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相關法律法規
1. 中國有沒有供暖方面的法律
只有各地方的供暖方面的法律法規,查找辦法:請點擊你所在的省政府設立的網站.如某某省供暖管理辦法等。這個應該能找到你想要的!如果有用的話,親別忘了,採納哦!
2. 冬季供暖國家的規定是怎樣的,
集中式採暖居室中央1.5米處氣溫的適宜范圍為16~20℃,分散式採暖居室中央1.5米處氣溫的適宜范圍為13~17℃,任何地區的冬季室內溫度均不得低於13℃。
自從2002年的時候,我們國家制定了《室內空氣質量標准》,即GB/T18883-2002。規定冬季採暖標准為16~24℃,符合這個標準的室內溫度就是舒適的室內溫度。
選擇一個舒適的溫度,對人的度冬也是有幫助的,如果太冷,會讓人產生凍傷等情況,尤其是一些老人,更是沒有辦法度過一個舒適的冬天,尤其是一些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更是要在冬天注意保暖。
考慮到不同供暖地區居民生活習慣的不同,分別對寒冷、嚴寒地區和夏熱冬冷地區的冬季室內計算溫度進行規定。當使用條件有特殊要求時,各類建築物的室內溫度可按照國家現行有關專業標准、規范執行。
根據國內外有關衛生部門的研究結果,當人衣著適宜、保暖量充分且處於安靜狀態時,室內溫度20℃比較舒適,18℃無冷感,15℃是產生明顯冷感的溫度界限。
(2)供暖相關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我國冬季室內衛生對溫度要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室內溫度:集中式採暖居室中央1.5米處氣溫的適宜范圍為16~20℃,分散式採暖居室中央1.5米處氣溫的適宜范圍為13~17℃,任何地區的冬季室內溫度均不得低於13℃。
垂直溫差:指居室中央地面以上0.1米處的氣溫與距地面以上1.5米處的氣溫之差。垂直溫差過大,會使足部溫度下降,體溫調節緊張,不利於健康,一般垂直溫差應小於3℃。
水平溫差:指居室內1.5米處各點的氣溫之差。一般在門口、窗口、走廊等處氣溫偏低、房間內的水平溫差過大容易使人受涼,水平溫差以不超過2~3℃為宜。
《室內空氣質量標准》(GB/T18883-2002)明確規定:冬季採暖溫度16-24℃,符合這個標準的室內溫度就是舒適的室內溫度。。
《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GB50189-2005)中規定了辦公、體育、商業、餐飲等不同建築類型房屋的不同室內溫度標准。
《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對室內採暖設計溫度做了明確的規定:設計採暖時,冬季室內計算溫度應根據建築物的用途確定,民用建築的主要房間易採用16-24℃;輔助建築物及輔助用室的溫度中浴室≥25℃,更衣室≥25℃,辦公室及休息室≥18℃,食堂≥18℃,盥洗室及廁所≥12℃。
3. 供熱方面有法律或法規嗎
有,《合同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至一百八十四條,這是關於合同方面的。看你要什麼方面的問題
4. 涉及城市供熱的有關法律法規依據都有哪些編制城市供熱管理辦法需要遵循的。
目前我國關於供熱的法律法規很少,城市供熱管理辦法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而定的
5. 國家關於冬季取暖的標準的法律或法規(在線等,全部正確加100分)
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關於調整職工冬季取暖補貼標準的通知
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根據北京市勞動局、人事局、財政局《關於調整職工冬季取暖補貼標準的通知》(京勞險發[1999]60號)精神,決定自l999年冬季起調整中央國家機關家居本市職工冬季取暖補貼標准,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本市長城以內地區取暖補貼標准由原定的120元提高到140元。
二、延慶、懷柔、密雲、平谷四個縣的長城以外地區的取暖補貼標准由原定的135元提高到160元。
三、屬於發放取暖補貼范圍的職工,因故不能回家而住在集體宿舍的,由本單位每年從發放給本人的補貼中扣除45元作為職工住集體宿舍的取暖費用。
四、調整取暖補貼所增加的開支,仍按原規定的資金渠道解決。以前印發的有關文件中與本通知有抵觸的,以本通知為准。
二000年一月二十七日
河北省企業現行補貼項目及標准
(六)冬季取暖補貼 (《關於調整職工冬季取暖補貼標準的通知》冀勞人險[1990]365號)
1.張家口和承德市以及秦皇島市的青龍縣在原標準的基礎上各增加15元,即:張北、康保、沽源、尚義四縣和豐寧、圍場;縣的壩上地區由60元調整為75元;赤誠、崇禮二縣的壩下地區由45元調整為65元;張家口、承德二市和所管轄其他縣、秦皇島的青龍縣有35元調整為50元。
2.其它縣市,均在原標準的基礎各增加10元,即:廊坊、唐山、秦皇島市、縣和保定的淶源縣由原來的36元調整為36元。保定市及所管轄縣由原20.5元調整為30.5元;滄州市和所管轄縣由原定標准23元調整為33元;石家莊市、衡水市和所管轄縣由原定標准20元調整為30元;邯鄲、邢台及所管轄縣(市)由原定標准18元調整為28元。
6. 國家規定的供暖標準是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城鎮供熱服務》中規定:
第五條第一項 供暖溫度專
在正常天氣條件下,屬且供熱系統正常運行時,供熱經營企業應確保用戶的卧室、起居室內的供熱溫度不低於18℃。
注1:正常天氣條件指各地建築物供暖系統設計時限定的室外日平均氣溫,具體依據GB50735-2012中附錄A「室外空氣計算溫度」的規定執行。室外日平均氣溫以專業氣象部門發布的數據為准。
注2:可自主設定、調節室內溫度的除外。
注3:已實行熱計量計費的熱用戶按已簽訂的供熱合同約定執行。
(6)供暖相關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禁止實施下列危害供熱安全的行為:
1、在規定的地下熱力管道安全間距范圍內修築建築物、構築物。
2、在規定的地下熱力管道安全間距范圍內堆放物品,或者進行挖掘、取土、鑽探、打樁、埋桿、栽植深根性植物和爆破作業。
3、向供熱管溝內排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堵塞物品及雨水、污水、工業廢液、垃圾。
4、擅自接入供熱管網。
5、擅自在室內採暖系統上安裝危害系統安全的設備。
7. 國家規定哪些地方要供暖以什麽為界限分別從何時供暖
中國之所以實行集中供暖主要原因是在建國初期,形成了「一邊倒」的外交格局,曾經歷過各行各業向蘇聯學習的歷史階段。蘇聯則是當時世界集中供熱規模最大的國家,參照當時蘇聯的模式,初步建立了住宅鍋爐供暖體系。
由於建國初期經濟水平落後,能源緊缺,節約經濟成本的前提下,優先考慮氣候寒冷的北方地區。根據前蘇聯的氣候計算方法規定,室外溫度5攝氏度以下定義為冬天。因此,只有累年日平均氣溫穩定低於或等於5℃的日數大於或等於90天被界定為集中供暖的地區。
中國劃分南方和北方的這條分界線是1908年由中國地學會(即現在的中國地理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從自然地理分區的角度出發提出的,「北嶺淮水」這條線,從海濱到江蘇淮安,再到河南信陽,一直到陝西安康,長約上千公里寬約數十公里。南北供暖的分界線是秦嶺-隴海線,此線以南地區一律不集中供暖。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專家介紹,這些地區累年日平均溫度低於或等於5攝氏度的天數不夠90天,因此不值得集中供暖。
但是,評判冷暖的標准有四個:溫度、濕度、風速和光照。其中,濕度對於人體感受到的冷暖影響比較大,氣象學普遍認為濕度每增加10%,人體感受到的溫度則降低1攝氏度。對比我國南北方情況可看出,長江中下游城市冬天濕度平均在70%左右。以上海為例,1月、2月是上海全年最冷的季節,平均氣溫為3-5攝氏度,氣溫小於-5攝氏度的天數約為4-5天。但是上海冬季濕度較大,一般在60%左右,而北方地區平均濕度為20%左右,上海比北方地區濕度高了40%;按照濕度對溫度的影響可推算得知,上海的「溫度」實際是1度到-1度左右,而這一溫度下,北方地區已經實行了集中供暖,將室內溫度提高到標准溫度16-18度。長江流域室內溫度平均在10度以下,比北方地區室內溫度低10度左右,極端最低氣溫甚至在0度以下。而科學家認為18度是人體感受最舒適的溫度,11度則為人對寒冷耐受的最低限度。長江流域地區以及南北分界線以南的周邊地區,冬季因為沒有集中供暖的暖氣,而只能採用火盆、電暖器、空調等方式取暖。南北供暖分界線以南的周邊地區不供暖,是因為這些地區年日均溫度低於或者等於5攝氏度的天數不到90天,而這個氣溫並沒有考慮濕度、風速等其他相關因素。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南方冬季供不供暖已經引發了很多爭議,國家也正在解決當中。
8. 上哪裡可以查到供暖方面的法律法規
請點擊你所在的省政府設立的網站.如某某省供暖管理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