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陪審條例

陪審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2-16 10:12:07

❶ 什麼是人民陪審制

人民陪審來制是審判工作民源主化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吸引人民群眾參加政權管理、監督司法工作的一種組織形式。早見於1925年省港罷工時的《會審處細則》1927年3月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中制定的政府綱領中也規定了人民陪審制。抗日戰爭時期,人民陪審制度有了更大發展,許多地區制定了陪審條例。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基本上沿用,並有若干補充規定。

❷ 請問陪審制度公平公正嗎

公平復?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公平制可言,只是大家不斷完善相對公平的法律或制度。所以訂立陪審團制度是對公平的完善,當然現在還有欠缺,總比我國好吧,誰有權利誰說了算。 陪審制是指從一般市民中隨機選出若干名陪審員,委派其參與刑事訴訟或民事訴訟的審理,並獨立於法官作出事實認定以及決定法律適用的司法制度。陪審員的人數通常為6至12名,其整體稱為「陪審團」。陪審團在刑事案件中通常會就被告人的有罪或無罪做出判斷,而在民事訴訟中則通常會就被告有無責任或損害賠償金額等做出判斷。目前,陪審制主要存在於美國、英國、香港等為主的普通法(又稱「英美法」)國家及地區。

❸ 陪審制度的陪審制度區別

雅典、羅馬時期 雅典每年由執政官用抽簽方法從30歲以上的公民(奴隸主、自由民)中選出6000名陪審官,組成陪審法院。每個案件由500名陪審官共同審理。羅馬由最高裁判官從元老院的貴族、騎士和富裕奴隸主中挑選300~450人組成陪審法院,稱常設刑事法院,每案由抽簽決定的30~40名陪審官審理。雅典、羅馬的陪審制度只適用於奴隸主和自由民,不適用於奴隸,奴隸不受訴訟制度保護。隨著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和羅馬由共和制淪為帝制,陪審制度逐漸消亡。
歐洲中世紀時期 歐洲大陸封建社會初期,陪審法庭曾取代日耳曼部落民眾法庭而存在,但沒有得到推廣。只有德國在較長時期內有由法官和陪審官共同組成的舍芬庭(Sch?ffengericht),但是到了君主專制時期,糾問式訴訟占統治地位,陪審制度隨之取消。英王亨利二世(1154~1189在位)曾仿照法蘭克國家日耳曼法的規定,吸收見證人審理刑事案件,以代替原始的司法決斗和神明裁判。其後,見證人逐漸演變為有權在法庭上審查證據、作出裁判的陪審官,並進一步發展為負責審查起訴和審理案件的大陪審團(grand jury)和小陪審團(petty jury)。這種陪審制度只適用於封建主內部的民事糾紛和犯罪案件,農奴案件由領主自設法庭審理。
西方近、現代時期 17~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資產階級及其思想家反對封建專橫,提出實行陪審制的進步主張。英國J.李爾本(1614~1657)在《人民約法》一書中要求「由人民自由選舉陪審官」。法國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一書中也主張以陪審官取代職業法官。一些國家的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後,先後在法律上確立了陪審制度。
英國繼承了封建社會的大小陪審團制。前者參加審查起訴,後者參加審理案件。大陪審團於1933年取消。法國、德國、奧地利等國也都只有小陪審團。保留大陪審團制度的主要是美國。大陪審團的任務是決定重罪案件是否起訴。美國聯邦系統的法院受理的重罪案件如叛逆、謀殺、武裝搶劫等,必須經大陪審團決定起訴。各州的法院則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必須經大陪審團審查同意方能起訴,而且被告人不得放棄此項權利;另一種是由法官根據案情決定是否須經大陪審團審查。大陪審團一般由12~23人組成。它的裁斷採取多數表決制,不要求一致通過。小陪審團與英國現行的陪審團相似。英國的陪審團由12人組成,其職權是審查證據,聽取辯論,並就被告人是否有罪的事實問題作出裁斷,如果有罪,再由職業法官據以判刑。只要陪審團大多數票通過,就可作出裁決;如果陪審團意見分歧太大,就必須解散陪審團,另行召集陪審團進行裁斷。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也曾仿行英國的大、小陪審團制度。1808年通過的《刑事訴訟法典》廢除了大陪審團。法國的陪審裁斷以多數表決通過,票數相等時以有利於被告的意見為有效。如果審判官一致認定陪審團的裁斷確有實質上的錯誤,可以宣告緩期審判,另行組織新陪審團重新審理。
法國在1941年的「維希政府」和1945年的「社會黨人政府」時期,都把陪審法庭改為由常任法官和陪審官共同組成的混合法庭,負責審理事實和適用法律。德國1924年恢復舍芬庭,由6名陪審官和3名職業法官組成,兼負審理和判決之責;其判決以2/3多數通過。到希特勒統治時期,完全取消了陪審制。日本也曾一度實行陪審制,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消,戰後沒有恢復。
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國家的陪審制,都只適用於少數罪行較重的案件,絕大多數第一審刑事案件是按簡易程序,由治安法官或警察法官單獨審理。
蘇聯和東歐各國 按照蘇聯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蘇聯法院審判案件除法律特別規定者外,一律要有陪審員參加。陪審員由選舉產生,與審判員有同等權利。合議庭的判決或裁定以多數票通過。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民主德國、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國的陪審制度與蘇聯大致相同。 清代以前沒有陪審制度。中華民國時期,國民黨政府於1929年曾頒布關於政治案件的陪審暫行法,規定的陪審官資格是25歲以上的國民黨黨員,該法於1931年廢止。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中華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頒布的《裁判部暫行組織及裁判條例》中,具體規定了陪審制度。在抗日戰爭和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都對此作了相應的規定,除反革命案件外,一切民事、刑事案件都實行陪審制。陪審員由工會、農會、婦女會、青年會等群眾團體選出,有的案件還臨時邀請群眾代表陪審。陪審員和審判員有同等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 、195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都對陪審員制度作了規定。1979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重申了過去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除簡單的民事案件和輕微的刑事案件外,都由審判員和陪審員組成的合議庭進行。1983年9月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鑒於上述規定在實際執行中困難較大,決定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有關條文,作出比較靈活的規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簡單的民事案件、輕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第35條也規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審判。人民陪審員在執行職務期間同審判員有同等權利,有權參加所辦案件的全部審判活動,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製作出判決或裁定。除被剝奪過政治權利的以外,凡年滿23歲的公民都可以被選為人民陪審員。陪審員大多是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出,定期輪流到人民法院參加審判;有的經人民法院向當地機關、企業、學校、團體邀請,由各該單位臨時推選代表充當。

❹ 人民陪審員制度是什麼

人民陪審團制度是指國家審判機關在審判案件時吸收非職業法官作為陪審回員,與職業法官或職業審判員答一起參與審判案件的一種司法制度。人民陪審員制度是當代我國司法民主的要求,是我國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的一個重要體現,也是實現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完善是司法民主化、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體現,也是人民群眾監督法院審判工作,確保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徑,更是對人民群眾進行法制教育、宣傳法律的重要形式。 作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人民陪審員制度在我國司法制度建設中佔有極具意義的地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對這人民陪審團度進行了詳細的規定,相關工作人員也對這項制度的價值也進行了高度評價。如我國最法院院長肖揚就曾說過:"一次陪審經歷,勝過十次法治宣傳"。在他認為,人民陪審員制度有利於消除司法腐敗給人們群眾帶來的不良影響。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中央領導在各種場合強調了人民陪審員的重要性。

❺ 人民陪審員的最新規定

七類人抄員不能擔任陪審員
最高法方面透露,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已於5月啟動,將在北京、河北、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廣西、重慶、陝西等10個省區市的各5家試點法院試點。
根據上述文件內容,公民擔任人民陪審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二十八周歲;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體健康。擔任人民陪審員,一般應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學歷,但農村地區和貧困偏遠地區德高望重者不受此限。
同時,文件還規定,三類人員不能擔任人民陪審員。一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二是執業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的人員。三是因其他原因不適宜擔任人民陪審員的人員。
此外,還有四類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被開除公職的;被人民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因受懲戒被免除人民陪審員職務的。

❻ 簡述陪審員制度

陪審員制度起源於英國。英美法系國家的陪審員只參與案件的事實審而不參與法律審。大內陸法系國家容的陪審員與英美法系國家的陪審員不同,不但參與案件的事實審,而且也參與案件的法律審。我國陪審員制度是在借鑒了前蘇聯和大陸法系國家陪審員制度的基礎上形成的,實際上只是一項訴訟制度,而不是一項憲法制度.我國目前的陪審員制度正在走向萎縮,這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導致的: 第一,由於法律對是否有陪審員參加案件的審判採用的非強制性規定,從而導致邀請陪審員參加案件審判的法院越來越少。從全國范圍來看,大多數法院基本上不請陪審員參加案件的審判。 第二,目前,我國的陪審員一般情況下都有自己的工作,邀請陪審員參與案件的審理就十分困難,導致越來越多的法院不邀請陪審員參加案件的審判。 第三,由於某些陪審員腐敗現象的出現,導致法院不願意邀請陪審員參加案件的審判。 第四,由於陪審員參與案件的審判使得審判的效率低下,導致法院不願意邀請陪審員參加案件的審判。因此,有許多學者和司法界人士主張取消它。

❼ 英美法系國家的陪審制度是怎樣的

英美法系國家的陪審制度是國家審判機關吸收非職業法官或非職業審判員為陪審官或陪審員參加審判刑事、民事案件的制度。從公民中產生陪審官(員)參與法院審判案件的制度。起源於奴隸制國家雅典、羅馬,為中世紀歐洲少數封建國家所繼承,盛行於資本主義社會。
在中世紀的日耳曼法中,除了以宣誓和包括司法決斗在內的神明裁判方式來判斷證據外,法蘭克王國還發展出了一種新的調查程序:在審理涉及王室利益的案件時,不採用當事人宣誓的方法,而是由法官主動召集若干知情人,讓他們說明事實真相。後來,這種方法又推及到私人身份和租稅等問題的解決中。法官審理案件時,要從當事人的鄰居中挑選可信任的數人組成"鄰人調查團",再向其成員訊問案件的有關情況。"鄰人調查團"即為陪審團的雛形。
陪審制度的出現,使普通公民能夠參與司法過程,可以防止法官徇私枉法、獨斷專行,糾正其不周之處。同時陪審團的裁決更能反映社會一般人的觀念,因而陪審制度是使司法走向民主化的一個重要途徑,這是英國法對世界法制的一大貢獻。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陪審制度在法律上正式得以確立,並逐漸向全世界推廣。獨立後的美國通過憲法及其修正案,牢牢確立了陪審制度的獨特地位。英國的許多殖民地國也採用了陪審制度,就連司法制度迥異的法國和德國也借鑒了英國的陪審模式。

❽ 陪審員制度的法律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為了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保障公民依法參加審判活動,促進司法公正,特作如下決定:
第一條人民陪審員依照本決定產生,依法參加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除不得擔任審判長外,同法官有同等權利。
第二條人民法院審判下列第一審案件,由人民陪審員和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
(一)社會影響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二)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請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案件。
第三條人民陪審員和法官組成合議庭審判案件時,合議庭中人民陪審員所佔人數比例應當不少於三分之一。
第四條公民擔任人民陪審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年滿二十三周歲;
(三)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四)身體健康。
擔任人民陪審員,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第五條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和執業律師等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
第六條下列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
(一)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被開除公職的。
第七條人民陪審員的名額,由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審判案件的需要,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
第八條符合擔任人民陪審員條件的公民,可以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戶籍所在地的基層組織向基層人民法院推薦,或者本人提出申請,由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進行審查,並由基層人民法院院長提出人民陪審員人選,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
第九條人民陪審員的任期為五年。
第十條依法參加審判活動是人民陪審員的權利和義務。人民陪審員依法參加審判活動,受法律保護。
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保障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
人民陪審員所在單位或者戶籍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保障人民陪審員依法參加審判活動。
第十一條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案件,對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獨立行使表決權。
合議庭評議案件時,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人民陪審員同合議庭其他組成人員意見分歧的,應當將其意見寫入筆錄,必要時,人民陪審員可以要求合議庭將案件提請院長決定是否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第十二條人民陪審員的迴避,參照有關法官迴避的法律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應當遵守法官履行職責的規定,保守審判秘密、注重司法禮儀、維護司法形象。
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法應當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應當在人民陪審員名單中隨機抽取確定。
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法應當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在其所在城市的基層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審員名單中隨機抽取確定。
第十五條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對人民陪審員進行培訓,提高人民陪審員的素質。
第十六條對於在審判工作中有顯著成績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跡的人民陪審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七條人民陪審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所在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查證屬實的,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除其人民陪審員職務:
(一)本人申請辭去人民陪審員職務的;
(二)無正當理由,拒絕參加審判活動,影響審判工作正常進行的;
(三)具有本決定第五條、第六條所列情形之一的;
(四)違反與審判工作有關的法律及相關規定,徇私舞弊,造成錯誤裁判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人民陪審員有前款第四項所列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人民陪審員因參加審判活動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費用,由人民法院給予補助。
有工作單位的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剋扣或者變相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無固定收入的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期間,由人民法院參照當地職工上年度平均貨幣工資水平,按實際工作日給予補助。
第十九條人民陪審員因參加審判活動應當享受的補助,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為實施陪審制度所必需的開支,列入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業務經費,由同級政府財政予以保障。
第二十條本決定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❾ 刑訴中的陪審員規定和民訴中的有什麼區別

刑訴中抄的陪審員規定和襲民訴的區別:

刑訴中一審程序可以有陪審員,民訴中一審程序中的普通程序可以有陪審員。二審中,不能有陪審員,再審中可以有陪審員。

❿ 我國刑訴的陪審制度

我國54、78年憲法中都明文規定有陪審制度,但在其後的幾部憲法中,並未找到類似的規定,所以,雖然其它主要基本法律都對陪審制度予以肯定,但我國的陪審制度不象其它國家一樣有憲法依據(英美自不必說,即使是法、德、日等國也在其憲法中有明確條文),則是毫無疑義的。現行的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訴訟法中的有關條文毫無例外的「或然」性條款分明地表現了立法者對陪審制不置可否甚至輕慢的態度。憲法依據的缺乏和法律模稜兩可的規定給法院和法官極大的自由裁量權,潛在地剝奪了當事人享受陪審的權利。因此,首先要恢復陪審制度的憲法地位,使之成為公民的一項憲法權利,也使其它法律在制定或在司法實踐中應用時有憲法根據。為此,建議在《憲法》「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一節中增加「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依法實行人民陪審員制度」條款。在此基礎上,各基本法律要作相應的調整,明確「必須」、「應當」適用陪審制的案件和「可以」、「或者」運用陪審制的案件及其它具體實施規則。
此外,陪審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司法制度,要順利實現其司法民主價值,必須有一套設計嚴密精巧、操作便利迅捷的程序規則,而非如我國現在所面臨的無章可循,隨心所欲的雜亂場面。現代採用陪審制的多數國家,要麼有專門的《陪審法》,要麼在相應的訴訟法案中有專章詳細規定。而我國既無《陪審法》,其它部門法的規定也多是一言以蔽之,過於概括空泛而毫無可操作性。因此,總結教訓,借鑒經驗,制定一部較為完備的陪審法規已是當務之急。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