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出口管制具體條例
A. 美國涉港法案具體內容是什麼
別問這么細 你只用知道這個是對中國不友好的法案就行了 官方不需要你知道那麼多 問多了沒好處 莫談國事 國家真想讓你知道 你能不知道?
B. 美國入境須知
美國入境須知
在入境口岸,海關官員將對入境者攜帶的行李是否有違禁品及是否征稅進行檢查。
可免關稅的物品
1、 個人財產:
個人穿戴使用的衣物、珠寶、化妝品、打獵或釣魚用具、照相機、攜帶型收音機以及其他類似個人、物品如僅用於個人使用,可免於征稅。上述物品可跟隨著你入出境。
如果你是移民到美國,屬個人使用的免於征稅的價值300美元或以上的珠寶等個人飾品,如未繳關稅,3年以內不得售賣。尚未繳稅即出售的上述物品會被查封沒收。
2、 酒精飲料:
年滿21歲的非美國居民(Non-resident)可免稅攜帶入境1公升啤酒、葡萄酒、白酒等酒精飲料,但僅限個人使用。超過上述數量的酒精飲料將被徵收海關稅和國內稅。
另外,除了聯邦法律,您還必須遵守可能比聯邦法律更加嚴格的有關酒精飲料的州法律。
3、 煙草產品:
旅客可以免稅帶入一條香煙(200支),或50支雪茄煙,或2公升(4.4磅)煙草,或按比例的上述各類物品。
產於古巴的雪茄無論是自用還是送禮都禁止進入美國。
4、 家用物品:
可免稅進口傢具、餐具、書籍、藝術品等家用物品。
5、 免稅禮品:
非居民(Non-resident)可免稅帶進價值不超過100美元的禮品。要使上述禮品免稅,您必須在美國停留至少超過72個小時,期間上述禮品必須伴隨著您。為方便海關官員檢查,您的禮品不要進行禮物包裝。
6、 郵寄的禮品:
從另一國家或加勒比受惠國通過郵寄寄來的禮品零售價值不超過100美元,免於征稅。如該禮品寄自美屬維爾京 群島、美屬薩摩亞或關島,禮品的免稅額可允許不超過200美元。超過上述價值的禮品將被征稅。
注意:酒精飲料、煙草產品以及含酒精的香水不在上述規定的范圍之內。
7、 在免稅店購買的物品:
在免稅店、飛機或船舶上購買的物品,如超過個人可攜帶的免稅物品的數量或金額限制,將被海關征稅。
非美國居民在美國轉機過境時,如個人攜帶的物品,包括不超過4升的酒精飲料,將帶往美國海關征稅范圍以外的地方,且上述物品的價值不超過200美元,可免於征稅。
應予征稅的物品
超出上述免稅范圍的物品將被征稅。其徵收方法是:減去應予免稅的物品價值後,1000美元價值的部分將被徵收統一稅率為3%的關稅,超過1000美元價值的部分將按適用於該商品的稅率征稅。
按統一稅率征稅的物品必須跟隨您本人,並且只供您個人使用或當作禮品。
在美屬維爾京群島、美屬薩摩亞和關島得到的物品,無論該物品跟隨您本人或是寄往美國本土,對上述物品徵收關稅的統一稅率為5%。
禁止或限制入境的物品
1、 生物製品:
未經消毒的人類和動物組織(包括血液、人或動植物排泄物)、活體細菌培養基、病毒或類似有機體、被懷疑感染人畜共患疾病的動物、昆蟲、蝸牛和蝙蝠的進口需從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取得進口許可證。
2、 書籍、音像資料、電腦程序和磁帶:
盜版書籍、電腦程序及音像製品不得進入美國,盜版製品會被沒收銷毀。
3、 水果、蔬菜和植物:
許多水果、蔬菜、植物、枝條、種籽、未經處理的植物產品、特定瀕危物種等一般都禁止進口或是需持有許可證才能進口。所有植物、植物產品、水果或蔬菜都必須向海關官員申報並接受檢查。
4、 肉類、牲畜和禽類:
肉類、牲畜、禽類及其副產品一般都禁止入境,或是根據原產國的動物疾病狀況進行限制。對於罐頭裝的肉類產品,如檢驗官員能夠確認該產品系熟制、已經商業封裝,則允許入境。其他罐裝及腌制的肉類產品及干肉產品均嚴格限制入境。
5、 打獵所得:
如果您打算進口打獵紀念品或野味,一般需事先獲得許可證,而且只有特定的口岸被授權處理上述物品進口的事宜。
6、 貨幣:
攜帶入境的貨幣工具(包括美國或其他國家的硬幣及貨幣、旅行支票、現金匯票和可流通證券等)金額超過一萬美元,應填妥美國海關4790表(Custom Form 4790),主動向海關申報。未如實申報者可能導致被追究民事及刑事責任,包括沒收所持貨幣及貨幣工具。
7、 寵物:
貓:在入境檢查時必須能證明未患可傳染給人的疾病。如果該寵物健康狀況明顯不佳,有執照的獸醫將對其作進一步檢查,有關費用由寵物的主人支付。
狗:在入境檢查時必須能證明其未患可傳染給人的疾病,抵達前至少30天內注射過狂犬病疫苗(此項規定不適用於3個月以下的幼狗)。
個人擁有的寵物鳥:可以入境,但鸚鵡類鳥只允許帶入兩只。同時需符合APHIS和公共衛生服務機構的有關要求,比如可能要求由寵物的主人出資,為該寵物在APHIS機構進行衛生防疫。
靈長類動物如猴子、猿等不允許進口。
您最好向州及地方有關機構查詢了解對帶入寵物有何規定和限定。有些地方,如夏威夷州,對寵物有嚴格的衛生防疫要求。
8、 魚和野生動植物:
魚類和野生動植物也在進出口管制及衛生防疫要求范圍內,主要包括:野生鳥類、哺乳動物、海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甲殼類動物、魚類和軟體動物;上述動物的任何部分或產品,如皮革、羽毛、蛋(卵)等;用野生動植物和魚類製成的產品和物件。
野生瀕危物種和由此製造的產品禁止進出口。象牙或象牙製品一般禁止進出口。含有野生動植物部分的古董如能證明其歷史有100年則可以進口。
C. 美國和中國對於高端電子產品的進出口管制有哪些
你猜啊!
D. 美國歷史上有哪些貿易制度
美國依據《1930年關稅法》、《1974年貿易法》、《1988年綜合貿易和競爭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1933年農業調整法》、《1979年出口管理法》、《1988年出口促進法》、《與敵國貿易法》等對貨物進出口貿易進行管理
關稅管理制度。《1930年關稅法》、《1988年綜合貿易和競爭法》等是規范美國關稅制定和徵收的主要法律。美國國會根據《1988年綜合貿易和競爭法》制定《協調關稅表》,於1989年1月1日生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美國國會的要求修改或維持《協調關稅表》,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的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負責解釋和執行《協調關稅表》和其他海關法律。
主要進口管理制度。美國主要依靠關稅對進口產品和其數量進行管理和調節,但美國也對農產品等相對敏感的進口產品採用關稅配額。此外,出於環保、國家安全、國際收支平衡等原因,國會通過《1972年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動物保護)、《1962年貿易拓展法》第232條款(國家安全)、《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國際收支平衡)等諸多國內立法,授權商務部、農業部等行政部門採取配額管理、禁止進口、收取進口附加費等方式對進口實行限制。
3、主要出口管理制度。為維護國家安全,推進美國對外政策的實施,限制生化武器及導彈技術擴散,以及確保一些短缺物資在國內充足供應,美國以《1979年出口管理法》和《出口管制條例》、《武器出口控製法案》等為核心,對部分產品實行出口管制。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負責軍民兩用物資、技術和服務的出口管制,有關軍事用途的產品、服務和相關技術數據的出口則由美國國務院管轄,而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負責確定經濟制裁計劃中涉及的禁運國家和禁運交易。
E. 1950年美國對中國實行了禁運政策這個政策原於哪項政治決策
《美國1949年出口管製法》規定:「那些有助於增強共產黨國家的經濟和軍事潛力而有損於美國國家安全的出口都予以拒絕」。因此在新中國建立時,美國就對中國實施「對華貿易管制」,禁止向中國輸送包括軍火、鋼鐵、車船在內的戰略物資。1949年11月22日,美、英、法等國舉行秘密會議,之後成立了一個不公開的「對共產黨國家出口管制統籌委員會」,因總部設在巴黎,通稱「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是美國遏制東方社會主義陣營鐵幕政策在經濟和技術領域的重要體現。這個機構制定禁運貨單,限制對社會主義國家輸出戰略性物資和技術,禁運物資基本分為軍用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三大類。
巴統的建立,使美國在推行冷戰戰略方面多了一個新的工具。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後,美國政府宣布自1950年12月3日起對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地區的出口實行全面的許可證制度(以前只對戰略物資實行許可證管理),要求「美國應當運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國共產黨人從非蘇聯的來源獲得直接用於軍事目的的物資與裝備」「凡是一個士兵可以利用的東西都不許運往中國」,甚至包括紡織品和廢橡膠,從而對中國實行了實際上的全面禁運。接著美國政府頒布「港口管制」,限令美國船隻和飛機不得運輸或起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香港和澳門)為目的地的戰略物資和重要工業原料。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4/62/20091123/15710517.html
一、追根溯源看「禁令」
歐盟的前身是1951年的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1957年《羅馬條約》創立了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ATOM)和歐洲經濟共同體(ECC)。1967年,三大共同體合並成為歐洲共同體(EC);直到1993年1月1日,旨在建立政治聯盟和經濟與貨幣聯盟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生效,標志著歐盟(EU)正式成立。因此,追溯歐盟對華軍售禁令的歷史,應從上個世紀50年代算起。
(一)巴統成立
二戰結束後,隨著東西方陣營的形成,冷戰開始。為了限制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技術,美國於1949年11月組建了所謂「出口控制統籌委員會」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Export Control) ,總部設在巴黎,又稱「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有17個成員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臘、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亞。有大約30個國家,還包括一些民族主義國家,被「巴統」列為禁運對象。
擬定禁運清單由各國執行是「巴統」禁運的主要手段。巴統的清單有三類,即國際原子能清單、國際軍品清單和工業清單,所涉范圍包括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上萬種具有戰略意義的貨物和技術。根據「巴統」規定,成員國准備向受限制的國家出口受控貨物和技術時,必須向「巴統」提出申請,並且只有在「巴統」所有成員國政府一致同意後,該出口國政府才能簽發本國的出口許可證。
(二)歐盟國家在巴統框架下的對華武器禁運
1950年7月,「巴統」的貿易管制范圍擴大到中國。歐盟自己並沒有專門的對華武器禁運政策,其對華武器禁運一直是在「巴統」 的框架內進行的,而且與美國的對華政策密切相關。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後,美國放寬了對華出口控制政策,「巴統」也改變了中國的出口許可地位,歐盟國家也隨之跟進。從1981年起,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開始向中國出口較為先進的技術。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中國開始與法國等歐盟國家建立起軍售關系。1989年下半年,「巴統」決定取消本已放寬的對華出口控制,歐盟國家也隨之對華實施軍事制裁,實行武器禁售。
但是,在「巴統」和歐盟決定對中國武器禁運的時候,正值國際格局發生激烈變化時期。隨著冷戰的結束、科技的發展和國際格局的演變,「巴統」以東西方劃界進行出口控制的制度已不合時宜。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西方國家開始不斷突破「巴統」的禁運限制,作為冷戰產物的「巴統」不得不調整其控制范圍和禁運對象。1990年,「巴統」的禁運項目由成立初期的400個減少到120個,1991年中又減少三分之二,被禁運的國家也越來越少,1994年3月,「巴統」宣布解散。
二、歐盟「禁令」禁什麼
1989年6月26日~27日,歐共體的決策機構部長理事會在馬德里開會,會議宣布對中國採取包括中止高層接觸、軍事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在內的5項措施,其中有關軍事方面的措施是:「共同體成員國中止與中國的軍事合作並禁止與中國進行武器貿易」。該理事會宣言成為歐盟對華武器禁運的原始依據,使剛剛起步的中歐軍售往來又告停止。
但是,歐盟理事會的宣言並無嚴格意義上的法律約束力,它既沒有指明武器禁售是否涵蓋所有軍事項目,包括武器平台、非致命項目或其部件,也沒有說明執行禁售的措施和程序,而是將這些問題的解釋權留給了各成員國,而各國對理事會宣言的解釋也是不同的。有的國家禁止對華出售任何軍事項目,有的國家則是有選擇地禁售。例如英國的解釋是:不禁止非致命性軍事項目;如航空電子和雷達等,將禁售范圍僅限於「致命性武器,包括機槍、大口徑武器、炸彈、魚雷、火箭和導彈,以及專門用於上述武器的部件,彈葯、軍用飛機、直升機,戰艦,裝甲戰車以及其他武器平台、任何易被用於國內鎮壓的設備」。就在歐盟宣布對華禁售後不久,馬克羅尼(GEC-Marconi)公司獲准向中國出售了價值3000萬英鎊的用於中國戰機的「平視顯示器」和雷達設備,理由是這些屬於電子設備而非武器。
此外,法國和義大利也繼續對華軍事出口,其中甚至包括某些「致命性武器」。
F. 美國出口對象的區分制度叫什麼聽說是有7組,什麼Y啊、Z啊、P啊的。這個制度的官方名稱是什麼
英文叫不出來,中文就是《出口管理條例》。
美國為了保證國家安全,施行出口管制,將受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分為7個組別,分別以Q.S.T.V.W.Y.Z七個字母代表,加拿大單獨排除在外,不屬於前免7組中任何一組。QWY三組所列為以前蘇聯為首的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V組代表美國的友好國家,中國雖然被列入改組,但是待遇不同。管制上其實和QWY類同組。S組只有一個國家,利比亞,Z組指的是古巴,柬埔寨,北朝鮮和越南。
G. 在哪裡可以看到美國的出口管制entity list
如果你懂英語,直接將你所想了解的內容的英文標題,置入搜索引擎,就可以看到了。
H. 出口管制的對象一般包括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的管制,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是指本條例附件《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清單》(以下簡稱《管制清單》)所列的導彈及相關設備、材料、技術的貿易性出口以及對外贈送、展覽、科技合作、援助、服務和以其他方式進行的技術轉移。
第三條國家對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實行嚴格管制,防止《管制清單》所列的可被用於運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導彈及其他運載系統的擴散。
第四條國家對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實行許可證件管理制度。未經許可,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出口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
第五條出口《管制清單》第一部分所列的物項和技術,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及其他有關規定辦理。
出口《管制清單》第二部分所列的物項和技術(以下簡稱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七條至第十三條的規定履行審批手續;但是,出口用於軍事目的的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應當依照前款規定辦理。
第六條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的接受方應當保證,未經中國政府允許,不將中國供應的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用於申明的最終用途以外的其他用途,不將中國供應的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向申明的最終用戶以外的第三方轉讓。
第七條從事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的經營者,須經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登記。未經登記,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經營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具體登記辦法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規定。
第八條出口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應當向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填寫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申請表(以下簡稱出口申請表),並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經營管理人以及經辦人的身份證明;
(二)合同或者協議的副本;
(三)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的技術說明;
(四)最終用戶證明和最終用途證明;
(五)本條例第六條規定的保證文書;
(六)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九條申請人應當如實填寫出口申請表。
出口申請表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統一印製。
第十條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出口申請表和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文件之日起進行審查,或者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中央軍事委員會有關部門進行審查,並在45個工作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許可的決定。
第十一條對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有重大影響的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
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批準的,不受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時限的限制。
第十二條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申請經審查許可的,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頒發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件(以下簡稱出口許可證件),並書面通知海關。
第十三條出口許可證件持有人改變原申請的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的,應當交回原出口許可證件,並依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重新申請、領取出口許可證件。
第十四條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時,出口經營者應當向海關出具出口許可證件,依照海關法的規定辦理海關手續,並接受海關監管。
第十五條接受方違反其依照本條例第六條規定作出的保證,或者出現《管制清單》所列的可被用於運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導彈及其他運載系統擴散的危險時,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應當對已經頒發的出口許可證件予以中止或者撤銷,並書面通知海關。
第十六條出口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所出口的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將被接受方直接用於《管制清單》所列的可被用於運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導彈及其他運載系統的發展計劃的,即使該物項和技術未列入《管制清單》,也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經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可以臨時決定對《管制清單》以外的特定物項和技術的出口依照本條例實施管制。
第十八條未經許可擅自出口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的,或者擅自超出許可的范圍出口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的,依照刑法關於走私罪、非法經營罪、泄露國家秘密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區別不同情況,依照海關法的有關規定處罰,或者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並可以暫停直至撤銷其對外貿易經營許可。
第十九條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件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照海關法的有關規定處罰;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並可以撤銷其對外貿易經營許可。
第二十條以欺騙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件的,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收繳其出口許可證件,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等值以下的罰款,暫停直至撤銷其對外貿易經營許可。
第二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七條規定,未經登記擅自經營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的,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依法取締其非法活動,並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二十二條對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實施管制的國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或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財物的,依照刑法關於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受賄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三條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管制清單》進行調整,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後執行。 第二十四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I. 美國對我國出口高科技產品有何管制措施
美國新的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執行。美國商務部公布的管制清專單規定,航空發屬動機、先進導航系統、激光器、水下攝像機及推進器等20個大類的美國高科技產品不得對中國出口。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潘銳教授表示,從2001年至今,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一直沒有放鬆。在美國一再要求對華「貿易平衡」的背景下,這種管制只會使美國的商業利益受到損害。
J. 美國有關商業和兩用物品的主要出口管製法規
商業和兩元物品的主要出口管製法規,可能需要參考政府當地有關部門的一些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