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交規條例
A. 老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還有效
老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還有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回道路交通安全法》答
第八十九條 本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五章第四節自發布之日起施行。2006年12月20日發布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和2009年12月7日發布的《公安部關於修改<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的決定》同時廢止。本規定生效後,公安部以前制定的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B.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五十七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五十七條機動車應當按照下列規定使用轉向燈:
(一)向左轉彎、向左變更車道、准備超車、駛離停車地點或者掉頭時,應當提前開啟左轉向燈;
(二)向右轉彎、向右變更車道、超車完畢駛回原車道、靠路邊停車時,應當提前開啟右轉向燈。
第五十八條機動車在夜間沒有路燈、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霧、雨、雪、沙塵、冰雹等低能見度情況下行駛時,應當開啟前照燈、示廓燈和後位燈,但同方向行駛的後車與前車近距離行駛時,不得使用遠光燈。機動車霧天行駛應當開啟霧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
第五十九條機動車在夜間通過急彎、坡路、拱橋、人行橫道或者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路口時,應當交替使用遠近光燈示意。機動車駛近急彎、坡道頂端等影響安全視距的路段以及超車或者遇有緊急情況時,應當減速慢行,並鳴喇叭示意。
第六十條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故障或者發生交通事故,妨礙交通又難以移動的,應當按照規定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並在車後50米至100米處設置警告標志,夜間還應當同時開啟示廓燈和後位燈。
(2)舊交規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九條
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第九十條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處罰。
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1分:
(一)駕駛機動車不按規定使用燈光的;
(二)駕駛機動車不按規定會車的;
(三)駕駛機動車載貨長度、寬度、高度超過規定的;
(四)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未放置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未隨車攜帶行駛證、駕駛證的。
參考資料: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C. 新交規規定的身體條件證明與舊交規不一樣怎麼辦
去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 醫療機構體檢, 然後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 醫療機構會 出具有關身體條件的證明。提交資料的時候提交身體條件證明。
初次申請機動車駕駛證,應當填寫《機動車駕駛證申請表》,並提交以下證明:
1、申請人的機動車駕駛證申請表;
2、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有關身體條件的證明。
申請增加准駕車型的,除填寫《機動車駕駛證申請表》,提交上述證明外,還應當提交所持機動車駕駛證。
D. 新版《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與舊版有什麼區別
「從3月25日起實施的新交規作出新規,在規定時段內公交車專用道,將允許其他車輛在雙休日和公民放假節日全天駛入,你們做好准備了嗎?」日前,寶山公安分局交警支隊警官來到巴士五公司公交118路車隊,為駕駛員講解安全駕駛的相關課程,宣傳即將頒布實施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新修訂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更加註重「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落實,不僅明確了公交專用道的使用規定,倡導綠色交通理念,對於促進動、靜態交通平衡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公交優先」須落到實處
「又慢又不準時」是不少市民對於公交車的看法。不過,今年春節之後即將開通試運營的延安路中運量公交系統有望打破這一既定印象——西起滬青平公路申昆路,東至延安東路外灘,延安路中運量公交系統的重點在於「系統」——通過實現公交路權專用改善和提高公交服務水平,以增強地面公交吸引力。
據悉,延安路中運量公交工程設置路中式公交專用道,時速有望提升五成,達到每小時18—19公里,發車間隔縮短到3—5分鍾,打通一條東西向公共交通客流大動脈。
上海試運行中運量公交車這一全新系統,可謂「大手筆」:選址於交通繁忙的延安路,「奢侈」地改建出一條專用道,高架下方的站點打破原有公交站模式,不少車站還配備了人行天橋和電梯。
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公共交通品質好,選乘集約化出行的市民就多,道路得以更暢通;反之私家車大量開上馬路,擁堵加劇。從國際經驗看,上海這樣的超大型城市,為公共交通提供道路優先使用權,提高公交服務水平,是促進城市集約化出行、緩解道路交通擁堵的必由之路。
下轉◆7版(上接第1版)目前上海公交專用道長度已達325公里,「十三五」期間還將新增200公里公交專用道,各區還將結合區域內公共交通運行情況,發展郊區中心城鎮公交專用運行網路,在軌道交通未覆蓋區域,為地面公交的運行效率提供保障。如奉賢、松江等區正大力發展BRT、有軌電車等不同形式的公交專用道。
優化服務方能把更多市民的出行從私家車吸引到公交車上。今年,上海將結合公交專用道建設,優化公交線網,提高公交運營效率;結合軌道交通站點,加強公交線網與軌道交通的銜接配套;公交線網優化過程中繼續採取網上公示線網優化方案征詢市民意見,同時進一步完善聽取市民出行需求的工作機制。
目前,在距軌道交通站點100米范圍內的213條公交始發線路末班車與軌道交通銜接,26條公交線路配套軌道交通1、2、8號線每周五、周六以及節假日前一天夜間延長末班車運營時間以確保市民夜間換乘出行——公交與軌交「兩網融合」的服務模式將進一步推進。
車牌調控堅持交通需求管理
市民紀先生原打算去年購買新車,然而車牌屢拍不中,跟物業公司申請車位也被勸阻,最終決定「有了停車地方再買車」。近年來,上海小客車保有量快速增加,使用強度居高不下,加劇了道路交通擁堵,也帶來日趨嚴重的停車難題。
據介紹,上海在停車供給上將形成「配建為主、公共為輔、道路為補」的停車供給結構,嚴格監督落實配建停車設施建設,重點支持停車矛盾突出的住宅小區、醫院、學校及周邊公共停車設施、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軌道交通外圍站點(P+R)等公共停車設施規劃建設,重點針對住宅小區夜間停車需求和醫院、公共服務機構、商業街區等臨時停車需求,適度發揮時段性道路停車作用。同時,嚴格控制中心城擁堵區域道路停車場設置范圍和規模,加大對違法道路停車的執法力度。此外還將進一步發揮價格杠桿的調節作用,修訂完善本市公共停車設施收費管理規定,利用市場化手段有效調控出行停車需求。
「也許一些地方的確可以擴建停車設施,但我們真的有必要人人開車嗎?」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無限擴建停車設施,會引發更多人不必要購買和使用私家車,私人交通必須綜合考慮多方因素適度發展。此次《條例》保留了機動車號牌額度總量調控制度,繼續堅持交通需求管理。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馮健理透露,目前仍在對外牌限行效果進行評估,今年4月可能對其進一步調整。
在呼籲公交出行的同時,《條例》也對充分利用道路資源進行了規定。原本全年早晚高峰都禁止其他車輛借用的公交專用道,將在雙休日和全體公民放假節日全天允許其他車輛駛入。
「快」「慢」交通營造秩序之美
快捷、准時——軌道交通在市民出行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重,但高峰擁擠、「最後一公里」等問題也隨之而來。據馮健理介紹,目前上海新一輪軌交216公里建設已全面啟動,今年年底前8號線三期、9號線三期東延伸和17號線共55公里新線投入運營。通過增購車輛、優化運行等措施,今年將增能5%定為目標,至2018年中心城區線路高峰運行間隔將普遍縮短至3分鍾以內,部分骨幹線路達到2分半以內。此外,今年還將進一步擴大周末延時的線路范圍,並通過一至兩年的努力,將延時服務逐步覆蓋到工作日。
每天下班之後,市民羅先生會乘坐8站地鐵,到提籃橋站下車,再騎一輛共享單車花15分鍾回家。蓬勃興起的共享單車為解決「最後一公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但路網不暢、機非搶行等問題仍困擾著不少渴望綠色慢行的市民。此次《條例》將慢行交通法定化,明確應當改善慢行交通環境,保障慢行交通通行空間,凸顯了慢行交通在綜合交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例如規定完善非機動車和行人的過街通道,優化交叉路口設計;完善系統、連續的非機動車道網路;加強軌道交通站點周邊的非機動車道、步行通道的建設和管理等。
E. 道路交通法條例的所有內容是什麼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 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條例。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協調機制,組織有關部門對城 市建設項目進行交通影響評價,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確定管理目標,制定實施方案。 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 第一節 機動車 第四條 機動車的登記,分為注冊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抵押登記和注銷登記。 第五條 初次申領機動車號牌、行駛證的,應當向機動車所有人住所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 注冊登記。申請機動車注冊登記,應當交驗機動車,並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購車發票等機動車來歷證明; (三)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 (四)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 (五)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在機動車注冊登記時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不屬於國務院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規定免予安全技術檢驗的車型的,還應當提供機動車安全技術檢 驗合格證明。第六條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 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 (一)改變機動車車身顏色的; (二)更換發動機的; (三)更換車身或者車架的; (四)因質量有問題,製造廠更換整車的; (五)營運機動車改為非營運機動車或者非營運機動車改為營運機動車的; (六)機動車所有人的住所遷出或者遷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區域的。 申請機動車變更登記,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憑證,屬於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四 )項、第(五)項情形之一的,還應當交驗機動車;屬於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情形之一的,還應當同時 提交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登記證書; (三)機動車行駛證。 機動車所有人的住所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區域內遷移、機動車所有人的姓名(單位名稱)或 者聯系方式變更的,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 第七條 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應當及時辦理轉移登記。 申請機動車轉移登記,當事人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交驗機動車,並提交以 下證明、憑證: (一)當事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所有權轉移的證明、憑證; (三)機動車登記證書; (四)機動車行駛證。 第八條 機動車所有人將機動車作為抵押物抵押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 通管理部門申請抵押登記。 第九條 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達到國家規定的強制報廢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報廢期 滿的2個月前通知機動車所有人辦理注銷登記。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在報廢期滿前將機動車交售給機動車回 收企業,由機動車回收企業將報廢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交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注銷。機 動車所有人逾期不辦理注銷登記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公告該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 作廢。 因機動車滅失申請注銷登記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交本人身份證明,交 回機動車登記證書。 第十條 辦理機動車登記的申請人提交的證明、憑證齊全、有效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當場 辦理登記手續。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以及行政執法部門依法查封、扣押的機動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予辦 理機動車登記。 第十一條 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丟失或者損毀,機動車所有人申請補發的,應當向公安機 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交本人身份證明和申請材料。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與機動車登記檔案核實後,在 收到申請之日起15日內補發。 第十二條 稅務部門、保險機構可以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辦公場所集中辦理與機動車有關的稅 費繳納、保險合同訂立等事項。 第十三條 機動車號牌應當懸掛在車前、車後指定位置,保持清晰、完整。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及其 掛車、拖拉機及其掛車的車身或者車廂後部應當噴塗放大的牌號,字樣應當端正並保持清晰。 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應當粘貼在機動車前窗右上角。 機動車噴塗、粘貼標識或者車身廣告的,不得影響安全駕駛。 第十四條 用於公路營運的載客汽車、重型載貨汽車、半掛牽引車應當安裝、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行 駛記錄儀。交通警察可以對機動車行駛速度、連續駕駛時間以及其他行駛狀態信息進行檢查。安裝行駛 記錄儀可以分步實施,實施步驟由國務院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規定。 第十五條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由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實施。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應當按照 國家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標准對機動車進行檢驗,對檢驗結果承擔法律責任。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對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實行資格管理和計量認證管理,對機動車安全技 術檢驗設備進行檢定,對執行國家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由國務院公安部門會同國務院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規定。 第十六條 機動車應當從注冊登記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一)營運載客汽車5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二)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10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10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三)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超過15年的,每 6個月檢驗1次; (四)摩托車4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4年的,每年檢驗1次; (五)拖拉機和其他機動車每年檢驗1次。 營運機動車在規定檢驗期限內經安全技術檢驗合格的,不再重復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第十七條 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進行安全技術檢驗時,機動車行駛證記載的登記內容與該機動車的有 關情況不符,或者未按照規定提供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的,不予通過檢驗。 第十八條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標志圖案的噴塗以及警報器、標志燈具的安裝、使用 規定,由國務院公安部門制定。 第二節 機動車駕駛人 第十九條 符合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的駕駛許可條件的人,可以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機動車 駕駛證。 機動車駕駛證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式樣並監制。 第二十條 學習機動車駕駛,應當先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考試合格後,再學習 機動車駕駛技能。 在道路上學習駕駛,應當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路線、時間進行。在道路上學習機動車 駕駛技能應當使用教練車,在教練員隨車指導下進行,與教學無關的人員不得乘坐教練車。學員在學習 駕駛中有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練員承擔責任。 第二十一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對申請機動車駕駛證的人進行考試,對考試合格的,在5日 內核發機動車駕駛證;對考試不合格的,書面說明理由。 第二十二條 機動車駕駛證的有效期為6年,本條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機動車駕駛人初次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後的12個月為實習期。在實習期內駕駛機動車的,應當在車身 後部粘貼或者懸掛統一式樣的實習標志。 機動車駕駛人在實習期內不得駕駛公共汽車、營運客車或者執行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 程救險車以及載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劇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險物品的機動車;駕駛的機動車 不得牽引掛車。 第二十三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機動車駕駛人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除給予行政處罰外,實 行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積記分(以下簡稱記分)制度,記分周期為12個月。對在一個記分周期內記分 達到12分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其機動車駕駛證,該機動車駕駛人應當按照規定參加道路交 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學習並接受考試。考試合格的,記分予以清除,發還機動車駕駛證;考試不合格的 ,繼續參加學習和考試。 應當給予記分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及其分值,由國務院公安部門根據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 危害程度規定。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提供記分查詢方式供機動車駕駛人查詢。 第二十四條 機動車駕駛人在一個記分周期內記分未達到12分,所處罰款已經繳納的,記分予以清除 ;記分雖未達到12分,但尚有罰款未繳納的,記分轉入下一記分周期。 機動車駕駛人在一個記分周期內記分2次以上達到12分的,除按照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扣留機動車駕駛 證、參加學習、接受考試外,還應當接受駕駛技能考試。考試合格的,記分予以清除,發還機動車駕駛 證;考試不合格的,繼續參加學習和考試。 接受駕駛技能考試的,按照本人機動車駕駛證載明的最高准駕車型考試。 第二十五條 機動車駕駛人記分達到12分,拒不參加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的學習,也不接受考 試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公告其機動車駕駛證停止使用。 第二十六條 機動車駕駛人在機動車駕駛證的6年有效期內,每個記分周期均未達到12分的,換發10 年有效期的機動車駕駛證;在機動車駕駛證的10年有效期內,每個記分周期均未達到12分的,換發長期 有效的機動車駕駛證。 換發機動車駕駛證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對機動車駕駛證進行審驗。 第二十七條 機動車駕駛證丟失、損毀,機動車駕駛人申請補發的,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 交本人身份證明和申請材料。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與機動車駕駛證檔案核實後,在收到申請之日起3 日內補發。 第二十八條 機動車駕駛人在機動車駕駛證丟失、損毀、超過有效期或者被依法扣留、暫扣期間以及 記分達到12分的,不得駕駛機動車。 第三章道路通行條件 第二十九條 交通信號燈分為:機動車信號燈、非機動車信號燈、人行橫道信號燈、車道信號燈、方 向指示信號燈、閃光警告信號燈、道路與鐵路平面交叉道口信號燈。 第三十條 交通標志分為:指示標志、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路標志、旅遊區標志、道路施工安全 標志和輔助標志。 道路交通標線分為:指示標線、警告標線、禁止標線。 第三十一條 交通警察的指揮分為:手勢信號和使用器具的交通指揮信號。 第三十二條道路交叉路口和行人橫過道路較為集中的路段應當設置人行橫道、過街天橋或者過街地 下通道。 在盲人通行較為集中的路段,人行橫道信號燈應當設置聲響提示裝置。 第三十三條 城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在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的情況下,在城市道路上施劃停車 泊位,並規定停車泊位的使用時間。 第三十四條 開辟或者調整公共汽車、長途汽車的行駛路線或者車站,應當符合交通規劃和安全、暢 通的要求。 第三十五條 道路養護施工單位在道路上進行養護、維修時,應當按照規定設置規范的安全警示標志 和安全防護設施。道路養護施工作業車輛、機械應當安裝示警燈,噴塗明顯的標志圖案,作業時應當開 啟示警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對未中斷交通的施工作業道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交通安全 監督檢查。發生交通阻塞時,及時做好分流、疏導,維護交通秩序。 道路施工需要車輛繞行的,施工單位應當在繞行處設置標志;不能繞行的,應當修建臨時通道,保 證車輛和行人通行。需要封閉道路中斷交通的,除緊急情況外,應當提前5日向社會公告。 第三十六條 道路或者交通設施養護部門、管理部門應當在急彎、陡坡、臨崖、臨水等危險路段,按 照國家標准設置警告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 第三十七條 道路交通標志、標線不規范,機動車駕駛人容易發生辨認錯誤的,交通標志、標線的主 管部門應當及時予以改善。 道路照明設施應當符合道路建設技術規范,保持照明功能完好。
F. 交通規則條例有哪些
(內容太多了,下面只是部分,其他的到下面網址看)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xzf/200311/20031110203052.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八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03年10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2003年10月28日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
第一節 機動車、非機動車
第二節 機動車駕駛人
第三章 道路通行條件
第四章 道路通行規定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機動車通行規定
第三節 非機動車通行規定
第四節 行人和乘車人通行規定
第五節 高速公路的特別規定
第五章 交通事故處理
第六章 執法監督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三條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道路交通發展的需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五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並模範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
第七條 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加強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設備。
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
第一節 機動車、非機動車
第八條 國家對機動車實行登記制度。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尚未登記的機動車,需要臨時上道路行駛的,應當取得臨時通行牌證。
第九條 申請機動車登記,應當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來歷證明;
(三)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
(四)車輛購置稅的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在機動車登記時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機動車登記審查工作,對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應當發放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和行駛證;對不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應當向申請人說明不予登記的理由。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發放機動車號牌或者要求機動車懸掛其他號牌,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的式樣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並監制。
第十條 准予登記的機動車應當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申請機動車登記時,應當接受對該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但是,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依據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認定的企業生產的機動車型,該車型的新車在出廠時經檢驗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獲得檢驗合格證的,免予安全技術檢驗。
第十一條 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應當懸掛機動車號牌,放置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並隨車攜帶機動車行駛證。
機動車號牌應當按照規定懸掛並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擋、污損。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繳、扣留機動車號牌。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
(一)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
(二)機動車登記內容變更的;
(三)機動車用作抵押的;
(四)機動車報廢的。
第十三條 對登記後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根據車輛用途、載客載貨數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況,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對提供機動車行駛證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單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應當予以檢驗,任何單位不得附加其他條件。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發給檢驗合格標志。
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的地方,任何單位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檢驗。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維修、保養。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對機動車檢驗收取費用,應當嚴格執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准。
第十四條 國家實行機動車強制報廢制度,根據機動車的安全技術狀況和不同用途,規定不同的報廢標准。
應當報廢的機動車必須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不得上道路行駛。報廢的大型客、貨車及其他營運車輛應當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下解體。
G. 交通規則條例
第四節 行人和乘車人通行規定
第六十一條 行人應當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行走。
第六十二條 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後通過。
第六十三條 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離設施,不得扒車、強行攔車或者實施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為。
第六十四條 學齡前兒童以及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礙者在道路上通行,應當由其監護人、監護人委託的人或者對其負有管理、保護職責的人帶領。
盲人在道路上通行,應當使用盲杖或者採取其他導盲手段,車輛應當避讓盲人。
第六十五條 行人通過鐵路道口,應當遵守鐵路道口信號,服從管理人員的管理。沒有鐵路道口信號和管理人員的,應當在確認無火車駛臨後,迅速通過。
第六十六條 乘車人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不得向車外拋灑物品,不得有影響駕駛人安全駕駛的行為.
第三章 道路通行條件
第二十五條 全國實行統一的道路交通信號。
交通信號包括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和交通警察的指揮。
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的設置應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要求和國家標准,並保持清晰、醒目、准確、完好。
根據通行需要,應當及時增設、調換、更新道路交通信號。增設、調換、更新限制性的道路交通信號,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廣泛進行宣傳。
第二十六條 交通信號燈由紅燈、綠燈、黃燈組成。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准許通行,黃燈表示警示。
第二十七條 鐵路與道路平面交叉的道口,應當設置警示燈、警示標志或者安全防護設施。無人看守的鐵路道口,應當在距道口一定距離處設置警示標志。
第二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移動、佔用、損毀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
道路兩側及隔離帶上種植的樹木或者其他植物,設置的廣告牌、管線等,應當與交通設施保持必要的距離,不得遮擋路燈、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不得妨礙安全視距,不得影響通行。
第二十九條 道路、停車場和道路配套設施的規劃、設計、建設,應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要求,並根據交通需求及時調整。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現已經投入使用的道路存在交通事故頻發路段,或者停車場、道路配套設施存在交通安全嚴重隱患的,應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並提出防範交通事故、消除隱患的建議,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及時作出處理決定。
第三十條 道路出現坍塌、坑漕、水毀、隆起等損毀或者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等交通設施損毀、滅失的,道路、交通設施的養護部門或者管理部門應當設置警示標志並及時修復。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現前款情形,危及交通安全,尚未設置警示標志的,應當及時採取安全措施,疏導交通,並通知道路、交通設施的養護部門或者管理部門。
第三十一條 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 第四節 行人和乘車人通行規定
第六十一條 行人應當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行走。
第六十二條 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後通過。
第六十三條 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離設施,不得扒車、強行攔車或者實施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為。
第六十四條 學齡前兒童以及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礙者在道路上通行,應當由其監護人、監護人委託的人或者對其負有管理、保護職責的人帶領。
盲人在道路上通行,應當使用盲杖或者採取其他導盲手段,車輛應當避讓盲人。
第六十五條 行人通過鐵路道口,應當遵守鐵路道口信號,服從管理人員的管理。沒有鐵路道口信號和管理人員的,應當在確認無火車駛臨後,迅速通過。
第六十六條 乘車人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不得向車外拋灑物品,不得有影響駕駛人安全駕駛的行為.
第三章 道路通行條件
第二十五條 全國實行統一的道路交通信號。
交通信號包括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和交通警察的指揮。
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的設置應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要求和國家標准,並保持清晰、醒目、准確、完好。
根據通行需要,應當及時增設、調換、更新道路交通信號。增設、調換、更新限制性的道路交通信號,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廣泛進行宣傳。
第二十六條 交通信號燈由紅燈、綠燈、黃燈組成。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准許通行,黃燈表示警示。
第二十七條 鐵路與道路平面交叉的道口,應當設置警示燈、警示標志或者安全防護設施。無人看守的鐵路道口,應當在距道口一定距離處設置警示標志。
第二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移動、佔用、損毀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
道路兩側及隔離帶上種植的樹木或者其他植物,設置的廣告牌、管線等,應當與交通設施保持必要的距離,不得遮擋路燈、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不得妨礙安全視距,不得影響通行。
第二十九條 道路、停車場和道路配套設施的規劃、設計、建設,應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要求,並根據交通需求及時調整。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現已經投入使用的道路存在交通事故頻發路段,或者停車場、道路配套設施存在交通安全嚴重隱患的,應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並提出防範交通事故、消除隱患的建議,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及時作出處理決定。
第三十條 道路出現坍塌、坑漕、水毀、隆起等損毀或者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等交通設施損毀、滅失的,道路、交通設施的養護部門或者管理部門應當設置警示標志並及時修復。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現前款情形,危及交通安全,尚未設置警示標志的,應當及時採取安全措施,疏導交通,並通知道路、交通設施的養護部門或者管理部門。
第三十一條 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
H. 新交通法和舊交通法的區別
新交通法有那些改變?
今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公安部《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賠償范圍和賠償標准依據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同時實施。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同日廢止。
交通事故賠償的制度相應發生了哪些變化?
交通事故賠償制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有些方面甚至發生了與原規定相反的變化。
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大的方面:
(1)賠償標准
以死亡一人為例,國務院原《辦法》規定的死亡補償費大致為5萬多元;新的死亡賠償金標准分為城鎮居民和農民分別計算,山東省城鎮居民的為16萬7千多元,農民的為6萬3千多元。
喪葬費原來為800元,現在為6200多元。
其他項目的賠償標准也分別有了提高。
(2)賠償范圍
精神損害撫慰金:新標准規定有精神損害撫慰金,是獨立於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之外的項目;
殘後護理費:原《辦法》對評定傷殘之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傷者沒有規定護理費的賠償;新標准規定可以根據傷殘等級和護理依賴程度一次要求賠償20年的護理費。
(3)賠償程序
原《辦法》規定交警的調解是必經程序: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必須經過交警的兩次調解,調解不成的,必須有交警出具的調解終結書,才能到法院起訴;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當事人既可以請求交警調解,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到法院起訴。當事人請求交警調解的必須各方當事人一致書面請求。調解期間,當事人起訴的,調解終止。
對交警的認定書不服的,還要申請復議嗎?
原《辦法》規定的對交警的責任認定書不服的可以申請上級機關行政復議。一些法院還受理對此不服的行政訴訟。
但是現在,交警的事故認定書只是民事訴訟的證據的一種。在當事人共同申請的交警調解中認定書是當然的依據;在法院的民事賠償訴訟中,交警的認定書只是比較重要的證據,已經不再是法院審理案件的當然依據。法院根據當事人各方舉證證明的事實,完全可能依據不同的責任分擔比例作出判決。
交警的事故認定是否等同於法院賠償責任的劃分?
不等同。交警的事故認定主要根據各方當事人的違章情況、事故的成因等從專業的角度對事故進行認定。在訴訟中,該認定可能作為任何一方或幾方當事人的證據。
法院對賠償責任的劃分,是基於舉證質證的情況,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作出的判決。如,機動車和行人發生事故,法律規定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行人違章的,只是減輕機動車的責任。
交警的事故認定在民事訴訟中同其他證據一樣,要經過質證等程序才能確定其證據效力。
交警在交通事故處理中的角色發生了什麼變化?
今年5月1日之前,交警是作為專門的行政機關,行使國家職權來處理交通事故,對當事人各方應承擔的責任作出認定的。這個職權排斥國家的司法管轄權。
現在,交警在道路交通事故的處理過程中,服務的色彩更濃厚。經過4個月來對新法律法規的實施和理解,公安部門已經把交警的角色定位為及時取證、作出專業認定,交警不再是賠償爭議的當然處理機關。賠償的問題由法院解決。
交通事故的賠償主體有什麼新變化?
交通事故的賠償主體的新變化突出表現於:保險公司成為了最經常的賠償義務人。新的交通安全法不僅規定了機動車必須加入第三者責任險,而且直接規定保險公司為賠償義務人。最近,深圳等地的法院已經有判決保險公司先行支付醫療費的判例。
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的搶救費用超過保險公司責任限額的部分負有墊付義務。
5月1日前參加的第三者責任險,5月1日之後發生事故按照哪個標准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對此問題有專門答復,保險公司可以仍然按照原合同賠償。
由於機動車一方按照新的標准賠償,就會產生機動車雖然投保,仍要由自己承擔較大的賠償費用的現象。在此,建議5月1日前投保的機動車一方朋友,要抓緊同保險公司協商變更保險合同。
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必然被扣留嗎?
不是的。新的法律法規取消了交警為事故賠償的需要扣留事故機動車的規定。
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可以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搶救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
搶救費用超過保險公司責任限額的,由誰墊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條規定:「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後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當事人可以選擇檢驗、鑒定、評估機構嗎?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條第四款規定:「具備資格的檢驗、鑒定、評估機構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向當事人介紹符合條件的檢驗、鑒定、評估機構,由當事人自行選擇。」
當事人可以拿到檢驗、鑒定、評估結論嗎?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四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檢驗、鑒定結果後二日內將檢驗、鑒定結論復印件交當事人。」
法院會主動調查取證嗎?
很多朋友會問到這個問題。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從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實施以來,已經不再主動調查。而採取當事人舉證的原則。只有很少的、符合特定條件的情況下,當事人才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
受害者一方當事人在交通事故處理中應當注意哪些事項?
首先,觀念要更新:由於以前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及其親屬獲得賠償,是交警的職責;現在交警已經沒有這個職權和職責,受害人應當及時通過起訴來保證賠償權利的實現。通過訴訟,可以採取保全措施。
其次,受害人及其近親屬還應當注意收集賠償相關的證據,注意及時申請相關檢驗、鑒定等。受害人及其近親屬不能獨立完成調查、收集相關證據的,應當及時尋求專業律師等人員幫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如何處理?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員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I. 2012年2月拿的駕照,實習期的規定是適用於新交規還是舊交規啊能夠單獨上高速
2012年2月拿的駕照實習期的規定是適用於舊交規。公安部發布的《新交規回駕規(123、124號令答)百問百答》解釋:「按照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只有在2013年1月1日後申請或增駕取得駕駛證的,才執行123號令有關實習期的管理規定。對之前已取得駕駛證,到2013年1月1日後實習期未結束的,仍執行原實習期管理規定。」
只要是2013年1月1日前取得駕照的,都 受新交規實習期管理規定的限制,可以單獨駕車上高速,不會被記分罰款。
J. 交通法處罰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回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答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塗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後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所以說罰款標準是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可以並處十五日以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