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秤缺斤少兩違反了那個法規
❶ 不知的情況下買了兩把不合格電子稱,但我一直兩年多都是足稱給客戶,也未被客戶投訴過,被罰款了合法嗎
被罰款是針對電子秤的,也就是針對計量器具的,並不是針對短斤少兩。所以這個罰款是有法理依據的,而且只能認罰。最好的辦法就是更換電子秤,以避免以後還會出現的處罰
❷ 電子稱缺斤短兩怎麼弄的
首先要知道校正指令,這要問到廠家(一般是按去皮鍵上電,不同商家有不同校正方式),然後找你秤量程的砝碼,比如量程為10KG,一般就要找一個10kg的物體,有的商家量是10kg,但是需要5kg校正,這個務必問清楚。
電子秤的原理,當物體放在秤盤上時,壓力施給感測器,該感測器發生形變,從而使阻抗發生變化,同時使用激勵電壓發生變化,輸出一個變化的模擬信號。該信號經放大電路放大輸出到模數轉換器,也就是AD,AD的解析度直接影響到電子秤的測量精度,轉換速度影響測量速度。轉換成便於處理的數字信號輸出到CPU運算控制。CPU根據鍵盤命令以及程序將這種結果輸出到顯示器。直至顯示這種結果。但如果出現缺斤少兩,不精準的情況下,估計是壓力感測器出問題了,維修吧。
❸ 電子秤怎麼缺斤少兩
那是一種專用秤,再按某鍵後會變成相對應的9兩,8兩等。市場應該取締這種秤,很不公平,仔細看看,同一市場還是誠信經營的生意好。
❹ 缺斤少兩怎麼處罰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八條規定: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
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4)電子秤缺斤少兩違反了那個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維護全體公民消費權益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而制定的一部法律。
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4次會議通過,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規定》進行第一次修正。
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5次會議《關於修改的決定》第2次修正。
2014年3月15日,由全國人大修訂的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簡稱「新消法」)正式實施。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分總則、消費者的權利、經營者的義務、國家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消費者組織、爭議的解決、法律責任、附則8章63條。
法規特點
1.以專章規定消費者的權利,表明該法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宗旨。該法列舉的消費者權利[1]有之多,體現出較高的保護水平。
2.特別強調經營者的義務。首先,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時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其次,以專章規定了經營者對特定消費者以及社會公眾的義務。
3.鼓勵、動員全社會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共同承擔責任,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不法行為進行全方位監督。
4.重視對消費者的群體性保護,以專章規定了消費者組織的法律地位。
作用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頒布與施行,是我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確認消費者的權利。對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規范經營者的行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它為打擊假冒偽劣、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質量不達標是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致命弱點,特別是食品和葯品類的質量。
當前質量問題仍十分突出,據國家技術監督局公布的1993年第三季度產品質量抽查結果,抽查2300個企業生產的75類2737種國內銷售的產品,合格的1976種,抽樣合格率為72.2%,產品質量盡管有明顯好轉,但產品質量存在的問題仍不容忽視。
一是無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問題較大,在抽查的家用液化石油氣調壓器、電焊機等13類實施生產許可證(或安全認證)管理的產品中,有70個產品系無證企業生產,僅16個合格,抽樣合格率僅有22.9%;
二是部分中小及鄉鎮企業產品質量問題嚴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假冒偽劣行為仍十分猖獗,不僅面廣量大,而且規模有擴大之勢,有些地方甚至已形成產銷假冒偽劣商品的「專業村」、「集散地」。有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能依照法律有效地治理假冒偽劣。
它還是維護市場秩序的一個重要手段。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市場經濟要求按照公平、平等的准則規范與調節各市場主體間的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消費者與生產經營者各自的利益驅動,二者的利益關系並不總是一致的,而常常會出現矛盾,消費者又往往處於弱者地位,其權益總是在不斷受到侵犯。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的權利以及消費者組織及其職能,以及消費者和經營者有關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解決途徑和經營者應承擔的責任等,這就以法的形式對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相互關系與市場行為作了規范,有利於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❺ 電子秤為什麼會缺斤短兩
國家稱量規程規定,30公斤的電子秤在稱量0—5公斤的貨物之間允許有克誤差,5—20公斤允許有10克誤差,20—30公斤允許有15克誤差。其中糧食、蔬菜、水果不高於每千克6元的食品,稱重范圍小於或等於1千克時,誤差不得高於20克。因此,電子秤出現缺斤短兩,要麼是電子秤本身壞了,要麼是店家動了手腳。
❻ 工商怎樣處罰缺斤少兩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八條規定: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
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6)電子秤缺斤少兩違反了那個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維護全體公民消費權益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而制定的一部法律。
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4次會議通過,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規定》進行第一次修正。
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5次會議《關於修改的決定》第2次修正。
2014年3月15日,由全國人大修訂的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簡稱「新消法」)正式實施。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分總則、消費者的權利、經營者的義務、國家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消費者組織、爭議的解決、法律責任、附則8章63條。
法規特點
1.以專章規定消費者的權利,表明該法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宗旨。該法列舉的消費者權利[1]有之多,體現出較高的保護水平。
2.特別強調經營者的義務。首先,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時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其次,以專章規定了經營者對特定消費者以及社會公眾的義務。
3.鼓勵、動員全社會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共同承擔責任,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不法行為進行全方位監督。
4.重視對消費者的群體性保護,以專章規定了消費者組織的法律地位。
作用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頒布與施行,是我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確認消費者的權利。對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規范經營者的行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它為打擊假冒偽劣、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質量不達標是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致命弱點,特別是食品和葯品類的質量。
當前質量問題仍十分突出,據國家技術監督局公布的1993年第三季度產品質量抽查結果,抽查2300個企業生產的75類2737種國內銷售的產品,合格的1976種,抽樣合格率為72.2%,產品質量盡管有明顯好轉,但產品質量存在的問題仍不容忽視。
一是無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問題較大,在抽查的家用液化石油氣調壓器、電焊機等13類實施生產許可證(或安全認證)管理的產品中,有70個產品系無證企業生產,僅16個合格,抽樣合格率僅有22.9%;
二是部分中小及鄉鎮企業產品質量問題嚴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假冒偽劣行為仍十分猖獗,不僅面廣量大,而且規模有擴大之勢,有些地方甚至已形成產銷假冒偽劣商品的「專業村」、「集散地」。有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能依照法律有效地治理假冒偽劣。
它還是維護市場秩序的一個重要手段。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市場經濟要求按照公平、平等的准則規范與調節各市場主體間的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消費者與生產經營者各自的利益驅動,二者的利益關系並不總是一致的,而常常會出現矛盾,消費者又往往處於弱者地位,其權益總是在不斷受到侵犯。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的權利以及消費者組織及其職能,以及消費者和經營者有關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解決途徑和經營者應承擔的責任等,這就以法的形式對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相互關系與市場行為作了規范,有利於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❼ 電子秤為什麼會有缺斤短兩是怎麼弄的
國家稱量規程規定,30公斤的電子秤在稱量0—5公斤的貨物之間允許有5克誤差,5—20公斤允許有10克誤差,20—30公斤允許有15克誤差。其中糧食、蔬菜、水果不高於每千克6元的食品,稱重范圍小於或等於1千克時,誤差不得高於20克。因此,電子秤出現缺斤短兩,要麼是電子秤本身壞了,要麼是店家動了手腳。
❽ 電子秤怎麼改缺斤少兩
簡單的校準一下,就可以缺斤少兩。隱蔽點的做遙控,價格貴點,隱蔽性好,不拆儀表發現不了。
❾ 求解一個電子稱缺斤少兩的問題
那個和鐵盆子沒關系啦,缺斤少兩是因為電子稱都被調過了,調成可調稱,每個按鍵對應的就是不同的重量,買東西的時候可以叫他按「單價7」,如果是調過的稱,一般這個鍵就是復位鍵
❿ 電子稱調缺斤短兩有沒有法律嗎
1.工商行政管理所條例第八條 工商所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區、縣工商局的具體版行政行為,但有權下列情況之一的,工商所可以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一)對個體工商戶違法行為的處罰;
(二)對集市貿易中違法行為的處罰;
(三)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工商所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
2.《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第三條 零售商品經銷者銷售商品時,必須使用合格的計量器具,其最大允許誤差應當優於或等於所銷售商品的負偏差。
第十條 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照計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給予行政處罰:
(一)零售商品經銷者違反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