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法規的特徵
①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是指哪些情況
紅燈是任何人和車都不能闖的。屬於基本交規、除了遵守正常的交規以外、運輸管理部門主要查處超限的:指車輛超速、超載、貨物超高、超寬。高速公路低於六十碼行駛的屬於超低速、都屬於違規。
② 關於交通的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03年10月日公布的關於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於2007年與2011年兩次修訂。本法分總則、車輛和駕駛人、道路通行條件、道路通行規定、交通事故處理、執法監督、法律責任、附則8章124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本條例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1960年2月11日國務院批准、交通部發布的《機動車管理辦法》,1988年3月9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1991年9月22日國務院發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同時廢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於2004年4月28日國務院第49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國家法規,2004年4月30日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共計8章115條。2017年10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687號國務院令,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進行了修改。
3、《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104號《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已經2008年7月11日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制定的法規。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03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是全為了加強公路的建設和管理,促進公路事業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的法律。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2)交通運輸法規的特徵擴展閱讀
制定交通法規有哪些目的和作用,交通法規不是為了罰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突出了以人為本,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的。人的寶貴首先在於生命的寶貴,生命的寶貴首先在於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所以,我們說人命關天,命比天大,和公平與便民的基本原則。
體現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的目的;
交通法規是我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與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重要法律法規。在我國道路交通法制建設歷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對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和交通文明意識,規范道路交通參與者和道路交通管理者的行為,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確保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③ 道路交通運輸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八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03年10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2003年10月28日(完)
(授權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
第一節 機動車、非機動車
第二節 機動車駕駛人
第三章 道路通行條件
第四章 道路通行規定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機動車通行規定
第三節 非機動車通行規定
第四節 行人和乘車人通行規定
第五節 高速公路的特別規定
第五章 交通事故處理
第六章 執法監督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三條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道路交通發展的需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五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並模範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
第七條 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加強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設備。
④ 交通運輸法規的內容簡介
《交通運輸法規(第2版)》第一版是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十五」國家級教材規劃編寫的回。近年來,隨著國家答交通運輸法制建設的完善,根據現行交通運輸法規,對《交通運輸法規(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修訂。全書共分四章,主要內容包括交通運輸法規的基本理論和一般原理、交通運輸行政管理法規和交通運輸經營法律規范。
《交通運輸法規(第2版)》可作為交通運輸類專業本科生教學用書,亦可供交通運輸企業、有關科研及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的幹部及管理人員參考。
⑤ 構成交通運輸法規的要求有哪些
朋友,我國現行的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有: 國家/各地交通秩序管理綜合性政策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GB 18565-2001 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 2001
⑥ 交通運輸法律規范的特點有哪些
中國交通運輸法除規定有關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外,具有下列特點:①計劃內運輸原則。為保證整個容國民經濟按比例地協調發展,要求各種運輸活動按照國家下達的運輸計劃,組織均衡運輸。②合理運輸原則。為有效地使用各種運輸工具的運輸能力,提高運輸效率,對對流運輸、過遠運輸、重復運輸等不合理運輸,作了某些限制性規定。③統一管理原則。為保證社會主義企業性質,中國的交通運輸業由國家有關部門統一管理,貨物運價和票價也由有關部門統一規定,雙方當事人都必須遵照執行。
⑦ 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的概念、特徵、作用是什麼
道路運輸行政執復法監督,是指上級制運管機構對下級運管機構、運管機構對其所屬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的道路運輸行政執法行為實施監督檢查的活動。監督的內容包括在道路運輸行政許可、行政檢查、行政強制、行政處罰和行政收費等管理活動中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情況。具體如下:
(一)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規范性文件的實施情況;
(二)運管機構制定的道路運輸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三)執法人員資格的合法性;
(四)行使執法許可權的合法性;
(五)執法程序的合法性;
(六)執法中認定事實的可靠性;
(七)適用執法依據的准確性;
(八)使用執法文書的規范性;
(九)罰沒財物處理的合法性;
(十)違法責任追究的嚴肅性。
分享
⑧ 簡述交通運輸法規的概念和性質
1.概念抄——所謂交通運輸法規是指國家立法機關為了加強道路運輸管理而頒布的法律以及國家行政機關依據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製定和發布的行政法規、規章,是集行政法、民法和經濟法為一體的調整交通運輸關系的法律法規的總稱。
2.性質——交通運輸法規在法學分類上歸屬於行政法的范疇,包括一系列交通運輸經營、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性規章等法律規范,以及大量的技術性規范。
⑨ 何為交通運輸法規,舉例分析說明交通運輸法規的合理性原則
車主承擔民事責任,就是得賠錢了,不會坐牢的了,沒有保險嗎,有就由保險公司拿錢了
⑩ 旅遊交通運輸法規的概念是什麼
旅遊交通管理法規是調整旅遊運輸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旅遊交通管理法規是專由一系列法律規屬范構成的,它不僅包括各國國內鐵路、航空、公路、內河、沿海及遠洋旅客運輸等方面的運輸規范,而且由於交通運輸具有國際性,國際上制定的有關旅遊運輸公約、規則也於與一國國內的旅遊交通運輸立法互為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