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試題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2-18 08:49:15

『壹』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56-58-60條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是2013年7月24日國務院第18次常務會議通過並在2013年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39號公布的文件。該《條例》分總則、鐵路建設質量安全、鐵路專用設備質量安全、鐵路線路安全、鐵路運營安全、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8章108條,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12月27日國務院公布的《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予以廢止。2014年1月2日,《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實施後,沈陽對冒用他人身份證買票乘火車首開罰單。
第五十六條鐵路運輸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制定鐵路運輸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相關作業程序,保障鐵路旅客和貨物運輸安全。
第五十七條鐵路機車車輛的駕駛人員應當參加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考試,考試合格方可上崗。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制定。
第五十八條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加強鐵路專業技術崗位和主要行車工種崗位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安全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和安全意識。
第五十九條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加強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防護,使用的運輸工具、裝載加固設備以及其他專用設施設備應當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安全要求。
第六十條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建立健全鐵路設施設備的檢查防護制度,加強對鐵路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檢修,確保鐵路設施設備性能完好和安全運行。
鐵路運輸企業的從業人員應當按照操作規程使用、管理鐵路設施設備。

『貳』 選擇題 ( )的安全管理參照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

這個答題我選擇A

『叄』 鐵路安全試題 帶答案的

能再具體點嗎?是哪部分的?
鐵路職工人身安全試題
http://wenku..com/view/f5d5688271fe910ef12df8bb.html

鐵路勞動安全試題題庫
一、填空題

1、乘務員上下車時要(緊握扶手),不能(飛乘飛降),列車運行中不能開車門乘涼,掃倒垃圾。

2、通過線路時嚴格執行(一停)、(二看)、三通過的制度,嚴禁鑽爬車底,跨越車輛。

3、火災分為(固體物質火災)、液體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氣體火災)、金屬火災。

4、穿高跟鞋作業會造成行動不便,遇有緊急情況,奔跑時容易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故規定所有工人(作業中)不能穿高跟鞋。我局規定的鞋跟高度不得超過(20毫米)。

5、旅客列車發生火災爆炸後分(滅火)、搶救、分隔、(警戒)四個組。

6、旅客傷亡事故等級分輕傷事故、重傷事故、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特大事故)、(急性中毒事故)。

7、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

8、《行規》第34條規定,運轉車長在值乘區段值乘的車門由(運轉車長)負責管理,不作業時,必須關閉車門。運轉車長作業車門不準旅客乘降和逗留。遇有特殊情況,旅客必須在運轉車長值乘車門乘降時,由(客運乘務人員)負責管理。

9、乘務員對消防器材、緊急制動閥、手制動機做到(知位置)、知性能、(會使用)。

10、列車安全設施必須做到(設備齊全),(標志明顯),作用良好。

11、因列車上拋擲物體造成鐵路沿線(當班人員)傷亡的,列(值乘該列車客運單位)責任。

12、《鐵路旅客運輸管理規則》中規定,電氣化區段停站不得(沖刷車皮)和嚴禁(攀登車頂)作業。

13、(直達特快列車)及(動車組)不設運轉車長,其他旅客列車運轉車長的設置按有關規定執行。

14、運行中餐車油炸食物使用前進方向(第一個)灶眼,用油量不得超過容器的(1/3)。

15、哈鐵公網電[2007]349號電報規定,森防期內,凡發現有列車中途違反規定向車外拋灑爐灰焦碳的,無論有無後果,列車長(一律免職),直接責任者(開除路籍),造成森林草原火災的追究刑事責任。

16、一般事故分為(A類一般事故)、(B類一般事故)。

17、《技規》第390條規定,鐵路行車有關人員,接班前須(充分休息),嚴禁(飲酒),如有違反,立即停止其所承擔的任務。

18、「三新」人員是指(新人)、(新職)、新崗。

19、輕傷事故由(發生事故的單位)提出定性定責意見,經上一級(勞動安全監察)部門同意後作出處理決定。

20、鐵路信號分為(視覺信號)和(聽覺信號)。

21、「三會」是指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會撲救初起火災)。

22、為方便旅客的旅行生活,限量攜帶下列物品;氣體打火機(5個),安全火柴(20小盒)。

23、給旅客倒水時做到(站穩)、(接杯)、不倒滿

24、三級安全教育是指「三新」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站段)、(車間)、崗位三級安全教育

25.對待事故的「四不放過」原則為未查清問題原因不放過,(責任者沒有處理)不放過,沒有制定整改措施不放過,(沒追究管理人員責任)不放過。

二、選擇題

1、列車尾部風檔處和餐車廚房側門要(B)

A、懸掛旅客止步簾 B、安全防護欄 C、由專人防護

2、嚴禁摸黑開關電器設備(A)

A、防止觸電 B、防止破壞設備 C、防止混電

3、遇有背面作業時要認真執行(B)

A、一慢二看三通過制度 B、一看二下三瞭望制度 C、一停二看三作業制度。

4、為保證人身安全,除專業人員按規定作業外,任何人員所攜帶的物件(包括長桿、導線等)與接觸網設備的帶電部分需保持(A)米以上的距離。

A、2 B、3 C、4

5、管規規定對消防設施必須定期檢查,在(A)之前要普遍檢查。

A、暑運 B、路外地方事故 C、春節

6、壓力表紅區表示(A)

A、瀉壓 B、強壓 C、滿壓

7、各種空調車和動車組的電茶爐、空調、電熱採暖的操作和使用由(A)部門負責。

A、客運 B、電務 C、車輛

8、在客車上查出的危險品,應予沒收,由值乘的(B)妥善保管。

A、列車長 B、乘警 C、行李員

9、列車長防火崗位責任制有(C)條。

A、3條 B、5條 C、7條

10、《鐵路技術管理規程》中規定,機車、軌道車的鳴笛方式中連續短聲表示(A)?

答:A、緊急停車 B、報警 C、開車

11、崗位安全教育培訓由(A)負責。

A、班組長 B車隊負責 C、段教育科

12、哈鐵勞衛[2007]27號文件規定,各單位每年要利用(B)開展兩次全員勞動安全教育。

A、五一、十一 B、春秋季節 C、暑運、冬運

13、包租行李車由於貨物中夾帶危險品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列(C)主要責任。

A、客運段 B、裝車站 C、中鐵快運行包公司哈爾濱分公司

14、按照哈鐵勞衛[2007]26號文件規定,鐵路局安全管理綜合評估考核組每(B)對站段進行一次考核評估。

A、季度 B、半年 C、一年

15、死亡事故損失工作日按(C)個工作日計算。

A、4000 B、5000 C、6000

16、列車按運行等級分為(C)種。

A、7 B、8 C、9

17、站段勞動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為(A)。

A、段長 B、主管安全副段長 C、安全科科長

18、列車運行中拋物造成線路上施工人員人身傷害的,列(A)。

A、客運段責任職工傷 B、客運段非責任職工傷 C、其他傷害

19、從業人員請假離開或返回工作崗位途中,在其作業場所內,發生與企業生產活動有關的傷亡,列(A)

A、責任事故 B、非責任事故 C、其他事故

20、乘務員退乘後不參加集體列隊,私自離開屬於(B)。

A、違章行為 B、違紀行為 C、違法行為

21、因作業事故產生從業人員左耳失聰是(A)損傷。

A、功能性 B、器質性 C、病理性

22、硫磺屬於(C)

A、腐蝕品 B、毒害品 C;易燃品

23、《客規》規定旅客限量攜帶品中,允許攜帶摩絲不超過(B)。

A、500毫升 B、600毫升 C;200毫升

24、不屬於管制刀具的是(C)。

A、匕首 B三棱刀 C、長螺絲刀

25、機車發出擰緊手制動機的鳴笛方式為(B)。

A、一長一短聲 B、三短聲 C、三長聲

三、判斷題

1、與機車相連接客車,前部端門加鎖。(對)

2、無天橋人行過道,可橫越線路。(錯)

3、每節客車應配備二個定檢合格的滅火器,封印完好,栓掛牢固。(錯)

4、機車軌道車一長聲表示啟動注意信號。(對)

5、發現旅客在區間墜車時,列車應在前方停車站進行處理。(錯)

6、旅客在列車上發生意外事故,列車可直接送往鐵路醫院搶救。(錯)

7、緊急停車信號是一長三短聲。(錯)

8、從業人員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不包括乘坐本企業交通車船肇事)導致傷亡的,按責任事故考核。(錯)

9、一次事故中死亡一人,重傷兩人,分別計算死亡事故和重傷事故。(錯)

10、組織旅客乘降,加強車門扶老攜幼工作可以納入勞動安全班前預想范疇。(錯)

11、「三懂」是指懂本崗位火災危險性,懂預防火災措施,懂預防火災的方法。(錯)

12、乘務人員在企業內候班室、外地公寓、客車宿營車等處候班、間休期間,發生與生產活動、設備有關的責任事故造成傷亡,列責任事故。(對)

13、合資鐵路、地方鐵路企業發生死亡、重大死亡、特大事故,應在24小時內通過屬地的鐵路局勞動安全監察部門,報告鐵道部勞動安全監察部門。(對)

14、鐵路當班人員在疏導道口、引導或幫助旅客上下車、維持站車秩序過程中被列車撞軋而傷亡的,列非責任事故。(錯)

15、鐵路信號中的紅色表示停車,黃色表示注意或減低速度,綠色標識按規定速度運行。(對)

16、鐵路運輸具有高度集中的特點,各工作環節須緊密聯系,協同配合。(對)

17、客運乘務員在列車運行中發現車輛軸溫報警器報警時,要立即通知列車長到場處理。(錯)

18、鐵路行車有關人員。在職前必須經過健康檢查,身體條件不符合擬任崗位職務要求的,不得上崗。(對)

19、郵政車、行李車貨物堆碼應留有防火通道,距離不得小於1米。(錯)

20、《技術》中規定,機車、軌道車的鳴笛方式中一長三短聲表示警報。(對)

21、餐車爐灶、煙筒根因油垢起火可以用石棉被、滅火器、水進行撲滅。(錯)

22、單位臨時雇傭人員在作業中因設備原因發生人身傷害,不列為本單位責任事故。(錯)

23、餐車因防火層脫落或防火距離不足,及電器設備短路、絕緣損壞、漏電引起的列車輛和客運共同責任。(錯)

24、段安委會是段安全生產最高決策、管理機構。(對)

25、車輛分離操做由車輛乘務員和列車長負責,運轉車長負責協助指揮。(錯)

四、問答題

1、應經常向旅客宣傳安全常識內容有那些?

答、勸阻旅客不要站在車輛連接處;不要手扶門框、風檔;不要將頭伸出窗外;不要向車外拋物;列車通過橋梁、隧道時應動員旅客關閉車窗;鎖閉廁所。

2、行李架的物品擺放有那些規定?

答、隨時調整行李架,做到平穩整齊,大不壓小,重不壓輕,長橫短豎。笨重物品,鐵質利器,桿狀物品,玻璃製品放在座位下面,發現可疑行為,無主行為,應立即報告列車長和乘警開包檢查。

3、標准化作業車門管理乘務作業中要做到那些?

答、加強車門管理,認真執行「停開、動關、鎖、出站四門瞭望」制度,列車進站到崗試開車門,停穩開門,組織旅客乘降,驗票上車,扶老攜幼,嚴禁旅客背面下車。

4、哈鐵人(84)第104號文件規定的「四做到」內容是什麼?

答、做到班前充分休息;做到精力集中;做到正確著用護品;做到橫越線路「一停二看三通過」。

5、哈鐵人(84)第104號文件規定的「七不準」內容是什麼?

答、不準飲酒上崗;不準擅離崗位;不準飛乘飛降;不準隨車捎腳;不準鑽越車輛;不準搶越線路;不準走軌面、枕木頭、線路中心,車下作卧。

6、在什麼情況下使用緊急制動閥?

答、(1)、車輛燃軸或重要部件損壞;

(2)、列車發生火災;

(3)、有人從車上墜落或線路內有人死傷(快速旅客列車不危急本列車運行安全時除外);

(4)、能判明司機不顧停車信號,列車繼續運行時;

(5)、列車無任何信號顯示,進入不應進入的地段或車站;

(6)、其他危急行車和人身安全必須緊急停車時。

7、鐵路職工在執行職務時著裝是怎樣規定的?

答、應穿著規定的制服、制帽,佩帶易於識別的標志、證章,客運服務人員和接觸旅客的工作人員服裝應保持整潔。

8、乘務員上下車應注意什麼?

答、乘務員上下車時要緊握扶手,不飛乘飛降,列車運行中,嚴禁開車門乘涼探身瞭望及清掃垃圾。

9、乘務員在電氣化區段作業時,嚴禁什麼?

答、電氣化區段停站時,不沖刷車皮,嚴禁攀登車頂作業。

10、通過線路時,要執行什麼制度,順線路行走時要注意什麼?

答、應走天橋、地道、平行道,並嚴格執行一停二看三通過制度,嚴禁鑽爬車底跨越車鉤。順線路行走時走路肩,不走軌面軌心和軌枕頭,並隨時警覺前後列車,禁止在運行中的機車、車輛前搶越線路。

11、從業人員指的是什麼,包括哪些人?

答:從業人員系指參加鐵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由鐵路用人單位支付報酬的所有人員,包括:

1)在崗職工:長期職工、臨時職工。

2)其他從業人員:聘用、借用的離退休人員、企業外人員、兼職人員,使用的勞務工、協議工、輪換工、各種計劃外用工以及雖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已參加鐵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與鐵路用人單位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的人員。

12、旅客列車消防工作的方針和原則是什麼?

答、旅客列車消防工作的方針是「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原則是「誰主管,誰負責」。

13、乘務員「三懂三會」的內容是什麼?

答、懂得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懂得預防火災的措施,懂得火災的撲救方法;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會撲救初起火災。

14、職工上崗前為什麼嚴禁飲酒?

答、因為人飲酒後,酒中乙醇即會麻醉人的神經,使人過於興奮或神志恍惚,失去正常的理智,反映遲鈍,判斷能力減弱,容易造成事故。

15、森林、牧區防火期如何規定?

答、春季定為每年3月15日至7月15日(我段決定提前10天進入森林、牧區防火期,3月5日至7月15日),秋季定為每年的9月10日至11月15日。

16、進入林區牧區前有何硬性規定?

答、必須將鍋爐、茶爐(餐車後廚)爐灰清盡,水浸後排出車外;在林區、牧區運行時,禁止排放爐灰及火源。

17、進入林區、牧區廣播員應做哪些工作?

答、一是進入林區、牧區的列車,廣播員要加大森林、牧區防火宣傳力度,廣播詞要有針對性;二是加大宣傳頻次,做到大站開車必宣傳,區段宣傳間隔不超過一小時。

18、什麼是輕傷及輕傷事故?

輕傷是指造成職工肢體傷殘,或某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輕度損傷,表現為勞動能力輕度或暫時喪失的傷害,一般指受傷職工歇工在一個工作日以上但構不成重傷者。

輕傷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只發生輕傷的事故。

19、什麼是全員安全教育?

全員安全教育是面向企業全體幹部、職工的定期安全教育。目地是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標准,不斷增加「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提高幹部職工的安全知識水平和安全技術素質。

20、乘務員在上、下車或途中作業有哪些要求?

乘務員在上下車時要緊握扶手,不飛乘飛降,列車運行中嚴禁開車門乘涼、探身瞭望及清掃垃圾,列車頭、尾部風擋處和餐車廚房側門處要安裝衛生安全防護欄,並捆綁、加鎖。

21、列車員勞動安全守則「一必須、六不準」內容是什麼?

答:「一必須」:必須車停開門,車動關門、鎖,出站四門檢查瞭望。

「六不準」:不準運行中開車門掃垃圾、倒灰和進行其他作業;不準運行中開車門乘涼和向外探身;不準運行中從車窗探頭瞭望:不準運行中摘掛方向牌:不準運行中攀登車頂作業;不準在會車時相互呼喊。

22、什麼是勞動保護?

答:為保障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在法律上、技術上、設備上、組織制度上和教育上採取的一整套綜合措施,叫勞動保護。

23、《技規》中對與帶電接觸網的距離是如何規定的?

答:《技規》第158條規定,為保證人身安全、除專業人員執行有關規定外,其他人員(包括所攜帶的物件)與牽引供電設備帶電部分的距離,不得小於2000mm。

24、旅客列車在特大橋梁和長大隧道內遇突發事件,危急人身安全時,應如何處理?

答:旅客列車在特大橋梁和長大隧道內遇突發事件,危急人身安全時,列車長要會同司機、車輛乘務員、乘警迅速查明情況,啟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利用列車廣播向旅客通告情況及處置方式。

25、旅客列車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措施(十字法)?

答: 立即停車 ,疏散旅客,迅速撲救,切斷火源,設置防護,報告救援,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協助調查,認真取證。

]

附件2

歷年勞動安全事故案例

1、入庫後離崗,通過道口被調車機撞死。

1986年2月13日(正月十五),齊京直快車隊168次,入庫搞衛生時,鍋爐工秦某、男、34歲,未經請假,擅離崗位回家,在通過齊機務段大門外道口時,被通過調車機撞到,當即死亡。

原因及教訓:造成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秦某違反紀律,忽視安全而造成的,應引起幹部職工的注意,不論是平時還是年節,只要出乘上崗後應該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不能擅離崗位,其次通過道口時如果執行「一站、二看、三通過」的規定,也不會造成這起事故。

2、庫內搞衛生精力不集中,掉地溝摔傷。

1986年12月1日,齊寧車隊144次在齊齊哈爾庫內進行衛生作業時,列車員孫某通過解體的車廂門頭處,沒有看清,一腳踏空,掉在地溝里摔傷。

原因及教訓:一是孫某安全第一思想樹立不牢,二是作業中精力不集中,沒有認真注意周圍環境的變化。三是班組防範預想不及時,遇有解體或換掛車輛時都應通知作業人員,加強防範。

3、裝車未完汽車起動,服務員從汽車上墜落。

1991年3月15日,通遼車隊408次餐車服務員在段食品庫上商品時,貨未裝完,汽車動車去大米庫裝大米,導致巴某從汽車上墜落,將頭部摔傷。

原因及教訓:汽車司機動車時應鳴笛,提醒車廂乘務員注意安全,司機開車時應與乘坐人員執行呼喊應答制度,讓乘坐人員有準備。

4、站停下車取牙具袋,列車啟動將左腳挫傷。

1993年3月2日,通遼車隊427次列車員王某在獨立屯站停從1號車去7號車取牙具袋,由於列車超員,王某在5號車門上車走到門口處,列車啟動,由於沒抓住扶手,掉在站台上,將左腳拇指挫傷。

原因及教訓:列車員沒有執行作業標准,在站台行走時,沒有注意開車鈴聲或哨聲,當列車啟動後不應飛乘飛降。

5、餐車長王某被餐桌落下砸傷頭部,造成外傷。

1993年5月18日,牡丹江車隊91次餐車長王某,在餐車前台整備,撤桌椅時,翻起來的餐桌由於劃栓設備失靈,突然掉落下來,砸在王某頭部,當即昏迷,經診斷為腦部外傷。

原因及教訓:一是餐車工作人員安全意識不強,作業中麻痹大意,未及時發現劃栓失靈。二是作業隨意性大,翻起餐桌後劃上就完了,也不仔細看。

6、人多擁擠被旅客擠下車,摔成重傷。

1994年12月28日,滿洲里車隊79次燒水員劉某受列車長指派,組織2號車旅客排隊上車,由於列車運送新兵,人多擁擠,劉某在組織旅客上車時,被送新兵的人擠下車,將左腳踝骨挫傷,經醫院診斷為踝骨骨折。

原因及教訓:乘務員在車門組織旅客乘降時,沒有注意自身安全,沒有做到人多擁擠時扶穩把牢。

7、漏乘雇出租追趕,抓車墜落壓掉腳趾。

1997年8月30日,直快車隊467次炊事員趙某在北京待乘期間,去街里買葯,在返北京站時467次已經開車,趙某乘坐出租趕到豐台站時,列車剛開車起動,趙某隨即抓車,未抓住墜落車下,將左腳五個腳趾壓掉造成重傷。

原因及教訓:一是乘務員在折返站待乘時未嚴格遵守待乘紀律,造成漏乘。二是未執行嚴禁飛乘飛降制度,抓車造成傷害。

8、搶越線路,被列車撞死。

1998年1月25日,牡丹江車隊282次服務員趙某到牡丹江站後,列車員去公寓,途經牡丹江機務段道口時不執行一站、二看、三通過制度,搶越線路,被834次列車撞死。

原因及教訓:一是趙某未嚴格執行橫越線路「一站、二看、三通過」制度。二是趙某未執行集體出退乘制度。三是班組管理不嚴對單一職名疏於管理。

9、違反規定,攀登車頂作業被電灼傷、死亡。

2004年12月23日,N46此列車在哈爾濱站停時,列車臨時僱工呂某攀登車頂調整煙囪帽子,被電氣化接觸網電弧擊傷,造成嚴重電灼傷,後經治療無效死亡。

原因及教訓:一是呂某違反「電氣化區段不準攀登車頂作業」的規定。二是對電氣化區段安全知識掌握不牢固。三是存在僥幸心理,在大慶站停時曾想上車頂,被列車長和乘警阻攔後,在哈爾濱站停時又私自攀登車頂。四是對車輛設備未能及時通過正常途徑在出庫前解決,乘務中私自攀登車頂調整煙囪帽子。

10、違規操作,不按規定著用安全帽頭發被機器卷進造成頭皮撕裂傷

2007年3月14日,加旅服車間洗滌廠洗滌工楊某在2號洗衣機作業,圖於方便,在沒有停機的情況下從洗衣機右後側側身進去,用爐鉤鉤取地漏塞,由於洗衣機後部空間狹窄本人又沒有帶安全帽,導致頭發被卷進洗衣機背面主傳動軸上,造成頭皮撕裂傷。

原因及教訓:一是洗滌工楊某當班時間沒有帶防護帽;二是職工簡化作業程序,發現地漏堵塞後,違反洗滌作業標准中「作業中,洗滌工不準去機後」的規定,圖於省事,在不停機的情況下,擅自到洗衣機後面去溝取地漏蓋;三是車間日常安全教育流於形式,疏於勞動安全管理。

電氣化鐵路勞動安全知識試題庫
因為字數限制,不能全復制給你,你自己看看吧:http://hi..com/xjl321/blog/item/3eafa4c52d2442179c163d78.html

『肆』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1.為什麼要設置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
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是指為防止外來因素對鐵路列車運行的干擾,減少鐵路運輸安全隱患,保護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在鐵路沿線兩側一定范圍內對影響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進行限制而設置的特定區域。這里所說的鐵路線路,包括鐵路鋼軌道床、路基、邊坡、側溝及其他排水設備、防護設備等,以及鐵路橋梁、隧道、場站等。
長期以來,一些單位和個人在鐵路線路兩側修路、挖溝、蓋房,或進行排污、燒荒、傾倒垃圾、放養牲畜等,嚴重影響了列車運營安全。為此,2004年發布的《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本著維護鐵路運輸安全和節約用地,方便沿線群眾生產生活的原則,參照我國相關行業的做法和經驗,設定了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對保障鐵路安全暢通、保護鐵路沿線社會公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十年來,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和既有鐵路的提速,對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條例設定的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范圍及相關管理制度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修訂後的《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相關制度作了進一步的調整完善。
2.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有多大?
鐵路沿線情況錯綜復雜,火車經過城市市區、城市郊區、村鎮居民居住區與其他地區,面對的安全狀況是不同的;特別是高速鐵路速度快、對安全環境要求更高。因此,本條例從實際出發,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作了四種不同情況的規定,即「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從鐵路線路路堤坡腳、路塹坡頂或者鐵路橋梁(含鐵路、道路兩用橋,下同)外側起向外的距離分別為:(一)城市市區高速鐵路為10米,其他鐵路為8米;(二)城市郊區居民居住區高速鐵路為12米,其他鐵路為10米;(三)村鎮居民居住區高速鐵路為15米,其他鐵路為12米;(四)其他地區高速鐵路為20米,其他鐵路為15米。」其中,路堤坡腳是指路基邊坡與地面相接的部分,路塹坡頂是指路塹坡坡面與地面相接的部分。
同時,條例還考慮到在特殊路段、特殊情況下,上述距離不能滿足鐵路運輸安全保護的需要,需要適當擴大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范圍的情況,明確規定:「前款規定距離不能滿足鐵路運輸安全保護需要的,由鐵路建設單位或者鐵路運輸企業提出方案,鐵路監督管理機構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條第三款規定程序劃定。」
3.如何把握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與鐵路用地的關系?
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是為了保障鐵路運輸安全而設的一個特定區域。在此區域內,禁止從事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但並不改變用地的權屬關系。鐵路用地的取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的鐵路建設用地,另一種是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的鐵路用地。通過這兩種方式取得的鐵路用地,均具有產權屬性。
在實際劃界時,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邊界與鐵路用地邊界可能出現不一致的情況。鐵路用地邊界可能大於安全保護區邊界,也可能等於或小於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邊界。無論是在鐵路用地地界內還是地界外,本條例所列的禁止性規定都同樣適用。
4.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如何劃定?
鑒於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在實際劃定時可能遇到的各種復雜情況,條例對不同情況下的劃定程序和許可權作出了具體規定:
一是在鐵路用地能滿足鐵路線路安全保護要求的情況下,由鐵路監督管理機構組織鐵路建設單位或者鐵路運輸企業劃定並公告。這樣規定是因為在鐵路征地時,地方政府已對鐵路用地進行了審批,對鐵路建設用地及安全保護的需要已經審核同意。在地方政府已經批準的鐵路用地范圍內設立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可以不再由地方人民政府進行審批,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在鐵路用地范圍外劃定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鐵路監督管理機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等部門劃定並公告。劃定主體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省、市(設區的市)、縣三級地方人民政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劃定後,還應當依法履行公告義務,以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本條例規定了相關管理制度,明令禁止一系列可能危害鐵路線路和運輸安全的行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只有及時履行公告義務,使人民群眾知悉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才能保障安全保護區內相關制度和禁止性規定的切實執行。
三是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可能與公路建築控制區、河道管理范圍、水利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航道保護范圍或者石油、電力以及其他重要設施保護區重疊的情況下,條例規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劃定並公告,同時要求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協商。這里的有關部門,包括但不限於鐵路監督管理機構、交通運輸部門、河道管理部門、水利管理部門、航道管理部門、石油電力以及其他相關企業等。有關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最終劃定並公告的主體仍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5.哪些鐵路應當實行全封閉管理?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設計開行時速120公里以上列車的鐵路應當實行全封閉管理。」
在鐵路既有線提速之前,行人穿越鐵路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較少,主要是因為列車速度較低(一般均低於時速100公里),多數情況下行人發現來車緊急撤離鐵道,具有一定的可能性。隨著列車運行速度的提高,行人穿越鐵路,發現來車往往來不及撤離鐵道,發生傷亡事故的概率相應增加。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人身安全,條例總結實踐經驗,新增加了「設計開行時速120公里以上列車的鐵路應當實行全封閉管理」的規定。
6.為什麼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燒荒、放養牲畜、種植影響鐵路線路安全和行車瞭望的樹木等植物?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燒荒、放養牲畜、種植影響鐵路線路安全和行車瞭望的樹木等植物。」
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燒荒,首先是因為線路兩側燒荒容易引發火災,直接威脅鐵路行車安全;其次,燒荒產生的高溫容易破壞埋設在線路兩側或者在線路上空的鐵路通信、信號線路的保護設備,直接導致線路短路,影響鐵路調度指揮系統;再次,燒荒引起的煙霧還會直接影響機車駕駛人員瞭望。
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放養牲畜,主要是由於列車運行速度較快,制動距離和制動時間都比較長,一旦發現緊急情況,列車在短時間、短距離內難以停車。鐵路沿線居民放養的牲畜竄上線路與火車相撞,輕則財產受損,重則可能導致列車顛覆。因此,規定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放養牲畜,是為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所必須採取的措施。
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種植影響鐵路線路安全和行車瞭望的樹木等植物,主要是考慮到鐵路線路兩側的防護林木和護坡草坪是為了保證線路的穩定,防止雨水沖刷和風沙等災害而特意栽培的。如果樹木過於高大會影響司機瞭望,司機難以及時看清前方一定距離內的信號顯示,或有異常情況時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就可能造成行車事故。條例對此類行為作出禁止性規定,加大了對鐵路行車安全的保護力度。
7.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排污、傾倒垃圾以及其他有害物質,會產生哪些危害?條例對此作了怎樣的規定?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禁止向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排污、傾倒垃圾以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
向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排污、傾倒垃圾以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不僅破壞鐵路沿線的環境衛生,而且容易腐蝕鐵路鋼軌道床、信號通信設施,造成路基病害和橋梁淤堵,成為干擾鐵路行車的因素之一,必須對這些行為予以禁止。這里所稱「排污」,既包括固體廢棄物,也包括液體廢棄物;所稱「傾倒垃圾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既包括鐵路沿線生產、生活產生的垃圾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也包括從列車上向外傾倒垃圾。
8.為什麼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要對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等設施,取土、挖砂、挖溝、采空作業以及堆放、懸掛物品等活動進行限制?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等設施,取土、挖砂、挖溝、采空作業或者堆放、懸掛物品,應當徵得鐵路運輸企業同意並簽訂安全協議,遵守保證鐵路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施工安全規范,採取措施防止影響鐵路運輸安全。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派員對施工現場實行安全監督。」
條例之所以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這些生產活動進行限制,主要是出於以下考慮:
一是建築物、構築物的建造過程本身即會對行車產生一定的干擾,影響運輸安全與通暢;打樁或深挖基礎等難免對線路產生影響;建築物、構築物的突出部分可能會造成行車障礙;高大的建築物、構築物還容易遮擋機車駕駛人員視線,不利於行車瞭望。
二是隨意在鐵路線路兩側取土、挖砂、挖溝或采空作業,直接影響鐵路線路的穩固,帶來安全隱患。安全行車必須有穩固的線路,尤其是高速鐵路的發展,對線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線路遭到破壞,輕者導致中斷行車,重者導致車毀人亡。
三是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堆放、懸掛物品,如堆放糧食、稻草、砂石等物品,將直接形成列車運行的障礙;在鐵路線路兩側晾曬衣物或懸掛其他物品,特別是彩色的物品,容易導致機車駕駛人員信號判斷的錯誤或者影響瞭望。
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確需從事上述生產活動,根據條例的規定,必須經鐵路運輸企業同意,施工前應當與鐵路運輸企業簽訂安全協議。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是為了落實鐵路運輸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便於其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因此,條例還規定了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派員對施工現場實行安全監督。同時,條例還對相關施工作業方保障施工安全和鐵路運輸安全的義務作出了規定。
9.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既有建築物、構築物應當如何處理?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既有的建築物、構築物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後仍不能保證安全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拆除。
拆除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建築物、構築物,清理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植物,或者對他人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已依法取得的采礦權等合法權利予以限制,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或者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但是,拆除非法建設的建築物、構築物的除外。」
由於歷史的原因,鐵路線路兩側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合法或者非法的建築物、構築物,有些處於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內,或多或少會影響鐵路運輸安全。條例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已有的建築物、構築物處置,視不同情況作了不同的規定,即:既有建築物、構築物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應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可以是所有權人或者實際控制人自覺的行為,也可以是鐵路監管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敦促的結果。對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後仍不能滿足安全要求的建築物、構築物,應依照《行政強製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拆除。
同時,條例對於拆除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建築物、構築物,清理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植物,或者對他人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已依法取得的采礦權等合法權利進行限制的行為,規定「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或者「依法給予補償」。這里所說的補救,主要是採取措施對相關利益主體所受損失的彌補或挽救,如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植物清理後移植培育;對簡易建築物、構築物拆除後異地復原。這里所說的補償,主要是對相關利益主體所受損失的貨幣化或其他形式的彌補。為保障鐵路運輸安全而拆除沿線既有的合法建築物、構築物等行為,會對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利益造成一定損害,因此本條明確規定了補償原則。需要指出的是,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拆除非法建築物、構築物,其所有者違法在先,本身不受法律保護,不應給予補償。對此,本條也作了排除性規定。
10.什麼是鐵路建築限界?
鐵路建築限界,是指一個和鐵路線路中心線垂直的極限橫斷面輪廓。在此輪廓內,除機車車輛和與機車車輛有直接相互作用的設備(車輛減速器、路簽授受器、接觸電線及其他)外,其它設備或建築物、構築物均不得侵入。鐵路建築限界是根據機車車輛運動的最大輪廓尺寸並考慮一定的安全餘量而制定的。限界尺寸一經規定不得隨意縮小。縮小限界或者其他物體進入限界都可能危及列車運行安全,導致行車事故的發生。
11.條例對鐵路線路附近建築物、構築物、設備等物體與鐵路建築限界的關系,作了怎樣的規定?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及其鄰近區域建造或者設置的建築物、構築物、設備等,不得進入國家規定的鐵路建築限界。」
對鐵路建築限界的管理,是鐵路運輸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曾因進入建築限界發生過行車事故。對這種直接危害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應當予以制止,否則有可能造成車毀人亡的行車事故。因此,條例對進入國家規定的鐵路建築限界的行為作出了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並且以列舉的形式指出了鐵路線路及其鄰近的建築物、構築物、設備禁止進入。需要指出的是,對於與機車車輛有直接互相作用的設備,如車輛減速器、路簽授受器、接觸電線以及其他保障鐵路正常運行的設施設備,應當排除在本條規定之外

『伍』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的條例解讀

1.為什麼要設置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
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是指為防止外來因素對鐵路列車運行的干擾,減少鐵路運輸安全隱患,保護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在鐵路沿線兩側一定范圍內對影響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進行限制而設置的特定區域。這里所說的鐵路線路,包括鐵路鋼軌道床、路基、邊坡、側溝及其他排水設備、防護設備等,以及鐵路橋梁、隧道、場站等。
長期以來,一些單位和個人在鐵路線路兩側修路、挖溝、蓋房,或進行排污、燒荒、傾倒垃圾、放養牲畜等,嚴重影響了列車運營安全。為此,2004年發布的《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本著維護鐵路運輸安全和節約用地,方便沿線群眾生產生活的原則,參照我國相關行業的做法和經驗,設定了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對保障鐵路安全暢通、保護鐵路沿線社會公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十年來,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和既有鐵路的提速,對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條例設定的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范圍及相關管理制度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修訂後的《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相關制度作了進一步的調整完善。
2.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有多大?
鐵路沿線情況錯綜復雜,火車經過城市市區、城市郊區、村鎮居民居住區與其他地區,面對的安全狀況是不同的;特別是高速鐵路速度快、對安全環境要求更高。因此,本條例從實際出發,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作了四種不同情況的規定,即「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從鐵路線路路堤坡腳、路塹坡頂或者鐵路橋梁(含鐵路、道路兩用橋,下同)外側起向外的距離分別為:(一)城市市區高速鐵路為10米,其他鐵路為8米;(二)城市郊區居民居住區高速鐵路為12米,其他鐵路為10米;(三)村鎮居民居住區高速鐵路為15米,其他鐵路為12米;(四)其他地區高速鐵路為20米,其他鐵路為15米。」其中,路堤坡腳是指路基邊坡與地面相接的部分,路塹坡頂是指路塹坡坡面與地面相接的部分。
同時,條例還考慮到在特殊路段、特殊情況下,上述距離不能滿足鐵路運輸安全保護的需要,需要適當擴大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范圍的情況,明確規定:「前款規定距離不能滿足鐵路運輸安全保護需要的,由鐵路建設單位或者鐵路運輸企業提出方案,鐵路監督管理機構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條第三款規定程序劃定。」
3.如何把握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與鐵路用地的關系?
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是為了保障鐵路運輸安全而設的一個特定區域。在此區域內,禁止從事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但並不改變用地的權屬關系。鐵路用地的取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的鐵路建設用地,另一種是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的鐵路用地。通過這兩種方式取得的鐵路用地,均具有產權屬性。
在實際劃界時,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邊界與鐵路用地邊界可能出現不一致的情況。鐵路用地邊界可能大於安全保護區邊界,也可能等於或小於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邊界。無論是在鐵路用地地界內還是地界外,本條例所列的禁止性規定都同樣適用。
4.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如何劃定?
鑒於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在實際劃定時可能遇到的各種復雜情況,條例對不同情況下的劃定程序和許可權作出了具體規定:
一是在鐵路用地能滿足鐵路線路安全保護要求的情況下,由鐵路監督管理機構組織鐵路建設單位或者鐵路運輸企業劃定並公告。這樣規定是因為在鐵路征地時,地方政府已對鐵路用地進行了審批,對鐵路建設用地及安全保護的需要已經審核同意。在地方政府已經批準的鐵路用地范圍內設立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可以不再由地方人民政府進行審批,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在鐵路用地范圍外劃定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鐵路監督管理機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等部門劃定並公告。劃定主體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省、市(設區的市)、縣三級地方人民政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劃定後,還應當依法履行公告義務,以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本條例規定了相關管理制度,明令禁止一系列可能危害鐵路線路和運輸安全的行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只有及時履行公告義務,使人民群眾知悉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才能保障安全保護區內相關制度和禁止性規定的切實執行。
三是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可能與公路建築控制區、河道管理范圍、水利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航道保護范圍或者石油、電力以及其他重要設施保護區重疊的情況下,條例規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劃定並公告,同時要求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協商。這里的有關部門,包括但不限於鐵路監督管理機構、交通運輸部門、河道管理部門、水利管理部門、航道管理部門、石油電力以及其他相關企業等。有關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最終劃定並公告的主體仍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5.哪些鐵路應當實行全封閉管理?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設計開行時速120公里以上列車的鐵路應當實行全封閉管理。」
在鐵路既有線提速之前,行人穿越鐵路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較少,主要是因為列車速度較低(一般均低於時速100公里),多數情況下行人發現來車緊急撤離鐵道,具有一定的可能性。隨著列車運行速度的提高,行人穿越鐵路,發現來車往往來不及撤離鐵道,發生傷亡事故的概率相應增加。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人身安全,條例總結實踐經驗,新增加了「設計開行時速120公里以上列車的鐵路應當實行全封閉管理」的規定。
6.為什麼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燒荒、放養牲畜、種植影響鐵路線路安全和行車瞭望的樹木等植物?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燒荒、放養牲畜、種植影響鐵路線路安全和行車瞭望的樹木等植物。」
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燒荒,首先是因為線路兩側燒荒容易引發火災,直接威脅鐵路行車安全;其次,燒荒產生的高溫容易破壞埋設在線路兩側或者在線路上空的鐵路通信、信號線路的保護設備,直接導致線路短路,影響鐵路調度指揮系統;再次,燒荒引起的煙霧還會直接影響機車駕駛人員瞭望。
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放養牲畜,主要是由於列車運行速度較快,制動距離和制動時間都比較長,一旦發現緊急情況,列車在短時間、短距離內難以停車。鐵路沿線居民放養的牲畜竄上線路與火車相撞,輕則財產受損,重則可能導致列車顛覆。因此,規定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放養牲畜,是為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所必須採取的措施。
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種植影響鐵路線路安全和行車瞭望的樹木等植物,主要是考慮到鐵路線路兩側的防護林木和護坡草坪是為了保證線路的穩定,防止雨水沖刷和風沙等災害而特意栽培的。如果樹木過於高大會影響司機瞭望,司機難以及時看清前方一定距離內的信號顯示,或有異常情況時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就可能造成行車事故。條例對此類行為作出禁止性規定,加大了對鐵路行車安全的保護力度。
7.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排污、傾倒垃圾以及其它有害物質,會產生哪些危害?條例對此作了怎樣的規定?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禁止向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排污、傾倒垃圾以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
向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排污、傾倒垃圾以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不僅破壞鐵路沿線的環境衛生,而且容易腐蝕鐵路鋼軌道床、信號通信設施,造成路基病害和橋梁淤堵,成為干擾鐵路行車的因素之一,必須對這些行為予以禁止。這里所稱「排污」,既包括固體廢棄物,也包括液體廢棄物;所稱「傾倒垃圾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既包括鐵路沿線生產、生活產生的垃圾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也包括從列車上向外傾倒垃圾。
8.為什麼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要對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等設施,取土、挖砂、挖溝、采空作業以及堆放、懸掛物品等活動進行限制?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等設施,取土、挖砂、挖溝、采空作業或者堆放、懸掛物品,應當徵得鐵路運輸企業同意並簽訂安全協議,遵守保證鐵路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施工安全規范,採取措施防止影響鐵路運輸安全。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派員對施工現場實行安全監督。」
條例之所以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這些生產活動進行限制,主要是出於以下考慮:
一是建築物、構築物的建造過程本身即會對行車產生一定的干擾,影響運輸安全與通暢;打樁或深挖基礎等難免對線路產生影響;建築物、構築物的突出部分可能會造成行車障礙;高大的建築物、構築物還容易遮擋機車駕駛人員視線,不利於行車瞭望。
二是隨意在鐵路線路兩側取土、挖砂、挖溝或采空作業,直接影響鐵路線路的穩固,帶來安全隱患。安全行車必須有穩固的線路,尤其是高速鐵路的發展,對線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線路遭到破壞,輕者導致中斷行車,重者導致車毀人亡。
三是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堆放、懸掛物品,如堆放糧食、稻草、砂石等物品,將直接形成列車運行的障礙;在鐵路線路兩側晾曬衣物或懸掛其他物品,特別是彩色的物品,容易導致機車駕駛人員信號判斷的錯誤或者影響瞭望。
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確需從事上述生產活動,根據條例的規定,必須經鐵路運輸企業同意,施工前應當與鐵路運輸企業簽訂安全協議。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是為了落實鐵路運輸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便於其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因此,條例還規定了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派員對施工現場實行安全監督。同時,條例還對相關施工作業方保障施工安全和鐵路運輸安全的義務作出了規定。
9.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既有建築物、構築物應當如何處理?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既有的建築物、構築物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後仍不能保證安全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拆除。
拆除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建築物、構築物,清理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植物,或者對他人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已依法取得的采礦權等合法權利予以限制,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或者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但是,拆除非法建設的建築物、構築物的除外。」
由於歷史的原因,鐵路線路兩側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合法或者非法的建築物、構築物,有些處於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內,或多或少會影響鐵路運輸安全。條例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已有的建築物、構築物處置,視不同情況作了不同的規定,即:既有建築物、構築物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應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可以是所有權人或者實際控制人自覺的行為,也可以是鐵路監管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敦促的結果。對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後仍不能滿足安全要求的建築物、構築物,應依照《行政強製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拆除。
同時,條例對於拆除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建築物、構築物,清理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植物,或者對他人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已依法取得的采礦權等合法權利進行限制的行為,規定「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或者「依法給予補償」。這里所說的補救,主要是採取措施對相關利益主體所受損失的彌補或挽救,如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植物清理後移植培育;對簡易建築物、構築物拆除後異地復原。這里所說的補償,主要是對相關利益主體所受損失的貨幣化或其他形式的彌補。為保障鐵路運輸安全而拆除沿線既有的合法建築物、構築物等行為,會對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利益造成一定損害,因此本條明確規定了補償原則。需要指出的是,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拆除非法建築物、構築物,其所有者違法在先,本身不受法律保護,不應給予補償。對此,本條也作了排除性規定。
10.什麼是鐵路建築限界?
鐵路建築限界,是指一個和鐵路線路中心線垂直的極限橫斷面輪廓。在此輪廓內,除機車車輛和與機車車輛有直接相互作用的設備(車輛減速器、路簽授受器、接觸電線及其他)外,其它設備或建築物、構築物均不得侵入。鐵路建築限界是根據機車車輛運動的最大輪廓尺寸並考慮一定的安全餘量而制定的。限界尺寸一經規定不得隨意縮小。縮小限界或者其他物體進入限界都可能危及列車運行安全,導致行車事故的發生。
11.條例對鐵路線路附近建築物、構築物、設備等物體與鐵路建築限界的關系,作了怎樣的規定?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及其鄰近區域建造或者設置的建築物、構築物、設備等,不得進入國家規定的鐵路建築限界。」
對鐵路建築限界的管理,是鐵路運輸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曾因進入建築限界發生過行車事故。對這種直接危害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應當予以制止,否則有可能造成車毀人亡的行車事故。因此,條例對進入國家規定的鐵路建築限界的行為作出了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並且以列舉的形式指出了鐵路線路及其鄰近的建築物、構築物、設備禁止進入。需要指出的是,對於與機車車輛有直接互相作用的設備,如車輛減速器、路簽授受器、接觸電線以及其他保障鐵路正常運行的設施設備,應當排除在本條規定之外。

熱點內容
愛看社會與法 發布:2025-08-21 07:09:42 瀏覽:587
赤壁市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21 07:05:26 瀏覽:571
勞動合同法如何規定加班工資 發布:2025-08-21 06:20:16 瀏覽:248
法治交通實施意見 發布:2025-08-21 06:11:54 瀏覽:418
康平法院新聞 發布:2025-08-21 06:11:53 瀏覽:56
金牛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8-21 06:06:52 瀏覽:171
孫立國律師 發布:2025-08-21 05:56:43 瀏覽:233
中國婚姻法搜索 發布:2025-08-21 05:54:40 瀏覽:502
勞動法孕婦的權利2016 發布:2025-08-21 05:54:38 瀏覽:992
人大立法如何改革 發布:2025-08-21 05:41:41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