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汽車客運管理條例
㈠ 《大連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具體內容
大連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
(1997年6月25日大連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 1997年9月27日遼寧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批准 1997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本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提高出租汽車服務質量,保障乘客和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省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大連市行政區域內客運出租汽車的經營、租用和管理。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的客運出租汽車,是指按照乘客意願提供客運服務,按照里程和時間收費的客運車輛。
第四條 大連市公用事業管理局、大連市交通局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按現行管理體制和市政府確定的職責分別作為其分管區域內客運出租汽車的行政主管部門。市公用事業管理局所屬的大連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處,應依照本條例,負責大連市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城市區域的客運出租汽車的監督、管理和對違反本條例行為的查處工作;市交通局所屬的大連市公路運輸管理處,應依照本條例,負責大連市其他縣(市)及甘井子區農村區域、旅順口區、金州區客運出租汽車的監督、管理和對違反本條例行為的查處工作。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負責區內客運出租汽車日常監督管理,業務上接受市公用事業管理局的指導。
公安、物價、工商、技術監督、建委、城建、稅務、財政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客運出租汽車的管理工作。
第五條 大連市人民政府應將客運出租汽車行業發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計劃,並根據實際需要,對客運出租汽車行業發展規模、數量實施宏觀調控。
客運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應依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計劃,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客運出租汽車的發展規劃以及客運出租汽車的數量、乘降點及停車場(站)的年度發展計劃,報經市政府批准後列入全市經濟發展計劃下達執行。
第六條 客運出租汽車的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大連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處、大連市公路運輸管理處(以下統稱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應在客運出租行業深入開展優質服務、創建文明行業等活動,並會同全市各新聞、宣傳部門積極宣傳文明優質服務、助人為樂、拾金不昧、見義勇為、救死扶傷等先進典型。
第七條 客運出租汽車的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含駕駛員)應依法運營,公平競爭,文明服務,合理收費,自覺接受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和社會監督;乘客應當文明禮貌,按規定支付租費。
客運出租汽車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和乘客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二章 管理與監督
第八條 客運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及其管理機構應認真履行職責,公開辦事制度,簡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務質量。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之外向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科以義務,不得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或越權處罰。
各級行政監察、執法監督部門應強化對各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執法人員的監察、執法監督力度,依法查處行政管理部門及執法人員的違法行為和違紀案件。
第九條 客運出租汽車管理人員執行公務時,必須持執法證件,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的執法程序,並使用大連市人民政府統一式樣的執法文書。
第十條 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應當建立投訴受理監督制度,設置投訴電話、接待辦公室和接待人員,接受對違反本條例行為的投訴和社會監督。
第十一條 投訴者應自事件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有關部門投訴,並提供有關證據。對證據不足的,受理部門應告知其補齊證據。
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接受投訴後,應自接受之日起15日內處理完畢;情況復雜的,可以在1個月內處理完畢。
被投訴的單位和個人,應自接到調查通知之日起3日內到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答辯或接受調查。客運出租汽車經營者對其被投訴的從業人員有責令其答辯或接受調查的義務。逾期不答辯、不接受調查的,視為投訴屬實,並按投訴內容追究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責任。
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依法監督客運出租汽車經營活動,有權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舉報和投訴、對舉報、投訴屬實的,由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給予獎勵。
第十三條 乘客與客運出租汽車駕駛員因收費、客運服務發生爭議時,可以到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請求調解,車費由責任者承擔。
第三章 經營資質管理
第十四條 從事客運出租汽車經營業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具有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資金、停車場地、經營場所及符合要求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員。其中單位從事客運出租汽車營運的,必須具有20台以上車輛。
第十五條 客運出租汽車駕駛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本市常住戶口和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證明;
(二)本市公安部門核發的機動車駕駛證,且駕齡在2年以上;
(三)經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培訓和年審合格發給的《准駕證》。
第十六條 申請取得客運出租汽車經營牌、證,必須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單位持申請報告和上級主管部門審批證明,個人持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向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提出申請;
(二)按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規定時間參加拍賣取得專用營運號牌;
(三)按大連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車型、排氣量購買車輛;
(四)持購車發票、行車執照到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領取《准運證》、《城市公共客運交通營運證》(以下簡稱《營運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證》(以下簡稱《道路運輸證》),並辦理統一購票憑證。
新開辦客運出租汽車經營的,還應依法分別向工商、稅務等部門辦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等手續後方可營運。
第十七條 客運出租汽車的營運號牌,市內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一律通過拍賣方式有償取得,其他區、市、縣可實行拍賣或其他有償方式取得。取得營運號牌並正式營運一年後,可以在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指定的交易場所有償轉讓。轉讓營運號牌的,必須按規定辦理過戶手續。
本條例實施前無償取得客運出租汽車營運號牌的經營者轉讓其號牌的,須補交有償使用金。有償使用金標准由大連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應將營運號牌拍賣、轉讓收入以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的管理費用全額上繳財政。
第十八條 客運出租汽車經營者需停業、歇業的,應到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和有關部門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九條 客運出租汽車營運號牌、《准運證》、《營運證》、《道路運輸證》及駕駛員《准駕證》不得轉借、塗改和偽造。
第四章 營運服務
第二十條 客運出租汽車停車場(站)的設置,應符合行業規范要求,並應有專人管理和調度。其中火車站、碼頭、機場等客流較集中場所內的客運出租汽車場(站),由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統一管理和調度。
客運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應制定客運出租汽車場(站)管理制度和規范,並監督執行。
第二十一條 客運出租汽車應在取得經營權的區域內經營,但運送跨區直達和返程搭載乘客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 客運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有關法律、法規,接受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和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
(二)執行市物價部門制定的統一收費標准,並使用市物價檢查部門統一監制的租價價貼;
(三)按規定使用稅務機關統一監制、管理機構統一印發的票據;
(四)按時依法繳納客運出租汽車管理費和其他有關稅費;
(五)接受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對營運證件和營運車輛的年度審驗;
(六)按時向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填報有關報表;
(七)認真組織安全營運,搞好規范服務和車輛衛生,做好治安保衛工作;
(八)協助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處理乘客投訴;
(九)執行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協調營運業務的各項措施,及時調度車輛完成外事、搶險、救災等特殊任務。
第二十三條 客運出租汽車經營者聘用從業人員,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不得亂收保證金、保險費,對強行保險、不合理收費等嚴重侵害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的行為,從業人員有權向有關部門申訴和控告。
第二十四條 客運出租營運車輛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在車輛前部和尾部中間位置安裝營運號牌;
(二)在前風擋玻璃右上角貼有驗照的標志及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核發的《准運證》;
(三)除客運出租大客車和經批準的特殊用車外,安裝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出租汽車計價器;
(四)按規定配備必要的通訊設施;
(五)客運小轎車、旅行車在車頂安裝標明單位簡稱的出租標志燈;
(六)在車體統一粘貼租價標准;
(七)車內裝置顯示空車待租的明顯標志,客運出租大客車須在車體前兩側標明出租字樣;
(八)在車內規定位置設置標明單位、司機服務號碼、照片及管理部門監督電話號碼的《服務卡》;
(九)車容整潔、設備齊全;
(十)車輛技術性能符合國家技術規范和標准,接受安全和綜合性能檢測,建立單車技術檔案。
第二十五條 客運出租汽車使用的出租汽車計價器,應由技術監督部門和有關部門共同認定的單位負責安裝,並建立健全技術台帳和檔案。出租汽車計價器的維修須持有技術監督部門核發的計量維修許可證件。出租汽車計價器由技術監督部門統一組織周期檢定,依法取得合格證書。
出租汽車計價器失靈的不得營運。
第二十六條 客運出租汽車駕駛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攜帶符合規定的營運資格證件;
(二)著裝整潔,禮貌待客,文明服務;
(三)按規定使用票據;
(四)保持車容整潔,設施完好;
(五)按規定使用出租汽車計價器和按出租汽車計價器顯示金額收費;
(六)按照最佳路線或者乘客要求的路線行駛;
(七)遵守場站、乘降點營運秩序,服從調度管理;
(八)所駕駛的車輛開啟空車標志燈後,遇乘客招手按照規定停車載客,不得拒絕載客或以欺騙、威脅等方式強行拉客;
(九)不得以收取傭金為條件替其他經營單位和個人拉客;
(十)發現有違法犯罪嫌疑的,及時報告公安機關;
(十一)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省、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有關客運服務規范的要求。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八)項所稱拒絕載客是指:客運出租汽車在營運中遇乘客招手示意乘車或停車待客,當乘客告知需要到達的目的地後,駕駛員拒絕服務以及無正當理由未將乘客送達目的地而中斷服務的。
第二十八條 客運出租汽車駕駛員應保證乘客人身和財產安全。給乘客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應按有關規定給予賠償。
第二十九條 客運出租汽車駕駛員對乘客有下列情形的,應予以勸阻或拒絕為其服務:
(一)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等有害物品;
(二)醉酒者和精神病患者乘車無人監護;
(三)乘客需要出市境時,不配合客運出租汽車駕駛員到公安機關設立的檢查處登記並不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證或能證明身份的有效證件。
第三十條 經營者及其客運出租汽車駕駛員對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亂收費、亂攤派等違法行為有權拒絕或向有關部門舉報。客運出租汽車駕駛員對乘客損壞車輛設施的有權要求賠償。
第五章 獎勵與處罰
第三十一條 對認真執行本條例成績顯著或有下列行為之一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或客運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表彰獎勵:
(一)拾金不昧的;
(二)見義勇為、救死扶傷的;
(三)文明服務、助人為樂的;
(四)連續三年沒有違章行為的;
(五)對違反本條例行為舉報有功或投訴經調查屬實的。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由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按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第十五條第(三)項規定的,處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第十六條規定,未取得營運號牌從事經營活動的,沒收非法所得及出租汽車計價器、標志燈等營運標志,並處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款,扣押車輛1個月。
(三)違反第十七條規定,未補交有償使用金或擅自轉讓營運號牌的,繳存其營運號牌,弔扣其《准運證》、《營運證》、《道路運輸證》,並責令其限期辦理有關手續。
(四)違反第十八條規定,未到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辦理手續擅自停業歇業的,收回《准運證》、《營運證》、《道路運輸證》,責令限期辦理有關手續,並處500元罰款。
(五)違反第十九條規定,轉借、塗改、偽造《准運證》、《營運證》、《道路運輸證》及《准駕證》的,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六)違反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給予警告,或視情節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七)違反第二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按歇業處理。
(八)違反第二十二條第(七)、(八)、(九)項規定之一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九)違反第二十四條第(一)、(二)、(四)、(五)、(六)、(七)、(八)、(九)項規定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處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
(十)違反第二十四條第(三)項、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之一的,沒收非法所得,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十一)違反第二十六條第(一)、(二)、(四)、(六)、(七)項規定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十二)違反第二十六條第(八)、(九)項規定之一的,處1000元罰款,弔扣《准駕證》5至10天。
(十三)違反第二十六條第(三)項規定的,處5000元以下罰款。
(十四)違反第二十六條第(五)項規定,不按規定使用出租汽車計價器的,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不按出租汽車計價器顯示金額收費的,沒收非法所得,並按非法所得額50倍處以罰款。
第三十三條 客運出租汽車經營單位在一個月內出現超標准收費、不使用或不按規定使用出租汽車計價器的違章車輛達到一定台次(20台以內的2台次;21至50台的4台次;51至100台的8台次;101至200台的12台次;201台以上的16台次)的,由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責令其停業整頓3至10天,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四條 客運出租汽車經營者單車超標准收費累計受到三次處罰的,繳銷其《准運證》、《營運證》或《道路運輸證》。
客運出租汽車駕駛員一年內受到弔扣處罰累計達三次的,取消其客運出租汽車准駕資格。
第三十五條 拒絕客運出租汽車管理人員日常監督檢查的,弔扣《准駕證》、《營運證》或《道路運輸證》。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其他行為,涉及公安、物價、工商、技術監督、城建、環保、稅務、財政等部門的管理許可權的,由上述部門按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
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國務院《行政復議條例》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或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當事人因行政機關、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違法給予處罰受到損害的,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提出賠償要求。
第三十八條 客運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和管理機構及其管理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對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由上級主管部門或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大連市人民政府可依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四十條 本條例應用中的具體問題,由大連市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 本條例自1997年12月1日起施行。
㈡ 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
《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是為加強城市出租汽車管理,提高出租汽車服務質量內,保障乘客、用戶容和出租汽車經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其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城市客運交通事業的發展,根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經建設部、公安部批准,現予發布,自一九九八年二月一日起施行。2016年3月16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安部發布關於廢止《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的決定。
㈢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中說計程車客運和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求此另規
目前國務院抄還沒有出台這兩項法規,2010年國務院法制辦有就公交客運徵求意見,還沒出正式的條例。現在由各省市執行本地的相關規定。計程車的相關規定更是遙遙無期。《公路運輸管理暫行規定》暫行了18年,如果不是行政許可法出台,《道路運輸條例》可能都出生不了。再等18年吧。
㈣ 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的第一章 總 則
本市行政區域抄內的出襲租汽車經營者、駕駛員、乘務員、設立出租汽車營業站的單位、調度員和出租汽車乘客以及出租汽車管理部門,均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出租汽車(含旅遊客運汽車)是指按照乘客意願提供運送服務並按行駛里程和時間收費的客車。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出租汽車管理工作,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市區管理處和郊區縣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出租汽車的日常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稅務、物價、勞動、公安、公安交通、技術監督、旅遊等管理機關,按照各自的職責,依法對出租汽車進行管理。 本市出租汽車經營者以及從業人員,應當依法經營,文明服務。
對經營管理、營運服務成績顯著和拾金不昧、救死扶傷、見義勇為等方面事跡突出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
㈤ 網約車納入監管范圍 昆明新版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
12月9日,記者從昆明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新修訂的《昆明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下稱《條例》)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條例》對客運出租汽車的定義和管理適用范圍作出規定;對客運出租汽車的管理體制和職責進行明確劃分;對客運出租汽車經營權作出調整,並規定了經營許可期限;對網約車經營者、車輛、客運出租汽車駕駛員准入條件作出明確規定;對客運出租汽車場站的規劃建設管理作出明確規定。
《條例》明確了客運出租汽車的管理體制和職責劃分,將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統稱為「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明確了客運出租汽車經營許可方式由特許改為一般行政許可,經營許可實行無償、限期使用制度,並明確了巡遊車車輛的經營許可期限為8年,網約車車輛的經營許可期限自車輛注冊登記之日起計算,最長不超過8年;
此外,條例還明確了市、縣(市、區)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在場站規劃、建設中的責任;明確了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扣押非法客運車輛的情形,並對扣押車輛的處理作出了更為明確的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條例》將網約車納入了管理范圍,規范了巡遊出租汽車、網約車兩種業態管理;同時,調整了從業客運出租汽車駕駛員的准入條件和從業資格要求,對駕駛員不再限制學歷要求、年齡放寬至65周歲。
《昆明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分為總則、經營資質管理、營運管理、場站管理、監督與服務、法律責任、附則等七章共52條,是加強出租汽車管理、提升服務質量、推進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和發展的制度保證。
此次《昆明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的修訂調整了出租汽車經營權取得方式,增加了網約車管理,強化了對非法運營行為的打擊,明確了出租汽車經營的退出機制,體現了地方立法順應改革發展,堅持安全與服務並重的理念。
另外,《昆明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昆明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決定》(下稱「決定」)在發布會上公布,並於即日起施行。該決定對防盜窗整治和垃圾分類管理兩部分作出調整修改。
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昆明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修訂進一步強化了防盜窗、護欄、渣土、垃圾處置管理措施,將更有效地解決好影響群眾生活和城市形象的突出問題。(雲南網)
㈥ 計程車的新管理辦法。
《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已於2014年月26日經第9次交通部部務會議通過,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詳文如下:
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出租汽車經營服務行為,保障乘客、駕駛員和出租汽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從事出租汽車經營服務,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出租汽車是城市交通的組成部分,應當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公共交通等客運服務方式協調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出行需要。
第四條出租汽車應當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優質服務。
第五條國家鼓勵出租汽車實行規模化、集約化、公司化經營。
第六條交通運輸部負責指導全國出租汽車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出租汽車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含出租汽車管理機構,下同)負責具體實施出租汽車管理工作。
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需要,按照出租汽車功能定位,制定出租汽車發展規劃,並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二章經營許可
第八條申請出租汽車經營的,應當根據經營區域向相應的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並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機動車管理要求並滿足以下條件的車輛或者提供保證滿足以下條件的車輛承諾書:
1.符合國家、地方規定的出租汽車技術條件;
2.有按照第十三條規定取得的出租汽車車輛經營權。
(二)有取得符合要求的從業資格證件的駕駛人員;
(三)有健全的經營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服務質量保障制度;
(四)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停車場地。
第九條申請人申請出租汽車經營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出租汽車經營申請表》(見附件1);
(二)投資人、負責人身份、資信證明及其復印件,經辦人的身份證明及其復印件和委託書;
(三)出租汽車車輛經營權證明及擬投入車輛承諾書(見附件2),包括車輛數量、座位數、類型及等級、技術等級;
(四)聘用或者擬聘用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及其復印件;
(五)出租汽車經營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服務質量保障制度文本;
(六)經營場所、停車場地有關使用證明等。
第十條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出租汽車經營申請予以受理的,應當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
第十一條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出租汽車經營申請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應當出具《出租汽車經營行政許可決定書》(見附件3),明確經營范圍、經營區域、車輛數量及要求、出租汽車車輛經營權期限等事項,並在10日內向被許可人發放《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
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作出不予行政許可決定的,應當向申請人出具《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按照當地出租汽車發展規劃,綜合考慮市場實際供需狀況、出租汽車運營效率等因素,科學確定出租汽車運力規模,合理配置出租汽車的車輛經營權。
第十三條國家鼓勵通過服務質量招投標方式配置出租汽車的車輛經營權。
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根據投標人提供的運營方案、服務質量狀況或者服務質量承諾、車輛設備和安全保障措施等因素,擇優配置出租汽車的車輛經營權,向中標人發放車輛經營權證明,並與中標人簽訂經營協議。
第十四條出租汽車車輛經營權的經營協議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出租汽車車輛經營權的數量、使用方式、期限等;
(二)出租汽車經營服務標准;
(三)出租汽車車輛經營權的變更、終止和延續等;
(四)履約擔保;
(五)違約責任;
(六)爭議解決方式;
(七)雙方認為應當約定的其他事項。
在協議有效期限內,確需變更協議內容的,協議雙方應當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簽訂補充協議。
第十五條被許可人應當按照《出租汽車經營行政許可決定書》和經營協議,投入符合規定數量、座位數、類型及等級、技術等級等要求的車輛。原許可機關核實符合要求後,為車輛配發《道路運輸證》。
投入運營的出租汽車車輛應當安裝符合技術標準的計價器、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車輛衛星定位裝置、應急報警裝置,按照要求噴塗車身顏色和標識,設置有中英文「出租汽車」字樣的頂燈和能顯示空車、暫停運營、電召等運營狀態的標志,按照規定在車輛醒目位置標明運價標准、乘客須知、經營者名稱和服務監督電話。
第十六條出租汽車車輛經營權不得超過規定的期限,具體期限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報本級人民政府根據投入車輛的車型和報廢周期等因素確定。
第十七條出租汽車車輛經營權因故不能繼續經營的,授予車輛經營權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可優先收回。在車輛經營權有效期限內,需要變更車輛經營權經營主體的,應當到原許可機關辦理變更許可手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辦理車輛經營權變更許可手續時,應當按照第八條的規定,審查新的車輛經營權經營主體的條件,提示車輛經營權期限等相關風險,並重新簽訂經營協議,經營期限為該車輛經營權的剩餘期限。
第十八條出租汽車經營者在車輛經營權期限內,不得擅自暫停或者終止經營。需要變更許可事項或者暫停、終止經營的,應當提前30日向原許可機關提出申請,依法辦理相關手續。出租汽車經營者終止經營的,應當將相關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道路運輸證》等交回原許可機關。
出租汽車經營者取得經營許可後無正當理由超過180天不投入符合要求的車輛運營或者運營後連續180天以上停運的,視為自動終止經營,由原許可機關收回相應的出租汽車車輛經營權。
出租汽車經營者合並、分立或者變更經營主體名稱的,應當到原許可機關辦理變更許可手續。
第十九條出租汽車車輛經營權到期後,出租汽車經營者擬繼續從事經營的,應當在車輛經營權有效期屆滿60日前,向原許可機關提出申請。原許可機關應當根據《出租汽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規定的出租汽車經營者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等級,審核出租汽車經營者的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結果,並按照以下規定處理:
(一)考核等級在經營期限內均為AA級及以上的,應當批准其繼續經營;
(二)考核等級在經營期限內有A級的,應當督促其加強內部管理,整改合格後准許其繼續經營;
(三)考核等級在經營期限內有B級或者一半以上為A級的,可視情適當核減車輛經營權;
(四)考核等級在經營期限內有一半以上為B級的,應當收回車輛經營權,並按照第十三條的規定重新配置車輛經營權。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按照出租汽車發展規劃,發展多樣化、差異性的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
預約出租汽車的許可,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執行,並在《出租汽車經營行政許可決定書》、《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道路運輸證》中註明,預約出租汽車的車身顏色和標識應當有所區別。
第三章運營服務
第二十一條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出租汽車服務。
鼓勵出租汽車經營者使用節能環保車輛和為殘疾人提供服務的無障礙車輛。
第二十二條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許可的經營區域內從事經營活動,超出許可的經營區域的,起訖點一端應當在許可的經營區域內;
(二)保證營運車輛性能良好;
(三)按照國家相關標准運營服務;
(四)保障聘用人員合法權益,依法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或者經營合同;
(五)加強從業人員管理和培訓教育;
(六)不得將出租汽車交給未經從業資格注冊的人員運營。
第二十三條出租汽車運營時,車容車貌、設施設備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車身外觀整潔完好,車廂內整潔、衛生,無異味;
(二)車門功能正常,車窗玻璃密閉良好,無遮蔽物,升降功能有效;
(三)座椅牢固無塌陷,前排座椅可前後移動,靠背傾度可調,安全帶和鎖扣齊全、有效;
(四)座套、頭枕套、腳墊齊全;
(五)計價器、頂燈、運營標志、服務監督卡(牌)、車載信息化設備等完好有效。
第二十四條出租汽車駕駛員應當按照國家出租汽車服務標准提供服務,並遵守下列規定:
(一)做好運營前例行檢查,保持車輛設施、設備完好,車容整潔,備齊發票、備足零錢;
(二)衣著整潔,語言文明,主動問候,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帶;
(三)根據乘客意願升降車窗玻璃及使用空調、音響、視頻等服務設備;
(四)乘客攜帶行李時,主動幫助乘客取放行李;
(五)主動協助老、幼、病、殘、孕等乘客上下車;
(六)不得在車內吸煙,忌食有異味的食物;
(七)隨車攜帶道路運輸證、從業資格證,並按規定擺放、粘貼有關證件和標志;
(八)按照乘客指定的目的地選擇合理路線行駛,不得拒載、議價、途中甩客、故意繞道行駛;
(九)在機場、火車站、汽車客運站、港口、公共交通樞紐等客流集散地載客時應當文明排隊,服從調度,不得違反規定在非指定區域攬客;
(十)未經乘客同意不得搭載其他乘客;
(十一)按規定使用計價器,執行收費標准並主動出具有效車費票據;
(十二)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文明禮讓行車。
第二十五條出租汽車駕駛員遇到下列特殊情形時,應當按照下列方式辦理:
(一)乘客對服務不滿意時,虛心聽取批評意見;
(二)發現乘客遺失財物,設法及時歸還失主。無法找到失主的,及時上交出租汽車企業或者有關部門處理,不得私自留存;
(三)發現乘客遺留可疑危險物品的,立即報警。
第二十六條出租汽車乘客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乘車;
(二)不得攜帶寵物和影響車內衛生的物品乘車;
(三)不得向駕駛員提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規的要求;
(四)不得向車外拋灑物品,不得破壞車內設施設備;
(五)醉酒者或者精神病患者乘車的,應當有陪同(監護)人員;
(六)遵守電召服務規定,按照約定的時間和地點乘車;
(七)按照規定支付車費。
第二十七條乘客要求去偏遠、冷僻地區或者夜間要求駛出城區的,駕駛員可以要求乘客隨同到就近的有關部門辦理驗證登記手續;乘客不予配合的,駕駛員有權拒絕提供服務。
第二十八條出租汽車運營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乘客有權拒絕支付費用:
(一)駕駛員不按照規定使用計價器,或者計價器發生故障時繼續運營的;
(二)駕駛員不按照規定向乘客出具相應車費票據的;
(三)駕駛員因發生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接受處理,不能將乘客及時送達目的地的;
(四)駕駛員拒絕按規定接受刷卡付費的。
第二十九條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據乘客通過電訊、網路等方式提出的預約要求,按照約定時間和地點提供出租汽車運營服務;
(二)出租汽車電召服務平台應當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
(三)電召服務人員接到乘客預約後,應當按照乘客需求及時調派出租汽車;
(四)出租汽車駕駛員接受電召任務後,應當按照約定時間到達約定地點。乘客未按約定候車時,駕駛員應當與乘客或者電召服務人員聯系確認;
(五)乘客上車後,駕駛員應當向電召服務人員發送乘客上車確認信息。
第三十條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只能通過預約方式為乘客提供運營服務,在規定的地點待客,不得巡遊攬客。
第三十一條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公布服務監督電話,指定部門或者人員受理投訴。
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建立24小時服務投訴值班制度,接到乘客投訴後,應當及時受理,10日內處理完畢,並將處理結果告知乘客。
第四章運營保障
第三十二條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在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會同有關部門合理規劃、建設出租汽車綜合服務區、停車場、停靠點等,並設置明顯標識。
出租汽車綜合服務區應當為進入服務區的出租汽車駕駛員提供餐飲、休息等服務。
第三十三條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配合有關部門,按照有關規定,並綜合考慮出租汽車行業定位、運營成本、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合理制定運價標准,並適時進行調整。
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配合有關部門合理確定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收費標准,並納入出租汽車專用收費項目。
第三十四條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和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依法加強管理,履行管理責任,提升運營服務水平。
第三十五條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保障駕駛員的合法權益,規范與駕駛員簽訂的勞動合同或者經營合同。
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通過建立替班駕駛員隊伍、減免駕駛員休息日經營承包費用等方式保障出租汽車駕駛員休息權。
第三十六條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合理確定承包、管理費用,不得向駕駛員轉嫁投資和經營風險。
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規范內部收費行為,按規定合理收取費用,向駕駛員公開收費項目、收費標准,提供收費票據。
第三十七條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建立車輛技術管理制度,按照車輛維護標準定期維護車輛。
第三十八條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按照《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管理規定》,對駕駛員等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教育和監督管理,按照規范提供服務。駕駛員有私自轉包經營等違法行為的,應當予以糾正;情節嚴重的,可按照約定解除合同。
第三十九條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制定包括報告程序、應急指揮、應急車輛以及處置措施等內容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第四十條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按照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要求,及時完成搶險救災等指令性運輸任務。
第四十一條各地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發展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採取多種方式建設出租汽車電召服務平台,推廣人工電話召車、手機軟體召車、網路約車等出租汽車電召服務,建立完善電召服務管理制度。
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建設或者接入出租汽車電召服務平台,提供出租汽車電召服務。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四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出租汽車經營行為的監督檢查,會同有關部門糾正、制止非法從事出租汽車經營及其他違法行為,維護出租汽車市場秩序。
第四十三條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對出租汽車經營者履行經營協議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按照規定對出租汽車經營者和駕駛員進行服務質量信譽考核。
第四十四條出租汽車不再用於經營的,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組織對出租汽車配備的運營標志和專用設備進行回收處置。
第四十五條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建立投訴舉報制度,公開投訴電話、通信地址或者電子郵箱,接受乘客、駕駛員以及經營者的投訴和社會監督。
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受理的投訴,應當在1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應當在30日內辦結。
第四十六條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對完成政府指令性運輸任務成績突出,經營管理、品牌建設、文明服務成績顯著,有拾金不昧、救死扶傷、見義勇為等先進事跡的出租汽車經營者和駕駛員,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並處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取得出租汽車經營許可,擅自從事出租汽車經營活動的;
(二)起訖點均不在許可的經營區域從事出租汽車經營活動的;
(三)使用未取得道路運輸證的車輛,擅自從事出租汽車經營活動的;
(四)使用失效、偽造、變造、被注銷等無效道路運輸證的車輛從事出租汽車經營活動的。
第四十八條出租汽車經營者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並處以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暫停、終止全部或者部分出租汽車經營的;
(二)出租或者擅自轉讓出租汽車車輛經營權的;
(三)出租汽車駕駛員轉包經營未及時糾正的;
(四)不按照規定保證車輛技術狀況良好的;
(五)未向出租汽車駕駛員公開收費項目、收費標準的;
(六)不按照規定配置出租汽車相關設備的;
(七)不按照規定建立並落實投訴舉報制度的。
第四十九條出租汽車駕駛員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並處以警告或者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一)拒載、議價、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繞道行駛的;
(二)未經乘客同意搭載其他乘客的;
(三)不按照規定使用計價器、違規收費的;
(四)不按照規定出具相應車費票據的;
(五)不按照規定攜帶道路運輸證、從業資格證的;
(六)不按照規定使用出租汽車相關設備的;
(七)接受出租汽車電召任務後未履行約定的;
(八)不按照規定使用文明用語,車容車貌不符合要求的。
第五十條出租汽車駕駛員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並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一)在機場、火車站、汽車客運站、港口、公共交通樞紐等客流集散地不服從調度私自攬客的;
(二)轉讓、倒賣、偽造出租汽車相關票據的;
(三)駕駛預約出租汽車巡遊攬客的。
第五十一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按規定的條件、程序和期限實施行政許可的;
(二)參與或者變相參與出租汽車經營的;
(三)發現違法行為不及時查處的;
(四)索取、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五)其他違法行為。
第五十二條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對出租汽車經營違法行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與本規定有不同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七章附則
第五十三條本規定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出租汽車經營服務」,是指可在道路上巡遊攬客,噴塗、安裝出租汽車標識,以七座及以下乘用車和駕駛勞務為乘客提供出行服務,並按照乘客意願行駛,根據行駛里程和時間計費的經營活動;
(二)「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是指以七座及以下乘用車通過預約方式承攬乘客,並按照乘客意願行駛、提供駕駛勞務,根據行駛里程、時間或者約定計費的經營活動;
(三)「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是指根據乘客通過電訊、網路等方式提出的預約要求,按照約定時間和地點提供出租汽車運營服務;
(四)「拒載」,是指在道路上空車待租狀態下,出租汽車駕駛員在得知乘客去向後,拒絕提供服務的行為;或者出租汽車駕駛員未按承諾提供電召服務的行為;
(五)「繞道行駛」,是指出租汽車駕駛員未按合理路線行駛的行為;
(六)「議價」,是指出租汽車駕駛員與乘客協商確定車費的行為;
(七)「甩客」,是指在運營途中,出租汽車駕駛員無正當理由擅自中斷載客服務的行為。
第五十四條本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㈦ 國家公安部交通局計程車管理辦法
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城市出租汽車管理,提高出租汽車服務質量,保障乘客、用戶和出租汽車經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其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城市客運交通事業的發展,根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城市出租汽車的規劃、經營、管理和服務。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出租汽車,是指經主管部門批準的按照乘客和用戶意願提供客運服務,並且按照行駛里程和時間收費的客車。
第四條出租汽車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出租汽車的發展,應當與城市建設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並與其他公共交通客運方式相協調。
出租汽車的發展規劃和計劃,由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報當地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五條出租汽車行業實行統一管理、合法經營、公平競爭的原則。
城市的出租汽車經營權可以實行有償出讓和轉讓。
第六條國家鼓勵和支持出租汽車行業的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和有計劃地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出租汽車管理科學技術水平。
第七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城市出租汽車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出租汽車的管理工作。出租汽車的具體管理工作可以委託客運管理機構負責。
㈧ 吉林省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條例的出租汽車客運
第四章 出租汽車客運
第三十四條 出租汽車客運經營實行行政許可制度。企業應當取得出租汽車客運經營資格後申請出租汽車運營許可,個人應當取得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後申請出租汽車運營許可。
第三十五條 申請出租汽車客運經營資格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並提交相應材料:
(一)依法注冊的企業法人;
(二)有符合城市人民政府要求的運營資金、固定的經營場所、停車場地和經營方案;
(三)有相應的管理機構、管理人員;
(四)有健全的客運服務、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運營管理制度。
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機構對符合許可條件的,頒發城市出租汽車客運經營資格證件。
第三十六條 市、縣(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確定出租汽車運營許可方式。採取有償出讓方式許可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請批准。
市、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實行出租汽車總量控制,並根據出租汽車客運專項規劃、市場供求狀況,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城市規模等,合理確定出租汽車數量,並適時調整,保持市場供需基本平衡;在許可時不得承諾許可期限內不增加或者減少出租汽車數量。
出租汽車運營許可期限最長不得超過8年。
第三十七條 企業和個人申請出租汽車運營許可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並提交相應材料:
(一)有符合有關標准和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車輛;
(二)有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駕駛員;
(三)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個人只能申請一個出租汽車運營許可。
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機構對符合許可條件的,按車頒發出租汽車運營許可證件。
第三十八條 以無償方式取得的出租汽車運營許可不得轉讓。以有償方式取得出租汽車運營許可2年以上或者經營者喪失經營能力的,經過批准可以轉讓。受讓方應當符合許可條件。轉讓後原經營期限不變。
城市人民政府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以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出租汽車運營許可,並依法給予補償。
第三十九條 出租汽車運營許可有效期屆滿一個月前,經營者可以向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機構申請運營許可延續;城市客運管理機構應當根據許可方式、許可條件和出租汽車投放數量等決定是否准予延續。
第四十條 出租汽車客運經營者在經營期限內,不得擅自暫停或者終止經營。
經營者因故不能正常營業的,應當到原許可機關辦理暫停或者終止經營手續,將有關證件交原許可機關登記保管。
經營者取得出租汽車運營許可超過一個月無正當理由未投入運營,或者暫停經營超過一年仍未恢復運營的,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機構經過告知後,可以注銷其運營許可。
第四十一條 出租汽車客運駕駛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並提交相應材料,經市、縣(市)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機構考試合格,取得從業資格證:
(一)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下,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
(二)有本地常住戶口或者居住證;
(三)取得相應的機動車駕駛證1年以上,1年內無重大交通責任事故記錄;
(四)遵守法律、法規。
從業資格證被吊銷的,自吊銷之日起5年內不得申請。
第四十二條 出租汽車應當符合車輛技術標准和服務規范,按照規定,配置標志頂燈、計價器、服務顯示標志,噴塗標識,貼掛運價標簽、乘客須知和服務監督卡等。
利用出租汽車設置廣告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城市公共客運主管部門制定的服務規范。
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維護、檢測車輛。
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機構應當對車容車貌、車輛安全設施和服務設施、經營者維護、檢測的情況定期檢查。不得要求對同一項目進行重復檢測。
禁止使用報廢車輛和擅自改裝車輛從事運營。
第四十三條 逐步推廣使用出租汽車專用號段牌照,鼓勵採用衛星定位系統、稅控計價器、電子識別系統等先進技術,加強出租汽車運營管理。
鼓勵出租汽車經營者採取預約服務、統一調度等方式提供出租汽車服務,減少車輛空駛,提高里程利用率。
第四十四條 經營者更新車輛應當向原許可機關辦理變更手續,車輛標准不得低於原車輛,車型應當符合城市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車輛更新後,原許可經營期限不變。
第四十五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機場、火車站等客流集散地設置出租汽車待租的運營站(場),由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機構指定單位或者人員進行日常管理。
第四十六條 出租汽車客運經營者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按時向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機構報送統計報表;
(二)確定車輛駕駛員並到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機構備案,辦理服務監督卡;
(三)執行價格管理部門規定的收費標准,公示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向出租汽車駕駛員發放客運出租汽車專用票據;
(四)與聘用的駕駛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不得損害駕駛員的合法權益;
(五)公布服務監督電話,及時處理投訴;
(六)對駕駛員進行安全和服務的教育培訓;
(七)不得私自安裝、改動、維修計價器和拆卸計價器鉛封;
(八)不得安排未取得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和服務監督卡的人員運營。
第四十七條 出租汽車駕駛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隨車攜帶出租汽車運營許可證件、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和服務監督卡;
(二)按照乘客要求或者合理的路線行駛,不得繞行;
(三)按照規定使用計價器,不得私自改動、維修計價器和拆卸計價器鉛封;
(四)執行價格管理部門規定的收費標准,向乘客提供客運出租汽車專用票據;
(五)按照規定合理使用服務標志。載客時應當啟用載客標志,不得甩客,未經乘客同意不得搭載他人乘車;待租時應當啟用待租標志,不得拒載,不得以其他方式主動攬客;需要暫停載客時應當起用暫停服務標志;
(六)保持車內清潔和衛生,不得吸煙;
(七)不得以欺騙、威脅乘客等方式高額收取費用,不得隱匿乘客財物;
(八)不得將車輛交給未取得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和服務監督卡的人員運營。
(九)文明駕駛,安全服務。
第四十八條 乘客應當文明乘車,不得吸煙、亂扔東西和污損車內設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租汽車駕駛員可以拒絕其乘車:
(一)在禁止停車的路段要求乘車的;
(二)無看護陪同的醉酒者或者精神病患者要求乘車的;
(三)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物品要求乘車的;
(四)乘客的要求違反交通管理、治安管理法律法規的。
第四十九條 乘客應當按照規定標准支付車費和過橋、過路、過渡、停車等費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乘客可以拒絕支付車費:
(一)未按照規定使用計價器的;
(二)未向乘客出具客運出租汽車專用票據或者高於計價器顯示金額收費的;
(三)中途拒絕服務或者在基礎里程內因故未完成運送服務的;
(四)未經乘客同意,搭載他人乘車的。
第五十條 乘客需要去偏僻地區或者出市區時,出租汽車駕駛員或者乘客可以到就近的公安機關辦理驗證登記手續,對方應當予以配合。
第五十一條 出租汽車不得異地運營,承運的起點或者終點應當在核定的經營區域內,異地送達返程時不得在異地滯留待租。
禁止出租汽車從事道路旅客班線運輸經營。
第五十二條 未取得出租汽車運營許可的車輛不得安裝、使用出租汽車標志頂燈等出租汽車標志、標識。
第五十三條 汽車租賃經營者以提供駕駛服務等方式從事或者變相從事出租汽車運營活動的,按照未取得出租汽車運營許可,擅自從事出租汽車運營處理。
㈨ 江蘇省出租汽車客運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本市客運出租汽車(以下簡稱出租汽車)管回理,提高
服務質答量,保障乘客、用戶和經營企業、個體業戶及其從業人員的合法權
益,促進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
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城市規劃區域內出租汽車的管理。出租汽
車經營企業和個體業戶(以下簡稱經營者)、從業人員、乘客、用戶以及
與出租汽車管理相關的單位和個人,均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出租汽車是指按照乘客和用戶意願提供客運服務
或者租賃服務的客運車輛。
客運服務是指按照乘客意願提供運送服務,按照里程和時間收費的出
租汽車經營活動。
租賃服務是指向用戶出租配備或者不配備駕駛員的,按照租賃時間和
里程收費的出租汽車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