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治霧霾需完善法律法規

治霧霾需完善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2-20 19:51:31

① 關於霧霾治理立法的幾點思考

(一)控制措施
一是對主要污染源進行控制,包括對揚塵污染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區域聯防聯控等。
二是加強灰霾天氣預測預報,如開展灰霾天氣預測預報方法研究和業務平台建設,為公眾提供防禦指引,為政府實行動態調控環保措施決策服務。
三是根據氣象條件動態調控,加強與氣象部門合作,根據氣象條件預測,對主要污染源實行動態調控。
(二)治理措施
一是政府完善法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等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佔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三是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四是提倡低碳生活。節能減排是需要全民參與的事業,每個人都應該增強減排意識。需要全面實施綠色轉型,包括發展觀念、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型。就每個公民而言,環境的清新需要每個人的力量。從自己開始,努力做到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綠色消費,自覺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② 我國在治理空氣污染和霧霾過程中出台了哪些政策或法規

霧霆污染屬於一種典型的大氣污染。從我國現有的立法來看,多部法律法規涉及到霧霆污染。

這些法律法規主要有:

(1)《大氣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生活環境,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該法注意到了我國的能源結構特點,在該法第二章中專門以「防治燃煤產生的大氣污染」為章節名,對燃煤大氣污染的防治作出了專門的規定。

此外,該法還就「防治機動車船排放污染」、「防治廢棄、塵和惡臭」作出了很多規定。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的這些規定,霧霆污染同樣屬於大氣污染的治理客體,且治理霧霆污染同樣是《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目標之一;

(2)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該計劃由國務院發布,是新形勢下專門針對大氣污染治理而制定出來的總體計劃,該計劃特別提出了需要綜合治理,以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並專門對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強化移動源污染防治等。

該計劃還特別就產業結構升級、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快能源結構調整、 增加清潔能源供應、嚴格節能環保准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等等提出了具體行動計劃。但是從總體上看,該計劃具有明顯的「藍圖」色彩,是國家戰略層面的大氣污染防治規劃,而不是設定了權利義務的規范性文件。

該計劃能夠對大氣污染治理設定總體的目標,理順思路,其積極性應得以肯定;

(3)地方性規定。面對霧霆污染的強烈襲擊,一些地方政府也積極開展立法,並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的規定。如《四川省灰霆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蘭州市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山西省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這些地方性規定結合當地的特點,就霧霆污染的治理作出了規定。

此外,作為《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下位法,地方政府制定的相關條例,也可以看作《大氣污染防治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或實施細則,如《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規定體現了地方政府細化上位法的努力。

③ 中國治理霧霾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1. 霧霾治理的措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量

控制重點行業污染和揚塵治理。強化各類煙粉塵污染物治理,推進未淘汰設備除塵設施升級改造,確保顆粒物排放達到新標準的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加快重點企業脫硫、脫硝設施建設。

發展綠色交通,加強機動車尾氣排放治理大力發展城市公交系統和城際間軌道交通系統,鼓勵綠色出行,積極推廣電動公交車和計程車,大力發展電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汽車,鼓勵燃油車輛加裝壓縮天然氣,促進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作為汽車動力燃料,為汽車安裝凈化裝置,實現汽車尾氣催化凈化。

2. 霧霾治理的措施:制定相關國家法律

將霧霾的治理提升到國家意志層面上來,表現出國家對霧霾治理的決心以及體現出霧霾問題的嚴重性。加強和完善霧霾防治工作的立法、執法是治理霧霾問題的關鍵。繼續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法》,重點細化法規,加強執法和監督,加大環保機構的立法、執法和處罰權力,賦予環保機構執法手段,環保機構有權進行立法、執法、處罰等,並通過強制執行手段和監控、技術改進等方式開展工作。可參考美國模式,建立區域環境管理機制,對區域內的環境問題進行全盤整合式管理。同時,設立舉報平台,通過民間組織和民眾力量監督環境執法行為。

3. 霧霾治理的措施:積極發展生態公益

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深化工業污染治理。堅決淘汰國家確定的落後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嚴控「兩高」行業產能,大力淘汰鋼鐵、建材和紡織等一批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節能減排要求的落後產品、技術和工藝設備。

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協調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節能環保產業技術標准和規范,加大節能環保產業技術研發扶持力度,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支持節能環保產業成為新興支柱產業。

政府要發揮主導地位,大力發展的清潔能源,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勵節約能源,積極推進建築節能,加快推進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和綠色建築發展,推廣使用太陽能光熱、光電建築一體化和地源熱泵等技術。

4. 霧霾治理的措施:增強公民的環保意識

加大典型示範活動的建立,增強示範效應,是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意識大大提高,倡導全社會形成文明、節約、綠色環保的生產、消費和生活方式。建立政務微博新媒體溝通渠道,健全環境信訪輿情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實行政府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督促企業主動公開環境信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工會、共青團、婦聯、學校和其他社會團體作用,通過典型示範、專題活動、展覽展示、崗位創建、合理化建議等多種形式,帶動各行各業關注、支持和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3)治霧霾需完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霧霾是漂浮大氣中的PM2.5等尺寸微粒、粉塵、氣溶膠等粒子,在一定的濕度、溫度等天氣條件相對穩定狀態下產生的天氣現象。霧霾災害,是大氣長期污染造成的結果。

霧霾天氣主要是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盡合理造成的,其根源還在化石能源,一個是燒煤,一個是燃油,另外發展方式比較粗放,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

具體原因如下:

  1. 大氣空氣氣壓低,空氣不流動是主要因素。由於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

2. 地麵灰塵大,空氣濕度低,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

3. 汽車尾氣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些年城市的汽車越來越多,排放的汽車尾氣是霧霾的一個因素。

4. 工廠製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污染物。

④ 治理霧霾天氣的措施有哪些

措施:復
一是政府完善法制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等。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佔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三是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⑤ 我國制定了哪些關於預防和治理霧霾等環境污染的國策和法律

《環境空氣質量標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等等,這些政策都是中國政府針對霧霾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你也可以參考政策網路中的「環保部回應霧霾防治(熱點解讀·對話)」,在這里對霧霾政策有詳細的解讀。現在中國還沒有完善的法規制度對付霧霾,再防霾治霾的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以採用發達國家的方法。
1956年,英國通過世界上第一部防治空氣污染的法律:《清潔空氣法》(Clean Air Act)。法律規定,倫敦城內的發電廠全部遷到郊區;在規定的城區內只能使用無煙燃料;大規模改造居民傳統爐灶,冬季逐步採取集中供暖,以減少煤炭的使用。以此為基礎,英國各地又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地方法律法規。1968年,英國頒布第二版《清潔空氣法》,對工廠排放廢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4年出台《污染控製法》(Control of Pollution Act),將空氣、水、固體廢棄物、雜訊污染等內容全部囊括,統籌處理環境問題。英國有關控制大氣污染的法律還有很多,這些法律在頒布後都得到了嚴格的執行。不搞一陣風似的運動式治理,依法治理霧霾成為倫敦空氣永久性改善的根本。
其次是調整產業結構,倫敦大力遷移、壓縮傳統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從工業化走向「去工業化」,著力發展以金融業為代表的服務業。到1980年,整個英國服務業就業人員占就業總數的比重達到58.9%。
再次是完善公共服務,包括改造城市供暖設施、發展公共交通、大面積建設綠地等。倫敦在城市規劃中十分重視綠地建設,除了大公園外,各類精緻的中小型綠地公園遍布全城。雖然倫敦地價昂貴,但綠地比建築還多,在凈化空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這一系列措施,經過近30年的努力,倫敦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到1980年,倫敦一年中只有5天有霧,塵霾已基本消除。
在霧霾還未治理好前,我們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外出佩戴口罩,普衛欣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專業的防霧霾口罩,天貓就能看得到。

⑥ 現有的法律法規對緩解防治霧霾做了哪些努力

《環境空氣質量標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等等,這些政策都是中國政府針對霧霾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你也可以參考政策網路中的「環保部回應霧霾防治(熱點解讀·對話)」,在這里對霧霾政策有詳細的解讀。現在中國還沒有完善的法規制度對付霧霾,再防霾治霾的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以採用發達國家的方法。
1956年,英國通過世界上第一部防治空氣污染的法律:《清潔空氣法》(Clean Air Act)。法律規定,倫敦城內的發電廠全部遷到郊區;在規定的城區內只能使用無煙燃料;大規模改造居民傳統爐灶,冬季逐步採取集中供暖,以減少煤炭的使用。以此為基礎,英國各地又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地方法律法規。1968年,英國頒布第二版《清潔空氣法》,對工廠排放廢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4年出台《污染控製法》(Control of Pollution Act),將空氣、水、固體廢棄物、雜訊污染等內容全部囊括,統籌處理環境問題。英國有關控制大氣污染的法律還有很多,這些法律在頒布後都得到了嚴格的執行。不搞一陣風似的運動式治理,依法治理霧霾成為倫敦空氣永久性改善的根本。
其次是調整產業結構,倫敦大力遷移、壓縮傳統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從工業化走向「去工業化」,著力發展以金融業為代表的服務業。到1980年,整個英國服務業就業人員占就業總數的比重達到58.9%。
再次是完善公共服務,包括改造城市供暖設施、發展公共交通、大面積建設綠地等。倫敦在城市規劃中十分重視綠地建設,除了大公園外,各類精緻的中小型綠地公園遍布全城。雖然倫敦地價昂貴,但綠地比建築還多,在凈化空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這一系列措施,經過近30年的努力,倫敦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到1980年,倫敦一年中只有5天有霧,塵霾已基本消除。
在霧霾還未治理好前,我們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外出佩戴口罩,普衛欣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專業的防霧霾口罩,天貓就能看得到。

⑦ 治理霧霾需要哪些科學手段

治理措施
一是政府完善法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等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佔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三是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四是提倡低碳生活。節能減排是需要全民參與的事業,每個人都應該增強減排意識。需要全面實施綠色轉型,包括發展觀念、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型。就每個公民而言,環境的清新需要每個人的力量。從自己開始,努力做到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綠色消費,自覺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溫馨提示:霧霾天出行做好防護,京 東有美國進口普衛欣可以減少霧霾吸入)

⑧ 霧霾的治理方法

霧霾天氣的危害
(一)影響健康。生活在灰霾天氣可出現咳嗽、頭暈、乏力等不良反應,同時可吸入顆粒物能直接進入人體呼吸道和肺部誘發病症。灰霾天氣還可導致近地層紫外線輻射減弱,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
(二)形成酸雨。灰霾本質是「細顆粒物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氣體污染
一是對主要污染源進行控制,包括對揚塵污染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區域聯防聯控等。
二是加強灰霾天氣預測預報,如開展灰霾天氣預測預報方法研究和業務平台建設,為公眾提供防禦指引,為政府實行動態調控環保措施決策服務。
三是根據氣象條件動態調控,加強與氣象部門合作,根據氣象條件預測,對主要污染源實行動態調控。
(二)治理措施
一是政府完善法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等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佔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三是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四是提倡低碳生活。節能減排是需要全民參與的事業,每個人都應該增強減排意識。需要全面實施綠色轉型,包括發展觀念、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型。就每個公民而言,環境的清新需要每個人的力量。從自己開始,努力做到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綠色消費,自覺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熱點內容
按勞動法可以發加班費1 發布:2025-08-21 07:26:11 瀏覽:483
三八法律知識競賽通知 發布:2025-08-21 07:26:01 瀏覽:320
一審行政法院判決書 發布:2025-08-21 07:24:28 瀏覽:925
法律服務業務范圍 發布:2025-08-21 07:24:26 瀏覽:609
愛看社會與法 發布:2025-08-21 07:09:42 瀏覽:587
赤壁市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21 07:05:26 瀏覽:571
勞動合同法如何規定加班工資 發布:2025-08-21 06:20:16 瀏覽:248
法治交通實施意見 發布:2025-08-21 06:11:54 瀏覽:418
康平法院新聞 發布:2025-08-21 06:11:53 瀏覽:56
金牛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8-21 06:06:52 瀏覽: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