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倉庫有關的法律法規
『壹』 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 綜合來法律:
1、《中華人自民共和國合同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二、 專業法規:
1、 聯運:
《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管理規則》
2、 集裝箱:
《鐵路集裝箱運輸規則》、
3、 鐵路:
《鐵路貨物運輸規程》
4、 公路:
《汽車貨物運輸規則》
5、 水路:
《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
6、 港口:
《港口貨物作業規則》
7、 海運:
《國際海運條例》
8、 航空:
《中國民用航空貨物國內運輸規則》
9、 海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0、 代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
11、 倉儲:
《商業倉庫管理辦法》
12、 船舶:
13、 消防:
14、 危險品:
15、 保險:
16、 包裝:
17、 信息
三、 國際公約
1、1973年多式聯運單證統一規則;
2、國際鐵路聯運規程;
3、國際道路交通公約;
4、關於統一提單的某些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
5、國際道路貨物運輸合同公約;
『貳』 適用於倉庫安全生產標准化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
『叄』 有關於倉庫貨架高度的法律法規嗎,例如貨架的
倉庫貨架一般都是按照倉庫的面積定製而成,一般沒有標准尺寸。除了倉內庫的尺寸,貨架的尺寸承重容也會有所區別。例如同樣的大小的倉庫,因為倉庫裡面放置的貨物而不一樣,一個放置1.2*1的標准托盤,那麼貨架也就會是根據托盤定製的貨架。但是另一個倉庫裡面則是存放1.3*1.1的托盤,那麼尺寸就會發生變化。而且不同的貨物所設計的貨架尺寸也是不一樣的,例如自動化倉庫貨架的尺寸一般都是10米以上,其它普通的擱式貨架就不做到這個高度。長1200*寬400*高2000四層,每層承重200KG 長1200*寬500*高2000四層,每層承重200kg 長1500*寬500*高2000四層,每層承重200kg 長1500*寬600*高2500四層,每層承重200kg 長2000*寬600*高2500四層,每層承重200KG 長2000*寬500*高2000四層,每層承重200kg 長2000*寬600*高2000四層,每層承重500kg
『肆』 有關倉庫管理和防火的法律法規有哪些哦
《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
《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
《消防法版》
延伸:
倉庫防火權要求:
一、倉庫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就要嚴格按照現行的消防技術規范和標准進行設計、施工,並根據倉庫的使用性質按規范要求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設施、室內外消防給水系統等,從源頭上防止火災發生和控制災害的發展。
二、倉庫應當在法定代表人和行政領導中確定一名為防火安全負責人,全面負責倉庫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組織學習消防法規等,對職工進行消防宣傳、業務培訓,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定期開展防火檢查,消除火災隱患。
三、倉庫保管員應當熟悉儲存物品的分類、性質、保管業務知識和消防安全制度,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方法,建立並嚴格執行夜間值班、巡邏制度,帶班人員應當認真檢查,督促落實。
『伍』 中國物流業有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
中國物流業相關的法律法規:
(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運條例及實施細則》,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集裝箱運輸規則》、《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則及實施細則》和《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修改的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議定書》,即海牙--維斯比規則、《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漢堡規則及《聯合國多式聯運公約》等。
(2)陸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陸路運輸方式有鐵路和公路運輸,陸路運輸對貨物在大陸內的流通起著重要作用,鐵路和公路運輸又有自己的運行特點。公路運輸方面國內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汽車貨物運輸規則》、《集裝箱汽車運輸規則》、《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5)與倉庫有關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三條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檢查、扣留郵件、匯款。
第四條 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全國的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負責對本行政區域的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負責對本轄區的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以及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以下統稱郵政管理部門)對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以及鼓勵競爭、促進發展的原則。
第五條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信件寄遞業務,由郵政企業專營。
『陸』 國家關於物流企業的法律法規
(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運條例及實施細則》,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危險貨物運輸規則》、《集裝箱運輸規則》、《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則及實施細則》和《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修改的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議定書》,即海牙--維斯比規則、《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漢堡規則及《聯合國多式聯運公約》等。
(2)陸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陸路運輸方式有鐵路和公路運輸,陸路運輸對貨物在大陸內的流通起著重要作用,鐵路和公路運輸又有自己的運行特點。公路運輸方面國內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汽車貨物運輸規則》、《集裝箱汽車運輸規則》、《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國際公約有:《國際公路貨物運輸合同公約》、《國際公路車輛運輸公約》。
鐵路運輸方面國內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鐵路貨物運輸管理規則》。國際公約有:《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議》、《鐵路貨物運輸國際公約》。
(3)
航空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航空貨物運輸方面國內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法》、《中國民用航空貨物國際運輸規則》。國際航空貨物運輸適用的國際公約有:《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華沙公約,海牙議定書、《瓜達拉哈拉公約》。
(4)
多式聯運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我國有關多式聯運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四章海上貨物運輸中對多式聯運作出的規定,交通主管部門制定的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管理規則。國際公約有《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國際商會制定的《聯運單證統一規則》。
『柒』 倉儲法律
一,首先這里主要存在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
1、A與C之間存在保管合同關系;
2、B(監護人:即父母)與C損壞的茶葉、B損壞的倉庫之間存在侵權關系;
根據民訴法的規定:C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法律關系起訴。
二,其次C選擇其實的法律關系會產生兩個可能性:
1,若C選擇提起保管合同的違約訴訟,A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要完全賠償C的損失,A在賠償完B的損失後,可以向B的監護人(父母)提起代位求償的訴訟,要求對方按照其過錯程度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2,若C直接選擇侵權賠償訴訟,可以向A/B提出,若A存在管理疏忽讓小孩進入,存在一定的過錯;B的監護人沒有盡到監護義務存在一定的過錯。同理,如果A的倉庫因為B的放火行為受損,也可以向B的監護人提起侵權賠償訴訟。
具體過錯程度或者有無過錯,要看具體情況分析,法官根據生活經驗作出一個判斷,屬於自由裁量權的范疇。
法律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法律依據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對於熱心網友們的質疑,我解釋一下,問者的題目雖然是倉儲法律,但是,內容描述中「現在我家A有一間簡易倉庫」,按照一般社會經驗這是私人的保管行為,不應適用倉儲合同的規定。依據《倉儲保管合同實施細則》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msfg/851015.html第三條規定:本細則適用於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依法從事倉儲保管業務的法人同委託儲存貨物的法人之間簽訂的倉儲保管合同。
也就是說倉儲合同的保管人必須是法人,並且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從事倉儲業務。一般私人的倉庫不認為是倉儲合同,而是保管合同。
其次,問題中並沒有說A把房屋租賃給C當倉庫使用,按照一般對語言的文義理解,很難得出存在租賃合同關系的含義,雖然回答法律問題盡量窮盡可能性,但是,從文字描述的邏輯上推理幾乎不太可能得出存在租賃合同的可能性。
最後,我只是普通的律師,不是司法考試的出題人。為了拿到律師執業證,我被司法考試的出題人折磨了三年,赫赫。
『捌』 有沒有關於倉庫物品堆高限制的法律法規或者資料
一般情況下不能高於1米2,當然特殊情況下除外。
『玖』 有倉庫堆高限制相關的法律法規嗎
倉庫堆物的高復度應根據倉庫制本身的高度、堆放貨物的種類、消防設備設置、電氣安裝、所用的設備等來考慮。
通常情況下,垛高與梁的距離不得小於0.3米,貨物與水噴淋頭的距離不得小於90厘米。且白熾燈照明燈具下方不準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與物品水平間距不得小於0.5米。
『拾』 碼頭倉儲企業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港口管理,維護港口的安全與經營秩序,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港口的建設與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從事港口規劃、建設、維護、經營、管理及其相關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本法所稱港口,是指具有船舶進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貨物裝卸、駁運、儲存等功能,具有相應的碼頭設施,由一定范圍的水域和陸域組成的區域。
港口可以由一個或者多個港區組成。
第四條國務院和有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體現港口的發展和規劃要求,並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港口資源。
第五條國家鼓勵國內外經濟組織和個人依法投資建設、經營港口,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第六條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港口工作。
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港口的管理,按照國務院關於港口管理體制的規定確定。
依照前款確定的港口管理體制,由港口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管理的港口,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一個部門具體實施對港口的行政管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的港口,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一個部門具體實施對港口的行政管理。
依照前款確定的對港口具體實施行政管理的部門,以下統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