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食品標准法規ppt

食品標准法規ppt

發布時間: 2021-02-15 00:28:22

① 如何實現廚房標准化管理,後廚標准化管理.ppt

第一步 標准菜譜是前題
標准菜譜是統一各類菜品的標准,它是菜品加工數量、質量的依據,使菜品質量基本穩定,有利於成本核算和控制要求:
1.標准菜譜基本上是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主輔料配方,規定製作程序,明確裝盤形式、盛器規格及味型,指明菜餚的出凈率、成本、毛利率和售價。
2.盡量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敘述,敘述中應明確標出烹調的溫度和時間對菜點質量有直接影響,應列出操作時加熱溫度和時間范圍,以及製作中菜點達到的程度。
3.標准化菜單需配上圖片,以供日常工作中參考。
第二步 進貨也要標准化
結合食品安全法,根據菜品標准化菜單中主配料的選料要求進行采購,具體要求為:
1.讓食材供應商標准化起來,每次必須帶著個人身份證、營業執照復印件、原料檢疫證來送貨,否則無條件拒收。
2.將所需原材料的標准,包括色澤、味道、質感及形狀,每千克約含個數等寫在購料單上,提前發給送貨人,要求供貨商必須按照購料單進行送貨,達不到要求的拒絕進入廚房。
3.采購回的原料必須按照六T原則,分類擺放,本著先進先出的原則,不僅要做到葷素原料分開,未加工的食材與加工後的也要分開存放,合理使用。
第三步 計量器幫助廚師定量
列出標准菜單,把握好進貨程序後,就必須加強對加工過程的監管,以達到廚房正常工作人員的標准化操作。具體要求是:
1.由行政總廚主持,採用定期每月一次對原料加工人員的培訓, 確保日常的加工人員掌握加工標准。
2.加工的過程也是一個監督的過程。因為質量直接關繫到菜餚的色、香、味、形,加工人員凡遇到符合要求的原料可以拒絕其進入菜品加工程序。遇到此類情況一方面要追究采購人員的責任,另一方面要設計如何將不合格的原料處理後另作別用(如形狀不合格的可以大塊變小塊,顏色不合格的可以清烹變醬烹。但是不可食用的一定要處理丟棄)。
3.加工過程中,需要使用工具的必須使用,嚴禁出現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直覺進行加工,必須確保加工過的成品或半成品不浪費。電子秤、小台秤、天平、尺子、溫度計是後廚不可缺少的計量工具。
第四步 配菜量化分檔
配菜是菜餚保質保量的重要環節,更是成本控制的核心。配菜要本著節約和標准進行工作,具體要求是:
1.配菜時要嚴格按照標准菜單進行的分量進行配製,即使無關緊要的小配料,也不能隨意更換。例如本應該用胡蘿卜片做配料,卻隨便切幾片黃瓜片配上,這是不允許的。菜單上是什麼料就用什麼料,絕對地實現菜品穩定標准。
2.配菜時,必須使用稱量工具,就是前面講到的電子秤、尺子等。將原料用尺子比著切配後,分檔上秤稱量,再分放在保鮮袋中,保存起來。
3.正常菜品在開餐前僅限配置三至五份,其餘在接到單子後方可配製,以保證菜餚的新鮮與安全。
4.總廚在餐中進行抽查審核,如遇漏配、錯配的失誤,由責任人承擔,進行相應的處罰。
第五步 烹調過程也標准
烹調是菜品由生到熟、由冷到熱的過程,為菜品上桌前一個重要的步驟,原來的廚師多以經驗烹調,但實際上這個過程同樣可以實現標准化。
1.菜品烹調製作時,必須按照標准菜單中明確標注的主配料進行操作,出菜口有總廚進行質量監督,對配菜與標准菜譜上的圖片不一致的菜品應立即制止退回。
2.菜品在裝盤前必須保證菜餚的成熟度,色澤、味道、質地方面要做到與標准化菜單中所注一致。
3.裝盤時,菜品的盛器與裝飾不能混用,嚴格按照標准菜譜的圖片和說明進行操作。
第六步 流程標准最重要
操作過程的標准很重要,但是最為重要的是流程也要標准化起來。
1.在我們的後廚多處貼著不同崗位的流程圖,提醒著大家按照什麼樣的流程工作。
2.每個廚師工作牌的背後是該職位員工的工作流程圖表。

② 綠色食品ppt

綠色食品在中國是對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總稱。是指按特定生產方式生產,並經國家有關的專門機構認定,准許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無公害、安全、優質、營養型的食品。類似的食品在其他國家被稱為有機食品,生態食品,自然食品。1990年5月 ,中國農業部正式規定了綠色食品的名稱 、標准及標志。標准規定:①產品或產品原料的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態環境標准。②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③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質量和衛生標准。④產品的標簽必須符合中國農業部制定的《綠色食品標志設計標准手冊》中的有關規定。綠色食品的標志為綠色正圓形圖案,上方為太陽,下方為葉片與蓓蕾,標志的寓意為保護。
在許多國家,綠色食品又有著許多相似的名稱和叫法,諸如「生態食品」、「自然食品」、「藍色天使食品」、「健康食品」、「有機農業食品」等。由於在國際上,對於保護環境和與之相關的事業已經習慣冠以「綠色」的字樣,所以,為了突出這類食品產自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嚴格的加工程序,在中國,統一被稱作「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是指在無污染的條件下種植、養殖,施有機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殘留農葯,在標准環境、生產技術、衛生標准下加工生產,經權威機構認定並使用專門標識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統稱。
[編輯本段]綠色食品所具備的條件
1.產品或產品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准;
2.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
3.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標准;
4.產品的包裝、貯運必須符合綠色食品包裝貯運標准。
[編輯本段]綠色食品標准
綠色食品標準是由農業部發布的推薦性農業行業標准(NY/T),是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必須遵照執行的標准。
綠色食品標准分為兩個技術等級,即AA級綠色食品標准和A級綠色食品標准。
綠色食品標准以「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理念為核心,由以下四個部分構成:
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標准,即《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 391)
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准
綠色食品產品標准
綠色食品包裝、貯藏運輸標准
[編輯本段]綠色食品的產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工業現代化的基礎上,先後實現了農業現代化。這一方面大大地豐富了這些國家的食品供應,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就是隨著農用化學物質源源不斷地、大量地向農田中輸入,造成有害化學物質通過土壤和水體在生物體內富集,並且通過食物鏈進入到農作物和畜禽體內,導致食物污染,最終損害人體健康。可見,過度依賴化學肥料和農葯的農業(也叫做「石油農業」),會對環境、資源以及人體健康構成危害,並且這種危害具有隱蔽性、累積性和長期性的特點。
1962年,美國的雷切爾·卡遜女士以密歇根州東蘭辛市為消滅傷害榆樹的甲蟲所採取的措施為例,披露了殺蟲劑DDT危害其他生物的種種情況。該市大量用DDT噴灑樹木,樹葉在秋天落在地上,蠕蟲吃了樹葉,大地回春後知更鳥吃了蠕蟲,一周後全市的知更鳥幾乎全部死亡。卡遜女士在《寂靜的春天》一書中寫道:「全世界廣泛遭受治蟲葯物的污染,化學葯品已經侵入萬物賴以生存的水中,滲入土壤,並且在植物上布成一層有害的薄膜……已經對人體產生嚴重的危害。除此之外,還有可怕的後遺禍患,可能幾年內無法查出,甚至可能對遺傳有影響,幾個世代都無法察覺。」卡遜女士的論斷無疑給全世界敲響了警鍾。
20世紀70年代初,由美國擴展到歐洲和日本的旨在限制化學物質過量投入以保護生態環境和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有機農業」思潮影響了許多國家。一些國家開始採取經濟措施和法律手段,鼓勵、支持本國無污染食品的開發和生產。自1992年聯合國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後,許多國家從農業著手,積極探索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以減緩石油農業給環境和資源造成的嚴重壓力。歐洲、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紛紛加快了生態農業的研究。在這種國際背景下,我國決定開發無污染、安全、優質的營養食品,並且將它們定名為「綠色食品」。
[編輯本段]綠色食品的分級標准
在綠色食品申報審批過程中區分A級和 AA 級綠色審批。
AA級綠色審批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符合特定標准,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 AA級綠色審批標志的產品。
A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合成物質。
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的產地,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符合特定標志,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
綠色食品產品的包裝、裝潢、商品的標簽綠色食品的包裝、裝潢應符合《綠色食品標志設計標准手冊》的要求,得到綠色標志所有權的單位,應將綠色食品標志用於產品的內外包裝。《手冊》對綠色食品標志的標准圖形、標准字體、圖形與字體的規范組織、標准色、廣告用語及用於食品系列化包裝的標准圖形、編號規范作了嚴格規定,同時列舉了應用示例。
消費者怎樣識別綠色食品凡綠色食品產品的包裝必須做到(1〕「級綠色食品的四位一體」,即標志圖形、「綠色食品」文學、編號及防偽標簽。(2〕AA級綠色食品標志底色為白色,標志與標准字體為綠色;而 A級綠色食品的標志底色為綠色,標志與標准字體為白色。(3〕「產品編號」正後或正下方寫上「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文字,其英文規范為「Certified Chinese Creen Food Proct」。(4〕綠色食品包裝標簽應符合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准》GB7718-94。標准中規定食品標簽上必須標注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食品名稱;配料表;精含量及固形物含量;製造者、銷售者的名稱和地址;日期標志(生產日期、保質期〕和儲藏指南;質量(品質等級〕;產品標准號;特殊標注內容。
認清綠色食品標志
綠色食品標志是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正式注冊的質量證明商標。
綠色食品標志由三部分構成,即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標志為正圓形,意為保護。整個圖形描繪了一幅明媚陽光照耀下的和諧生機,告訴人們綠色食品正是出自純凈、良好生態環境的安全無污染食品,能給人們帶來蓬勃的生命力。綠色食品標志還提醒人們要保護環境,通過改善人與環境的關系,創造自然界新的和諧。
綠色食品標志作為一種特定的產品質量的證明商標,其商標專用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保護。
綠色食品分A級綠色食品和AA級綠色食品二種。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符合特定標准,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AA級綠色食品(等同有機食品),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符合特定標准,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消費者在選購此類食品時,應認清「標志」。綠色食品標志由三部分構成,即: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標志為正圓形,意為保護、安全。A級標志為綠底白字,AA級標志為白底綠字。該標志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認定頒發。
可以上網辨真偽:綠色食品標志到期後沒有重新申報,有的企業是為了節省成本,也有的是因為產品實際上已經通不過國家對綠色食品的檢驗認證。消費者可登錄「中國綠色食品網」辨認所購產品的真偽。
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
《農產品安全質量》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2001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1-2001)
該標准對影響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水、空氣、土壤等環境條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實際做出了規定,為無公害蔬菜產地的選擇提供了環境質量依據。
2.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果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2-2001)
該標准對影響無公害水果生產的水、空氣、土壤等環境條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無公害水果生產的實際做出了規定,為無公害水果產地的選擇提供了環境質量依據。
3.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畜禽肉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3-2001)
該標准對影響畜禽生產的養殖場、屠宰和畜禽類產品加工廠的選址和設施,生產的畜禽飲用水、環境空氣質量、畜禽場空氣環境質量及加工廠水質指標及相應的試驗方法,防疫制度及消毒措施按照現行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無公害畜禽生產的實際做出了規定。從而促進我國畜禽產品質量的提高,加強產品安全質量管理,規范市場,促進農產品貿易的發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維護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4.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4-2001)
該標准對影響水產品生產的養殖場、水質和底質的指標及相應的試驗方法按照現行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無公水產品生產的實際做出了規定。從而規范我國無公害水產品的生產環境,保證無公害水產品正常的生長和水產品的安全質量,促進我國無公害水產品生產。
常見的綠色食品
西紅柿、黃瓜、青椒、菜豆、白菜、大蔥、蘿卜等。
一些食品也是,如,波利海苔等。

③ 幼兒園飲食衛生工作要求ppt

、幼食品安全十基本識
識:白水童佳飲品
白水光能滿足童水理需要能提供部礦物質微量元素管碳酸飲料營養保健型飲料都宜代替自水作主要飲用水喝飲料習慣孩食慾振、、脾氣乖張身高體重足
識二:量吃冷飲損健康
夏季許孩都吃雪糕3-6歲左右孩般都控制自食慾想吃吃讓孩吃4、5雪糕或喝掉2、3瓶汽水童健康非利首先暑體胃酸泌減少消化系統免疫功能所降氣候條件恰恰適合細菌繁殖夏季消化道疾病發季節食冷飲引起童胃腸道內溫度驟降局部血液循環減緩等症狀影響食物營養物質吸收消化甚至能導致童消化功能紊亂、營養缺乏經性腹痛另外冷飲市場些產品衛狀況差少產品符合衛標准種情況食冷飲增加童患消化系統疾病機
識三:易拉罐飲料童危害
倍受孩喜歡易拉罐鋁(AL)合金材料制避免鋁合金與飲料接觸其內層塗機塗料作隔離些廠家產程保護塗料未全塗滿罐壁或者封蓋、灌裝運輸途現塗層破損都導致飲料與鋁合金直接接觸使鋁離溶於飲料調查顯示易拉罐裝飲料比瓶裝飲料鋁含量高3~6倍若飲易拉罐飲料必造鋁攝入鋁能導致童智力降、行異利於童骨骼及牙齒發育
識四:期飲用礦泉水染疾病
礦泉水與自水主要區別於其某種礦物質或微量元素含量高特定群保健作用飲用礦泉水應針性缺補礦物質微量元素期沉積體能引發某種疾病見腎結石
識五:彩色汽水影響體格發育
五顏六色汽水主要工合甜味劑、工合香精、工合色素、碳酸水經加充二氧化碳氣體制除含定熱量外幾乎沒營養工合甜味劑包括糖精、甜蜜素、安賽蜜甜味素等些物質體吸收利用體營養素體益用健康害些色澤特別鮮艷汽水面含量工合色素香精給孩帶潛傷害量色素香精進入童體內容易沉著未發育熟消化道黏膜引起食慾降消化良干擾體內種酶功能新陳代謝體格發育造良影響外些彩色冰棍、彩色冰磚、彩色袋冰等彩色汽水童發育害利建議要食用
識六:膨化食品盡量少吃或吃
油炸薯條、雪餅、薯片、蝦條、蝦片、雞圍、雞條、玉米棒些都孩喜歡膨化食品檢測顯示膨化食品雖口味鮮美結構看屬於高油脂、高熱量、低粗纖維食品飲食結構析其定缺陷能偶爾食期量食用膨化食品造油脂、熱量吸入高粗纖維吸入足若運足造體脂肪積累現肥胖童經食用膨化食品影響飲食導致種營養素保障供給易現營養良
識七:營養補品千萬能隨意吃
家認給孩吃補品促進發育更希望通提高孩智力選購各種營養滋補劑含參、鹿茸、阿膠、冬蟲夏草花粉等營養品孰知些補品能益礙童卻經引發利食慾降性早熟
識八:吃凍阻礙營養吸收
市場銷售凍絕數並用水制採用海藻酸鈉、瓊脂、明膠、卡拉膠等增稠劑加入少量工合香精、工著色劑、甜味劑、酸味劑等配製其海藻酸鈉、瓊脂等雖屬膳食纖維類吸收影響脂肪、蛋白質吸收尤其使鐵、鋅等機鹽結合溶性或溶性混合物影響機體些微量元素吸收利用
識九:樂、咖啡童宜喝
量研究發現飲咖啡含咖啡飲料童身體健康利咖啡實際種興奮劑主要樞神經系統產作用刺激臟肌肉收縮加速跳及呼吸童飲用咖啡則現疼、暈、煩躁、律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狀嚴重導致肌肉震顫寫字手發抖咖啡刺激性能刺激胃部蠕胃酸泌引起腸痙攣飲咖啡童容易發明原腹痛期量攝入咖啡則導致慢性胃炎咖啡能使胃腸壁毛細血管擴張童骨骼發育受影響同咖啡破壞童體內維素B1引起維素B1缺乏症
識十:洋快餐營養單吃
即便洋快餐含蘇丹紅營養配比仍存問題:高熱量、高脂肪、葷素搭配合理……偶爾吃兩倘若經光顧童身體帶危害容忽視

④ 焙烤食品的衛生標准操作程序ppt 急用,急用 注意是焙烤食品

https://wenku..com/view/3b56782469eae009581becbb.html?from=search

⑤ 有誰有最新的食品安全的PPT文檔

針對我們食品安全的現狀
去分析存在安全隱患的原因及思考應對措施

食品是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食品衛生與安全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近幾年來,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食品安全的惡性事件不斷發生,隨著食品加工過程中化學品和新技術的廣泛使用,新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斷涌現。盡管現代科技己發展到了相當水平,但食源性疾病不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仍然嚴重地危害著人民的健康,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最關注的衛生問題之一。因此,就食品安全問題本身的嚴峻性而言,重視並大力解決好這一問題依然迫在眉睫。
食品安全隱患 現狀 食源性疾病 監管狀況 建議
一、前言
中國有句話:民以食為天。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中國還有句話:病從口入。食品的質量不安全,將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食品的安全問題關繫到全人類的生活、生存、延續,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正是由於食品市場的巨大潛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幾年我國食品加工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使得各種新型食品層出不窮。每天只要我們打開電視,翻看報紙,都可以看到大量各式各樣的食品廣告。走上街頭,不論是在商場、超市乃至街攤,食品都占據著市場的主要份額。而最近一個時期,隨著各行各業透明度的進一步提高,食品的質量問題也頻頻被媒體所暴光,這直接導致了食品行業的安全問題成為人們最普遍關心的一大主題。如今食品安全已是我國消費者的「心頭大患」, 事關消費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是目前對公共健康面臨的最主要威脅之一。因此,重視食品安全已經成為衡量人民生活質量、社會管理水平和國家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在看到世界性的食品安全存在問題的同時,應明白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各級有關政府部門應高度重視這一問題,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與時俱進,這在當前尤為重要和迫切。
二、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
長久以來,關於種種劣質食品的報道幾乎成了我們隔三岔五就能在媒體上看到的一個主要話題。比如說關於劣質奶粉、劣質麵粉、劣質大米、劣質豆製品、染白粉絲、注水肉、蘇丹紅還有現在正搞得沸沸揚揚的三聚氰胺事件等等,我們可以列出長長的一列名單。這些頻頻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對消費者來說已不再陌生。各級監管部門針對於此的執法檢查,也始終沒有停止過,而且還會在每年的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前加大執法檢查的力度,在2007年還進行了全國食品安全隱患大排查。並相繼制訂了各種法和條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廣東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等,可見我國對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有著鐵的手腕。但令人不解的是,這些年來,各級監管部門的工作不可謂不努力,但劣質食品依然層出不窮,正如緊接著上演的含有「三聚氰胺」成份的食品不斷曝光,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時時令我們提心吊膽。當前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存在五大問題: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種植養殖方面的農葯殘留和獸葯殘留、生產經營者守法意識淡薄、食品生產新技術應用所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環境對食品安全的影響。這些問題從而導致了我國食品生產行業的發展非常不均衡。
在我國曾發生兩起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至今還讓人心有餘悸。一起是1988年初在上海發生的因市民食用受到污染的毛蚶而爆發的甲肝大流行事件,當時患者達31萬例,造成不少人員死亡,上海市民出行(指到外地)受到限制,食品出口遭到退回,經濟損失慘重。另一起是1997年12月發生在香港的禽流感,該事件對我國禽肉的出口影響很大。近年來,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件頻頻發生,其數量和危害程度呈日益上升的趨勢。如2001年發生在浙江省的白砂糖中添加「吊白塊」案件; 重慶市「毛發水」醬油案件;廣東省劣質大米案件;江西省河豚魚中毒案件;內蒙古死因不明羊肉案件; 天津市輸液瓶灌裝醬油案件;江西省病死豬肉加工食品案件;重慶市非法加工偽劣食品案件;因食用含有「瘦肉精」(即鹽酸克倫特羅)的豬肉,致使杭州市60多人食物中毒和 廣東省信誼縣百餘人食物中毒案件;再到到今天的孔雀石綠、蘇丹紅、大頭嬰兒、三聚氰胺案件等等。此外,涉及到因假酒、農葯殘留、食品或飼料中添加違禁物質造成的食物中毒,導致人員死亡和大批人員集體住院的事件時有發生。據專家估計,我國每年食物中毒報告涉及的總人數為2~4萬人,但這一數字尚不到實際發生數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我國每年食物中毒人數大約為20~40萬人。從各種案例和數字來看,足以讓我們觸目驚心,這個定時炸彈就在我們身邊,隨時爆發。因此對食品安全的整治,提高食品安全系數,讓我們食得安全,食得放心,這些工作刻不容緩。
三、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主要因素
仔細回想這一連串的食品問題,發現並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目前特殊條件下多方社會經濟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首先農產品種植和食品加工時操作的不當所造成,濫用農葯、化肥,加工過程受污染等。再有我國目前正處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期間,原有制度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明顯有些「力不從心」,這就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利用當前法律的盲點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謀取不法利潤。當前社會大眾對食品安全觀念的淡漠也大大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險,此外,當前社會「金錢至上」「利潤第一」的道德觀無疑更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縱觀原因種種,我們不難發現目前食品安全問題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而是跟我們目前特殊的社會大環境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一)、從導致疾病和中毒產生方面分析食品安全隱患的成因
1、化肥、農葯等對人體有害物質殘留於農產品中
由於多施和不按規定要求濫用農葯,我國每年因農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特別是蔬菜中殘留的有機磷中毒。蔬菜中殘留的有機磷被人體吸收後,通過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臟器,導致中毒,嚴重時還出現生命危險。我國農產品中有機磷殘留量超出國家標準的現象較為突出。再有我國每年大量、超量或不合理地施用化肥於農作物上,使化肥在土壤中的殘留量越來越重,化肥施用不當、濫用化肥生產的蔬菜對人體健康的威脅並不亞於蔬菜中殘留的農葯。硝酸鹽本身並沒有毒,但在人的口腔和胃腸中會在細菌的作用下還原為亞硝酸鹽。當亞硝酸鹽大量聚集則可能引起中毒,長期攝入,可誘發消化道系統癌變。流行病學實驗已經證明,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與食品中固有的胺類化合物是致癌物亞硝胺的前體物質,亞硝胺的誘癌時間隨人體攝入量增多而縮短。
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質殘留於禽、畜、水產品體內
為了預防和治療家禽、畜和水產品患病而大量使用抗生素、磺胺類等化學葯物,往往造成葯物殘留於動物組織中。獸葯殘留既包括原葯,也包括葯物在動物體內的代謝產物。在食品中由於葯物本身的副反應或耐葯性細菌種群的增長,將增加潛在健康安全問題。近年,在我國由於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興奮劑可以使禽、畜產生足夠的瘦肉而被大量使用,從而使更多食用殘留有「瘦肉精」食品的消費者引起中毒反應,嚴重者甚至死亡 。
3、重金屬污染
重金屬污染對食品安全性的影響非常嚴重,它屬於化學污染的范疇。據分析,重金屬污染以鎘污染較為嚴重,其次是汞、鉛等,。多數金屬在體內有蓄積性,半衰期較長,能產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應,可能還會有致畸、致癌和致突變的潛在危害。目前,我國兒童鉛污染較為嚴重。
4、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超量使用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測,曾有在麵粉中超限量5倍添加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醯」;在腌 菜中超標量20多倍使用苯甲酸;在飲料中成倍超標使用的化學合成甜味劑等等。
5、毒素污染
毒素污染是目前極為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毒素主要來源於自然界,如近年來我國頻繁出現「毒大米」事件,即為黃麴黴毒素污染。
6、濫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學添加物
在食品加工製造過程中,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規允許適用范圍的化學物質(其中絕大部分對人體身體有害)。如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塊」(一種化工原料,學名甲醛次硫酸氫鈉)等等。
7、食品製造使用劣質原料
加工食品使用劣質原料給食品安全造成極大隱患。如: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製品;用「地溝油」加工 油炸食品等。
8、假冒偽劣食品
近年來假冒偽劣食品在一些地區,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肆意橫行。如:用化學合成物質摻兌的醬油、 食醋;用工業酒精製造假酒、甲醇假冒白酒等。
9、病原微生物控制不當
食品的原料和加工程度決定了它具備一定的微生物生長條件,食品加工製造過程和包裝儲運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我國發生的集體食物中毒大多由微生物引起。在我國,易造成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致病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每年都有發生,尤其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節更容易發生。
10、腐敗變質的食物上市流通
食品基本都以動植物生物組織作為主要成分。這些物質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和生物變化 ,產生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比如變質的鮮奶、酸奶、鮮肉等。
11、轉基因食品的潛在危險
生物技術產品的出現同樣帶來了安全性問題。如今,轉基因食品早已擺上了人們的餐桌,轉基因食品也具有潛在的危險:可能損害人類的免疫系統 (標記基因);可能產生過敏綜合症;可能對人類有毒性;對環境和生態系統有害;對人類和人體存在未知的危害。
(二)、從食品安全監管狀況和經營者素質方面去分析食品安全隱患存在的因素
盡管政府一貫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也做出了許多努力,但由於食品安全受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等多種因素制約,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還存在著種種問題。其中食品生產加工領域問題最嚴重,食品加工企業絕大多數規模比較小,全國現有的750多萬家小型食品加工作坊、攤點中80%上為10人以下的手工作坊,工藝落後,衛生條件極差,20%~30%沒有達到行業標准,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現象比較嚴重,食品營養指標達不到要求等;再有食品流通秩序比較混亂,全國食品經營企業多達350餘萬家,大多為個體工商戶,缺乏必要的食品儲運設施,經營管理落後,一些食品批發市場缺乏有效的安全檢測手段和質量控制措施;餐飲消費環節食品衛生條件較差,一些餐飲業經營者不具備經營資格,幾乎所有的餐飲部門都不會對食品原料進行科學檢查,缺乏對疾病預防的控制措施。
1、市場信息的不對稱、不完全
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導致敗德行為的出現和市場混亂,造成市場失靈。在市場經濟中,生產經營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相互對立的兩者之間只有在獲得足夠的有關食品特性的共同信息時,才能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然而,由於食品安全質量特性,食品市場買賣雙方同樣面臨著對食品安全信息了解的不完全性,但相比之下,食品生產者、加工者、銷售者比消費者對食品的農葯殘留、微生物污染等相關食品安全性的信息了解更多。在個人利益最大化原則的驅動下,擁有信息優勢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會自覺不自覺地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提供虛假、遺漏、過時或誤導的信息,甚至採取不道德的手段生產和將那些假冒偽劣產品銷售給顧客。消費者在知情權和選擇權等信息佔有上總是處於劣勢,對於所選食品的安全性難以做出正確判斷,有可能導致市場經濟的「優勝劣汰」機制失靈,以致出現低質量的劣質食品驅逐高質量的優質食品的現象,最終導致食品市場秩序混亂。
2 、食品安全的外部性問題
由於正規廠商沒有因為產生外部利益而得到補償,而非正規廠商沒有因為產生外部危害而付出代價,其結果是如果僅僅依靠市場的價格機制,不法食品供應商的行為可以損害他方,而無須考慮招致損害的機會成本,同時還可以得到正規廠商帶來的邊際收益。正規廠商的情形則相反。價格機制的失靈也即市場的失靈,在這種情況下,導致偽劣產品的產生。
3 、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利益沖突
消費者在與生產經營者的利益沖突中處於弱勢,必然會有一些企業要不擇手段地損害消費者利益。相比較之下,食品生產經營者為擁有強大經濟力的組織體,單個分散的經濟力薄弱的消費者難以與之抗衡,再加上法律知識缺乏,當其利益受到損害後,往往選擇忍氣吞聲,或者大多數消費者心存「免費搭車」的念頭,都想讓別人先來提起訴訟,自己免費享受,最終結果是可能誰也不去反映食品安全問題,保護自身權益。
4 、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規制、職能
造成食品市場秩序混亂的另一深層動因就是出現間斷,也就是說政府規制、職能未夠完善,執法強度還未夠。監管機制缺乏協調性和連續性、食品安全的執行過程中缺乏規范化、執法處罰力度不夠、整頓運動一過又恢復平靜,社會監督和問題處理機制缺位以及有關引導食品工業發展特別是食品科技創新能力方面的產業政策欠缺等,食品市場秩序的管理出現間斷狀態,讓不法商有空子鑽,食品安全質量普遍偏低,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四、加強食品安全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農田到餐桌」監管、加強食品檢測檢驗研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步
在實行從「農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中,檢測工作應當緊隨標準的修訂不斷完善。檢測工作作為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過程、運輸以及市場銷售等環節中內部自我監控和外部監督檢查的重要手段,直接影響食品的質量和安全。隨著食品中安全衛生指標限量值的逐步降低,對檢測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檢驗檢測應向高技術化、速測化、便攜化以及信息共享邁進。設置系統的食品檢測機構並使之逐步社會化、建立科學的檢測質量保證體系以及加強檢測技術儲備和人員儲備是從總體上提高我國食品檢測能力的重要舉措。
(二)、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理順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加強監管力度
及時更改和修訂過時的法律法規,要做到與時俱進。各地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地工作需要的地方性法規。面對當前食品安全狀況,建議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以上五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從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二是加強食品安全標准體系,科學確定食品標准制定原則和依據,增強標準的可操作性,逐步實現標准體系與國際慣例接軌;三是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等各類認證的法律地位,理順相互之間的關系,逐步建立統一的食品認證認可體系,培育一批運作規范、社會信譽高、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食品認證機構;四是加強劣質產品召回制度,為查處和銷毀不安全食品提供法律依據;五是加強食品安全應急機制。
(三)、建立順暢的食品安全信息網路
建立良好的質量信號傳遞機制,有助於解決食品質量的市場失靈。我國食品生產者大多文化素質低,生產規模小,而食品產業鏈較長,致使信息標簽管理等難發揮作用。政府要提供公共信息和教育培訓,使公眾擁有完全充分的信息來權衡利益風險進行選擇。及時發布食品安全信息,定期公布質量抽檢結果,發布疫情和有毒有害物污染警報,提醒公眾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對具有良好聲譽的企業進行宣傳報道,並接受新聞媒體和公眾監督。建立各類食品營養信息資料庫,對消費者、生產者和食品系統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培訓與教育。
(四)、多種手段綜合運用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除了法律和行政監管外,還要注重從經濟和技術等層面上共同推進。經濟手段提高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充分發揮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引導和帶動作用,將分散經營的主體組織起來加強質量控制,實行標准化生產,實現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按照市場價格和市場需求調節農產品加工,靠加工企業對原料的需求和對原料的檢驗監督來帶動分散生產的農戶組成有一定規模的標准化的商品生產基地,使生產、加工、銷售一脈相承,形成良性循環,從而保證食品加工的每一階段都是安全的;提高質量認證的可信度和權威性,提高優質產品的知名度,使生產經營者強化誠信意識,規范生產經營行為,提升技術裝備,改進工藝操作和檢驗手段,加強原料生產、製造加工、儲運和流通過程的食品安全控制,從而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式控制制;增強對食品安全事件的經濟處罰力度,從而增加不法廠商的風險成本,從根本上遏制假冒偽劣食品的生產。技術手段加強基礎研究和食品安全管理前沿問題研究,探索研究食品中病原體、農葯、獸葯、化學污染物等有害物質的快速、高效檢測技術和方法,確定有害物最大殘留限量,提高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的實驗室條件和人員水平、標准物質的質量和參照標准水平;開展先進的食品安全控制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參考文獻
1、鄭華英,龍一兵.食品安全與食源性疾病的控制.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2
2、謝敏 於永達 對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分析 上海經濟研究 2007年 第21期
3、 李新生 食品安全與中國安全食品的發展現狀 食品科學 2008年 第02期
4、郝記明 馬麗艷 李景明 食品安全問題及其控制食品安全的措施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04年 第02期
5、湯天曙 薛毅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和對策 食品工業科技 2002年
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⑥ 食品安全學ppt現在世界上對轉基因食品存在哪些爭論

樓主你好:轉基因食品有那些民以食為天。轉基因食品作為新型食品,對人們的健康和心理有無不良影響?這是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一些報刊引述了一些被調查者的擔心,怕吃了轉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後會改變人的遺傳性狀,比如吃了轉基因豬肉會變得好動,喝了轉基因牛奶後易患戀乳症等等。這些擔心者顯然犯了常識性錯誤。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吃進大量外源性基因,如你吃的糧食、肉類、水產品、蔬菜水果中都含有它們各自的基因,這些基因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外源基因。所以說食用了外源基因並不會影響我們的遺傳性狀,何況外源基因進入胃腸道後經消化後被分解掉了,根本不可能保持原來的基因功能。當然,若過多食用富含外源基因的食物(如肉類),會因嘌呤(組成基因的主要成分)分解代謝產物的累積而引發或加重某些疾病(如痛風病)。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的焦點是外源基因的表達產物是否安全。在這一點上,不少報刊都引用了英國一位教授不久前有關小鼠食用轉基因土豆後引起內臟和免疫系統受損的報道作為轉基因食品有害的證據。事實上,隨後許多科學家指出該報道存在嚴重的科學上的漏洞,推翻了該報道的結論,並有消息說該教授因不嚴肅的科研態度而遭到嚴厲處分。我們暫且不論這位教授的實驗結果是否可靠,但我們必須了解評價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標準是什麼。遺憾的是,至今仍無這樣的標准可資遵循。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的國際食品規定委員會正在准備制定轉基因食品的國際安全標准,並已開過多次會議,預計2003年前可出台。一般而言,對某種物質安全性檢測的指標主要包括急、慢性毒性,遺傳毒性,致癌,致畸,致突變性等。從6種不同類型轉基因食品來看,由於在生產設計中是針對食品品質改造或增加已知健康作用的成分,一般來說,安全問題不會太突出。這與從自然條件下經雜交所獲得之動植物新品種作為新型食品不存在安全問題的道理是一樣的。從目前國際上(特別是美英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尚未發現人們食用轉基因食品後有什麼不良反應。盡管如此,在科學上,對一種沒有表現短期毒性和安全問題的食品,如果懷疑其可能存在隱患,則必須觀察其遠期毒性和安全問題是否存在,讓時間來檢驗,這種遠期跟蹤監測通常需要一二十年。因此,在遠期安全性問題未得到明確結論之前,加強對轉基因食品的管理是非常重要和合理的。對此,倫理學者提出兩條意見,一是要加緊制定國際性安全標准,二是應實行消費者知情權原則。這兩條意見已被國際食品規格委員會和一些國家政府所接受。更多質量檢測、分析測試、化學計量、標准物質相關技術資料請參考國家標准物質國家葯品標准物質目錄,葯品對照品中檢所標准品請參考 /plist_3/plist_3_6_0_1.html相信轉基因食品的生產和應用將逐步走上既符合人類倫理道德規范又符合法制的軌道。在有關標准和法規未出台之前,至少應讓消費者知情。要做到這一點,有效的辦法就是在轉基因食品包裝上貼上標簽,讓消費者自己決定是否購買。即使有了法規,知情權仍需保有。此外,轉基因食品也可被視為基因工程的一種產品,故在一些原則上也應受到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管理,各國政府(包括我國)都已制定了比較詳盡的管理辦法,因此,在轉基因食品研製過程中,遵守基因工程安全管理法規完全可以得到保證。轉基因動、植物中外源基因的表達通常具有組織細胞專一性,如抗蟲害轉基因農作物中毒蛋白只在葉片中表達,害蟲啃咬葉片後即可中毒死亡,這些毒蛋白不會在果實中表達或只痕量表達,所以不會對人產生毒性作用。此外,在設計此類轉基因食品時也已把害蟲與人類對毒蛋白代謝差異考慮在內,即使果實中存在痕量毒蛋白也無妨。至於轉基因作物和動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是轉基因品種不是自然產生,這些人工品種的存在可能會干擾和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二是轉基因的逃逸、泄漏和產生天敵抵抗,如在抗逆轉基因農作物培育過程中也產生出抗逆轉基因。從科學角度看,發生上述兩種情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若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發生的。轉基因食品作為高科技食品,進入普通百姓家是不可逆轉的趨向,人們對它提出種種質疑,是對人類自身健康和利益負責的態度,只會使科學家更加保持清醒的科學頭腦和正確的方向,以使轉基因食品揚長避短,更好地造福於人類。日前,國家質檢總局批准49種國家標准物質,其中包括用作食品成分分析的標准物質、轉基因大豆粉標准物質、食品微生物菌落總數標准物質和飲料中添加劑標准物質4類食品安全領域的標准物質。食品安全要以可靠的實驗數據作驗證,需要准確、可溯源的標准物質作保障。食品標准物質廣泛用於環境監測、食品衛生、進出口貿易等領域的測量儀器校準、分析方法可靠程度的評價以及質量控制、量值傳遞等方面。本次批準的用作食品成分分析的標准物質包括:大米、小麥、玉米、黃豆、圓白菜、菠菜、茶葉、奶粉、雞肉、蘋果,分析測試元素達59個,定為標准值的元素達46個。定值元素含生物體組成元素、生命必需元素及重金屬污染有毒有害元素,基本全面涵蓋了農業生態環境地球化學評價和食品衛生檢驗所要求測試的元素。該系列標准物質的研製發布較全面滿足了農業生態環境、地球化學調查與評價、生物樣品的分析及食品與農產品檢測分析的需要,對生物樣品分析方法技術將起重要推動作用。轉基因大豆粉標准物質是通過用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轉基因含量分別為3.15%和2.67%。目前國際上僅有比利時一個國家有轉基因大豆粉標准物質,我國該產品的研製成功為我國食品檢驗和出入境產品質量檢驗提供了標准。此次批準的食品微生物菌落總數標准物質,一種是以模擬食品實物,添加芽胞桿菌、腸桿菌、沙雷氏菌等菌株經冷凍乾燥製成,另一種是以魚粉為基質與細菌混合經冷凍乾燥製成。這類標准物質在控制食品中細菌總數的測量中起著測量標準的作用,有利於食品中細菌總數測量方法的核准和量值統一,更有利於保證食品質量與安全。檢測添加劑量是食品檢測分析的重要內容。以前作為檢測分析的標準是添加劑的水溶液,與日常真實檢測的食物有一定差距。本次批準的飲料中添加劑標准物質包括橙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鈉標准物質,是以飲料中常見基體為材料,更接近實際檢測要求。除了上述幾種食品標准物質以外,本次批準的還有用於環境污染監測與控制的標准物質。多氯聯苯廣泛應用於電力行業生產的電容和變壓器中,由於它具有高穩定性而殘留在自然環境中,成為重要的環境污染物。本次批準的土壤中多氯聯苯標准物質,可用於環境樣品中多氯聯苯分析方法驗證、實驗室分析能力考核和分析實驗室質量控制。

⑦ 參考文獻的標准格式 引用別人的畢業論文怎麼標注

參考文獻格式為:[序號]+著作作者+篇名或書名等+參考文獻的類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

引用別人的畢業論文的標注格式為(畢業論文類型為學位論文[D]):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D].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舉例如:

[11] 張築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 1983:1-7.

(7)食品標准法規ppt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一般來說,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後參考文獻中列出。

多次引用的文獻,每處的頁碼或頁碼范圍(有的刊物也將能指示引用文獻位置的信息視為頁碼)分別列於每處參考文獻的序號標注處,置於方括弧後(僅列數字,不加「p」或「頁」等前後文字、字元;頁碼范圍中間的連線為半字線)並作上標。

作為正文出現的參考文獻序號後需加頁碼或頁碼范圍的,該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作上標。作者和編輯需要仔細核對順序編碼制下的參考文獻序號,做到序號與其所指示的文獻同文後參考文獻列表一致。另外,參考文獻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准確無誤。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