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紀檢工作條例實施細則

紀檢工作條例實施細則

發布時間: 2021-02-16 06:20:31

⑴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的文件

中紀發〔制1994〕4號
關於印發《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紀委、監察廳(局),中央各部委,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黨組(黨委)、紀檢組(紀委)、監察局,中央紀委各派駐紀檢組,監察部各派駐監察局、監察專員辦公室,中直機關和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紀工委,軍委紀委:?
1988年,中央紀委發布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試行)》,經過五年多的實踐,根據十四大修改通過的黨章,中央紀委對試行條例進行了重要的修改,並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已經中央紀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
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及其實施細則是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的規則,各級黨組織和紀檢機關都必須嚴格遵守。現將這個條例和實施細則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執行。??
附: 關於修改《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試行)》的說明(略)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1994年3月25日印發)

⑵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的第五章

第四十條根據《條例》第四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凡需審理室提前介入審理的案件,應由調查組提出意見,經紀檢室審議後,報分管紀檢室、審理室領導批准;分管紀檢室、審理室領導認為必要時,也可直接決定提前介入審理。
第四十一條根據《條例》第四十一條的規定,紀檢室在向審理室移送案件材料時,應填寫《案件移送審理登記表》(附式15)。
第四十二條《條例》第四十一條所稱「立案依據」包括:
1檢舉材料;
2有關領導關於進行初步核實的批示;
3初步核實情況報告;
4立案呈批報告;
5《立案決定書》和其他批准立案的材料。
第四十三條《條例》第四十一條所稱「全部證據材料」,既包括對所調查的問題認定的證據材料,也包括對所調查的問題否定的證據材料。在移送以上材料時,應按調查報告中認定或否定問題的順序編號。
第四十四條根據《條例》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將調查報告等案件有關材料的復製件送交被調查人所在單位黨組織作出處理決定,由紀檢室辦理。
根據《條例》第四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特殊情況下,由縣以上紀檢機關直接作出處分決定的,紀檢室應將案件有關材料移送本級紀委審理室,由審理室審理後起草處分決定並徵求被調查人所在單位黨組織的意見,然後,報本級紀委常委會討論。
第四十五條根據《條例》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審理過程中,如需個別補證,由審理室直接辦理;如審理室認為案件主要事實不清或需要由紀檢室補證的,應提出意見,報經分管審理室和紀檢室領導同意後,由紀檢室補充調查。
第四十六條根據《條例》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對已經公安、司法機關處理的移送紀檢機關的案件,由審理室直接受理,不再履行立案手續,但應作為本級紀檢機關辦理的案件予以統計。如需個別補證的,由審理室辦理。需要進一步調查的,報經分管審理室和紀檢室的領導同意後,由紀檢室辦理立案手續。
第四十七條《條例》第四十四條所稱「需進一步調查的案件」,是指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需要補充調查或重新調查的案件。

⑶ 關於紀檢監察機關調查處理人員職稱及晉級的有關規定

一、關於案件線索管理的問題
中央紀委對加強案件線索統一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並正在研究起草有關規定。各單位應加強對案件線索的統一管理,在上級有關規定出台前,可先行試點,如填寫規范的案件線索登記表。在上級規定出台後,按有關規定執行。
二、關於初步核實呈批表的問題
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第七條、第九條及《初步核實呈批表》表式,《初步核實呈批表》領導批示一欄,只要求分管領導簽字審批,不需要加蓋所在單位印章。
初步核實的許可權在紀委,一般不宜由黨委批示。設立紀檢組織的,應由該紀檢組織行使此項職能;未設立紀檢組織的,由黨委批准。
三、關於初步核實情況報告的問題
對於建議立案處理的初步核實情況報告,應援引程序方面和實體方面的依據,程序方面的依據可援引《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案件檢查條例》)等規定,實體方面的依據可援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紀律處分條例》)等規定。
初步核實情況報告在報領導審批時,應附有關的證據材料,在歸檔時,應將初核階段獲取的證據材料一並歸檔。
四、關於立案審批表的問題
1、關於對司法移送的黨紀立案依據,可以援引《紀律處分條例》第33條。2、黨紀立案決定,應當集體討論,領導簽署審批意見時應寫明集體討論的情況。3、對最基層單位,呈報單位一欄應由初核組填寫,並加蓋確定初核組這一組織的單位、部門或基層紀委的印章。4、對於立案是否須黨委批准,按照《案件檢查條例》第十七條分不同情況辦理。5、紀委黨委集體討論決定立案的會議記錄,可不歸入案卷,但應在立案審批表上寫明何時、何會議上討論決定的情況。
五、關於宣布立案決定的問題
宣布立案決定,在立案後的第一次談話用筆錄或者製作立案告知書宣布,均需本人簽字。宣布立案決定的時機,按照《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調查組可根據案情,在適當的時機宣布。組織告知的黨紀立案決定書有定製的格式文本,可向區紀委案件檢查室領用或按照規范樣式自行印製。立案決定書應當送達同級黨組織和組織(人事)部門。
自辦案件立案後移送司法等部門的,對被司法、行政羈押的被調查人,一般也應當宣布立案決定。因客觀情況,確實無法宣布的,應寫明情況,一並歸入案卷。
六、關於《錯誤事實材料》的問題
根據《案件檢查條例》第三十三條,調查組將認定事實所寫材料的名稱仍為《錯誤事實材料》。被調查人應在錯誤事實材料上簽署意見,對拒不簽署意見的,由調查組在錯誤事實材料上註明。
七、關於涉案財物暫扣的問題
紀檢機關暫予扣留可以證明違紀行為的物品和非法所得時,要填寫有統一格式的《暫予扣留、封存物品登記表》。調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調查人和文件、物品的保管人或持有人均應在登記表上簽字。對於扣留封存的文件、物品等,要指定專人妥善保管。扣留封存的期限不得超過辦案期限。
八、關於證據材料的問題
黨員身份,由所在黨組織出具證明;職務身份證明材料以任命機關的文件為准。在違反財經紀律的案件中,審計報告或財政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是認定是否存在違反財經紀律事實的重要依據,因此在證據材料中一般應當具備。對於復印的證據材料,須註明保存單位和出處。
九、關於移送審理手續的問題
設有審理部門或者審理組織的單位應當辦理案件檢查移送審理的手續,違紀案件移送審理的手續應包含領導批示。
十、關於查審分開的問題
違紀案件的處理必須做到查審分開。
十一、關於徵求有關組織意見的問題
由上級紀檢監察組織直接處理的案件,必須徵求有關組織的意見;由任免機關、基層單位或者在本單位處理的違紀案件,可以不需要徵求意見;對違紀案件處理

⑷ 《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與《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等法規是什麼關系

、關於案件線索管理問題 央紀委加強案件線索統管理提明確要求並研究起草關規定各單位應加強案件線索統管理級關規定台前先行試點填寫規范案件線索登記表級規定台按關規定執行 二、關於初步核實呈批表問題 根據《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第七條、第九條及《初步核實呈批表》表式《初步核實呈批表》領導批示欄要求管領導簽字審批需要加蓋所單位印章 初步核實許可權紀委般宜由黨委批示設立紀檢組織應由該紀檢組織行使項職能;未設立紀檢組織由黨委批准 三、關於初步核實情況報告問題 於建議立案處理初步核實情況報告應援引程序面實體面依據程序面依據援引《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簡稱《案件檢查條例》)等規定實體面依據援引《共產黨紀律處條例》(簡稱《紀律處條例》)等規定 初步核實情況報告報領導審批應附關證據材料歸檔應初核階段獲取證據材料並歸檔 四、關於立案審批表問題 1、關於司移送黨紀立案依據援引《紀律處條例》第33條2、黨紀立案決定應集體討論領導簽署審批意見應寫明集體討論情況3、基層單位呈報單位欄應由初核組填寫並加蓋確定初核組組織單位、部門或基層紀委印章4、於立案否須黨委批准按照《案件檢查條例》第十七條同情況辦理5、紀委黨委集體討論決定立案議記錄歸入案卷應立案審批表寫明何、何議討論決定情況 五、關於宣布立案決定問題 宣布立案決定立案第談用筆錄或者製作立案告知書宣布均需本簽字宣布立案決定機按照《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調查組根據案情適機宣布組織告知黨紀立案決定書定製格式文本向區紀委案件檢查室領用或按照規範式自行印製立案決定書應送達同級黨組織組織(事)部門 自辦案件立案移送司等部門司、行政羈押調查般應宣布立案決定客觀情況確實宣布應寫明情況並歸入案卷 六、關於《錯誤事實材料》問題 根據《案件檢查條例》第三十三條調查組認定事實所寫材料名稱仍《錯誤事實材料》調查應錯誤事實材料簽署意見拒簽署意見由調查組錯誤事實材料註明 七、關於涉案財物暫扣問題 紀檢機關暫予扣留證明違紀行物品非所要填寫統格式《暫予扣留、封存物品登記表》調查員少於二調查文件、物品保管或持均應登記表簽字於扣留封存文件、物品等要指定專妥善保管扣留封存期限超辦案期限 八、關於證據材料問題 黨員身份由所黨組織具證明;職務身份證明材料任命機關文件准違反財經紀律案件審計報告或財政部門具證明材料認定否存違反財經紀律事實重要依據證據材料般應具備於復印證據材料須註明保存單位處 九、關於移送審理手續問題 設審理部門或者審理組織單位應辦理案件檢查移送審理手續違紀案件移送審理手續應包含領導批示 十、關於查審問題 違紀案件處理必須做查審 十、關於徵求關組織意見問題 由級紀檢監察組織直接處理案件必須徵求關組織意見;由任免機關、基層單位或者本單位處理違紀案件需要徵求意見;違紀案件

⑸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的第六章

第四十八條根復據《條例制》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對辦案人員違反本條規定的,應查明情況,追究責任。
第四十九條《條例》第四十六條所稱「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同胞兄弟姊妹。
第五十條根據《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辦案人員未提出迴避,被調查人、檢舉人及其他與案件有關的人員也未要求迴避,但紀檢機關認為辦案人員應當迴避的,可以直接作出迴避決定。紀檢室負責人的迴避,由紀檢機關負責人決定;其他辦案人員的迴避,由紀檢室負責人決定。

⑹ 省級紀委制定《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實施辦法,應遵循哪些原則

您好!省級紀委制定《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實施辦法應遵循三個原則:

一是遵循「兩個牢記」。

首先牢記《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的本質是將紀檢機關的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里,本質上是「束權」,而不是擴權。很多機關或部門在起草法規草案時,或多或少站在部門立場,賦予本部門盡可能多的權力,這次中央紀委帶了一個好頭,在制定黨內法規時,盡可能給紀檢機關「減肥強身」,而不是給自身「增肥」;

其次牢記紀檢機關是政治機關,其政治屬性是紀檢機關的本質屬性。要把違反政治紀律、政治規矩、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組織紀律作為監督執紀的重點,向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

二是有的放矢。

緊緊圍繞基層紀檢機關權力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市、縣、鄉三級紀委機關權力運行與中央紀委、省級紀委權力運行軌跡、運行特點、案件類型、監督對象身份等均存在很大不同,廉政風險的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省級紀委對基層紀檢機關的廉政風險點進行詳盡的排查、梳理,有的放矢。

三是精益求精。省級紀委在制定《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實施辦法時,應努力避免立法上的「大躍進」,應靜心聽取基層紀檢機關、基層紀檢幹部、基層黨組織、基層黨員、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應向黨中央和中央紀委學習、看齊。

《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起草過程中,中央紀委徵集到的意見和建議多達1150條;中央紀委先後召開10多次常委會會議、辦公會議、專題會議對規則稿進行深入研究、討論和修改,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審議規則送審稿。

省級紀委在制定《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實施辦法時,不應一蹴而就,不能簡單照抄照搬《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而應樹立精品意識,針對《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在基層紀檢機關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反復調研、論證、推敲,結合本地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宏觀現狀和基層微觀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

⑺ 紀檢監察機關依據的22個條例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
發布時間:2013-07-24 來源:中核華興--紀檢監察 瀏覽:2649 次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
[ 發布時間:1994年3月 生效時間:1994年3月有效性: 有效 ]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檢查中國共產黨內違紀案件是中國共產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嚴肅黨紀的中心環節。為使案件檢查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有關規定,結合案件檢查工作的實踐,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案件檢查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通過執紀辦案,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保護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發展,保證黨的基本路線的貫徹執行。
第三條紀檢機關依照黨章和本條例行使案件檢查權,不受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干涉。
第四條案件檢查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黨紀為准繩,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
第五條案件檢查要堅持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對任何黨員和黨組織違犯黨的紀律的行為,都必須依據本條例進行檢查。
第六條案件檢查要依靠黨的各級組織,走群眾路線,加強紀檢系統內部以及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
第七條案件檢查要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達到既維護黨紀的嚴肅性,又教育本人和廣大黨員的目的。
第八條案件檢查中,要切實保障黨員包括被檢查的黨員行使黨章所賦予的各項權利。
第九條案件檢查實行分級辦理、各負其責的工作制度。
第二章受理和初步核實
第十條紀檢機關對檢舉、控告以及發現的下列違紀問題,予以受理:
(一)同級黨委委員、紀委委員的違紀問題;
(二)屬上級黨委管理在本地區、本部門工作的黨員幹部的違紀問題;
(三)同級黨委管理的黨員幹部的違紀問題;
(四)下一級黨組織的違紀問題;
(五)領導交辦的反映其他黨員和黨組織的違紀問題。
屬下級黨委管理的黨員和黨組織重大、典型的違紀問題,必要時也可以受理。
第十一條紀檢機關受理反映黨員或黨組織的違紀問題後,應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初步核實。需初步核實的,應及時派人進行,必要時也可委託下級紀檢機關辦理。
第十二條初步核實的任務是,了解所反映的主要問題是否存在,為立案與否提供依據。
第十三條初步核實可以採用本條例第二十八條中(一)、(二)、(三)、(四)、(五)、(八)的方法收集證據。
第十四條初步核實後,由參與核實的人員寫出初步核實情況報告,紀檢機關區別不同情況作出處理:
(一)反映問題失實的,應向被反映人所在單位黨組織說明情況,必要時還應向被反映人說明情況或在一定范圍內予以澄清;
(二)有違紀事實,但情節輕微,不需追究黨紀責任的,應建議有關黨組織作出恰當處理;
(三)確有違紀事實,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應予立案。
第十五條初步核實的時限為兩個月,必要時可延長一個月。重大或復雜的問題,在延長期內仍不能初核完畢的,經批准後可再適當延長。
第三章立案
第十六條對檢舉、控告以及發現的黨員或黨組織的違紀問題,經初步核實,確有違紀事實,並需追究黨紀責任的,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辦理立案手續。
第十七條對黨員的違紀問題,實行分級立案。
(一)黨的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違犯黨紀的問題,由中央紀委報請中央批准立案。
(二)黨的中央以下各級委員會、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基層黨委、紀委為書記、副書記)違犯黨紀的問題,與黨委常務委員同職級的黨委委員違犯黨紀的問題,由上一級紀委決定立案,上一級紀委在決定立案前,應徵求同級黨委的意見。其他委員違犯黨紀的問題,由同級紀委報請同級黨委批准立案。
(三)其他黨員幹部違犯黨紀的問題,均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由相應的紀委或紀工委、紀檢組決定立案,在決定立案前應徵求同級黨委或黨工委、黨組的意見。未設立紀委或紀工委、紀檢組的,由相應的黨委或黨工委、黨組決定立案。
(四)不是幹部的黨員違犯黨紀的問題,由基層紀委決定立案。未設立紀委的,由基層黨委決定立案。
第十八條黨的關系在地方、幹部任免許可權在主管部門的黨員幹部違犯黨紀的問題,除另有規定的外,一般由地方紀檢機關決定立案。
若地方紀檢機關認為由部門紀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