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屠宰生豬法規

屠宰生豬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2-20 04:22:18

1. 農業部規定的屠宰場11項管理制度是哪些

生豬屠宰廠(場)監督檢查規范

為加強生豬屠宰管理,規范生豬屠宰監督檢查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標准制定本規范。

1.適用范圍

1.1本規范規定了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對生豬屠宰廠(場)進行監督檢查的內容和要求。

1.2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法律、法規和本單位職能,適用本規范對生豬屠宰廠(場)進行監督檢查。

2.監督檢查事項

2.1屠宰資質

2.1.1取得生豬定點屠宰證書、生豬屠宰標志牌情況。

2.1.2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情況。

2.2布局及設施設備

2.2.1布局

2.2.1.1廠區是否分為生產區和非生產區,生產區是否分為清潔區與非清潔區。

2.2.1.2生產區是否設置生豬與廢棄物的出入口,是否設置人員和生豬產品出入口。

2.2.1.3是否在場內設置生豬產品與生豬、廢棄物通道。

2.2.2設施設備

2.2.2.1屠宰設施設備能否正常運行。

2.2.2.2檢驗檢疫設施設備能否正常使用。

2.2.2.3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能否正常運轉。

2.2.2.4是否配備與生產規模和產品種類相適應的冷庫,是否配備符合要求的運輸車輛,且正常使用。

2.2.2.5是否配備與屠宰生產相適應的供排水、照明等設備。

2.2.2.6是否有充足的冷、熱水源。

2.2.2.7是否對設施設備進行檢修、保養。

2.3進場

2.3.1是否查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2.3.2是否對進場生豬進行臨床健康檢查、畜禽標識佩戴情況檢查。

2.4 待宰

2.4.1是否按要求分圈編號。

2.4.2是否及時對生豬體表進行清潔。

2.4.3是否達到宰前停食靜養的要求。

2.4.4是否對臨床健康檢查狀況異常生豬進行隔離觀察或者按檢驗規程急宰。

2.4.5是否按規定進行檢疫申報。

2.4.6是否如實記錄待宰生豬數量、臨床健康檢查情況、隔離觀察情況、停食靜養情況,以及貨主等信息。

2.5 生豬屠宰

2.5.1屠宰生產

2.5.1.1 是否按淋浴、致昏、放血、浸燙、脫毛、編號、去頭、去蹄、去尾、雕圈、開膛、凈膛、劈半(鋸半)、整修復驗、整理副產品、預冷等工藝流程進行屠宰操作。

2.5.1.2是否回收畜禽標識,並按規定保存、銷毀。

2.5.2肉品品質檢驗

2.5.2.1是否按照檢驗規程對頭、體表、內臟、胴體進行檢驗。

2.5.2.2是否摘除腎上腺、甲狀腺、病變淋巴結,是否對檢驗不合格的生豬產品進行修割。

2.5.2.3 是否對待宰生豬或者在屠宰過程中進行「瘦肉精」等檢驗。

2.5.2.4是否對檢驗合格的生豬產品出具《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在胴體上加蓋檢驗合格印章。

2.5.2.5是否如實完整記錄肉品品質檢驗、「瘦肉精」等檢驗結果。

2.6 無害化處理

2.6.1是否對待宰死亡生豬、檢驗檢疫不合格生豬或者生豬產品,以及召回生豬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2.6.2是否採用密閉容器運輸病害生豬或生豬產品。

2.6.3是否如實記錄無害化處理病害生豬或生豬產品數量,以及處理時間、處理人員等。

2.7出場生豬產品

2.7.1出場生豬產品是否附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2.7.2胴體外表面是否加蓋檢驗合格章、動物檢疫驗訖印章,經包裝生豬產品是否附具檢驗合格標志、加施檢疫標志。

2.7.3是否如實記錄出場生豬產品規格、數量、肉品品質檢驗證號、動物檢疫證明號、屠宰日期、銷售日期以及購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

2.8 肉品品質檢驗人員和屠宰技術人員條件要求

2.8.1肉品品質檢驗人員是否經考核合格。

2.8.2肉品品質檢驗人員和屠宰技術人員是否持有依法取得的健康證明。

2.9 消毒

2.9.1是否在運輸動物車輛出入口設置與門同寬,長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2.9.2入場動物卸載區域是否有固定的車輛消毒場地,並配有車輛清洗、消毒設備。

2.9.3屠宰間出入口是否設置人員更衣消毒室。

2.9.4加工原毛、生皮、絨、骨、角的,是否設置封閉式熏蒸消毒間。

2.9.5是否對屠宰車間、屠宰設備、器械及時清洗、消毒。

2.10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生豬進場檢查登記制度、待宰巡查制度、生豬屠宰和肉品品質檢驗制度、肉品品質檢驗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生豬屠宰場證(章、標志牌)使用管理制度、生豬屠宰統計報表制度、無害化處理制度、消毒制度、檢疫申報制度、疫情報告制度、設施設備檢驗檢測保養制度等。

2.11信息報送

2.11.1是否按要求報告動物疫情信息。

2.11.2是否按照國家《生豬等畜禽屠宰統計報表制度》的要求,及時報送屠宰相關信息。

2.11.3是否按要求報告安全生產信息。

2.12檔案管理

是否及時將進場查證驗物登記記錄、分圈編號記錄、待宰記錄、肉品品質檢驗記錄、「瘦肉精」等檢驗記錄、無害化處理記錄、消毒記錄、生豬來源和產品流向記錄、設施設備檢驗檢測保養記錄等歸檔,並保存兩年以上。

3.監督檢查要求

3.1 監督檢查人員應當認真填寫《生豬屠宰廠(場)年度監督檢查記錄表》(附件1)或者《生豬屠宰廠(場)日常監督檢查記錄表》(附件2),經生豬屠宰廠(場)負責人或者指定人員簽字後將監督檢查記錄現場交給生豬屠宰廠(場)。

3.2 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當提出整改意見,並跟蹤整改。

3.3 對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的,應當進行調查取證,依法處理。

3.4 對涉嫌犯罪的,應當按程序移送司法機關。

3.5對發現違法行為不屬於職能范圍內的,應當移送給有關部門。

4.監督檢查頻次

4.1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按照本規范,對生豬屠宰廠(場)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全面監督檢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

4.2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按照本規范,對生豬屠宰廠(場)進行日常監督檢查。檢查人員應當從執法人員庫中隨機抽調。

4.3在動物疫情排查、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事件處置、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指派或者存在生豬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等特定條件下,應當增加對生豬屠宰廠(場)監督檢查的頻次。

5.監督檢查檔案管理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建立生豬屠宰廠(場)監督檢查檔案管理制度。實行一廠(場)一檔,全面記錄監督檢查、問題整改落實和違法行為查處情況,做到痕跡化管理,並分年歸檔。

2. 生豬屠宰應遵守哪些規定

1.生豬在從購買點運回屠宰場的時候,應該靜養八個小時,生豬靜養的地方每頭豬的空間要開闊一些,讓豬得到充分靜養,其好處是生豬在運送的過程當中受到的顛簸及疲勞以及來到新環境的不適應都會影響到豬體內排出的黴素,如果不進行靜養屠宰的話,豬肉的質量與進行靜養的豬肉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差別。
2.生豬在進行屠宰前進行淋浴工序,從待宰圈內出來的時候,人工趕豬,用比較軟的工具拍打豬體,這里要注意的是(趕豬道一定要寬一些讓豬都能看到對方,主要是為了讓豬不要過度害怕),在屠宰前一定要進行麻電,在這里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生豬在麻電過程當中斷尾骨,為什麼會出現這一問題,我這里就不解釋了,請到本站內(產品知識)當中查看其原因及解決方案。麻電過程是必須要進行的,這一點主要為了讓不能出現過激反應。過激反應的豬,體內會分泌一種霉(毒素)會影響到豬肉的質量。在這個環節麻電過程當中,主要提到一點的是,有很多人用到三點麻,但是出現的問題是,豬屠宰完後,豬胴本發紫並有出水現像。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就到(產品知識)當中查詢,這里就不一一解釋了。
3.生豬進行刨毛前,燙池的溫度要實行控制,不能過高。現在很多屠宰企業為了節省時間,把水溫調的比規定水溫要高,這樣屠宰完後,豬肉發紅,並且預冷效果也不是很好。
4.同步衛生檢疫,這一點在屠宰中保證肉品品質的不出現重大問題的關鍵,這里進行豬的內臟檢疫,有病的生豬會經過流水線滑到病體間,屠宰企業應該進行細致的人工檢疫,確保不出現病體豬流入排酸間,這樣會影響到其他排酸的生豬。
5.這里談到排酸,在這里也說一下,一些小型屠宰企業如果沒有安裝急速預冷間的情況下,如果按規定要達到12小時。急速預冷情況下只需4小時左右。
主要方面就是這些,關於以後的冷藏等,這里就不首急說明了。這是筆者在一些大的屠宰場發現的問題,在這里說明一下,食品方面的安全健康,人身才會得到健康。放心肉工程需每一位公民監督,打擊劣質肉品,打擊非法屠宰。

3. 生豬屠宰國家是怎麼規定的

進屠宰場

4.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第二四條之規定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定點從事生豬屠宰活動的,由商務主版管部門予以取權締,沒收生豬、生豬產品、屠宰工具和設備以及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對單位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並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冒用或者使用偽造的生豬定點屠宰證書或者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出借、轉讓生豬定點屠宰證書或者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的,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取消其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資格;有違法所得的,由商務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

5.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第三章 屠宰與檢驗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操作規程和技術要求屠宰生豬,宰前停食靜養不少於12小時,實施淋浴、致昏、放血、脫毛或者剝皮、開膛凈腔(整理副產品)、劈半、整修等基本工藝流程。
鼓勵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按照國家有關標准規定,實施人道屠宰。 肉品品質檢驗應當與生豬屠宰同步進行。同步檢驗應當設置同步檢驗裝置或者採用頭、胴體與內臟統一編號對照方法進行。
肉品品質檢驗的具體部位和方法,按照《生豬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程》和其他相關標准規定執行。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應當建立質量追溯制度。如實記錄活豬進廠(場)時間、數量、產地、供貨者、屠宰與檢驗信息及出廠時間、品種、數量和流向。記錄保存不得少於二年。
鼓勵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採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產品質量追溯系統。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應當建立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發現其生產的產品不安全時,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通知銷售者停止銷售,告知消費者停止使用,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產品,並向當地商務主管部門報告。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對召回的產品應當採取無害化處理措施,防止該產品再次流入市場。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所有權或經營權發生變更的,應當及時向當地商務主管部門備案。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歇業、停業超過30天的,應當提前10天向當地商務主管部門報告;超過180天的,商務主管部門應報請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對定點屠宰廠(場)是否符合《條例》規定的條件進行審查。不再具備《條例》規定條件的,應當責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達不到《條例》規定條件的,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取消其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資格。 本辦法所稱的生豬屠宰證、章、標志牌包括:
(一)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生豬定點屠宰證書;
(二)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等級標志牌、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等級證書、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等級標識;
(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驗訖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
(四)無害化處理印章;
(五)商務部規定設置的其他證、章、標志牌; 市、縣商務主管部門負責監督本行政區域內生豬屠宰證、章和標志牌的使用;頒發本行政區域內肉品品質檢驗合格驗訖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無害化處理印章。
設區的市級商務主管部門負責製作、管理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生豬定點屠宰證書。 縣級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向本級政府報告生豬屠宰管理情況,爭取當地政府及財政部門的支持,落實生豬屠宰管理、執法等所需經費,確保生豬屠宰管理和執法監督檢查工作順利進行。
發生大規模私屠濫宰、注水、暴力抗法等重大問題時,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報請本級政府協調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務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一)從事肉品品質檢驗的人員未經考核合格的;
(二)運輸肉品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務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1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本辦法要求及時報送屠宰、銷售等相關信息的;
(二)所有權或經營權發生變更未及時向當地商務主管部門備案的。 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冒用、使用偽造、出借、轉讓生豬定點屠宰證書或者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的,由商務主管部門依照《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處罰。
冒用、使用偽造、出借、轉讓本辦法規定的其他證、章、標志牌的,由商務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為保證邊遠和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生豬產品供應,確需設置小型生豬屠宰場點的,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當依照《條例》第二條的規定,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管理辦法。
依照《條例》設置的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能夠保證供應的地區,不得設立小型生豬屠宰場點。小型生豬屠宰場點生產的生豬產品,僅限供應本地市場。 《條例》施行前設立的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應當自《條例》施行之日起180日內,向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申請換發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和生豬定點屠宰證書。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不符合《條例》規定條件的,應當責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達不到《條例》規定條件的,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取消其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資格。 本辦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原國內貿易部發布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生豬屠宰技術、肉品品質檢驗人員上崗培訓、考核管理辦法》、《生豬屠宰證、章、標志牌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6. 國家實施生豬定點屠宰和什麼制度

國家實施抄生豬定點屠宰和集中檢疫制度。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是為了加強生豬屠宰管理,保證生豬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而制定的法規。1997年12月19日,國務院第201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38號發布《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08年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25號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2016年1月13日國務院第119次常務會議第三次修訂,於2016年3月1日發布施行。

生豬屠宰條例是為了加強生豬屠宰管理,保證生豬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制定的條例。經2007年12月19日國務院第201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的設置規劃(以下簡稱設置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會同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環境保護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合理布局、適當集中、有利流通、方便群眾的原則,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7. 生豬屠宰條例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1997年12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38號發布2007年12月19日國務院第201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

熱點內容
王麗麗律師 發布:2025-08-22 05:52:50 瀏覽:58
收據不寫日期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2 05:28:08 瀏覽:350
香港國安法判案法官 發布:2025-08-22 05:25:55 瀏覽:154
免責聲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2 05:24:30 瀏覽:521
平壩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22 05:23:47 瀏覽:640
勞動法未到合同期 發布:2025-08-22 05:23:42 瀏覽:826
離婚能否申請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22 05:23:05 瀏覽:629
排隊插隊現象的法社會學分析 發布:2025-08-22 05:13:55 瀏覽:890
鶴崗市工農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2 05:03:44 瀏覽:397
王宗旗律師 發布:2025-08-22 04:44:37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