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位繼承法規定
㈠ 英國的王位繼承製是怎麼規定的
英國議會於1701年通過《王位繼承法》,規定了王位繼承的條件,安排了王位繼承的順序,以排除信奉天主教國王復位的可能性。
英國王位的繼承是根據長子繼承權來決定的,即王位應先由現任君主的長子繼承,然後才依次序輪到其他兒子,最後才輪到女兒。但是根據法律,英國王位的繼承不是自動的,1701年通過的《王位繼承法》(Act of Settlement)規定,王位應該傳給漢諾威選帝侯夫人索菲亞(Electress Sophia of Hanover)的有血緣關系的後代,而且繼承者不得是天主教徒,也不得嫁娶一名天主教徒。一些人認為該規定與英國其他法律中禁止宗教歧視的條款有沖突。不過實際上,絕大多數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都是基督教新教徒,而且在公開場合都大多宣稱自己是聖公會成員。
此外該法案還規定,王位的繼承是由議會來決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繼承順序
這里列出了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前15人,完整的列表見[1](英文)
目前的君主: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
1.威爾士親王查爾斯王儲殿下(伊麗莎白二世的長子)
2.威廉王子殿下(查爾斯王儲的長子)
3.亨利王子殿下(又名哈利王子,查爾斯王儲的次子)
4.約克公爵殿下(又名安德魯王子,伊麗莎白二世的第二個兒子)
5.比阿特麗斯公主殿下(約克公爵的長女)
6.歐吉妮公主殿下(約克公爵的次女)
7.威塞克斯伯爵殿下(又名愛德華王子,伊麗莎白二世的第三個兒子)
8.路易斯公主殿下(又名路易斯·溫莎,威塞克斯伯爵的女兒)
9.王家長公主殿下(又名安妮公主,伊麗莎白二世的女兒)
10.彼得·菲利浦斯(安妮公主的長子)
11.扎拉·菲利浦斯(安妮公主的女兒)
12.林萊子爵(喬治六世的孫子、瑪格麗特公主的兒子)
13.查爾斯·阿姆斯特朗-瓊斯(林萊子爵的兒子)
14.瑪格麗特·阿姆斯特朗-瓊斯(林萊子爵的女兒)
15.薩拉·切多(喬治六世的孫女、瑪格麗特公主的女兒)
由於歐洲各國王室通婚的結果,一些歐洲國家的君主和王族也有權繼承英國王位。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是英國王位的第60位順序繼承人,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排在第182位,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排在第208位,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排在第806位。作為希臘-丹麥王族的後代和維多利亞女王的重曾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排在第490位。
㈡ 英國皇室的王位繼承製度是怎樣的詳細說下
英國議會於1701年通過《王位繼承法》,規定了王位繼承的條件,安排了王位繼承的順序,版以權排除信奉天主教國王復位的可能性。英國王位的繼承是根據長子繼承權來決定的,即王位應先由現任君主的長子繼承,然後才依次序輪到其他兒子,最後才輪到女兒。但是根據法律,英國王位的繼承不是自動的,1701年通過的《王位繼承法》(Act of Settlement)規定,王位應該傳給漢諾威選帝侯夫人索菲亞(Electress Sophia of Hanover)的有血緣關系的後代,而且繼承者不得是天主教徒,也不得嫁娶一名天主教徒。一些人認為該規定與英國其他法律中禁止宗教歧視的條款有沖突。不過實際上,絕大多數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都是基督教新教徒,而且在公開場合都大多宣稱自己是聖公會成員。此外該法案還規定,王位的繼承是由議會來決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㈢ 英國對王位繼承人順位是怎樣規定的呢
英國爵位用的一直是男性優先長子繼承製
男性優先長子繼承製,繼承順序是首先是長專子,然後是長子的屬兒子,再是長子的女兒。長子的子孫們排完了,再排次子及其子孫,以後類推。兒子排完後,是女兒及其後代。兒女排完後,是父親,再之後是兄弟及其後代。然後是姐妹及其後代。再後是叔叔們及其後代,最後是姑姑們及其後代。
現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只有2個女兒,所以王位傳給了大女兒伊麗莎白二世。
所以現在的繼承順序就是查爾斯- 威廉- 哈利- 安德魯(查爾斯弟弟) -Beatrice(安德魯女兒)- Eugenie(安德魯女兒)- Edward(查爾斯弟弟)- James(Edward的兒子)- Louise(Edward的女兒)- Anne (伊麗莎白二世女兒)- Anne的子孫們- ......
威廉王子如果有了小寶寶,那就小寶寶就排在威廉與哈利之間。如果同時有了多個兒子和多個女兒,那就是查爾斯- 威廉- 年齡從大到小排列威廉的兒子-年齡從大到小排列威廉的女兒- 哈利- 哈里的子嗣
假如說查爾斯在女王在位的時候身故了,那就其他繼承人順位前移,第一順位繼承人成了威廉。
㈣ 英國王室繼承次序
排名前十的依次是:長子查爾斯王子、孫子威廉王子、次子安德魯王子、三子愛德華王子、女兒安妮公主、外孫彼得·菲利普斯、外孫女扎拉·菲利普斯、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林利子爵(瑪格麗特之子)和莎拉·阿姆斯特朗一瓊(瑪格麗特之女)。
詳細資料看這里
http://..com/question/13849355.html?si=8
英國王位傳承無憂
英國的王位最早建於9世紀,在後來的1000多年裡共出現過12個王朝。其中丹麥王朝和諾曼底王朝是由於異族入主英格蘭而造成的。王位在同族男性成員中相傳時,朝代的名稱沿襲不變;王位如果傳給女王的兒子,朝代的名稱就會改變。新的朝代通常是根據執政王的家族姓氏或封地來命名的。
英國的王位繼承法規定,王位是世襲的,由國王長子繼承。如果國王長子已死,則由其後嗣繼承;如果長子死亡而又無後代,就由次子或其後嗣繼承;國王無男性後裔,便由長女或其後嗣繼承;國王子女全無,則由其弟繼承。此外,除了執政王的子孫,王室的其他近親成員也享有王位繼承權。
這樣,當今英國王室成員中享有王位繼承權、排名前十的依次是:長子查爾斯王子、孫子威廉王子、次子安德魯王子、三子愛德華王子、女兒安妮公主、外孫彼得·菲利普斯、外孫女扎拉·菲利普斯、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林利子爵(瑪格麗特之子)和莎拉·阿姆斯特朗一瓊(瑪格麗特之女)。
不過,在這十名「候補國王」中,只有查爾斯王子和威廉小王子的名次是固定的,其他人的名次只是暫時的。名列前茅的繼承人如果死亡或宣布自己棄權,後面人的名次依次遞升;反之,前面的人如果家中添丁進口,後面人的位置就要統統往後挪。如果沒有非常事件發生,繼承王位對於第二名以後的人員,只不過是一場夢想而已。
㈤ 英國王室繼承製度
英國議會於1701年通過《王位繼承法》,規定了王位繼承的條件,安排了王位繼承的順序,以排除信奉天主教國王復位的可能性。英國王位的繼承是根據長子繼承權來決定的,即王位應先由現任君主的長子繼承,然後才依次序輪到其他兒子,最後才輪到女兒。但是根據法律,英國王位的繼承不是自動的,1701年通過的《王位繼承法》(Act of Settlement)規定,王位應該傳給漢諾威選帝侯夫人索菲亞(Electress Sophia of Hanover)的有血緣關系的後代,而且繼承者不得是天主教徒,也不得嫁娶一名天主教徒。一些人認為該規定與英國其他法律中禁止宗教歧視的條款有沖突。不過實際上,絕大多數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都是基督教新教徒,而且在公開場合都大多宣稱自己是聖公會成員。
此外該法案還規定,王位的繼承是由議會來決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繼承順序
這里列出了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前15人
目前的君主: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
1.威爾士親王查爾斯王儲殿下(伊麗莎白二世的長子) 2.威廉王子殿下(查爾斯王儲的長子)
3.亨利王子殿下(又名哈利王子,查爾斯王儲的次子)
4.約克公爵殿下(又名安德魯王子,伊麗莎白二世的第二個兒子)
5.比阿特麗斯公主殿下(約克公爵的長女)
6.歐吉妮公主殿下(約克公爵的次女)
7.威塞克斯伯爵殿下(又名愛德華王子,伊麗莎白二世的第三個兒子)
8.路易斯公主殿下(又名路易斯·溫莎,威塞克斯伯爵的女兒)
9.王家長公主殿下(又名安妮公主,伊麗莎白二世的女兒)
10.彼得·菲利浦斯(安妮公主的長子)
11.扎拉·菲利浦斯(安妮公主的女兒)
12.林萊子爵(喬治六世的孫子、瑪格麗特公主的兒子) 13.查爾斯·阿姆斯特朗-瓊斯(林萊子爵的兒子)
14.瑪格麗特·阿姆斯特朗-瓊斯(林萊子爵的女兒) 15.薩拉·切多(喬治六世的孫女、瑪格麗特公主的女兒)
由於歐洲各國王室通婚的結果,一些歐洲國家的君主和王族也有權繼承英國王位。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是英國王位的第60位順序繼承人,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排在第182位,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排在第208位,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排在第806位。作為希臘-丹麥王族的後代和維多利亞女王的重曾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排在第490位。
㈥ 英國國王的繼承是怎麼規定的如何有了女王,難道王室里沒有男人了嗎
王室有男人,也登基了但有的辭職了,有的死了,有的放棄繼承,所以伊麗莎白二世就成了英國女王。
當時伊麗莎白女王的爺爺喬治五世總共有3個兒子,老大愛德華八世,老二喬治六世(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老三格洛斯特公爵。老大登基後違反皇室規定的,辭去了國王的職務。老二登記後不久久死了,老三放棄繼承權。下一代只有兩個女兒,所以長女伊麗莎白二世成為繼承人了。
(6)英國王位繼承法規定擴展閱讀:
歐洲王位的繼承:
傳統上,歐洲的王位繼承遵循嫡長子繼承製(私生子不算)。從中世紀開始,法國等國家奉行更為嚴苛的《薩利克繼承法》,這部法律規定:女性沒有繼承權,並且繼承權也不可以通過女性來傳遞。不但女兒不能繼承王位,女兒生的孩子也不能繼承王位,所以法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女王。
但是,英國並沒有完全遵循《薩利克法》。自光榮革命後,英國的繼承製度是男性優先,但沒有男性的情況下,女性也可以繼承王位。上一任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沒有兒子,只有兩位女兒:伊麗莎白公主和瑪格麗特公主。王位只能由作為長女的伊麗莎白公主繼承。
丹麥的王位繼承也是奉行長子繼承製,但是不巧的是,上一任的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九世沒有兒子。於是,丹麥政府不得不修改王位繼承法案,允許女性繼承王位。後來新法案通過後,瑪格麗特公主成為了丹麥女王儲。在父親去世後,瑪格麗特公主於1972年年登基成為丹麥女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女王
㈦ 英國《王位繼承法》
現在世界上的國王幾乎都是終身制,王位的繼承也是世襲制。但王位繼承法卻因國而異。嫡長子孫繼承法是很多國家採用的方法,這種繼承法和中國古代皇家的繼承法相類似。如果皇帝無子,則從皇室近親過繼,繼承大統。現在日本、不丹、尼泊爾、西班牙的皇位繼承大致都是這樣。英國實行的王位繼承法是男女都有繼承權,但規定先男後女,先長後幼的原則。 1701年英國《王位繼承法》 (1700年制訂,1701年公布):第一條 當今國王(威廉三世)無嗣,死後其王位由安妮公主繼承,安妮公主無嗣,死後其王位由國王詹姆士一世的孫女、已故波希米王後的女兒、漢諾威選侯索菲亞公主及其信仰新教的後裔繼承。當今國王陛下及丹麥安娜公主都無後嗣時,英格蘭、法蘭西、愛爾蘭領土以及所屬自治領的王位與尊號,由已故國王詹姆士一世的孫女、已故波希米王後伊麗莎白公主的女兒、漢諾威選侯索菲亞公主繼承。當今國王陛下及丹麥安娜公主死後,如果都無後嗣,英格蘭、法蘭西、愛爾蘭領土以及所屬自治領的王位、王政、以及英國君主所享有的一切榮譽、稱號、皇權、特權、權力與權威等,都應歸屬於該索菲亞公主及其信仰新教的後裔。貴族院議員及平民院議員本身及其後代,應當以全國人民的名義,在當今國王陛下公主殿下和安娜死後並且無後嗣時,按照本法關於王位繼承的限制規定,堅決擁護和保衛索菲亞公主及其信仰新教的後裔,並竭力以生命和財產對任何企圖反對者加以擯斥。 第二條 按照本法可以繼承王位、堅持同羅馬教會交往者,按照威廉國王和瑪麗女王第一年的法令第六章的規定,均無資格按前舉法令宣誓加冕。凡按照本法的限制規定可以繼承王位者,若現在或將來同羅馬教廷或者教會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羅馬天主教或者與羅馬天主教徒結婚,都應按照前舉法令所規定和確認的情形,喪失繼承的資格。凡依照本法而即王位的國王和女王,都應在加冕時,按照當今國王和已故瑪麗女王統治第一年所制定的國會法令(稱為加冕宣誓法——1688年議會制定,要求國王依照議會制定的法律及國家的慣例治理國家),舉行宣誓儀式,並且應當依照該項法令所定的手續和方式,簽署並朗誦其中所規定的誓詞。 第三條 關於保障這些領地的宗教、法律和自由的更詳明的規定。當今國王和丹麥安娜公主死後且無後嗣時,為保障我們的宗教、法律和自由,制訂更詳明的規定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這應當由國王陛下商得貴族院和平民院議員的同意,以國王的權力加以規定。此後凡登上王位的人,都應同法律規定的英國教會交往。此後本國王位與尊號歸屬於非英格蘭王國的人的時候,如果未經國會同意,本國國民不負防禦不屬於英國的領土而從事戰爭的義務。本法的限制規定發生效力後,凡生於英格蘭、蘇格蘭或愛爾蘭所屬自治領或領土之外的人(包括入籍的在內,但父母是英國人的除外),不得擔任樞密院顧問官或者國會兩院的議員,也不得擔任文武官職,他本人或者他所信託的人不得享有國王賜予的土地或者世襲財產。對國會平民院提出的彈劾,不得憑恃英王赦免進行抗辯。 第四條 本國法律和法令的確認。鑒於英國法律是英國人民與生俱來的權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國王位的國王和女王,都應依照英國法律的規定管理政務,他們所屬官吏和大臣也都應按照同樣的法律為國王效力。 因此,貴族院和平民院議員謹再作如下的請求:一切保障國教及人民權利和自由的法律和法令以及現行的其他法律和法令,得予批准和確認,並由國王陛下商得貴族院和平民院議員的同意,以他的權力加以批准和確認。 英國王位的繼承是根據長子繼承權來決定的,即王位應先由現任君主的長子繼承,然後才依次序輪到其他兒子,最後才輪到女兒。但是根據法律,英國王位的繼承不是自動的,1701年通過的《王位繼承法》規定,王位應該傳給漢諾威選帝侯夫人索菲亞的有血緣關系的後代,而且繼承者不得是天主教徒,也不得嫁娶一名天主教徒。絕大多數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都是基督教新教徒。此外該法案還規定,王位的繼承是由議會來決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㈧ 英國王位繼承的規定
英國王位傳承無憂
英國的王位最早建於9世紀,在後來的1000多年裡共出現過12個王朝。其中丹麥王朝和諾曼底王朝是由於異族入主英格蘭而造成的。王位在同族男性成員中相傳時,朝代的名稱沿襲不變;王位如果傳給女王的兒子,朝代的名稱就會改變。新的朝代通常是根據執政王的家族姓氏或封地來命名的。
英國的王位繼承法規定,王位是世襲的,由國王長子繼承。如果國王長子已死,則由其後嗣繼承;如果長子死亡而又無後代,就由次子或其後嗣繼承;國王無男性後裔,便由長女或其後嗣繼承;國王子女全無,則由其弟繼承。此外,除了執政王的子孫,王室的其他近親成員也享有王位繼承權。
這樣,當今英國王室成員中享有王位繼承權、排名前十的依次是:長子查爾斯王子、孫子威廉王子、次子安德魯王子、三子愛德華王子、女兒安妮公主、外孫彼得·菲利普斯、外孫女扎拉·菲利普斯、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林利子爵(瑪格麗特之子)和莎拉·阿姆斯特朗一瓊(瑪格麗特之女)。
不過,在這十名「候補國王」中,只有查爾斯王子和威廉小王子的名次是固定的,其他人的名次只是暫時的。名列前茅的繼承人如果死亡或宣布自己棄權,後面人的名次依次遞升;反之,前面的人如果家中添丁進口,後面人的位置就要統統往後挪。如果沒有非常事件發生,繼承王位對於第二名以後的人員,只不過是一場夢想而已。
英聯邦對查爾斯王子不滿
雖然英國不存在王位傳承問題,但新國王要想登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皆因為英國人對查爾斯王子——英女王法定繼任人的評價一直不佳。在2005年,查爾斯王子決定與卡米拉,一位自小認識的貴族之女再婚時,一項民意調查已顯示,英國人中有近23%認為女王駕崩後,英國應該徹底考慮是否廢止君主制。有近28%英國人更認為,一旦英女王離世,英國應馬上廢止君主制度。
對英國王室存亡有更大直接威脅的是,大部分「出身」於英國殖民地或屬地的英聯邦成員國,都威脅不再承認以英女王為象徵。加拿大早在1982年已實行西方版的、一如日本明治年間,將軍把所有權力移交天皇般的「大政奉還」——正式訂立加拿大憲法,英國國會與加拿大再沒有直接關系。
同樣地,有消息說紐西蘭正「積極考慮」採納類似加拿大的方針。在12個自英國獨立的加勒比海國家中,據說牙買加和巴貝多也有意通過修憲,廢止以英女王為國家元首的「准屬土」身份。
查爾斯的再婚,再一次使澳大利亞的共和運動組織揚言要放棄君主制。據今年1月的一項民調顯示,46%的人希望澳成為共和國,只有34%的人希望英國君主繼續作為澳國家元首。但是,如果查爾斯王儲繼承王位,支持共和制的比例就上升為52%,而希望維持澳英傳統關系的比例就下滑到29%。
近日,就在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即將前往澳大利亞出席英聯邦運動會開幕式之際,新南威爾士州議會卻作出一項意味深長的決定:更改議員就職誓言,廢棄「效忠女王」的詞句。據英國《泰晤士報》9日報道,新南威爾士州議會通過決議,議員在就職時的誓詞由「效忠女王」改為「效忠澳大利亞和新南威爾士人民」。
曾推動澳大利亞停止奉英國女王為元首卻失敗的「澳大利亞共和運動」組織表示,查爾斯再婚的消息,會促使澳大利亞人重新思考尋求共和。該組織主席沃荷斯特說:「如果我們不在查爾斯王儲繼任英王之前成為共和國,那麼查爾斯和他的新任妻子卡米拉將變成澳大利亞人生活中的重要憲政人物,我們認為不應該發生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