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雲南省水污染條例

雲南省水污染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2-16 12:02:09

㈠ 雲南南盤江鉻渣水污染事件的防治措施

南盤江邊實施防擴散措施
在歷史堆存的渣場監管方面,曲靖市督促陸良化工對南盤江邊歷史堆渣場、陸良化工老廠區堆渣場實施了一系列污染擴散防治措施,對堆場擋牆進行增高,新建堆場四周防護設施和雨污分流溝渠260米,採用石棉瓦和彩鋼瓦對渣場全覆蓋防雨淋,建堆場滲濾液收集池94立方米、污水積蓄池630立方米,完成350米河堤灌漿加固南盤江與堆場間的防滲系統,並及時抽取渣場污水至廠內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防止污水進入南盤江。
12月6日,曲靖市組織環保、水務、工信等部門的專家對歷史堆存渣場污染防擴散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驗收,並形成驗收報告上報省環保廳。在南盤江歷史鉻渣堆場下游20米、1000米、3000米和天生橋各設一個監測斷面對六價鉻每周一至周五持續動態監測,到目前為止,未檢出南盤江陸良出境斷面六價鉻超標。
去年底共無害化處理鉻渣48623噸
污染事件發生後,曲靖市委託越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採取「高溫燒結還原技術」進行綜合利用解毒處理,分別於2011年10月26日、11月8日、11月10日、11月28日啟動了四條高爐生產線進行鉻渣無害化處理,陸良化工一期鉻渣解毒生產線於12月15日經市環保局批准後轉入歷史遺留鉻渣無害化處置,當前累計日處理能力達到1400噸以上。截止12月31日,共無害化處理鉻渣48623噸,其中,完成33063噸新鉻渣無害化處理任務,處置歷史堆存鉻渣15560噸,陸良化工廠區內堆存的47623噸鉻渣(含歷史遺留鉻渣14560噸)全部無害化處理完畢,12月28日曲靖市對3個渣庫進行了檢查驗收。
在鉻渣處理過程中,曲靖市向企業派駐全天候監督員,對解毒過程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監督性監測,嚴防發生二次污染。處理後的監測化驗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均優於國家標准值,越鋼解毒生產線沖渣水和水淬渣、高爐除塵灰浸出液和陸良化工解毒後受污染土壤浸出液及污水均未檢出六價鉻,陸良化工解毒生產線在處理過程中污染物排放沒有對周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對鉻渣無害化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料,設立專門的堆放地點統一堆存,所產生的沖渣水循環利用後抽到廠內污水處理站處理;對處理廢水產生含三價鉻的污泥,先壓濾脫水後用解毒生產線處理。經過對曲靖越鋼、陸良化工廠區周邊環境監測顯示,南盤江越州段未檢出六價鉻,南盤江陸良段、團結河六價鉻達二類標准。
對江邊堆放的14.84萬噸歷史遺留鉻渣,曲靖市確保在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無害化處理任務。目前,陸良化工二期6萬噸/年鉻渣無害化解毒生產線已完成投資6180萬元,土建工程完成85%,12月31日進行單機試運行。
治理修復工作初見成效
鉻渣致污事件發生以來,曲靖市按照環保部和省環保廳的要求,對被污染的非法傾倒場地開展環境風險評估、編制治理修復方案並落實治理責任和資金等各項工作,目前,各項整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截止2011年12月14日,3個片區12個傾倒點及周邊村莊累計清運的7450.76噸受污染土壤、5222噸鉻渣、5673.42立方米受污染水全部無害化處理完畢。此外,對和平村砂場傾倒點周邊水井全部封閉,將安全的自來水接到村民家中,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自啟動治理修復以來,陸良化工投入資金760萬元,麒麟區人民政府投入100餘萬元,出動人員1萬多人次,挖機5台,裝載機3台,運輸車輛27台,徹底清除受污染土壤和水,對非法傾倒點的土壤進行跟蹤監測,一旦出現疑似情況,及時處置。
目前,鉻渣傾倒現場3個片區12個點的治理修復工作基本完成,叉沖水庫底泥治理基本達標,和平村砂場傾倒點治理工作已接近尾聲,地下水水質六價鉻濃度從治理前的8ppm下降到0.18ppm以下,水質明顯好轉。12月31日,市人民政府組織環保、工信、水務、農業等部門對傾倒點治理修復工作進行了初驗。
同時,曲靖市委託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牽頭、雲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和雲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配合對傾倒點進行環境風險評估。11月8日,專家組正式進入傾倒現場,開始風險評估工作。目前,風險評估工作已進行報告書編制階段,計劃於明年1月底前全面開展陸良化工廠區污染整治工作。

㈡ 雲南省滇池保護條例的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滇池的保護和管理,防治水污染,改善流域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滇池保護范圍內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滇池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昆明生產、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是昆明市城市備用飲用水源,是具備防洪、調蓄、灌溉、景觀、生態和氣候調節等功能的高原城市湖泊。
滇池分為外海和草海。
滇池外海控制運行水位為:正常高水位1887.5米,最低工作水位1885.5米,特枯水年對策水位1885.2米,汛期限制水位1887.2米,2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1887.5米。
滇池草海控制運行水位為:正常高水位1886.8米,最低工作水位1885.5米。
第四條 滇池水質適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外海水質按Ⅲ類水標準保護,草海水質按Ⅳ類水標準保護。
第五條 滇池保護范圍是以滇池水體為主的整個滇池流域,涉及五華、盤龍、官渡、西山、呈貢、晉寧、嵩明7個縣(區)2920平方公里的區域。
滇池保護范圍分為下列一、二、三級保護區和城鎮飲用水源保護區:
(一)一級保護區,指滇池水域以及保護界樁向外水平延伸100米以內的區域,但保護界樁在環湖路(不含水體上的橋梁)以外的,以環湖路以內的路緣線為界;
(二)二級保護區,指一級保護區以外至滇池面山以內的城市規劃確定的禁止建設區和限制建設區,以及主要入湖河道兩側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50米以內的區域;
(三)三級保護區,指一、二級保護區以外,滇池流域分水嶺以內的區域。
一、二、三級保護區的具體范圍由昆明市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布,其中一級保護區應當設置界樁、明顯標識。
城鎮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具體范圍由昆明市人民政府確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保護。
第六條 滇池保護工作遵循全面規劃、保護優先、科學管理、綜合防治、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第七條 省人民政府,昆明市人民政府,五華、盤龍、官渡、西山、呈貢區和晉寧、嵩明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有關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滇池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保護經費列入同級政府財政預算,建立保護投入和生態補償的長效機制。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通過教育、宣傳等活動,普及滇池保護知識,提高社會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發揮新聞媒體和社會監督的作用。
鼓勵社會力量投資或者以其他方式參與滇池保護。
鼓勵開展有利於滇池保護的科學探索和技術創新,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加強滇池保護和治理。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滇池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勸阻和舉報。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在滇池保護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㈢ 誰知道《環保條例》,重重有賞

環保條例?!城管說了算!

㈣ 關於施工現場廢氣,廢水污染防治有哪些規定

(1)大氣污染的防治。對於施工現場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是防治揚塵污染。企事業單位內和其他經營者,應采容取防治污染的措施,防止、減少大氣污染,對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對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實施監管。
(2)水污染的防治。《水污染防治法》規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城鎮排水和污水處理條例》和《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進一步規定了施工現場水污染控制要求。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關於污水排放的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關於污水排放的規定具體如下:

1、第二十一條 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也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許可證應當明確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濃度、總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排污許可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禁止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水體排放前款規定的廢水、污水。

2、第三十三條禁止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鹼液或者劇毒廢液。

禁止在水體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和容器。

3、第三十四條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放射性固體廢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質的廢水。

向水體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質的廢水,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規定和標准。

4、第三十五條向水體排放含熱廢水,應當採取措施,保證水體的水溫符合水環境質量標准。

5、第三十六條含病原體的污水應當經過消毒處理;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後,方可排放。

6、第三十七條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廢渣、城鎮垃圾和其他廢棄物。

禁止將含有汞、鎘、砷、鉻、鉛、氰化物、黃磷等的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存放可溶性劇毒廢渣的場所,應當採取防水、防滲漏、防流失的措施。

(5)雲南省水污染條例擴展閱讀

人民網北京10月16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第六章明確規定,排水戶未取得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治理措施,補辦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可以處5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提出了5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具體如下:

1、違反本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不依法作出行政許可或者辦理批准文件的,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不予查處的,或者有其他未依照本條例履行職責的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違反本條例規定,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排污許可證後不實施監督檢查的,對核發許可證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3、違反本條例規定,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排水戶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的,或者對符合法定條件的排水戶不予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違反本條例規定,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將雨水管網、污水管網相互混接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5、違反本條例規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覆蓋范圍內的排水單位和個人,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污水排入城鎮排水設施,或者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將污水排入雨水管網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對單位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人民網—《國務院:無許可證向城鎮排放污水者處50萬以下罰款》

㈥ 雲南省滇池保護條例的第六章 三級保護區

第四十九條 規劃、住房城鄉建設等行政主管部門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當控制審批。涉及項目選址的,批准前應當徵求滇池行政管理部門等有關部門的意見;對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項目,立項前或者可行性研究階段應當召開聽證會。
不得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造紙、製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煉汞、電鍍、化肥、農葯、石棉、水泥、玻璃、冶金、火電以及其他嚴重污染環境的生產項目。
第五十條 有關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宜林荒山統一規劃,組織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提高森林覆蓋率,保護森林植被、植物資源和野生動物,防治水土流失。
鼓勵社會力量以資金、技術、知識產權等形式參與植樹造林、濕地建設、水土保持等事業,改善流域生態環境。
第五十一條 林業、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25度以上的坡耕地限期退耕還林還草。
有關縣級人民政府、市級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泉點、水庫、壩塘、河道的保護,對沒有水源涵養林、護岸林帶的泉點、水庫、壩塘、河道周圍,限期植樹造林,封山育林。
第五十二條 從事採石、采礦、取土、挖砂等活動,應當按照批準的范圍、時間作業,採取措施妥善處理尾礦、廢渣,回填復墾土地,並在規定的期限內恢復表土層和植被。
第五十三條 三級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向河道、溝渠等水體傾倒固體廢棄物,排放糞便、污水、廢液及其他超過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污水、廢水,或者在河道中清洗生產生活用具、車輛和其他可能污染水體的物品;
(二)在河道灘地和岸坡堆放、存貯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或者將其埋入集水區范圍內的土壤中;
(三)盜伐、濫伐林木或者其他破壞與保護水源有關的植被的行為;
(四)毀林開墾或者違法佔用林地資源;
(五)獵捕野生動物;
(六)在禁止開墾區內開墾土地;
(七)新建、改建、擴建向入湖河道排放氮、磷污染物的工業項目以及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和自然景觀的其他項目。

㈦ 求 雲南省關於國務院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實行最嚴格
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的通知
國辦發〔〕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3年1月2日
(此件公開發布)

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
第一條為推進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確保實現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的主要目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中發〔2011〕1號)、《國務院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國發〔2012〕3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考核工作堅持客觀公平、科學合理、系統綜合、求真務實的原則。
第三條國務院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情況進行考核,水利部會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監察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審計署、統計局等部門組成考核工作組,負責具體組織實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責任主體,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行政區域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負總責。
第四條考核內容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目標完成、制度建設和措施落實情況。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主要目標詳見附件;制度建設和措施落實情況包括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等制度建設及相應措施落實情況。
第五條考核評定採用評分法,滿分為100分。考核結果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考核得分90分以上為優秀,80分以上90分以下為良好,60分以上80分以下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第六條考核工作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相對應,每五年為一個考核期,採用年度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考核期的第2至5年上半年開展上年度考核,在考核期結束後的次年上半年開展期末考核。
第七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行政區域考核期水資源管理控制目標,合理確定年度目標和工作計劃,在考核期起始年3月底前報送水利部備案,同時抄送考核工作組其他成員單位。如考核期內對年度目標和工作計劃有調整的,應及時將調整情況報送備案。
第八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在每年3月底前將本地區上年度或上一考核期的自查報告上報國務院,同時抄送水利部等考核工作組成員單位。
第九條考核工作組對自查報告進行核查,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重點抽查和現場檢查,劃定考核等級,形成年度或期末考核報告。
第十條水利部在每年6月底前將年度或期末考核報告上報國務院,經國務院審定後,向社會公告。
第十一條經國務院審定的年度和期末考核結果,交由幹部主管部門,作為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第十二條對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予以通報表揚,有關部門在相關項目安排上優先予以考慮。對在水資源節約、保護和管理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十三條年度或期末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在考核結果公告後一個月內,向國務院作出書面報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同時抄送水利部等考核工作組成員單位。
整改期間,暫停該地區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審批,暫停該地區新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對整改不到位的,由監察機關依法依紀追究該地區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第十四條對在考核工作中瞞報、謊報的地區,予以通報批評,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第十五條水利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制定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實施方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辦法,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本行政區域內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㈧ 雲南省星雲湖保護條例公布

原標題:雲南省星雲湖保護條例(2019年9月28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

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第十三屆]第二十三號

《雲南省星雲湖保護條例》已由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於2019年9月28日審議通過,現予以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9年9月28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星雲湖的保護,防治水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與星雲湖保護、管理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星雲湖保護堅持保護優先、科學規劃、統一管理、綜合防治、合理利用、綠色發展的原則。

第四條星雲湖最高運行水位為1723.35米(1985國家高程基準,下同),最低運行水位為1721.65米。

星雲湖水質以《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下同)Ⅲ類為保護標准,科學治理,改善、提高現有水質。實施星雲湖生態補水工程,其水質應當達到國家Ⅲ類水以上標准。

第五條星雲湖保護范圍按照功能和保護要求,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

一級保護區為星雲湖水域及星雲湖最高運行水位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100米以內的范圍;二級保護區為一級保護區以外徑流區的范圍。

一、二級保護區的具體范圍由玉溪市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布。一級保護區應當設置界樁、明顯標識。

第六條星雲湖保護實行河(湖)長制。河(湖)長的設置、職責和工作機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七條省人民政府、玉溪市人民政府、江川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星雲湖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保護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建立長期穩定的保護投入和生態保護補償、生態補水機制。

徵收的水資源費、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按照有關規定用於星雲湖保護。

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星雲湖的義務,有權制止和舉報污染湖泊、破壞生態環境等違法行為。

省人民政府、玉溪市人民政府、江川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星雲湖保護激勵機制,鼓勵基層組織、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力量參與湖泊保護,發揮新聞媒體和社會的監督作用。

第二章管理機構和職責

第九條省人民政府統籌領導星雲湖保護工作,協調處理有關星雲湖保護的重大問題,加強監督檢查。

第十條玉溪市人民政府對星雲湖實施統一保護和管理,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星雲湖保護治理長效機制,實施河(湖)長制,組織領導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工作;

(二)批準星雲湖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

(三)指導、督促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江川區人民政府履行星雲湖保護治理職責;

(四)負責星雲湖水資源調度;

(五)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一條玉溪市人民政府湖泊管理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負責指導江川區人民政府湖泊管理機構的業務工作;

(二)負責星雲湖一級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制定保護和管理措施,報玉溪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三)按照依法批準的范圍和許可權,在一級保護區相對集中行使生態環境保護、水政、漁政等部分行政處罰權;

(四)審查星雲湖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並對規劃的實施進行監管;

(五)配合江川區人民政府做好星雲湖保護工作;

(六)玉溪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二條江川區人民政府負責星雲湖保護和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統籌推進星雲湖保護范圍內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二)編制星雲湖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報玉溪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三)督促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星雲湖保護范圍內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履行星雲湖保護和管理職責;

(四)協助玉溪市人民政府湖泊管理機構在星雲湖一級保護區開展行政執法工作;

(五)玉溪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三條江川區人民政府湖泊管理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

(二)負責星雲湖二級保護區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三)協助玉溪市人民政府湖泊管理機構在星雲湖一級保護區開展行政執法工作;

(四)監督星雲湖保護治理項目的實施;

(五)玉溪市人民政府湖泊管理機構和江川區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第十四條星雲湖保護范圍內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本行政區域內履行下列職責:

(一)實施星雲湖保護治理的相關規劃、方案和措施;

(二)協助開展星雲湖保護行政執法工作,配合查處有關違法行為;

(三)控制面源污染和星雲湖沿岸污染源;

(四)收集、處理城鎮和農村生產、生活垃圾及其他廢棄物;

(五)指定人員負責日常保護和管理工作;

(六)江川區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五條省人民政府、玉溪市人民政府、江川區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星雲湖保護和管理工作。

第三章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

第十六條星雲湖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堅持保護優先,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其他相關規劃應當與星雲湖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第十七條星雲湖保護范圍內的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星雲湖流域水資源、水產資源、土地礦產資源、森林資源、野生動植物以及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古樹名木的保護。

第十八條江川區人民政府應當對星雲湖保護范圍內的水庫、河道、溝渠、濕地、湖泊等組織實施水污染綜合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對荒山荒坡進行生態修復,逐步實行退耕、還林、還草,改善流域環境資源承載能力。

第十九條江川區人民政府在星雲湖一級保護區有計劃地實施退耕、退塘,還湖、還濕地、還林,建設生態緩沖帶,實施環湖截污治污工程。對原住居民採取有效措施逐步遷出,對遷出的原住居民,依法給予補償安置。

第二十條星雲湖保護范圍內應當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綠色產業,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高效農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

第二十一條星雲湖保護范圍內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推廣農業綜合防控措施,鼓勵使用有機肥、生物農葯、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科學處置農業廢棄物。

星雲湖二級保護區范圍內畜禽規模養殖應當符合畜牧業發展規劃、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病死畜禽、畜禽糞便、污水等廢棄物,防止污染環境。

第二十二條星雲湖保護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當符合星雲湖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

在星雲湖二級保護區內原建成的磷化工等工礦企業和其他項目,應當採取措施防治污染,確保污染物排放達到規定標准。

第二十三條星雲湖保護范圍內的住宿、餐飲等經營者應當配套建設污水處理和垃圾收集設施,不得將污水和垃圾直接排入星雲湖及入湖河道、溝渠、水庫等。

城鎮應當實現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和處理全覆蓋,滿足處理和排放要求,逐步做到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

農村應當建立和完善日常保潔及生活垃圾、污水處理機制,建設垃圾、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實行垃圾收集、清運和處置責任制。

第二十四條星雲湖實行禁漁區和禁漁期制度。禁漁區由玉溪市人民政府劃定,在禁漁區禁止捕撈活動;禁漁期由玉溪市人民政府湖泊管理機構確定,在禁漁期禁止捕撈、收購和銷售星雲湖魚類。

第二十五條在星雲湖從事漁業捕撈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申請辦理捕撈許可證,繳納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並按照捕撈許可證核準的作業類型、場所、時限和漁具規格進行作業。

第二十六條星雲湖入湖船隻實行許可制度。入湖船隻的新增、改造、更新應當經玉溪市人民政府湖泊管理機構批准。

入湖船隻應當服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配備安全設備,禁止超載。

第二十七條一級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構築物,但經玉溪市人民政府批準的環保、水利、水文、通信、濕地工程及科研、執法船停靠設施除外;

(二)新建排污口;

(三)填湖,圍湖造田、造地、建魚塘,網箱、圍欄(網)養殖;

(四)爆破、打井、采沙、採石、取土;

(五)侵佔或者損毀湖堤、護岸,損毀或者擅自移動界樁、標識;

(六)養殖畜禽;

(七)毒魚、炸魚、電魚或者使用禁用的漁具、捕撈方法進行捕撈;

(八)獵捕野生動物,放生或者丟棄外來物種;

(九)在湖泊清洗車輛、寵物、畜禽、農產品和生產生活用具及其他污染水體的物品;

(十)傾倒、堆放、填埋、拋撒生產生活垃圾;

(十一)在湖岸灘地搭棚、擺攤、設點經營,燒烤、野炊;

(十二)燃放煙花爆竹、燒香燒紙、放孔明燈;

(十三)使用泡沫製品、輪胎等簡易浮動設施載人入湖;

(十四)二級保護區內禁止的行為。

第二十八條二級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新建、改建、擴建嚴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項目;

(二)向入湖河道、溝渠、城鎮排水管網排放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水污染物;

(三)向入湖河道、溝渠、水庫排放、傾倒油類、酸液、鹼液、有毒廢液、廢渣等;

(四)在入湖河道、溝渠、水庫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傾倒、堆放、存貯、填埋固體廢棄物,丟棄或者填埋病、死畜禽;

(五)在入湖河道、溝渠傾倒糞便,丟棄農葯、農葯包裝物,清洗施葯器械;

(六)隨意傾倒、堆放、填埋廢棄菜葉等農業廢棄物;

(七)在沿湖面山采礦、開山採石、挖砂取土、毀林毀草;

(八)生產、銷售、使用含磷洗滌用品和國家禁止的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葯;

(九)其他污染水體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第四章合理利用

第二十九條星雲湖的開發利用應當符合星雲湖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可以依託湖區資源發展生態漁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及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產和服務業。

第三十條星雲湖漁業發展應當按照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重點發展大頭鯉、星雲白魚,人工放養鰱魚、鱅魚、青魚、鯽魚、鯉魚。

在星雲湖引進、推廣水生生物新品種,應當通過科學試驗論證,並按照規定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三十一條星雲湖水資源的利用應當優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態環境保護,兼顧農業、漁業、工業用水等需要。星雲湖水量調度,應當保持合理水位,保證湖水水位不低於最低運行水位。因特殊情況確需在最低運行水位以下取用星雲湖水的,由玉溪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二條江川區人民政府應當合理利用星雲湖自然風光、自然遺產、人文景觀、優秀傳統文化習俗,按照有關規劃配套建設休閑、觀光、康體等設施,開展文化、體育、游樂等活動,傳承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

在星雲湖一級保護區內開展科研、影視拍攝、大型水上體育等活動,應當事先報經玉溪市人民政府湖泊管理機構批准。

第三十三條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單位對星雲湖保護、治理和合理開發利用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在星雲湖一級保護區內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的,由玉溪市人民政府湖泊管理機構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處罰:

(一)新建、改建、擴建除環保、水利、水文、通信、濕地工程及科研、執法船停靠設施以外建築物、構築物的,責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強制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單位或者個人承擔,並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二)填湖,圍湖造田、造地、建魚塘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清除障礙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網箱、圍欄(網)養殖的,責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強制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單位或者個人承擔,並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三)爆破、打井、采沙、採石、取土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整改,可以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四)侵佔或者損毀湖堤、護岸的,責令限期採取補救措施,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損毀或者擅自移動界樁、標識的,責令限期恢復原狀,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五)養殖畜禽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六)使用禁用的漁具、捕撈方法進行捕撈的,沒收漁獲物和違法所得,可以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毒魚、炸魚、電魚的,沒收漁獲物和違法所得,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捕撈許可證,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七)放生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的,給予警告,可以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八)在湖泊清洗車輛、寵物、畜禽、農產品和生產生活用具及其他污染水體的物品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九)傾倒、堆放、填埋、拋撒生產生活垃圾的,責令改正,對個人可以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十)在湖岸灘地搭棚、擺攤、設點經營或者燒烤、野炊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十一)燃放煙花爆竹、燒香燒紙、放孔明燈的,給予警告,可以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十二)使用泡沫製品、輪胎等簡易浮動設施載人入湖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十三)在禁漁期、禁漁區進行捕撈或者無證捕撈的,沒收漁獲物和違法所得,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十四)違反入湖許可制度的,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入湖船隻違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未配備安全設備或者超載的,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十五)未經批准開展科研、影視拍攝、大型水上體育活動的,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五條在星雲湖二級保護區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的,由江川區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處罰:

(一)在入湖河道、溝渠、水庫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丟棄或者填埋病、死畜禽的,由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二)在入湖河道、溝渠傾倒糞便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個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三)在入湖河道、溝渠丟棄農葯、農葯包裝物或者清洗施葯器械的,由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四)隨意傾倒、堆放、填埋廢棄菜葉等農業廢棄物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個人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五)在沿湖面山采礦、開山採石、挖砂取土的,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采出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六)生產、銷售含磷洗滌用品的,服務業經營者、工業企業使用含磷洗滌用品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七)原建成的磷化工等工礦企業和其他項目,污染物排放未達到標準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責令其採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停業、關閉。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行為,本條例未作處罰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七條以侮辱、毆打等方式阻礙國家工作人員在湖泊管理中履行職務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國家工作人員在星雲湖保護和管理中貪污受賄、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玉溪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

第四十條本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2007年9月29日雲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的《雲南省星雲湖保護條例》同時廢止。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