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法律法規
1. 2015年最新航運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搜航網盤點上半年的航運政策:
1、《關於加快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的意見》
2015年1月5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於加快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促進傳統航運服務業轉型升級、提升航運交易服務能力、創新航運金融保險服務等主要任務。根據意見,到2020年,基本形成功能齊備、服務優質、高效便捷、競爭有序的現代航運服務業體。
2、《關於老舊運輸船舶和單殼油輪報廢更新政策實施有關事項的通知》
2015年1月5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下發上述通知,鼓勵具有遠洋和沿海經營資格的中國籍老舊運輸船舶和單殼油輪提前報廢更新,根據不同船舶類型、提前報廢年限,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按1500元/總噸的基準對報廢更新的船舶給予補助。
6月23日,四部委再次發文將該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17年12月31日。
3、《船舶登記工作規程》
自2015年1月5日起實施。
4、廢止62項行業標准
2015年1月7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廢止《港口重大件裝卸作業技術要求》等62項交通運輸行業標準的公告,自2015年1月20日起廢止。
5、修改《港口經營管理規定》
交通運輸部2015年1月20日發布《關於修改<港口經營管理規定>的決定》,規定對從事港口理貨應當具備的條件等有關條款進行了修改,自2014年12月23日起施行。
6、《內河運輸船舶標准化管理規定》
交通運輸部2015年1月20日發布《內河運輸船舶標准化管理規定》,其中提到對正在使用的不符合新標準的船舶、不符合安全環保新規范的船舶、限制過閘船舶和限制在特定通航水域航行的船舶,可以採取資金補貼等措施,引導和鼓勵進行更新、改建,或促進內河船舶業技術水平提高和舊船淘汰。
7、對小微企業免徵船舶港務費等三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2015年2月6日,財政部發文,對小微企業免徵船舶港務費、船舶登記費、沿海港口和長江干線船舶引航收費的具體范圍進行確定,即對100總噸以下的內河船和500總噸以下海船予以免徵。
8、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
2015年3月25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公告》取消和下放5項行政審批項目,3項工商登記審批事項由前置改為後置審批。
9、《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將加強船舶港口污染控制與港口碼頭污染防治能力建設,並寫明了相關標准達標時間節點。
10、《全國沿海郵輪港口布局規劃方案》
2015年4月22日,規劃打造全國沿海郵輪港口體系,將重點發展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煙台港、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廈門港、深圳港、廣州港、三亞港為始發港。計劃2030年前,將我國打造成為全球三大郵輪運輸市場之一,郵輪旅客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
11、《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
2015年5月16日,國務院發布,提出:開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高端市場。支持有實力的企業投資建廠、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及銷售服務基地,提高船舶高端產品的研發和製造能力,提升深海半潛式鑽井平台、浮式生產儲卸裝置等產品國際競爭力。
12、交通運輸部部令2015年第5、6號
2015年5月25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於修改<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的決定》、《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應急防備和應急處置管理規定>的決定》,其中《關於修改<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的決定》對外商投資企業經營國內水路運輸相關內容進行了調整。
13、清理整頓國際海運附加費報備
2015年5月26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清理整頓國際海運附加費報備相關事宜的通告》,要求國際集裝箱班輪運輸經營者應於6月30日前根據《通告》要求對公司徵收海運附加費的情況完成自查,並將徵收情況向交通運輸部指定的運價備案受理機構進行備案。
14、外商投資企業經營國內水路運輸審批下放
2015年6月3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於做好外商投資企業經營國內水路運輸審批下放有關工作的通知》,將外資企業經營國內水運的審批下放到省
15、在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若干海運政策
交通運輸部2015年6月5日發布《關於在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若干海運政策的公告》,明確經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批准,外商可在自貿區設立股比不限的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經營進出中國港口的國際船舶運輸業務。
16、交通運輸部部令2015年第7、8、9號
2015年6月23至24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行政許可條件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海事行政處罰規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海事行政處罰規定》,新規均自201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2. 盤點2016年將實施的新政策法規有哪些
您好!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的法律法規如下:
一 交通法規:
為規范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對現有的條款作以下調整:
凡違反交通規則者罰款額為扣分數量的一千倍,同時歡迎廣大市民參與交通整治,第一時間舉報違法違規行為的可享受被舉報違法違規者的罰款的百分之十的獎勵。同一違章記錄,舉報者以時間優先的原則領取獎勵。
取消交通事故中保護弱者的條款,對於交通事故中違章一方必須承擔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並賠償對方當事人全部損失。
對於酒駕一律吊銷駕照,判刑2年,醉駕者五年內不得取得駕照,判刑2年!對於酒駕發生交通事故者除吊銷駕照外,判刑5年起。醉駕發生交通事故者,起判7年,致人死亡者,最高可判死刑。
在機動車輛無行駛權時發生事故必須負全部責任,在人行橫道不避讓行人的行為,扣三分,罰三千。行人在非人行橫道橫穿時與車輛發生事故,行人全責並賠償對方損失。
二,銀行業。
鑒於現銀行業亂象,法律作以下規定,誰的錯誤誰承擔損失。由於銀行故障造成的損失由銀行承擔。儲戶有存取款時,發現問題必須當面提出質疑,否則造成的損失由儲戶承擔。銀行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人民幣,否則視為違法,罰款拒收額的一萬倍。同時歡迎舉報,將以罰款的百分之十作為獎勵。
三,酒店餐飲
為促進食品安全,加大對餐飲的懲治力度,對酒店餐飲的違法行為,及不合格的食品安全對當事企業作以下處罰:凡違反食品安全行為的企業罰沒上一年度全年的營業收入!同時對舉報者以罰款的百分之十的獎勵。
四,零售業
為規范市場行為,對銷售不合格,過期食品,及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涉事企業也將罰沒上一年度的全年的銷售額,對於舉報人以百分之十的獎勵。
五,其他犯罪行為
對於執行法律的警察本身就是法律的象徵,凡是對警察有攻擊行為者,一律視為襲警。襲警者將被判刑5年起。如造成警察受傷者10年起判,最高可判死刑。
公民在遇到生命財產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可以採取自衛措施。無須承擔法律責任。
為加大反腐力度,行賄者將於受賄者承擔相同的法律責任。當行賄者在一年內舉報受賄者的犯罪行為,可免受行賄罪處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廢除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犯罪嫌疑人的免罰條款,及未成年人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條款,所有犯罪行為一視同仁。凡滿十二歲以上者犯罪行為必須受到制裁!十二歲以下者違法,父母也將受到法律制裁。
取消無期徒刑,凡罪行累積判刑達到三十年者,一律判處死刑。凡搶劫者起判二十年,並有傷害他人行為者,一律判死刑。對盜竊罪起判十年,在盜竊中被發現而反抗者,一律視為搶劫。
同時為規范執法人員的行為,執法者的違法行為將視公民的兩倍處罰。
為實現民主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凡在本國公民一視同仁,無論高官平民,富商貧民,所有執法者違法,加倍處罰。
真是做夢啊!怎麼可能實現!希望有一天能夠實施。
另外,《居住證暫行條例》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持有人可享有六大基本公共服務和七項便利。
其中,六大服務包括:義務教育;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務;國家規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務。
七項便利包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出入境證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機動車登記;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報名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申請授予職業資格;辦理生育服務登記和其他計劃生育證明材料;國家規定的其他便利。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規定,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委會規定。
草案中規定,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這也就是說,只要符合政策,將來無論是生一孩還是二孩,生育假都會延長。至於到底能延長多少,就要看各地的規定了。
謝謝閱讀!
3. 存貨每年盤點一次是哪個法規規定的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第二十條 企業在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前,應當按照下回列規定,全面清查資產、核答實債務:
(二)原材料、在產品、自製半成品、庫存商品等各項存貨的實存數量與賬面數量是否一致,是否有報廢損失和積壓物資等;
(四)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運輸工具等各項固定資產的實存數量與賬面數量是否一致;
(五)在建工程的實際發生額與賬面記錄是否一致;
企業通過前款規定的清查、核實,查明財產物資的實存數量與賬面數量是否一致、各項結算款項的拖欠情況及其原因、材料物資的實際儲備情況、各項投資是否達到預期目的、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及其完好程度等。企業清查、核實後,應當將清查、核實的結果及其處理辦法向企業的董事會或者相應機構報告,並根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4. 房屋買賣常見糾紛盤點 如何規避買賣糾紛
隨著經濟的發展,買房子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但是房價的飆高人讓人望而退步,於是二手房就有了很大的市場。
在房屋交易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糾紛,二手房買賣也不例外,所以在買房之前一定要了解相關知識,防患於未然。小編在下面總結了一些關於購房糾紛以及如何解決的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購買房屋糾紛有哪些
房屋交易需要注意很多的細節,如果有那些沒有留意,很容易引發房屋糾紛的,房屋糾紛有定金糾紛、一房二賣糾紛、二手房買賣中承租人糾紛、房屋質量糾紛等等,請看下面具體介紹:
1、定金糾紛
定金糾紛是房產糾紛中的一個很常見的種類,合同簽訂時定金一定要以書面的形式進行約定才有法律效力。定金的約定要全面,特別是對定金退回的適用情況進行明確的說明。合同法中適用定金罰則,如果購房者不履行債務,沒有權利要求售房者返還定金。售房者如果不履行債務,需要向購房者返還雙倍定金。
2、一房二賣糾紛
一房二賣也是房產交易中常見的糾紛,簡單來說,一房二賣就是售房者將同樣的房子賣給兩個人。避免一房二賣,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購房者要保證定金是交給售房者;其次,查看售房者的身份證明、房屋所有權情況,最好將房屋所有權證書提存;第三,房子交易的款項不要一次性付清;最後,網簽要及時。
3、二手房買賣中承租人糾紛
合同簽訂完之後,很可能會出現承租人主張優先購買權,而導致原先的買賣合同無效,因此為購房者帶來了一系列的糾紛。所以,購房者買房之前,一定要做好調查,確保是否有承租人的存在,如果有,應該要求承租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書面承諾。
4、房屋質量糾紛
房屋質量一般在房屋交付之後購房者才容易發現,比如一些裂縫、滲漏等問題。如果您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以下解決辦法:第一,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投訴;第二,雙方協商調解;第三,向仲裁機構提起仲裁;第四,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正當權益。
如何解決房屋糾紛
1、協商解決
糾紛各方自行協商,平等、互利、合理、有償的妥善解決;主要是依據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合同進行協商,解決爭議雙方之間的房產糾紛。如果糾紛各方無法協商解決,可根據糾紛的性質及法律關系分別向行政主管機關投訴,或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行政機關依職權處理
爭議雙方的一方向行政機關投訴後,行政機關根據主管范圍受理,依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規章作出行政決定。如當事人對行政決定不服,可提起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除終局復議以外,須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天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行政決定一旦作出即可執行,提起行政復議或訴訟並不停止執行。
3、仲裁或訴訟程序解決
如果糾紛不屬於行政機關主管,當事人可申請仲裁或提起民事訴訟。申請仲裁必須有約定的仲裁協議,如無約定,不可申請仲裁,只能提起民事訴訟。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裁決作出後,當事人不可就同一糾紛再次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以上就是關於購買房屋糾紛有哪些?如何解決房屋糾紛的相關知識了,因為房屋買賣交易過程時間周期較長,很容易買賣雙方毀約或者之前交易沒談好,引發一些房產糾紛。如何處理這些糾紛文中已經有提及,大家在買賣二手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容易引起糾紛的地方,這樣對於我們後面房屋的買賣有所幫助。
5. 瑞士以其古怪的法律而聞名,這個國家都有哪些出名的奇葩法律
「夏天不能在家中安裝空調」,「殺死一些甲殼類動物來作為食材的時候,要讓他們沒有痛苦的死去」,「晚上十點之後不能沖廁所」這些在普通人看來很奇葩的規定,居然有一個國家將這些規定寫進了法律,而這個國家就會瑞士。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瑞士那些在其他國家看來非常奇葩的法律。
除了上面兩種奇葩的法律規定外,還有一條奇葩規定,那就是在運輸活海鮮的時候,不能將海鮮直接放在冰塊上,因為這樣會讓它們感到很痛苦。在煮蝦的時候,規定要讓蝦在幸福的狀態下死去,這就是瑞士的一些人眼中的蝦道主義。
6. 2017年銀行業盤點要點有哪些
嚴監管」是貫穿2017年銀行業的關鍵詞。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是今後3年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可見,嚴監管、防風險是銀行業乃至整個金融領域的重中之重。
針對市場上亂象頻出,「套路」橫行,監管重拳層層加碼,相繼落地,擲地有聲。
站在2017年的年尾,本網盤點了一年來銀行業的重點監管事件,每一件都反映了監管趨嚴的態度,每一件都見證了銀行業發展的進程。
一、凈化金融環境,銀監會啟動三三四專項治理
3月29日,銀監會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銀行業「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全面開展「違反金融法律、違反監管規則、違反內部規章」(「三違反」)行為專項治理工作。
同天,還下發了《關於開展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的通知》。
4月6日,銀監會繼續下發《關於開展銀行業「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瞄準銀行同業業務、理財業務、信託業務。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認為,監管文件不斷發布,監管措施不斷推進,這代表了監管層對金融業加強監管的決心,目的就是凈化金融環境,使金融進一步為實體經濟服務。
二、銀監會:大中型銀行年內需完成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
5月26日,銀監會印發《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實施方案》,推動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聚焦小微企業、「三農」、創業創新群體和脫貧攻堅等領域的普惠金融事業部。
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有利於相關銀行進一步縮短融資鏈條,提供差異化產品,加大資源保障,增強業務開展動力。
三、防範利益輸送,銀監會規範金融機構吸收公款存款行為
6月26日,銀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吸收公款存款行為的通知》,整頓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吸收公款存款行為。在強化廉潔從業、嚴禁利益輸送、防範道德風險、提升服務水平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通知》的實施有利於銀行業金融機構營造廉潔從業風氣,培育合規文化,並有利於維護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場環境。」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四、銀監會等三部委發文整治校園貸
6月28日,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按照「疏堵結合、打開正門、扎緊圍欄、加強治理」的總體思路,防範和化解校園貸風險。
同濟大學教授蔡建國強調,應針對校園貸加快立法,盡快出台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對借貸平台的資質審核、資金監管、信息共享、監管主體等作出詳盡的規定,以科學立法引導健康發展。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堅決取締具有欺詐性、不合規的校園貸平台。
五、銀行取消多項收費,中小企業或將獲得實惠
7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銀監會發布《關於取消和暫停商業銀行部分基礎金融服務收費的通知》,取消個人異地本行櫃台取現手續費,暫停收取本票和銀行匯票的手續費、掛失費、工本費6項收費等。
業內人士稱,此次通知調整較大的主要是對公業務,即本票、匯票的費用減免,中小企業或將從此規定中獲得實惠。
六、七部門定性ICO為非法公開融資
9月4日,為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
《公告》稱,代幣發行融資中使用的代幣或「虛擬貨幣」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此次七部門聯合發布的《公告》維護了法律的權威,充分利用了法律的武器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防範化解了金融風險。」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李愛君表示。
七、銀監會提高股東准入門檻,隱性股東將被有效監管
11月16日,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總的原則和目標就是要進一步加強股權、股東的管理,避免和杜絕代持、隱形股東,通過穿透的原則識別出最終受益人,要求其真正履行股東的責任和義務。
中信證券研究部研究員肖斐斐、冉宇航認為,《辦法》賦予銀行監督股東的權力,加強對股東行為的管理和信息披露,股權代持、惡意收購、經營干預等亂象有望得到遏制。
十、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加碼,中小行將被有效監管
12月6日,銀監會就《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新引入三個量化指標:凈穩定資金比例、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和流動性匹配率。二是進一步完善流動性風險監測體系。三是細化了流動性風險管理相關要求,如日間流動性風險管理、融資管理等。
聯訊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指出,新增三個量化指標彌補了之前對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以下的中小銀行缺乏有效監管的短板,加強了對銀行同業業務的抑制,有助於鼓勵銀行業務回歸傳統業務本源、服務實體經濟。
7. 盤點公司奇葩規定有哪些
1
春節前後請假扣三倍工資
奇葩指數:★★
寧波某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發出通知稱,工人春節前後請假將扣三倍工資。這被稱為「史上最雷人放假通知」。為了留住員工,一些服裝企業為員工提供往返機票、提高加班工資和獎勵出國游等福利。為了留住職工,該公司的規定並不算多麼奇葩,但確實寒了員工們的心。
2
談戀愛要匯報 未經同意離婚會被開除
奇葩指數:★★☆
據《中國經濟周刊》爆料,在號稱要打造世界第一高樓的某科技集團,小超市無人值守、購物自取,員工宿舍房門夜不閉戶,員工食堂三餐免費,食材基本來自於該企業農場自種的有機食品。既不接受同行業的員工跳槽到這里來,離職的員工也永遠別想再回來。該公司甚至還要求,員工談戀愛要向公司匯報;員工如果未經公司同意就離婚,會被開除。
3
未滿30女職員不能生育
奇葩指數:★★★
記得《咱們結婚吧》裡面的楊桃嗎?因為到了三十歲還沒結婚生孩子,被拒絕續簽合同。無獨有偶,蘇州有一家公司出台了一項類似的奇葩規定:在與女員工簽訂合同時,明確要求女職工30歲前不能生育,如果違反規定辭職的話,還要繳納違約金……老闆法盲了!法律明確規定:生育權是每個女性的合法權利。
8
西裝價格不得低於10000元
奇葩指數:★★★☆
某文化公司的很多規定居然都跟衣服有關。如果單純與衣服、著裝相關尚不能稱為奇葩,但此公司規定十分細化,而最為奇葩的一條則是要求各個中心總監一級的管理人員,上班穿的西裝價格不能低於10000元。並且西裝的價格還不能看吊牌價,而是要以發票為准。有員工表示:為了點兒稀飯錢,投入真是太大了。
9
不做假睫毛,罰款20元
奇葩指數:★★★★
重慶有一家互聯網公司,在不允許辦公室戀情基礎上又新增了幾項規定:不能穿休閑裝上班,必須換成職業裝;不習慣化妝的女員工可以不化,但必須做一個假睫毛,否則抓到一次罰款20元……女員工不化妝不做假睫毛礙著誰了?恐怕皮膚敏感的女員工只能另謀高就了。
10
輪流做飯、洗碗
奇葩指數:★★★★
某迷你文化公司,員工內只有5個人,老闆為剛創業的大學生。該老闆挑剔一切外賣和小吃店,覺得外面的東西都「臟兮兮的,不幹凈」。於是乎,公司規定:員工輪流做飯、洗碗。
下午6點,員工紛紛下班回家,老闆則從自己的小辦公室里不慌不忙踱步出來,進入廚房,把中午的剩菜剩飯放在微波爐里加熱。機智的老闆用一條奇葩規定解決了自己的吃飯問題。
11
買iphone7不愛國開除
奇葩指數:★★★★
雖然iPhone7一開售,便受到眾多蘋果迷的熱追,可似乎並不是所有人都鍾愛蘋果。河南南陽某公司下發了這樣的一紙通知:凡我公司員工嚴禁購買和使用iPhone7和iPhone7Plus,一經發現違規者,直接到公司辦理辭職手續……
員工買iPhone7就是不愛國,然後還要開除,富士康蘋果生產線上的工人該怎麼辦?這恐怕是有史以來老闆個人喜好傾向最為嚴重的一條公司規定。
12
管理層必須剃光頭 剃頭獎1萬元
奇葩指數:★★★★★
80後女孩小曉在浙江鎮海一家工程公司已經工作五六年了,一路打拚到中層。但就在去年,公司召開了管理層會議。老闆出台了一個新規定:所有管理層必須剃光頭,剃了每人獎勵1萬元,不剃的罰1萬元,不剃也不認罰的直接辭退。
「我是女的,剃光頭以後怎麼出門?」包括小曉在內的6名女員工,拒絕剃光頭也拒不認罰,不久,她們果然收到了辭退郵件。此新規也許難道是為逼走女員工而出?
在網路信息飛快傳播的當今社會,不排除個別企業以嘩眾取寵式的炒作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但這些奇葩的企業規定出現,最主要原因是企業老闆自身「土皇帝」的封建思想促使他們的意識形態陷入「我的地盤我做主」的誤區。
那麼,面對企業制定的種種奇葩規定,職工就只有忍受這一條路可走嗎?答案是——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