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禮讓寫法規

禮讓寫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2-18 10:40:28

㈠ 交通法規禮讓三先是

凡是機動車駕駛員都應該懂得要「安全行車,禮讓三先」。禮讓三先:先讓、先慢、先停。

1、先慢、先讓、先停,絕對不可搶行爭路,互不相讓,以致形成僵持局面。根據我國《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及《道路通行規定 》,一般情況下的會車,須遵守下列規則:

空車讓重車,單車讓拖掛貨車,大車讓小車,貨車讓客車,教練車讓其他車輛,普通車讓執行任務的特種車,下坡車讓上坡車;機動車讓非機動車,非機動車讓行人。

2、禮讓:《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中規定的「不按規定讓行」,主要包括准備進入環形路口不讓已在路口內機動車先行的、轉彎機動車未讓直行的車輛和行人先行的、相對方向行駛的右轉彎車不讓左轉彎車輛先行的;

機動車通過無燈控或交警指揮路口不按交通標志、標線指示讓優先通行一方先行的或不讓右方來車先行的等,不少駕駛員對以上規定理解不到位,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隱患。

(1)禮讓寫法規擴展閱讀:

禮讓三先危害:「禮讓三先」的反面是爭道搶行,有許多人開車就喜歡爭道搶行;有時自行車和行人也是如此,或者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位交警如是說:「不遵守交通規則,彼此不相讓的結果就是影響通行速度,有時甚至堵得誰也動彈不得,白白耽誤很多時間。」遇到交叉路口,要注意禮讓三先;在別的路段,有時也要注意禮讓三先。

遇到路比較窄的時候,就慢點,有情況,就主動停下來讓別人先走。禮讓三先,有時還要特別注意一個「先」字,「先讓」「先慢」「先停」,「先」提前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行車環境。

開車無非就是處理路面情況,觀察到前方有情況,就想法讓開這個危險情況,不要造成三點一線,大家擠到一起,如果簡單的「讓」一下還不行,那就應該馬上減速慢下來,馬上主動停下來。

㈡ 誰幫我寫一份"平安出行,禮讓交通」的演講稿

交通活動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交通文明的程度取決於市民的交通行為素質。共建文明的交通環境,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職責。2008年奧運會在我國首都北京召開,為了進一步增強中學生的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意識,配合「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交通文明建設活動的開展,為此,我們向全校同學倡議:交通文明禮讓,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爭做文明小市民。

一、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在上學路上或放學路上,要自覺靠右沿人行道行走,不追逐打鬧。過馬路時要走斑馬線、要做到「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

二、在乘車時,要自覺排隊。在車上不爭搶座位,主動為老人、孕婦、殘疾人、病人和比自己年齡小的等乘車有困難的人讓座。下車時,按順序依次下車,不爭、不搶,並幫助有困難的人下車。

三、在行走的路上,不僅自己要遵守交通法規,還要以雷鋒叔叔為榜樣,主動幫助行走有困難的老人、病殘人和幼兒等,做到助人為樂。

四、未滿12周歲不騎自行車,未滿16周歲不駕騎電動自行車。自覺執行學校規定,校園內不騎車、不滑車。

同時,我們要「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一起走」,與我們的家長、親友、熟人共同摒棄不文明行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文明禮讓,做文明使者,共同建設美麗、富裕、文明、和諧的新北京。

交通中有你、有我、有他,有我們共同參與;交通文明需要你、需要我、需要他,需要我們共同營造。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北京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暢通做出自己的貢獻

㈢ 關於禮讓的名言

關於禮讓的名言
1】 君子誠之為貴。——禮記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3】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恭則不侮。——論語

4】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5】 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6】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7】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

8】 無知的人總以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應該見人就講。但是一個有教養的人是不輕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學問的,他可以講很多東西,但他認為還有許多東西是他講不好的。——盧梭

9】 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10】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11】 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12】 利益,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保持距離的一種策略。——愛默生

13】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14】 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爾基

15】 客套話如隔著面紗接吻。——法國

16】 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

17】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馬南

18】 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禮記

19】 對於對方的無禮的一種無言的非議和責備,而這種譏諷是使誰都會感受到不安的。——洛克

20】 德必報,怨不仇。——趙謙

21】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難有禮。——《史典》

22】 存在著一種出自內心的禮貌。它是變換了形式的愛心。由此產生出一種外部表現出來的最適宜的禮貌。——歌德

23】 粗暴無禮,是內心虛弱的人用來使自己顯得貌似強大的手段。——埃里克【美】

24】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司馬光

25】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

26】 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27】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

28】 禮之於人,猶酒之有襞也。——孔子

29】 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們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過於計較的。——培根

30】 禮所以決嫌疑,定猶豫,別同異,明是非也。——吳兢

31】 禮貌周全不花錢,卻比什麼都值錢。——西班牙

32】 禮貌之於人性如同熱量之於蠟燭。——叔本華

33】 禮貌之風為每一個人帶來文明溫暖和愉快。——諾·文·皮爾

34】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岡察爾

35】 禮貌是一種語言。它的規則與實行,主要要從觀察,從那些有教養的人們舉止上去學習。——洛克

36】 禮貌是一枚假幣,捨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貧乏。——叔本華

37】 禮貌是人生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美洲

38】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39】 禮貌是聰明的事,無禮是愚蠢的的。——德國

㈣ 交通法規,禮讓行人

先解釋一下法規的情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內,應當減速行容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又根據公安部123號令:「對機動車行經斑馬線不禮讓行人的違法行為處罰款200元,記3分;對於行人闖紅燈等行為將處10元罰款,對於翻越道路隔離設施的處10元罰款~機動車輛行經斑馬線應主動禮讓行人。以下三種情況都是違法行為:
第一種:行人正從斑馬線過馬路時,駕駛員駕車鳴笛示意行人讓行並快速通過斑馬線;
第二種:機動車在行經斑馬線時,強行沖散過馬路的隊伍,比如學生放學排隊從斑馬線上過馬路時,仍然有駕駛員強行通過,切斷過馬路行人的隊伍;
第三種:在斑馬線前的導向車內,前車已經停車讓行,而後車卻變道強行通過斑馬線的行為。
結合上述規定,請自行回憶一下,在發現A柱盲區有兩個對面過來的行人時,你雖然停車讓行,但你有無存在鳴笛示意的行為。如果有,則符合一條違規行為,無需提起復議了。如果沒有,你是可以提出復議申請的。
供你參考吧

㈤ 交通安全法規中有關於文明禮讓的條文嗎

每天看看交通事故的視頻和報道。。。那些真實的交通事故會讓你深切體會到現實意外的殘酷和可怕。。。了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交通標識應該瞭然於胸。。。

㈥ 上海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非機動車禮讓行人的規定嗎

那要看具體當地的條例,每個地方不一樣,深圳來說的話是禁止電動車運行的,除開一些特殊行業像物流可以,自行車可以自由駕駛,但是不能載人,否則也是罰款,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㈦ 用(禮貌,禮儀,禮讓)這三禮寫一篇超過100字的文章

小學生儀表禮儀三字歌
新時代,講文明,好少年,樹新風。懂禮儀,在言行,好習慣,貴養成。
坐立走,要規范,古有訓,記心間。站如松,坐如鍾,行如風,喻意明。
要做到,有技巧,眼平視,面含笑。身立正,精神好,挺起胸,要記牢。
重儀表,講身份,穿和戴,有學問。首整潔,次美觀,要大方,要自然。
按校規,穿校服,不攀比,宜樸素。儀容美,貴潔凈,勤洗手,衣冠整。
背容直,頭容正,胸容寬,肩容平。愛清潔,保健康,講衛生,促成長。
小學生交談禮儀三字歌
文明語,記心間;十四字,掛嘴邊。請和您,最常用;字雖少,意無窮。
致歉意,貴心誠;表謝意,話先行。談話時,身端正,話誠懇,意簡明。
聽人言,要專注;不插話,獲友情。手勢語,含義廣;宜含蓄,用恰當。
笑甜美,掛臉上;人見愛,心寬廣。肢體語,流傳廣;宜優雅,重大方。
小學生校園禮儀三字歌
入校門、衣冠整;情緒昂、步履正。見師長,問您好;遵校紀,護校風。
鈴聲響,進課堂;互致禮,起勿響。坐姿正,勿搖晃;專心聽,細心想。
要發言,先舉手;起立答,聲洪亮。寫作業,貴獨立;老師見,心歡喜。
課間時,要活動;文明玩,會放鬆。遇老師,要讓路;與師談,要謙恭。
花兒美,草青青;愛校園,護環境。班集體,是個家;同學們,愛護它。
同學間,互關心;善理解,樂助人。要誠實,懂謙讓;團結緊,有力量。
敬人者,人恆敬;集體榮,我才榮。食堂里,有規矩;勿喧嘩,食不語。
愛公物,惜糧米;講衛生,防病疾。節水電,當仔細;好習慣,在自己。
宿舍里,建友誼;室清潔,物整齊。寢有規,按時起;會生活,能自理。
有集會,守時間;明紀律,姿態端。入有序,位有方;好風格,要發揚。
升國旗,要莊重;身肅立,情感濃。降國旗,止步行;愛祖國,記心中。
少先隊,是先鋒;紅領巾,飄在胸。手高舉,把禮敬;紅火炬,伴我行。
小學生家庭禮儀三字歌
父母恩,比海深;對父母,要稱您。晨和晚,要問安;若進門,舉止穩。
父母出,遞把手;父母回,要問候。學自理,助父母;是生日,要記住。
親有疾,侍身旁;吃和用,知禮讓。敬祖輩,放心上;懂關愛,樂洋洋。
親和弟,手足情;兄愛弟,弟敬兄。家餐飲,手要勤;幫做活,表孝心。
先長輩,坐端祥,食勿喧,嚼勿響。雙手遞,穩端放;心愉悅,食飯香。
待客人,要熱情,去做客,儀態恭。打電話,意專注;先問好,再稱呼。
聲清晰,語簡短;話說完,道再見。鄰里間,常見面;互尊重,心相連。
敬老人,如家親;愛幼小,如自身。樂交往,情趣融;雖近鄰,勝遠親。這個

㈧ 以禮讓為話題寫一篇文章,500字。

在生活上以及社會上禮讓是十分重要的。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矛盾,很多糾紛,往往都是沒有去禮讓,而招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是無法挽回的後果。所以我覺得在人人都應學會禮讓,俗話說,退一步就海闊天空呀。

先看看交通方面的不禮讓吧,根據調查統計,我國的交通事故每天都不低於一千起。為什麼會發生那麼多的交通事故呢?盡管這其中有很多很多的原因,但是不會禮讓,應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比如強行超車,就是不禮讓的一種表現,就不能等一等讓一讓嗎?干嗎要拿身家性命開玩笑;還有堵車事件,這也是不禮讓的特例,如果大家禮讓一點,有秩序一點,很多幾小時的甚至更長時間的堵車事件就不會發生;還有闖紅燈,這也是不禮讓的一種表現,為什麼不讓綠燈一方順利地通行呢?干嗎因貪一時的快而拿生命做賭注呢?——從大家熟知的交通方面的事故,我相信大家已能了解禮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吧。

再看看我們學生方面的事吧,有不少中小學生往往會因一點點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吵架,有的甚至大打出手,有的甚至造成極大的傷亡。想想看,如果雙方都能禮讓一點,那麼很多很多的事情都可順利解決。學會禮讓,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了;而不學會禮讓,就有可能使小事情化大,大事情化得無法收拾。我就有過這樣的教訓:有一天我不小心踩到了別人的腳,那個人生氣地罵著我。當時我心裡想,你干嗎這么凶,我也不是好欺的,於是我也罵了他一句。於是矛盾激化起來了,後來竟然打起來了,我把他打得鼻青臉腫,他把我打得頭破血流。結果我們兩人不僅賠了對方的上百元的醫療費,而且還在全校大會上挨了批評。——看,就是一件不小心踩到對方的腳這樣小小的事情,由於不禮讓,結果就釀成了這樣的結果,假如當時只要一方能禮讓一點,之後的嚴重後果就不會出現。

我記得有一句這樣的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告訴我們凡事都得忍耐一點,心胸得開闊一點,不要那樣小肚雞腸。從現在開始,我們都應該去試著學習去禮讓對方,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很多事情的發生,還可以增添不少友誼。最後我想對著社會上的人們說:「凡事都要學會去忍一步,退一步。不要去斤斤計較。」

簡評:這篇考場競賽作文能緊扣「要學會禮讓」這個中心論點論述,能以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交通方面的例子為論據,還能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理由較為充足。

㈨ 如何正確禮讓行人,有明確的相關法律法規嗎

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

第四十七條:「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又根據公安部123號令:「對機動車行經斑馬線不禮讓行人的違法行為處罰款200元,記3分;對於行人闖紅燈等行為將處10元罰款,對於翻越道路隔離設施的處10元罰款~機動車輛行經斑馬線應主動禮讓行人。

以下三種情況都是違法行為:

1、路上的行人在進行通過斑馬線過馬路的時候,汽車駕駛員鳴笛並且以很快的速度駛過斑馬線。

2、汽車司機在斑馬線人流較多的情況下,鳴笛示意,意圖沖散斑馬線人群的行為。

3、前一輛車輛在斑馬線之前進行禮讓行為,後車強行變車道通過斑馬線。

(9)禮讓寫法規擴展閱讀:

相關案例:

2015年5月19日上午,交警部門當庭播放了一段監控視頻,畫面顯示一輛銀色的轎車由東向西行駛至斑馬線,而行人由南向北橫穿斑馬線,銀色車輛通過時,行人站停,車輛通過後,行人繼續往前走,但這段監控視頻看不清該車的車牌號碼;另一段視頻是執法人員從另一個角度拍攝的,顯示了這輛車的行進過程。

這一處罰是不是合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貝某和交警在庭上展開辯論,問題的焦點是:在斑馬線上遇到行人,機動車究竟該怎麼過。

貝某認為,法律規定「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但視頻顯示,行人已在避讓車輛,停了下來,「正在」應該是連續的動作,這個行人也不是車輛逼迫之後才避讓,所以自己減速通過的做法,一點也沒錯。

「不能對法條做機械理解。」貝某說,規定機動車讓行人先行沒錯,但前提是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如果行人已經停下主動讓車輛先行,車輛可以先行通過。

交警方則認為,法律規定是「停車讓行」,而不是減速讓行,當行人在斑馬線上時,機動車必須停下來讓行人優先通過,以保護行人的生命權和健康權。在庭上,交警還出示了數據:2013年至2014年,全國因未禮讓斑馬線行人導致交通事故共4907起,共造成1145人死亡,死亡率超過23%。

熱點內容
愛看社會與法 發布:2025-08-21 07:09:42 瀏覽:587
赤壁市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21 07:05:26 瀏覽:571
勞動合同法如何規定加班工資 發布:2025-08-21 06:20:16 瀏覽:248
法治交通實施意見 發布:2025-08-21 06:11:54 瀏覽:418
康平法院新聞 發布:2025-08-21 06:11:53 瀏覽:56
金牛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8-21 06:06:52 瀏覽:171
孫立國律師 發布:2025-08-21 05:56:43 瀏覽:233
中國婚姻法搜索 發布:2025-08-21 05:54:40 瀏覽:502
勞動法孕婦的權利2016 發布:2025-08-21 05:54:38 瀏覽:992
人大立法如何改革 發布:2025-08-21 05:41:41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