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監督條例有多少字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問答
《 1、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的立法目的是什麼?
答: 為加強黨內監督,發展黨內民主,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堅持黨的先進性,始終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黨內監督條例(試行)》。
黨內 2、監督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答: 黨內監督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
黨 3、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有哪些?
答: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
黨 4、黨內監督的重點內容有哪些?
答:黨內監督的重點內容是:
(一)遵守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維護中央權威,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及工作部署的情況;
(二)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法執政的情況;
(三)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情況;
(四)保障黨員權利的情況;
(五)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規定的情況;
(六)密切聯系群眾,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情況;
(七)廉潔自律和抓黨風廉政建設的情況。
http://cache..com/c?word=%B5%B3%C4%DA%3B%BC%E0%B6%BD%3B%CC%F5%C0%FD%3B%B5%C4%3B%C1%A2%B7%A8%3B%C4%BF%B5%C4&url=http%3A//www%2Ewhqx%2Egov%2Ecn/whqx%2Dqxjj%2Ehtm&b=0&a=52&user=
--------------------------------------------------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共五章47條,全文約6600餘字。第一章總則規定了《黨內監督條例》的立法目的和黨內監督的指導思想,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和重點內容、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的關系等。第二章監督職責規定了各級黨委、黨委委員、各級紀委、紀委委員、黨員和黨的各級代表大會代表在黨內監督中的職責、責任和權利。第三章監督制度規定了規范黨內監督的10項制度,即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重要情況通報制度、述職述廉、民主生活會、信訪處理、巡視、談話和戒勉、輿論監督、詢問和質詢、罷免或撤換要求及處理。第四章監督保障規定了實施《黨內監督條例》的保障措施。第五章是附則。
《黨內監督條例》通篇貫穿了發展黨內民主、維護黨的團結統一這一主線,力求通過發展黨內民主,保持黨的活力和創造力;通過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維護中央權威,保證中央政令暢通,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力。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規定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這是根據黨內監督的實踐和解決黨內監督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而提出的。加強對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的監督,是黨內監督實踐中的難點和薄弱環節。這個問題如果能得到較好的解決,就可以帶動黨內監督其他工作的順利進行。
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關鍵是要把握住一條主線:加強黨內監督,既要發展黨內民主,又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二者不可偏廢,這是《條例》的主線。把握好這條主線,是我們學習《黨內監督條例》的關鍵。
http://cache..com/c?word=%B5%B3%C4%DA%3B%BC%E0%B6%BD%3B%CC%F5%C0%FD%3B%B5%C4%3B%C1%A2%B7%A8%3B%C4%BF%B5%C4&url=http%3A//www%2Enjdj%2Egov%2Ecn/jydj/jy%5Fjie/jyj1/wz%2Ejsp%3Farticle%5Fid%3D50151&b=0&a=132&user=
⑵ 對於上級黨組織交辦以及巡視等移交的問題,並在多少日
對於上級黨組織交辦以及巡視等移交的違紀問題線索,應當及時處理,並在3個月內反饋辦理情況。
根據2016年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黨組織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做到條條要整改、件件有著落。整改結果應當及時報告上級黨組織,必要時可以向下級黨組織和黨員通報,並向社會公開。
對於上級黨組織交辦以及巡視等移交的違紀問題線索,應當及時處理,並在3個月內反饋辦理情況。
(2)黨內監督條例有多少字擴展閱讀:
2004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制定實施,這是我黨制定的第一部黨內監督法規。它的頒布實施,對於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始終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起到重要作用。
2016年2月,中央政治局決定,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問題,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成立文件起草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進行工作。
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黨內監督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監督主體、監督內容、監督對象、監督方式等重要問題作出規定,為新形勢下強化黨內監督提供了根本遵循。
⑶ 受賄多少才能定為黨內警告處分
你好,受賄一塊錢也會得到應有的懲罰,建議你不要接受別人的受賄哦。
⑷ 反腐倡廉文章信1000字
為配合公司」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地開展,根據公司地部署要求,我們認真進行了反腐倡廉地學習教育,並學習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的法律法規,且學習了集團公司2004年紀檢監察工作會議的有關文件和領導講話,從而深刻感受到了在當今社會進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對自身的思想作風,廉潔自律,遵章守紀,權利運作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具體心得體會如下:
一:通過學習,提高了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了拒腐防變能力,使黨員幹部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利關.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人們無利而不往,少數黨員幹部的放任自流,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流失,同時也帶壞了一批幹部,從而形成了不良的社會風氣,2003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頒布,這有力的說明了我們黨有決心有信心把反腐倡廉工作抓緊抓好.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們做到了認認真真的學,扎扎實實地學,並深刻體會到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地重要性,使自己有強烈地責任感和緊迫感,在工作中切實找到切入點,並做到學以致用.
二:在工作中,築牢反腐防線,吸取他人地教訓,防患於未然,堅持防微杜漸,時刻為自己敲醒警鍾,要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俗話說: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真正品嘗了其中的滋味,那後悔可就晚亦,所以,強化自律意識,構築廉潔從政地警示防線,是對每個黨員幹部地考驗.由於各方面因素地影響,使少數腐敗分子有機可乘,這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注目的一個焦點,在與時俱進的今天,我們有能力,有辦法來鏟除腐敗的根源,黨的十六大的召開,已經把反腐倡廉工作的力度加大,並達到了標本兼治的目的.由於公司目前點多面廣的發展形式,也相應採取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通過網路課堂,報紙,宣傳欄等多種多樣的形式開展警示教育,使各級領導幹部的黨紀法規明顯增強,廉潔自律意識明顯提高,使廉政工作貫穿於整個工作中.
三:通過學習,我更深切體會到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要性,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做為自己的工作實踐,時刻跟人民群眾聯系在一起,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做謙虛朴實,嚴於律己,廉潔奉公的表率,在生活中,我的人生格言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快快樂樂生活.而順應形式的發展,強化保廉意識也是我作為一名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從而在錯綜復雜的社會中找准自己的人生航標,始終保持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真正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讓我們攜手共進,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中努力踐行」三個代表」,讓廉政之風盛行,唯有這樣,才能利己,利人,利企業!
⑸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是根據什麼制定的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版例》權中規定:
第一條 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強化黨內監督,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第三條 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各級黨組織應當把信任激勵同嚴格監督結合起來,促使黨的領導幹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
(5)黨內監督條例有多少字擴展閱讀
黨內監督的主要內容:
一、遵守黨章黨規,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模範遵守憲法法律情況;
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確保全黨令行禁止情況;
三、堅持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貫徹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原則情況;
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情況。
⑹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共有多少章,多少條
共8章,47條
⑺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規定,在多少時間內反饋辦理情況
《黨內監督條例》規定:
對於上級黨組織交辦以及巡視等移交的違紀問題線索,應當及時處理,並在3個月內反饋辦理情況
⑻ 普法手抄報 標題 5個字或者4個字
一、廉政的基本內涵
研究和推行廉政建設,首先要對廉政的基本內涵進行科學、准確的界定。從文字解釋學上看,「廉」即廉潔,「政」即國家政權機關及其公務活動,廉政即「廉潔的政治」。但由於有關廉潔的判斷標准具有主觀性和發展性,政治又是一個需要具體化的時代性概念,所以廉政在不同的語境中和具體范圍內呈現出多層次的含義。我國有學者從現代社會廉政的特徵和實質出發,認為廉政包含四個要素:一是「廉正」,指政府及其官員在履行公務、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廉潔而公正、廉潔而正直,不貪污、不受賄、不枉法,二是「廉朴」,指政府及其官員取之於民者少而用之於民者多,三是「廉節」,指政府及其官員在國家管理活動和處理與社會公共事務有關的活動3中具有清廉無私的品德或節操,也稱廉德,四是「廉制」,即有關廉政的制度。
還有學者從廉政的內容出發,認為廉政的基本涵義有四:其一,就「政局」而言,要造就一個公正清明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圍,其二,就「政制」而言,要建立廉潔高效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其三,就「政策」而言,要制定並嚴格實施確保政治清明的政策和措施以取信於民,其四,就「政德」而言,要求各級官吏樹立廉潔奉公的官德和不貪不淫的私德以為民之表率。
簡言之,所謂「廉政」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和政德的良性結合與辯證統一。廉政就與腐敗相反,起碼要具備三個要素: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受國家委任從事國家公務的人,主觀方面沒有牟取私利的動機,客觀方面不濫用權力或利用職務之便進行違反公認的規范的行為。
廉政建設近年已經成為國家公務員申論寫作的熱點之一,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
二、新時期廉政建設的特點
1.廉政建設體系化
黨在十五大以後提出了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通過深化改革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要求;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十六字方針,這是黨中央在新形勢下作出的黨風廉政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體現了黨和政府從教育、制度、監督等各個環節出發,建立標本兼治的綜合體系進行廉政建設的宏觀戰略和清晰思路,既全面又有重點,擺脫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部治理局面,邁出了廉政建設體系化的堅實的一步。這種體系化的廉政建設方針突出反映在2005年1月中央頒布實施的《關於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簡稱《實施綱要》)里。該綱要明確提出了懲治和預防腐敗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和工作目標,所規劃的廉政建設體系既是一個著眼全局的體系,又是一個遵循規律的體系,還是一個注重預防的體系,更是一個依靠民主、法制和德治多管齊下防治腐敗的體系。
2.廉政建設制度化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有關廉政的法律制度建設的步伐明顯加快。2003年11月召開的全國紀檢監察法規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法規制度體系的規劃;2003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頒布實施;2004年《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試行)》頒布實施;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關於紀委協助黨委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規定(試行)》等法律和規范性文件相繼頒布實施。與此同時,還有一系列有關廉政建設的法律和制度正在抓緊制定之中,如2001年7月起中央紀委法規室和監察部法規司多次組織召開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廉政法的專家論證會,目前正在醞釀出台廉政法。總之,黨的十六大以來的短短幾年時間里,有關廉政的制度化建設所邁出的實質性步伐是建黨、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其間頒布實施的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填補了廉政建設的制度空白,為加強廉政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群眾利益成為廉政建設的基本出發點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決策,強調堅持以人為本,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一思想體現在整個廉政建設實踐中。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及有關部門按照中央的要求,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學校亂收費和擠占、挪用、截留教育經費行為;認真清理、整頓醫葯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亂加價、亂收費等現象;繼續糾正在徵收徵用土地、城鎮房屋拆遷以及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中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著力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以及面向農民的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問題;加強對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重大事故背後的腐敗行為;認真開展治理商業賄賂的專項工作,堅決糾正不正當交易行為。這些舉措真正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也反映了廉政建設的具體化和微觀化。
4.廉政建設的力度進一步加大
體系化與制度化是廉政建設力度加大的重要表現。從客觀現實結果來看,廉政建設的力度加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依法懲處力度加大。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檢察機關對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一直有增無減,中央紀委、監察部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嚴肅查處了一大批有腐敗問題的省部級幹部。二是廉政教育力度加大。中國共產黨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著力通過化解內因解決問題和預防問題發生的優良傳統和豐富經驗,十六大以來,黨更是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推出新的措施加強廉政教育,如規定新任領導幹部必須接受廉政談話和廉政培訓,各級主要領導幹部在年度述職的同時要述廉等。
5.通過深層次體制改革推動廉政建設
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強調要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深化改革的精神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程積極推進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力爭在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取得突破,從深層次徹底解決廉政建設的瓶頸問題。目前各地在幹部人事制度、司法、行政審批等領域都進行了深層次的改革。在體制改革方面各地認真貫徹執行《黨內監督條例》和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精神,重點解決權力制約機制的完善問題加強對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的監督和制約理順權力之間的關系,保證各部門、上下級之間權力的健康運行。
6.注重廉政的社會環境建設
廉政建設只有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則整個社會對腐敗行為麻木不仁,廉政建設就難以取得成效。2005年初中央頒布《實施綱要》的主要用意之一就是要形成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反腐敗的局面。從2006年到2007年中央進一步加強了廉政文化建設,加強對領導幹部的權力觀和政績觀教育,促使黨員幹部為民、務實、清廉,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道德觀念,並把這種教育活動深入到學校、企業、工廠等各個領域,大力營造弘揚正氣、抵制邪惡的良好社會氛圍。目前,廣大人民群眾已真正覺悟起來,正以實際行動與各種腐敗現象作斗爭,廉政建設的良好社會環境已初步形成。
三、新時期廉政建設的路徑
在現階段,要按照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確立的以教育為基礎、以法制為保障、以監督為關鍵的教育、制度、監督有機統一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要求,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十六字方針,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廉政建設。
1.制度建設是前提:進一步完善廉政建設的法律制度。
廉政建設必須在法制的軌道上進行,必須以科學合理的制度為前提。加強制度建設包含三方面含義:其一,要樹立起制度意識。要意識到制度在廉政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樹立起制度的權威,把制度作為制約權力和廉政建設的基礎載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風廉政建設更需要走出一條依靠制度改革的治本之路。其二,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廉政制度。當前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務員財產、收入申報制度,健全政務公開制度,完善輿論監督制度,健全公務員責任制和領導問責制。其三,要嚴格執行制度。制度得不到執行,其效力將化為虛有。目前特別要注重加強對法律和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持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發展是根本:在改革和發展中推動廉政建設。
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根本要求,改革是發展的動力。廉政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求得發展,廉政建設的許多問題只有在發展的過程中才能得以解決。廉政建設中出現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大多是
長期以來制度和機制不健全的結果,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首先通過改革和創新來解決制度本身的問題。同時,制度又是動態的、開放的、發展的,這也要求重視制度的修訂和完善,重視制度本身的改革與發展。《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用發展的思路和改革的辦法解決腐敗問題,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堅持用發展的觀點解決問題,這些既是對我國反腐敗歷史經驗的根本性總結,也是當前和未來深入推進廉政建設的根本思路和辦法。總之,我們要注重製度創新,使之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要使制度科學有效、行得通、做得到;要注意借鑒國外經驗,在改革和發展中解決廉政建設的制度性和源頭性問題。
3.權力監督是關鍵:健全權力配置、制約與監督機制。
廉政的直接客觀現實目標就是遏制腐敗,而「腐敗的核心問題無疑是一個政治權力的基礎和運作問題」。廉政建設必須抓住正確行使權力這個關鍵,而權力得以正確行使的前提是權力的合理配置。我國《憲法》規定了基本的國家制度,為權力的配置提供了總體的原則和程序。據此,實踐中要根據客觀實際和權力運行的規律,進一步理順具體權力之間的關系。同時,要理順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關系,把對權力的科學配置和對領導幹部的有效監督結合起來。在權力運行過程當中,既要高度重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又要高度重視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既要高度重視黨內監督,又要高度重視黨外監督,把黨和政府的內部監督與來自人大、政協、司法機關、新聞輿論、人民群眾等的外部監督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對權力運行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完整而有效的監督制約體系,特別要強化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突出監督主要幹部。當然,這些權力監督和制約都是以制度為前提的。
4.利益協調是重點: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獲取機制。
曾經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利益被排除在廉政的范圍之外。其實,利益一直居於社會生活的核心地位,權力的配置實際上是在形成利益分配的基本格局,而權力被濫用的源動力則是權力能給其掌有者帶來經濟上或政治上的利益。很多具有體制性和制度性的腐敗問題之所以成為廉政建設的攻堅問題,根本原因還是利益問題。如果單靠懲罰和監督,不去解決深層次的利益問題,則懲罰和監督的效果將大大降低。如果能從根本上協調利益,化解廉政建設中的深層次體制問題,就會大大減小權力被濫用的可能性,解決廉政建設的瓶頸問題,廉政建設就能深入開展。因此,進行廉政建設必須完善利益分配和導向機制,特別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減少權力被濫用的空間;要警防由於利益分配不公而造成廉政行為規范的失效,消除因利益分配原因而產生的商業賄賂現象。
5.社會環境是基礎:培育廉政文化為廉政建設提供社會支持力。
廉政建設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因而必須在全社會培育起廉政光榮、腐敗可恥的廉政文化氛圍。我國當前的主流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已認定了廉政在法律或者道德上的普遍性標准,但這種標准還沒有完全轉化為民眾的普遍性標准,主流文化和大眾文化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鴻溝,廉政的主流價值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被扭曲和消解了,社會「潛規則」得以盛行。因此,培育廉政文化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增強人們對廉政的認同感。此外,還要注意消除對待廉政問題的雙重標准現象。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對腐敗既深惡痛絕又身體力行,當他人腐敗而自己沒有得到好處時義憤填膺,而一旦自己掌握權力資源或關繫到自身利益時則另當別論。
這種現象危害十分嚴重,對廉政文化的培育帶來了很大的負面作用,必須通過加強幹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加以消除。
⑼ 學習完國家構建的三原則後有什麼心得四百字
寫作思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正文:
要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念,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證明我們的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成功的。要加強提煉和闡釋,拓展對外傳播平台和載體,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貫穿於國際交流和傳播方方面面。
黨內監督不是一個新問題,黨內制定一個黨內監督的規范性文件,是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黨內外強烈的呼聲。
首先,制定這個條例是全面推進黨建工作的需要。十六大精神指出,要把我們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這個條例的制定,表明我們黨在制度建設上有了新的進展和新的成果。
其次,制定這個條例是我們嚴肅黨的紀律、強化監督制約體制的需要。在我們黨的建設中,要提高全黨的整體素質,要規范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領導行為,要保持黨的先進性,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實現黨的自覺性和組織的監督制約相統一,要在全黨提高自身自覺性的基礎上,依法治黨。
第三,制定黨內監督條例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們黨內黨風建設和廉政建設的形勢還很嚴峻,黨風不正和腐敗現象的蔓延,原因不外乎體制上的弊端、監督不力和紀律鬆弛這些方面。這個文件的出台,是我們黨風建設的需要,是制度建設的需要,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黨內監督不是一個新問題,黨內監督條例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建設、領導機制和執政方式有了新的進展的情況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深化黨的執政效率的歷史性和必然性的產物。
從我黨來講,特別是執政以後,重視黨內監督問題是我們黨一貫的思想,各代黨的領導人十分重視這個問題,指出要加強黨內思想教育,從國家制度和黨的制度上做出適當規定,便於對黨組織和黨員進行嚴格的監督。
黨的十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問題、提高完善黨內監督和制定黨內監督條例的決定。監督條例的出台,順應新時期下黨的建設的新形勢和新情況,對加強黨的建設和執政能力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學習完民主的價值相關理論之後,我們應該看到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民主在不斷的進步,人民的權利日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