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法規堆高
⑴ 建築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規定盤園鋼筋允許堆放高度是幾層
高度不行超過2米,層數不應超過3層。
⑵ 生產車間貨物堆高有什麼規定
主要是按照貨物的穩定角度來說,如果你的基礎控制的穩定,多高都可以。
⑶ 倉庫規定的堆高高度是多少
倉庫堆物的高度應根據倉庫本身的高度、堆放貨物的種類、消防設備設置、版電氣安裝、所用的權設備等來考慮。垛高與梁的距離不得小於0.3米,貨物與水噴淋頭的距離不得小於90厘米。且白熾燈照明燈具下方不準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與物品水平間距不得小於0.5米。
甲、乙類移動貨物的堆高(鏟車操作)不得高於1個托板,丙類貨物不得高於兩個托板高度。
⑷ 有倉庫堆高限制相關的法律法規嗎
倉庫堆物的高復度應根據倉庫制本身的高度、堆放貨物的種類、消防設備設置、電氣安裝、所用的設備等來考慮。
通常情況下,垛高與梁的距離不得小於0.3米,貨物與水噴淋頭的距離不得小於90厘米。且白熾燈照明燈具下方不準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與物品水平間距不得小於0.5米。
⑸ 1米5的正方體堆高多少是國家安全標准
這個要看正方體是什麼材料做的。
假如是紙箱的話,也得看裡面裝的什麼東西。
具體能內堆多高容,一是要看裡面的東西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另一個也要看堆放的場地情況。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裝有產品的箱子堆的層數太少,就會太佔地方;堆的層數太高,下面的產品就有可能壓壞了,而且太高的話,下層箱子和某些種類的產品承受不了重量就會變形,就會導致整個堆垛倒塌,發生安全事故。
我覺得這個國家是沒有標準的。有的話也是分行業不同,標准不同的。比如1.5米的棉花,1.5米的精密儀器,1.5米的水果,1.5米的金屬塊,等等,堆疊的高度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場地夠用,建議還是堆的低一點,如果場地不夠用,根據產品不同,也盡量不要超過5到8層就好。
⑹ 高處作業有哪些安全規定
凡在離地面2m以上的地點進行工作為高處作業。進人高空作業現場,應戴安全帽。高處作業人員必須使用安全皮帶。高處工作傳遞物件,不得上下拋擲,應使用工具袋。
在進行高處作業時,除有關人員外,不準他人在工作地點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作地點下面應設置圍欄或裝設其他保護裝置,以防落物傷人。
(6)安全法規堆高擴展閱讀:
高處作業指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高處作業要求承載時建築物或支承處應承住吊籃的載荷,理論上來說高處作業有一定的風險。
建築施工中的高處作業主要包括臨邊、洞口、攀登、懸空、交叉等五種基本類型,這些類型的高處作業是高處作業傷亡事故可能發生的主要地點。
要求
1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帽的製作與使用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安全帽》(GB2811)的有關規定。
2 懸空高處作業人員應掛牢安全帶,安全帶的選用與佩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安全帶》(GB6095)的有關規定。
3 建築施工過程中,應採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對建築物進行封閉(或採取臨邊防護措施)。
4 建築施工期間,應採取有效措施對施工現場和建築物的各種孔洞蓋嚴並固定牢固。
5 對人員活動集中和出入口處的上方應搭設防護棚。
6 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應在施工方案中確定,並在施工前完成,最後經驗收確認符合要求。
7 患有精神病、癲癇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及其他不適合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施工。
8 高處作業的人員應按規定定期進行體檢。
高處墜落事故的具體預防、控制,是依據不同類型高處墜落事故的具體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對每類高處墜落事故進行具體預防、控制要點。
(1) 洞口墜落事故的預防、控制要點:預防留口、通道口、樓梯口、電梯口、上料平台口等都必須設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護設施(蓋板、圍欄、安全網);洞口防護設施如有損壞必須及時修繕;洞口防護設施嚴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應背朝洞口作業;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鬧或跨越洞口及從洞口蓋板上行走;同時洞口還必須掛設醒目的警示標志等。
(2) 腳手架上墜落事故的預防、控制要點;要按規定搭設腳手架、鋪平腳手板,不準有探頭板;防護欄桿要綁扎牢固,掛好安全網;腳手架載荷不得超過270kg/m2;腳手架離牆面過寬應加設安全防護;並要實行腳手架搭設驗收和使用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⑺ 倉庫貨物垛高規定
物料堆放重物在下,輕物在上,易損物品要固定,易倒物品要擠壓住;長物要放倒。立體堆放的材料和物品要限制堆放高度,垛底與剁高之比為1:2的前提下,垛高不得超過2米,堆垛不得傾斜、有晃動。鋼材應靠通道側放置整齊;滑動物件要有支架或穩固措施,圓筒產品或工件滾動面不得面向安全通道。各種量具不得放在車床活動面、導軌上。鋼絲繩要上架,且有明顯標識。物料擺放不得影響操作,經常活動地帶應留有0.6m的空間。
總體布局的基本原則:
1.1利於作業優化。倉庫作業優化是指提高作業的連續性,實現一次性作業,減少裝卸次數,縮短搬運距離,最短的搬運距離;最少的搬運環節;使倉庫完成一定的任務所發生的裝卸搬運量最少。同時還要注意各作業場所和科室之間的業務聯系和信息傳遞。保證倉庫安全。
1.2單一的物流流向,保持直線作業,避免迂迴逆向作業;強調唯一的物流出口和唯一的物流入口,便於監控和管理;
1.3最大限度的利用平面和空間
1.4節省建設投資。倉庫中的延伸型設施——供電、供水、供暖、通訊等設施對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的影響都很大,所以應該盡可能集中布置。
1.5便於儲存保管。提高物品保管質量;
1.6保管在同一區域的貨物必須具有互容性,當貨物的性質互相有影響或相互有抵觸時,不能在相同的庫房內保存。
1.7保管條件不同的貨物不能混存。如溫濕度等保管條件不同,不宜將它們放在一起,因為在同一個保管空間內,同時滿足兩個或多個保管條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是不實際的。
1.8作業手段不同的貨物不能混存。當在同一保管空間內,物體的體積和重量相差懸殊時,將嚴重影響該區域作業所配置的設備利用率,同時也增加了作業的復雜性和作業難度。
1.9滅火措施不同的貨物不能混存。當火方法不同的貨物放在一起,不僅會使安全隱患增加,也增加了火災控制和撲救的難度和危險性。
區域規劃的方法
2.1按照倉儲的功能不同進行分區。各功能區的規劃和布局是否合理,將對倉庫作業的效率、質量、成本和贏利目標的實現產生很大的影響。一般使用面積的1/3被用作非倉儲功能。除非受條件所限將物流出入口規劃在一個區域。
2.1.1通道。通道暢通;物流入口和物流出口要掛牌;將通道和功能區域用油漆在地面規劃出來。分為主通道、副通道、檢查通道。需要路面平整和平直,減少轉彎和較差。
2.1.2辦公區。為了增加保管面積,倉儲辦公室盡可能設置在倉庫內的二樓,或規劃在入口處,便於溝通交流和快速反應;
2.1.3生活區。食堂、更衣室、衛生間、休息區。
2.1.4工具區。集中管理,便於維修、養護;規定消防設施存放的位置;車庫;變電室;油庫;維修間;
2.1.5保管區。保管區內功能的規劃。
2.1.5.1驗收區。接待供應商的區域。
2.1.5.2整貨區。主要的倉儲區域。
2.1.5.3散貨區。規模大的企業可以將拆包的整件貨單獨設置區域,貨位與整貨區相對應,便於分揀備貨管理。這一區域的規劃對高效作業和客戶服務起著關鍵性作用。
2.1.5.4備貨區。提前按定單備貨,擺放整齊、不同客戶訂單備貨要有明顯分隔,目視化看板管理,如設立配送地區牌,規劃每天固定滾動配送區域,防止串貨丟失現象;備貨區是個問題比較多的區域,一定要嚴格管理。
2.1.5.5復核區。對出入庫的最後把關,與客戶交接區域。
2.1.5.6退貨區。接受顧客退貨。
2.1.5.7廢品區。等待報廢核銷。
2.1.5.8次品區。有修復或退貨給供應商的可能。
2.2按照庫存商品理化性質不同進行分區,確定存入同一庫房的物資品種理化性質相同,便於採取養護措施;如:金屬區、塑料區、紡織區、冷藏區、危險品區等。
2.3按照庫存商品使用方向不同進行分區,如專用品:中葯、西葯、保健品;
2.4 按照庫存商品供應商不同進行分區,便於項目管理。
3、《倉庫平面圖》,顯示倉庫內的通道和區域、門窗、樓梯、電梯的位置,顯示消防設施位置,顯示倉庫所在的地理位置,所處的外界周邊環境;
4、貨位規劃
4.1貨位擺放原則
4.1.1最接近物流出口原則。在規定固定貨位和機動貨位的基礎上,要求物料擺放在離物流出口最近的位置上。
4.1.2以庫存周轉率為排序的依據的原則。經常性的出入庫頻次高且出入量比較大的品種放在離物流出口最近的固定貨位上;當然,隨著產品的生命周期、季節等因素的變化,庫存周轉率也會變化,同時貨位也在重新排序。
4.1.3關聯原則。由於bom表或習慣,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聯的物料被經常同時使用,如果放在相鄰的位置,就可以縮短分揀人員的移動距離,提高工作效率。
4.1.4唯一原則。(合格的)同一物料要求集中保管在唯一貨位區域內,便於統一管理,避免多貨位提貨;當然,自動化立體倉庫不用嚴格遵守這個原則。
4.1.5系列原則。同一系列的物料,設置一個大的區域,如油品區、半軸區、軸承區、晨新(供應商)區、富奧區、標准件區、橡膠件區、易損件區等。
4.1.6隔離易混物料原則。外觀相近,用肉眼難以識別的物料,在標示清晰的基礎上,要間隔2個以上的貨位,防止混在一起,難以區分。
4.1.7批號管理原則。適用於食品、葯品、化妝品等對有效期比較敏感的商品,一個批號的商品必須單獨放在一個貨位上;通過先進先出,進行嚴格管理,同一批號的商品如果檢驗不合格或者早產不允許放行,要設立紅牌警示,避免混出工廠,產生質量事故;
4.1.8面對通道原則。即把商品的標示面對通道,不僅是把外面的一層面對通道,而且要把所有的商品標示都要面對通道,面對同一方向,使分揀人員能夠始終流暢地進行工作,不用中斷工作去確認標示。不圍不堵。
4.1.9合理搭配原則。要考慮物料的形狀大小,根據實際倉庫的條件,合理搭配空間;避免空間不足多貨位放貨,避免空間太大使用不充分。
4.1.10上輕下重原則。樓上或上層貨位擺放重量輕的物料,樓下或者下層貨位擺放重量大的物料,這樣可以減輕搬運強度,保證貨架、建築與人員的安全。
4.1.11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品單獨區域存放原則。重點管理維護,避免影響其它物料的安全。
4.1.12目視化看板原則。繪制《貨位平面圖》,標明商品明確的貨位,即使是臨時人員,也能准確無誤的分揀出正確的商品。
4.1.13「五距」——頂距:距離樓頂或橫梁50厘米,燈距:防爆燈頭距離貨物50厘米,牆距:外牆50厘米,內牆30厘米,柱距:留10-20厘米,垛距:留10厘米。易燃物品還應留出防火距離。
⑻ 儲備糧糧堆超高違反什麼法律
儲備量量堆超高違反的不是法律,而是規律。還有紀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