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項法規是什麼
㈠ 《五項規定》是哪一年頒布的
《五項規定》指的是《國務院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把?
(一九六三年三月三十日發布)
㈡ 三級安全教育中的五項規定是什麼
「五項規定」:
指1963年3月30日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是我國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領導和管理,以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促進生產發展的五項重要的勞動安全法律制度。內容包括:
1. 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是企業各級領導、職能人員和工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實現安全生產的職責制度。包括: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是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企業的各級領導和生產管理人員,在管理生產的同時,必須負責管理安全工作,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時候,必須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有關職能機構和職能人員,必須在自己的業務工作范圍內,對實現安全生產負責;工人必須遵守以崗位責任制為主的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制定,對自己崗位的安全生產負責。
2. 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制度。企業在編制生產、技術、財務計劃的時候,必須同時編制安全措施計劃,它是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在安全技術措施計劃上的延伸,是把改善勞動條件同發展生產結合起來,把安全措施計劃所需的經費、物資、執行期限和責任人落到實處,有計劃的改善勞動條件,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
3. 安全生產教育制度。是為了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知識水平和執行勞動安全衛生法規的自覺性,掌握安全操作技術而採取的教育培訓制度。國家規定的安全教育制度分為:①三級教育制度,即:新工人入廠教育制度、車間教育制度、現場教育制度。②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制度。③調換新工種和採用新工藝的工人,必須進行新工作崗位和新操作方法的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4. 安全生產檢查制度。是指企業對生產中的安全工作,除進行經常性的檢查以外,每年定期進行2至4次群眾性檢查的制度。檢查的方式包括:普遍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
5. 傷亡事故報告制度。是為了及時了解和研究職工傷亡事故發生的情況和原因,以便採取措施,進一步防止事故發生的制度。企業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發生的傷亡事故,及時進行登記、報告、調查、處理和統計分析。
㈢ 法律法規是什麼
我國的法律體系包括:
憲法: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國家的總綱領,是制定一切法內律法規的基礎容和依據。由全國人大制定和修改。
法律:對社會生活的某一個方面作具體的規定,由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制定和修改。效力僅次於憲法。
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或修改。地方性法規由地方各級人大(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制定和修改。
規章:包括行政規章和地方性規章。行政規章由國務院各部委辦制定,地方性規章由地方各級人民(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政府制定。
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常常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在司法實踐中,審判機關(人民法院)和檢察機關(人民檢察院)對法律的解釋及適用規定也起法律規范的作用。
㈣ 法規 是指什麼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比如:
1.行政法規:
是由國務院制定的,通過後由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這些法規也具有全國通用性,是對法律的補充,在成熟的情況下會被補充進法律,其地位僅次於法律。
法規多稱為條例,也可以是全國性法律的實施細則,如治安處罰條例、專利代理條例等。
2.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其制定者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相當於是各地方的最高權力機構。
地方性法規大部分稱作條例,有的為法律在地方的實施細則,部分為具有法規屬性的文件,如決議、決定等。地方法規的開頭多貫有地方名字,如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辦法等。
3.規章:
其制定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這些規章僅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有效。如國家專利局制定的《專利審查指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的《葯品注冊管理辦法》等。
還有一些規章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僅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如《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北京市天安門地區管理規定》的決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辦法》等。
㈤ 法律第一條第五項規定怎麼規定的
一部法律的第一條,都是立法宗旨,只有一句話,不可能有五項。
㈥ 中國的五項基本原則是什麼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內互容利、和平共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由中國政府提出,並與印度和緬甸政府共同倡導的在建立各國間正常關系及進行交流合作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半個世紀以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僅成為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而且也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范國際關系的重要准則。
(6)五項法規是什麼擴展閱讀:
意義:
1、它增進了世界各國對新中國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論和認同;
2、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
3、為國際間和平解決爭端提供了規范;
4、成為維護世界和平及謀求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基礎。
㈦ 「三大規程」和「五項規定」的內容是什麽
三大規程是指國務院1956年頒發的
《工人安全衛生規程》、《建築安裝工程技術規程》和《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
五項規定是指國務院1963年頒發的《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
具體內容有:
關於安全生產責任制;關於安全技術措施計劃;關於安全生產教育;關於安全生產的定期檢查;關於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7)五項法規是什麼擴展閱讀:
「三大規程」和「五項規定」是我國改革開放之前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重要的法規,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大規程
1956年,國務院發布了《工廠安全衛生規程》、《建築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及《關於防止廠、礦業中的矽塵危害的決定》,其中前三者被統稱為「三大規程」。
五項規定
在1963年5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中,規定從以下5個方面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它們構成了當時我國企業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
1、安全生產責任制主要規定了五種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2、安全技術措施計劃 規定了企業在編制生產、技術、財務計劃的同時,必須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以有計劃地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改善勞動條件,消除生產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3、安全生產教育主要規定了4種教育對象及教育的內容。對象四種教育對象分別是新工人三級教育、特殊工種培訓、職工全員教育和採用新工藝、工人換崗教育。教育的內容包括國家方針政策、法規教育、安全生產技術知識教育、事故教訓等。
4、安全生產定期檢查 規定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情況必須定期進行檢查,包括全面檢查、專業檢查(針對行業安全特點)和季節性檢查。要求安全檢查必須有計劃、有領導地進行,並且要依靠群眾,講究實效。
2、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強調要嚴格執行(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發主傷亡事故後一定要查明原因、弄清責任、落實整改措施。對不同程度的責任者要分別給予不同處分。要定期分析事故,找出規律,採取措施預防事故發生。
㈧ 什麼是五項
如果說的是打五項,那麼就是YY語音五項,包括另類,套詞,散嗑,MC和說唱,配上音樂喊出自己的詞。
如果說的是語音五項,即普通話考試的五項內容,通常是指:「字讀單音節詞」、「語音標准」、「朗讀」、「判斷測試」以及「說話」。
(8)五項法規是什麼擴展閱讀:
網路語音五項可以說是罵人用的,五項分別為<另類,散磕,套詞說唱,MC>,原先創作於久聊語音軟體,後已泛濫到UT,IS,YY,等語音工具,
五項的發展已有10幾年之久、最早已傳奇里盛行、發展到如今的各大語音軟體、
1. 五項之散磕:
此項應該是最早出現的、與套詞相差應該不是太久、最早玩法是麥序、發展到如今的是中心思想、或者搞笑度、經典度、歇後語、對聯、思想溜邊兒走、打時間等等
2. 五項之套詞:
此項跟散磕屬於同出一轍、主要玩法是壓韻、必須有韻腳結尾、一般已麥序方式玩法、所以不太多解釋、散磕與套詞是最早流行與語音界、所以當時也算是人才輩出、很多玩語音散磕與套詞好的人比方說淫盪野爹、孤僻少年、風神軍長、李雪花、
3. 五項之另類:
此項類似與二人轉卻有著獨特的氣質、如果說類似神調卻有著獨特的風韻、所以與上面的2項稱之為老三項、另類的玩法變幻莫測、當下最為流行的玩法為三種、第1種、時間麥、玩法很簡單也就是時間長的人獲勝、第2種、清倉麥、玩法也算是簡單、多與1.3.5.7.9.的打法也就是說看誰的詞多誰就會獲勝、第3種也算是最另類的一種、花式另類、裡面的玩法也算是最為困難、裡面蘊涵著格式、花點、終極、彈舌、變速、英文、第4種也是另類中最簡單的玩法、喊過濾點、每首曲子都有沒鼓點的地方、沒鼓點的地方就是所謂的過濾點、以上這些等多種技術喊法、當下的花式麥玩法就是喊出花樣多者獲勝、此項所以不怎麼被大眾接受,但是在花式麥裡面卻也出現了一些走著不同路線的人,卻也因為此項走紅。
4. 五項之說唱:
說唱的來源已久、相信大家也不用聽我介紹、當下的玩法也算是很多一般主打風格、Diss現場、 作品、flow技巧、現場battle(包括彈舌、饒舌)、觀眾好聽度、主題、很多。而內蒙古說唱、英文說唱、日語說唱、八國說唱等一些比較另類的說唱我就不多說了。
5. 五項之Mc
Mc的文化也與上者相同、來源很久
㈨ 十七屆中紀委五次全會提出的「五項規定」是什麼啊
1、嚴禁領抄導幹部違反規定為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關系人在就業、投資入股、經商辦企業等方面謀取不正當利益。
2、嚴禁違反規定私自從事營利性活動。
3、嚴禁違反規定收送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
4、嚴禁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或借機斂財。
5、嚴禁用公款或接受與行使職權有關系的單位和個人邀請進行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
㈩ 5項的規則是什麼另類什麼算輸
現代五項在1912年首次進入奧運會,與古羅馬時代的斯巴達勇士相似,現代五項包括射擊、擊劍、游泳、障礙賽馬和越野跑五個小項。 賽制 以前的奧運會現代五項比賽都是在4~6天內完成比賽,直到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才恢復了它的本來面目,所有比賽在一天內完成,2000年悉尼奧運會也沿襲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賽制。 女子和男子項目各有16名選手參加,在一天內完成比賽。現代五項中的五個比賽項目是射擊、擊劍、游泳、騎馬越障和賽跑。 擊劍 現代五項的擊劍比賽使用重劍。 實行大循環賽,所有參賽者要相互進行決斗。每場比賽3分鍾,一劍定勝負。 在悉尼奧運會上,選手採用配劍向對手發起攻擊,並要在一分鍾內擊中對方。如果在一分鍾內未擊中對方,雙方均告負。擊劍的進攻區域為對方的整個身體,通過劍尖安裝的的電子端測定每一次有效擊中。 游泳 男子為300米自由泳,女子為200米自由泳。游泳比賽的出場次序是根據運動員前一項成績作反向次序安排(即成績差者先進行比賽)。男子以3分54秒游完全程得1000分;女子以2分40秒游完全程得1000分,超過0.5秒者減少4分,節約0.5秒者增加4分。 在悉尼奧運會上,男女游泳項目採用200米自由式,根據預選賽中的各自最好成績確定種子排名。 射擊 射擊使用的是5.6毫米口徑手槍,距離靶標25米處射20發子彈,每5秒發1組。選手可能獲得的最高成績是200環。按現代五項評分表規定,參賽者以射中182環時得1000分。如射中環數大於或小於這個分數,便以每環15分的分值從1000分中增加或減去。 在悉尼奧運會上,參賽選手使用氣手槍射擊20發子彈,每40秒射擊一次。靶子距離射手10米,直徑為15.5厘米,靶子由若干同心圓組成。射手擊中最外側的同心圓得一分,擊中最里側的同心圓得兩分。 越野跑 越野跑比賽的路線應有坡度和高低不平的地段,但避開危險障礙和陡坡。男子距離4000米,以14分15秒跑完全程得1000分。計算成績以秒為單位,每減少或增加1秒,成績增加或減少3分。女子2000米,以7分40秒跑完全程得1000分,每增加或減少1秒,成績相應減少或增加5分。 1988年第24屆奧運會使用「有退讓條件」的起跑,它以前4項成績最佳的選手第1個出發,其他選手的出發時間根據他們的成績換算為相差的時間,按各人的出發時間先後出發。 在悉尼奧運會上,男女選手要進行3公里的越野賽和公路賽。比賽選手按頭四個項目得分的不同,按秒計算,間歇出發。這種追逐式起跑意味著第一個越過終點線的選手將獲得金牌。 馬術 馬術比賽是在規定路線上越過按順序設置的15道障礙(同時完成18次跳躍),比賽路線的總長度為600米,路線上設置的障礙物為橫木欄柵、木竿欄柵、橫木、籬笆、石牆、平行雙杠型寬障礙等。按騎手運動的平均速度計算,規定通過路線的標准時間為每分鍾360米。如果在1分43秒時間內跑完規定的路線,並按順序越過所有障礙物,則可獲得最高分1100分。如果在通過全程路線時超過規定的時間,每超過1秒從最高分數中減2分。超過3分26秒的限定時間,騎手被判失權。如果在跳越障礙時碰落障礙物、馬匹拒跳或不服從、騎手落馬或馬摔倒都判犯規,要受扣分處罰。最後成績是最高分數與犯規總扣分之差。馬術比賽所使用馬匹由比賽組織者提供,騎手通過抽簽決定所騎馬匹,在出發前20分鍾才能獲得適應馬匹的機會。 在悉尼奧運會上,選手要騎生疏的馬匹越過12個障礙。賽道分別長350米和450米。選手按隨機抽取的方式獲得坐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