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的用法規律
① 關於的、地、得的用法
千萬不要依據詞性來確定用哪個de。
確定用「的」「地」「得」的可靠依據是看de的前後是什麼句子成份。
「的」用在定語之後、主語或賓語之前。如:「現在我們需要的是認真的思考,而不是草率的決策。
「地」用在狀語之後、謂語之前。如:「他在認真地思考問題。」「草率地決策重大事項不是高明的領導者」。
上邊的兩個例子說明「地」和「的」不能依據它們前後是什麼詞來派用場的。
」得」用在謂語之後、補語之前。不能與「的」混用。
如:
你(主)說(謂)得對(補)。
你說的(主)對(判斷詞作謂語)。
再比如:
你想表達籃球隊員中高個子的隊員比矮個子的隊員多的話,如果不知道用「的」還是用「得」,就會出現異義。試看:
「籃球隊員高的多」表達了你的本義。
「籃球隊員高得多」是說籃球隊員比一般人的個頭高出不少。
動詞前不一定用得,也不一定用地。如:
「他高興得跳起來。」——「得」在謂語和補語之間。此句表達的是他高興的程度怎麼樣。
「他高興地跳起來。」——「地」在狀語和謂語之間。此句表達的是他以什麼樣的狀態跳。
最後總結三句話:
「的」是定語的標志;「地」是謂語的標志;「得」是補語的標志。
出奇的好——定中結構,「出奇」是定語,「好」是中心詞,(可作主語或賓語),回答「好」是什麼樣的「好」。
出奇地好——狀中結構,「出奇」是狀語,「好」是中心詞(作謂語)。回答的是怎麼樣地「好」。
出奇得好——述補結構,「出奇」是謂語,「好」是補語。回答的是「出奇」得怎麼樣的問題。
可見,在不同語境里,以上三種說法是不能亂用的。
② 「的地得」的用法
1、的:一般用在主語和賓語的前面。
「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後面的事物,說明「的」後面的事物怎麼樣。如:頤和園(名詞)的湖光山色(主語)美不勝收。
2、地:一般用在謂語(動詞、形容詞)前面。
「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如:她愉快(形容詞)地接受(動詞,謂語)了這件禮物。
3、得:一般用在謂語後面。
「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怎麼樣。如:他們玩(動詞,謂語)得真痛快(補語)。
(2)的地得的用法規律擴展閱讀
在漢語中,助詞與連詞、介詞、嘆詞同屬於虛詞,不能表示概念,但是可以表示語法結構或是各種語氣。
在句子中無實義,也沒有統一的語法功能,不能單獨使用,是獨立性最差的一種詞。通常在白話文中,助詞被念為輕聲。
漢語中的助詞分為語氣助詞、結構助詞和時態助詞三種,而語氣助詞又稱「語氣詞」,也有人認為「語氣詞」是應該是一種獨立的詞類。
前綴的結構助詞,有時不容易理解,舉個例子:「這件事早就被大家所知道了」。此處的「所」,就表示「大家」和「知道」之間的從屬關系。
「的、地、得」三個字在五四運動之前並沒有嚴格的分別,在舊時文學作品中常有混用的現象。
在日語中,助詞用於體言、准體言以及修飾語間,表示它們的位格關系,或是為前置的詞彙增添意義,居於相當重要的地位。本身沒有實質的意義、不能單獨使用,也沒有詞形變化。分類上各家說法不一。
③ 「的地得」的用法分別是什麼
「的地得」的用法分別是:
「的」後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或詞語。
「得」前面跟的多數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後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狀態的詞或詞語,表示怎麼怎麼樣的。
「地」後面跟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
④ 「的,地,得」的具體用法
要正確使用「的、地、得」,首先必須掌握好詞類、語法,要懂得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語、謂語)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賓語、補語)。一般來說,在句子中「的」銜接在名詞前面,「的」的前面是這個名詞的修飾成分,主要有名詞、代詞、形容詞或相應的片語充任,表示領屬關系或表示被修飾的事物的性質,做句子的定語。例如:「燦爛的陽光」,「燦爛」(形容詞)是「陽光」(名詞)的定語;「我的書」,定語「我」是代詞;「又高又大的建築物」,採用的是聯合片語「又高又大」作定語。「地」表示它前邊的詞或片語是狀語,是用在動詞前面的修飾成分,主要由名詞、形容詞、數量詞等充任,對中心詞(動詞)起限制、修飾、說明作用。例如:「果樹漸漸地綠了」;「漸漸」是形容詞,是修飾動詞「綠」的,作「綠」的狀語;「科學地總結了……經驗」,名詞「科學」是動詞「總結」的狀語;「……抓緊一切時間忘我地工作」,「忘我」是動賓片語,作動詞「工作」的狀語,等等。而在句子中用在「得」字後面的,是由形容詞或片語(有時也由動詞)充任,用來補充說明「得」字前面的動詞或形容詞的程度、結果,作它的補語。例如:「牙疼得厲害」中,形容詞「厲害」是動詞「疼」的補語;「高得像一座山」中,「像一座山」這個片語用「得」連接,作形容詞「高」的補語;「惹得大家十分生氣」中, 「得」連接「大家十分生氣」這個主謂片語,以補充說明前面「惹」這個動詞的結果,起到了補語的作用。總之,正確使用「的、地、得」簡單地說只要記住三條:
1、詞前面的修飾成分,用「的」字銜接,作名詞的定語;
2、動詞前面的修飾成分,用「地」字銜接,作動詞的狀語;
3、動詞或形容詞後面的補充、說明成分,用「得」字連接,作動詞或形容詞的補語。
以上幾種用法,可以寫成下面的公式:
修飾限制+的+名詞
修飾限制+地+動詞
動詞(形容詞)+得+補充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的、地、得」的相同之處。
「的、地、得」是現代漢語中高頻度使用的三個結構助詞,都起著連接作用;它們在普通話中都讀輕聲「de」,沒有語音上的區別。
2、「的、地、得」的不同之處。
呂叔湘、朱德熙所著《語法修辭講話》認為「的」兼職過多,負擔過重,而力主「的、地、得」嚴格分工。50 年代以來的諸多現代漢語論著和教材,一般也持這一主張。從書面語中的使用情況看,「的」與「地」、「得」的分工日趨明確,特別是在邏輯性很強的論述性、說明性語言中,如法律條款、學術論著、外文譯著、教科書等,更是將「的」與「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話里都讀輕聲「de」,但在書面語中有必要寫成三個不同的字:在定語後面寫作「的」,在狀語後面寫作「地」,在補語前寫作「得」。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使書面語言精確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語的標記,一般用在主語和賓語的前面。「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後面的事物,說明「的」後面的事物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形容詞、名詞(代詞)+的+名詞。如:
①頤和園(名詞)的湖光山色(主語)美不勝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開朗的女子(名詞,賓語)。
2、地——狀語的標記,一般用在謂語(動詞、形容詞)前面。「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方式一般為:形容詞(副詞)+地+動詞(形容詞)。如:
③她愉快(形容詞)地接受(動詞,謂語)了這件禮物。
④天漸漸(時間副詞)地冷(形容詞,謂語)起來。
3、得——補語的標記,一般用在謂語後面。「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動詞(形容詞)+得+副詞。如:
⑤他們玩(動詞,謂語)得真痛快(補語)。
⑥她紅(形容詞,謂語)得發紫(補語)。
三、「的、地、得」用法的常見錯誤
一般而言,在特約記者和通訊員來稿中常見的「的、地、得」用法錯誤,主要表現在該用「地」、 「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① 這兩年,該公司的職工不斷的(地)轉變觀念。
我們說「地」是狀語的標記,用在謂語的前面。此例中主語是「職工」,謂語是「轉變」。很顯然,用「的」是錯誤的,應該用「地」。
②該項目不僅創下了該公司單項工程總產值之最,更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闖進了上海的國際石油化工項目建設市場,踏上了一個更高的平台。
這個例句雖然比較長,但謂語「成功」前的「的」明顯用錯了,應該改為「地」。
③各項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範措施都落實的(得)很好。
補語一般回答「怎麼樣」的問題,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麼樣,用了「得」
,很對;可接下來回答「落實」得怎麼樣問題時,作者卻用了「的」。這個錯誤非常明顯,可惜作者沒有發現,正確的用法應該是「得」。
④身體更不敢碰到被太陽炙烤的(得)滾燙的鐵車梯。
如果我們問「炙烤」得怎麼樣,就知道例句里用錯了,應該用「得」。
「的」還有其他的用法,比如——這個東西是誰的?我的。這里「的」是代詞,不是我們這里要討論的對象,就不再贅言了
⑤ 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語的標記,一般用在主語和賓語內的前面。「的」前面的容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後面的事物,說明「的」後面的事物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形容詞、名詞(代詞)+的+名詞。如:
①頤和園(名詞)的湖光山色(主語)美不勝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開朗的女子(名詞,賓語)。
2、地——狀語的標記,一般用在謂語(動詞、形容詞)前面。「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方式一般為:形容詞(副詞)+地+動詞(形容詞)。
如:
③她愉快(形容詞)地接受(動詞,謂語)了這件禮物。
④天漸漸(時間副詞)地冷(形容詞,謂語)起來。
3、得——補語的標記,一般用在謂語後面。「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動詞(形容詞)+得+副詞。
如:
⑤他們玩(動詞,謂語)得真痛快(補語)。
⑥她紅(形容詞,謂語)得發紫(補語)。
⑥ 的地得運用的規律是什麼
「的」後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或詞語,如:敬愛的總理、慈祥的老內人、戴帽子的男孩、珍容貴的教科書、鳥的天堂、偉大的祖國、有趣的情節、優雅的環境、可疑的情況、團結友愛的集體、他的媽媽、可愛的花兒、誰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後面跟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如:高聲地喊、愉快地唱、拚命地逃、瘋狂地咒罵、嚴密地注視、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圍、沙沙地直響、斬釘截鐵地說、從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細地看、開心地笑笑......」
「得」前面跟的多數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後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狀態的詞或詞語,表示怎麼怎麼樣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爛、疼得直叫喚、瘦得皮包骨頭、紅得發紫、氣得雙腳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樂得合不攏嘴、驚訝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掃得真干凈、笑得多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