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三坊七巷規章制度保護

三坊七巷規章制度保護

發布時間: 2021-02-16 23:14:16

㈠ 最早提出保護三坊七巷古建築群的是誰

「三坊七巷」保護話題幾十年來從未中斷過,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普通市民全都參與進來。
為保住福州這一歷史的名片,在「全中國24小時都在開工,建一座叫『現代化中國』的建築物」時,福州選擇了「慢」下來,追求一種更優雅的生活方式。當福州市政府意識到按照國際慣例開發商的設計方案,三坊七巷將不復存在,城市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岌岌可危時,於2005年終止了與閩長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閩長公司」)的三坊七巷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我們非常高興,努力總算沒有白費。如果當時不及時叫停香港那位著名建築師做的改建三坊七巷的規劃,這個規劃後來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阮儀三稱為只滿足開發商出房率的要求、是不懂歷史街區保護的規劃方案,現在的三坊七巷就不復存在了……」福建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鄭成鍾如是說。
一位長期關注此事的專家表示,歷經十幾年的波折後,隨著一紙合同的終止,三坊七巷的「資本主導」模式回到了「政府主導保護性開發」的正確模式上來,福州三坊七巷,又迎來了一個新的保護機遇。它在吸引人們廣泛關注的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保護意識。福州三坊七巷,重現海西風采正有時了。

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築群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的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兩個街區,部分建築先後被列為鼓樓區文物保護單位、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衣錦坊水榭戲台等11處建築被聯合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林覺民故居:林覺民、冰心故居,林長民及林徽因祖居,1983年市保,1996年第四批省保,2006年第六批國保。
文儒坊陳氏民居:陳承裘、陳寶琛故居,1988年區保,1992年市保,2005年第六批省保,2006年第六批國保。

㈡ 在三坊七巷保護修復過程中 福州市政府是如何做到對人民負責的

七巷」保護修復工程正式啟動(「三坊七巷」的修復工作總投資達40億,將全面修回復159座明清古建築,答力爭2010年基本完成)。目前,「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的市政基礎設施及道路改造已竣工,南後街歷史風貌重現在了世人面前。

南後街風情錄(實拍組圖)詳見:
第三屆福州南後街元宵燈會的五宗「最」(組圖)
詳見:

㈢ 福建三坊七巷是咋回事

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中軸線以西,西、南至安泰河,東至八一七路,北臨楊橋路。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自北而南依次為: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總佔地面積38.35公頃(575.25畝)。它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建省福州市重要的標志之一,1999年國務院批復的《福州城市總體規劃》即列為歷史文化保護區,2006年5月,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築群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福州三坊七巷基本保留著唐宋遺留下來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時期古建築,涵蓋了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建築計159座,其中包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掛牌保護單位8處,歷史保護古建築131處,被譽為「明清建築博物館」、「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國家文物局單霽翔局長稱「三坊七巷是全國留存至今最好的歷史文化街區,擁有眾多的唯一性」。

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自從晉、唐代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於清至民國走向輝煌,見證了自中原人入閩以來福州城市發展,濃縮了福州城市文化變遷歷史,也涌現出大量對當時社會乃至中國近代史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如林則徐、沈葆楨、林旭、嚴復、林覺民、林紓、林徽因、冰心、盧隱、郁達夫、郭化若等。他們無論是對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還是對洋務運動、變法維新乃至辛亥革命以來中國近代的政治、文化、思想、科技和軍事的發展進程,均發揮了重要的乃至影響全局的作用。同時,眾多才學兼優的良吏、能工巧匠及富商、實業家等萃聚於三坊七巷,如唐代著名學者黃璞,宋代理學家陳襄、詩人陳烈、國子監祭酒鄭穆,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台灣掛印總兵甘國寶,以及民國海軍總長劉冠雄,海軍司令杜錫珪、藍建樞,海軍將領陳季良,近代文化名人陳衍、何振岱,革命烈士翁良毓等人。此外,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還是閩台歷史文化親緣的見證,福州城市精神的集中代表以及閩學的發源地之一。

與三坊七巷相鄰的南後街是三坊七巷歷史街區的中軸,是連接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主要通道。沿街分布多處文物保護單位與歷史保護建築及老字型大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古舊書籍、裱褙、花燈等傳統文化商業。明清時期,這里兩側曾聚集著書肆、刻坊、花燈、裱褙、銅器、筆庄、生漆、當鋪等大小商店數百家。我國第一部外文譯作《巴黎茶花女遺事》,正是從南後街刊刻出版的。清末舉人王國瑞有詩句描述南後街的繁華景象,「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後街。」將南後街比作北京的琉璃廠,足見當時街市的繁榮。

為此,三坊七巷歷史街區成為了福州人文薈萃的縮影,凸顯著因歷史上多種文化交融而形成的獨具地域特色的閩都文化以及多元聚合的地域文化,承載了福州城市發展豐富的歷史文化沉澱,充分體現著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物質與非物質文化的特色與價值,是福州「四大文化」品牌之一,被評為「福州十大名片」之首。

保護修復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對城市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弘揚,是對城市建築遺產的保護與恢復,有利於推動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進程,對於建設「文化強市」、提升福州城市競爭力和城市文化品位、擴大城市影響度、培育和開發文化旅遊市場等方面,將起到重要作用,也為福州在海西兩個先行區建設中打基礎、挑大樑、樹形象、走前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但由於歷史原因,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內古建築缺乏維修、保護,院落內搭建、破壞、老化嚴重,房屋質量持續下降;街區內人口密度過高,居住條件擁擠,環境惡劣;街區內現代市政基礎設施缺乏,居民生活條件十分惡劣,缺乏必備的消防設施,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到了非保不可、急需搶救保護的關鍵時刻。對此,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市政府充分認識到保護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的重要意義,將保護修復福州三坊七巷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並決定投資40.5億元保護修復三坊七巷。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黃小晶、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及國家建設部領導多次視察三坊七巷文物保護修復工作,並對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福州市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袁榮祥為組長的「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利用領導小組」,聘請全國著名文物保護專家羅哲文教授等8位專家為領導小組的專家顧問,對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作進行全程指導,聘請我國著名的歷史街區保護及古建築修復專家張傑教授和張之平高工擔任責任規劃師和責任建築師,對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規劃設計、建築設計、文物修復及工程質量等工作進行把關。並在2008年9月,成立正式機構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員會,全面統籌開展各項工作。

為了確保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006年以來,福州市先後編制了《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批准頒布了《福州市三坊七巷、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辦法》、《福州市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古建築搬遷修復保護辦法》、《三坊七巷保護修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審核制度》、《三坊七巷文物保護管理細則》、《三坊七巷文物建築保護修復技術規范》、《文物建築修復工程定額》以及《工程造價審核制度》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

為整治街區環境,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優化人居環境,使其成為保持傳統文化特色的居住社區。福州市根據保護規劃的要求,按照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採取積極、持續、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合理疏散居住在三坊七巷不協調建築和文物保護單位中違章搭蓋建築內的居民,努力解決居民居住和發展需求,制定切實有效的原住民保護措施和政策,調動居民參與的積極性,讓傳統風貌的保護成為居民的自覺行動。在疏散過程中,只要條件允許,盡量讓提出留住申請的原住民留下來,讓那些有代表性的民間商業,如老字型大小、手工藝作坊等留下來,在政府統一規劃的前提下,積極組織留住居民參與保護修復工程,並由政府補貼修復費用(文保單位政府補貼40%,歷史建築政府補貼10%)。

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方針為准則,按照「政府主導,居民參與,實體運作,漸進改善」指導思路進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文物建築和歷史建築的保護修復。依法保護好街區現存的文物建築、歷史建築等,按「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對國家、省、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文物古跡進行重點修復和展示。二是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充分挖掘三坊七巷歷史文化內涵,保護和傳承街區特有的戲劇、曲藝、習俗、人文精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是街區歷史風貌的修建保護。修復歷史街區原貌,拆除和改建街區內不協調建築。四是市政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對街區內給排水、供電、供氣、安防、通訊、道路、河道進行整治,將現代化的設施通過地下入戶。在具體實施中堅持最大可能保留舊有建築及歷史信息,體現真實的傳統構造的建築形式表達,對於更新建築的外立面(木構或青磚)均採用傳統材料、傳統工藝與構造做法,力求反映三坊七巷風貌的原真性,而內部空間則立足於建築的使用功能與滿足當代的生活需求。

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於2006年12月底正式啟動,目前正根據「鑲牙式、微循環、漸進式、小規模、不間斷」的原則進行保護修復,已完成國家級文保單位林覺民故居的維修及重新布展並對外開放;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水榭戲台修復工程經過一年多的修復,現已基本完成。水榭戲台的保護修復按照「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盡可能的保持了原建築構件,保留文物的原真性。我們還認真總結本次修復工作的經驗,用於指導其他國家級文保單位的修復工作,其中林聰彝故居、二梅書屋、小黃樓的修復工作已全面啟動;歐陽花廳、陳承裘故居、沈葆楨故居正在進行修復工程前期准備工作。在做好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修復工作的同時,其他各級文保單位及保留歷史建築,福州市也將繼續根據「鑲牙式」原則進行修復。此外,南後街沿線建築已根據國家文物局批復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保護區南後街地段建築保護與整治設計方案》修復完畢。三坊七巷的市政基礎設施改造周邊風貌協調區的建設工作正穩步推進。

保護修復後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將保留著明清到民國時期的福州特色傳統建築風格,挾裹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承延著濃烈的閩都文化,保持著流傳千古的神秘色彩,將成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名片。

㈣ 三坊七巷為什麼被稱為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

因為它的坊巷制度是從唐宋就開始了,特別是三坊七巷是巷巷相通,宅院回之間也是相通的只是平常都答關的,只是發生大事,如火災等,可以打開鄰居家的小門,還有一些里坊制度,鄉約等等。研究這些到現在還保留在市中心的坊巷制度,是不是就是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

㈤ 跪求福州市「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

因為基本保留著唐宋遺留下來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時期古建築,而曾被稱為「全國留存至今最好的歷史文化街區。再就是這些古建築已經比較少的了,我黨是中國...

㈥ 什麼是可持續旅遊

可持續旅遊其本質是不斷保持環境資源和文化完整性,並能給旅遊區居民公平的發展機會。具體而言,就是要增進人們對旅遊所產生的環境效應與經濟效應的理解,強化其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促進旅遊業的公平發展;改善旅遊接待地區的居民生活質量;向旅遊者提供高質量的旅遊生活質量,以及保護未來社會旅遊資源或產業開發賴以存在的生態環境等。

可持續旅遊要求人們以長遠的眼光從事旅遊經濟開發活動並對經濟不斷增長的必要性提出質疑,同時要求確保旅遊活動的開展不會超越旅遊接待地區未來亦有條件吸引和接待旅遊者來訪的能力。

(6)三坊七巷規章制度保護擴展閱讀

可持續性的概念第一次引起公眾的注意是自1980年3月一份題為《世界保護戰略》的刊出而引起.而「可持續發展」的號召則在1987年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的年度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提出。

該報告明確地提出,可持續發展是「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威脅」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理論的誕生和發展。標志著人類在理解環境承載能力和優先發展之間的關繫上已發生了觀念上的根本改變。

可持續旅遊的發展不僅需要旅遊相關從業者們不懈的努力,更需要得到旅遊者的支持。中國可持續旅遊協會的建立出於一個樸素、美好的出發點,剛剛建立之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從今天、從現在出發。

㈦ 三坊七巷為什麼被譽為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坐落於福州市中心城區(鼓樓區),在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中軸線以西,西、南至安泰河,東至八一七路,北臨楊橋路。由三個坊、七條巷、一條中軸街肆組成,一條中軸街肆為南後街,「三坊」「七巷」分列東西兩側,「三坊」即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

據了解,「三坊七巷」起於晉,基本格局形成於成於唐、五代,到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中葉發展到了鼎盛。 「三坊七巷」總佔地約45公頃,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現存古建築200多座,坊坊相連、巷巷相通,粉牆黛瓦、布局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被譽為「明清古建築博物館」、「中國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 地靈人傑,福州許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與之密切相關。自晚清至民國初年,從這里走出或與之有密切關系的、對中國近現代化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就包括林則徐、沈葆楨、嚴復、陳寶琛、林旭、林覺民、左宗棠等等,冰心、鄧拓、郁達夫等文化名人就更多了。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曾精闢地概括稱「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但是由於歷史原因,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內的古建築缺乏維修保護,破壞、老化嚴重,房屋質量持續下降,也存在著消防等嚴重的安全隱患。近年來,福建和福州有關部門投入巨資,統籌開展三坊七巷保護修復與開發利用工作。

目前,三坊七巷大范圍的古建築修繕工作已陸續完工,配套功能日臻完善;其所蘊含的民俗活動、民間曲藝、民間工藝、風味飲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遺產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也得以延續,正逐步成為福州市帶動文旅產業壯大發展的重要力量。

㈧ 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11月1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專旅遊工藝品銷售等。屬
法定代表人:林敬金
成立時間:2008-11-14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10010020553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福州市鼓樓區營房裡10號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