麼合同效力的問題就應根據中國法律確定。怎麼會存在「適用香港法律的效果」問題呢?
補充答復:主合同約定適用香港法律並不意味著擔保合同必然適用香港法律。擔保合同如果沒有法律適用條款,可以根據最密切聯系原則,由爭議解決機構確定適用法律問題。所以,你的這個問題理論上是可以用一篇論文來探討各種可能性的。建議你還是具體案件具體詢問然後再作具體分析吧。
② 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關於相互承認和執行民商事判決的安排全文
高人民法院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九十三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經協商,達成《內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關於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判決的安排》(以下
簡稱《安排》),並於2006年2月28日簽署。本《安排》已於2006年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78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根據雙方一致意見,本《安排》自2006年4月1日起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
二○○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關於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判決的安排
法釋〔2006〕2號
(2006年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78次會議通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九十三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經協商,就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判決事宜,達成如下安排:
第一條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民商事案件(在內地包括勞動爭議案件,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包括勞動民事案件)判決的相互認可和執行,適用本安排。
本安排亦適用於刑事案件中有關民事損害賠償的判決、裁定。
本安排不適用於行政案件。
第二條本安排所稱「判決」,在內地包括:判決、裁定、決定、調解書、支付令;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包括:裁判、判決、確認和解的裁定、法官的決定或者批示。
本安排所稱「被請求方」,指內地或者澳門特別行政區雙方中,受理認可和執行判決申請的一方。
第三條一方法院作出的具有給付內容的生效判決,當事人可以向對方有管轄權的法院申請認可和執行。
沒有給付內容,或者不需要執行,但需要通過司法程序予以認可的判決,當事人可以向對方法院單獨申請認可,也可以直接以該判決作為證據在對方法院的訴訟程序中使用。
第四條內地有權受理認可和執行判決申請的法院為被申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中級人民法院均有管轄權的,申請人應當選擇向其中一個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澳門特別行政區有權受理認可判決申請的法院為中級法院,有權執行的法院為初級法院。
第五條被申請人在內地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均有可供執行財產的,申請人可以向一地法院提出執行申請。
申請人向一地法院提出執行申請的同時,可以向另一地法院申請查封、扣押或者凍結被執行人的財產。待一地法院執行完畢後,可以根據該地法院出具的執行情況證明,就不足部分向另一地法院申請採取處分財產的執行措施。
兩地法院執行財產的總額,不得超過依據判決和法律規定所確定的數額。
第六條請求認可和執行判決的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為自然人的,應當載明其姓名及住所;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載明其名稱及住所,以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和住所;
(二)請求認可和執行的判決的案號和判決日期;
(三)請求認可和執行判決的理由、標的,以及該判決在判決作出地法院的執行情況。
第七條申請書應當附生效判決書副本,或者經作出生效判決的法院蓋章的證明書,同時應當附作出生效判決的法院或者有許可權機構出具的證明下列事項的相關文件:
(一)傳喚屬依法作出,但判決書已經證明的除外;
(二)無訴訟行為能力人依法得到代理,但判決書已經證明的除外;
(三)根據判決作出地的法律,判決已經送達當事人,並已生效;
(四)申請人為法人的,應當提供法人營業執照副本或者法人登記證明書;
(五)判決作出地法院發出的執行情況證明。
如被請求方法院認為已充分了解有關事項時,可以免除提交相關文件。
被請求方法院對當事人提供的判決書的真實性有疑問時,可以請求作出生效判決的法院予以確認。
第八條申請書應當用中文製作。所附司法文書及其相關文件未用中文製作的,應當提供中文譯本。其中法院判決書未用中文製作的,應當提供由法院出具的中文譯本。
第九條法院收到申請人請求認可和執行判決的申請後,應當將申請書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有權提出答辯。
第十條被請求方法院應當盡快審查認可和執行的請求,並作出裁定。
第十一條被請求方法院經審查核實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不予認可:
(一)根據被請求方的法律,判決所確認的事項屬被請求方法院專屬管轄;
(二)在被請求方法院已存在相同訴訟,該訴訟先於待認可判決的訴訟提起,且被請求方法院具有管轄權;
(三)被請求方法院已認可或者執行被請求方法院以外的法院或仲裁機構就相同訴訟作出的判決或仲裁裁決;
(四)根據判決作出地的法律規定,敗訴的當事人未得到合法傳喚,或者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依法得到代理;
(五)根據判決作出地的法律規定,申請認可和執行的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或者因再審被裁定中止執行;
(六)在內地認可和執行判決將違反內地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認可和執行判決將違反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公共秩序。
第十二條法院就認可和執行判決的請求作出裁定後,應當及時送達。
當事人對認可與否的裁定不服的,在內地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請復議,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可以根據其法律規定提起上訴;對執行中作出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根據被請求方法律的規定,向上級法院尋求救濟。
第十三條經裁定予以認可的判決,與被請求方法院的判決具有同等效力。判決有給付內容的,當事人可以向該方有管轄權的法院申請執行。
第十四條被請求方法院不能對判決所確認的所有請求予以認可和執行時,可以認可和執行其中的部分請求。
第十五條法院受理認可和執行判決的申請之前或者之後,可以按照被請求方法律關於財產保全的規定,根據申請人的申請,對被申請人的財產採取保全措施。
第十六條在被請求方法院受理認可和執行判決的申請期間,或者判決已獲認可和執行,當事人再行提起相同訴訟的,被請求方法院不予受理。
第十七條對於根據本安排第十一條(一)、(四)、(六)項不予認可的判決,申請人不得再行提起認可和執行的申請。但根據被請求方的法律,被請求方法院有管轄權的,當事人可以就相同案件事實向當地法院另行提起訴訟。
本安排第十一條(五)項所指的判決,在不予認可的情形消除後,申請人可以再行提起認可和執行的申請。
第十八條為適用本安排,由一方有許可權公共機構(包括公證員)作成或者公證的文書正本、副本及譯本,免除任何認證手續而可以在對方使用。
第十九條申請人依據本安排申請認可和執行判決,應當根據被請求方法律規定,交納訴訟費用、執行費用。
申請人在生效判決作出地獲准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在被請求方法院申請認可和執行判決時,應當享有同等待遇。
第二十條對民商事判決的認可和執行,除本安排有規定的以外,適用被請求方的法律規定。
第二十一條本安排生效前提出的認可和執行請求,不適用本安排。
兩地法院自1999年12月20日以後至本安排生效前作出的判決,當事人未向對方法院申請認可和執行,或者對方法院拒絕受理的,仍可以於本安排生效後提出申請。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在上述期間內作出的判決,當事人向內地人民法院申請認可和執行的期限,自本安排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
第二十二條本安排在執行過程中遇有問題或者需要修改,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協商解決。
第二十三條為執行本安排,最高人民法院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應當相互提供相關法律資料。
最高人民法院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每年相互通報執行本安排的情況。
第二十四條本安排自2006年4月1日起生效。
③ 香港人在內地犯重罪適用內地法律進行判決,但可以申請引渡回香港受審嗎,有這權嗎相關的法例法規是什麼
一個同時擁有加拿大國籍和香港永久身份證的人,在香港或內地犯了法,可以直接...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
④ 中國大陸有沒有判例法
目前沒有判例法,但是實踐中對於爭議案件法官會參考最高人民法院的類似判決。
⑤ 內地判決如何在香港得到執行
內地與香港有協定,可參閱相關協定...由原審法院委託有管轄權的香港法院執行。
《最高人回民答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委託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的安排》以司法解釋的形式解決了與香港送達方面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對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對方仲裁機關做出的仲裁裁決作出了規定......
兩法域各自有關司法協助的現行法律 ...
兩法域除了已共同參加的國際公約及協定外,兩法域現行的有關司法協助方面的法律也是進行區際司法協助的法律依據。作為大陸主要體現在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上,香港方面有香港高等法院規則第69號《外國文書的送達》及《外地判決(互相執行)條例》等。
由於目前兩地尚沒有統一的中央法律及憲法性文件來統一解決區際司法協助問題,各法域可依自己現行的法律來處理司法協助......
⑥ 中國內地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幾審終審制
中國內地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度,但也有例外的情況。
1、在簡易程序中,簡單民事案件也會實行一審終審制度。
2、在特別程序中,也可以實行一審終審制度。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1、第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2、第一百六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3、第一百七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6)內地判決條例擴展閱讀
1、法院審判案件,就審判程序而言是兩審終審制,就法院體系而言是四級兩審制。兩審終審制,就是一起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判終結審判的制度。
2、也就是說,地方各級法院對於按照審判管轄 權的規定對由它審判的第一審(初審)案件做出判決或裁定以後,若當事人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若同級的檢察院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抗訴。
3、上一級法院有權受理針對下一級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裁定不服的上訴或抗訴,有權經過對第二審案件的審理,改變或維持第一審法院的判決或裁定。
4、這時,上級法院的第二審判決、裁定,就是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審級制度的實質是要求審判必須按審判程序嚴格進行,不得越級審理案件。
5、兩審終審制度主要針對發生了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訴訟案件,這里強調訴訟案件,法院審理的案件分為兩類,一類是需要經過普通程序或者簡易程序的訴訟案件,另一類是非因民事法律關系發生具體爭議而請求法院確認一定的事實狀態的非訴訟民事案件。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⑦ 中國內地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幾審終審制
兩審終審制度。所謂兩審終審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後即告終結的版制度。
兩審終審權制度主要針對發生了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訴訟案件,這里強調訴訟案件,法院審理的案件分為兩類,一類是需要經過普通程序或者簡易程序的訴訟案件,另一類是非因民事法律關系發生具體爭議而請求法院確認一定的事實狀態的非訴訟民事案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7)內地判決條例擴展閱讀
兩審終審制度的缺陷:
1、不利於法律適用的統一。因為,終審法院的級別較低、數量龐大,各個終審法院對法律的解釋往往千差萬別、因地而異。
2、一些終審法院的審判水平相對較低,第一審不當裁判難以通過上訴審得到糾正。
3、不利於消除地方保護主義以及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人情關系的影響。
⑧ 大陸法系中判例具有法律效力嗎
您好,你是向文判例是不是屬於大陸法系的法源(法律淵源)嗎?
主流觀回點判例不大陸法系的淵源答,屬於一種非正式的法律淵源(僅僅有指導作用,而不能直接引用)
在我國大陸地區,判例法不是法源,在我國港澳地區判例法卻是法源,因為歷史淵源其屬於英美法系。
⑨ 內地法院判決如何執行香港財產
內地與香復港有協定,制可參閱相關協定...由原審法院委託有管轄權的香港法院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委託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的安排》以司法解釋的形式解決了與香港送達方面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對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對方仲裁機關做出的仲裁裁決作出了規定......
兩法域各自有關司法協助的現行法律 ...
兩法域除了已共同參加的國際公約及協定外,兩法域現行的有關司法協助方面的法律也是進行區際司法協助的法律依據。作為大陸主要體現在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上,香港方面有香港高等法院規則第69號《外國文書的送達》及《外地判決(互相執行)條例》等。
由於目前兩地尚沒有統一的中央法律及憲法性文件來統一解決區際司法協助問題,各法域可依自己現行的法律來處理司法協助......
⑩ 想要幾個大陸法系的刑法案例,要有判決結果的
故意殺人罪典型案例(殺人並屍解案例)
【基本案情】
現年歲的趙蘇雲和40歲的王賓均系安徽蚌埠市無業人員,趙蘇雲捕前在蚌埠市經營個體文具店,王賓捕前在上海以摩托車載客為生。2006年10月,趙蘇雲與被害人王某協議離婚,之後,同王賓建立戀愛關系。離婚不到一年,王某便向趙蘇雲提出復婚要求,並自行搬至趙蘇雲住處與之同居。因趙蘇雲未與王賓中斷戀愛關系,王某為此同趙蘇雲及其家人先後發生沖突,並揚言要報復趙、王及兩人的家人,王賓、趙蘇雲遂預謀殺害王某。
今年3月10日16時,王賓以討債為名,夥同其僱傭的曹通、王俊堂和趙榮江(均另案判處刑罰)攜帶尼龍繩、膠帶等作案工具,從上海乘坐火車趕至安徽省蚌埠市。次日零時許,趙蘇雲打開其住處的院門和房門,引導王賓等人進入其住所,在趙蘇雲的配合下,王賓等人沖入卧室,合力將正在床上看電視的王某摁住,用尼龍繩將王的手腳綁住,又用膠帶封住其嘴巴和眼睛,隨後曹通等人離開現場。之後,王賓用塑料袋套住王某的頭部,直致其窒息死亡。
3月11、12日,王賓使用趙蘇雲提供的菜刀等工具,在衛生間內先後兩次肢解王某的屍體,並將屍塊分裝於數個塑料袋後,連同被害人的衣服一起裝入編織袋內。12日晚,王賓攜帶裝有屍塊等物的編織袋,搭乘他人的貨車返回其在上海的暫住地,對屍塊進行處理,並將被害人的衣服、身份證等物品焚毀。14日,王賓將部分屍塊丟棄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金工路橋馬夾浜內。
3月15日下午2時,被害人的頭顱被崑山站公安派出所線路保安發現。經上海鐵路公安局專案偵查,於4月2日和3日,分別在上海、蚌埠將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王賓、趙蘇雲抓獲。受王賓僱傭參與犯罪的曹通等3人先後被抓獲歸案。
【法院審理】
上鐵中院審理認為,被告人王賓、趙蘇雲因瑣事與被害人王某產生爭執後,共同預謀殺害王某,爾後在被告人趙蘇雲的積極配合下,王賓以討債為名夥同他人將王某捆綁,並用塑料袋套住王的頭部,致王某窒息死亡,兩被告人為追求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生,積極實施了殺害被害人的行為,均已構成故意殺人罪。被害人死亡後,在趙蘇雲的協助下,王賓實施了分屍行為,並將分屍後的頭顱、屍體殘骸進行水煮後予以拋棄。兩被告人的犯罪手段特別殘忍,犯罪情節特別惡劣,均應依法予以嚴懲。
【法院判決】
10月27日,上海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依法公開對這起故意殺人案件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王賓死刑,判處被告人趙蘇雲死緩,兩人均被剝奪政治權利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