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社區殘疾人規章制度

社區殘疾人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1-02-21 19:52:15

1. 殘疾人協會規章制度

去中國殘疾人互助促進會章程看

2. 對社區殘疾人建立求助和監護制度

社區工作人員都沒有編制,一般都為公益性崗位,所需工資由對應回崗位(人事、勞動、社保答部門上報財政核撥),享受除住房公積金外的其他保險(個人繳納部分除外)。
這方面從工資就可以看出來,工資額度不是很高,相對工作強度也不大。

3. 求:社區老弱病殘工作制度

1、認真實施「四位一體」新的社會保障辦法。負責受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幫困卡的申請對家庭收入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張榜公布並向街道申請,同時,做好各類材料歸檔保管工作。
2、根據社區成員的需求,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努力增加服務項目,拓寬服務領域。
3、經常組織走訪社區居民,慰問社區內礦物質 困戶和優撫對象以及生活上有困難的老、弱、病、殘人員,對孤老戶做好「五包服務」,對殘疾人做好扶殘、助殘、安置工作。
4、不斷發展十大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建立健全志願者組織管理制度,積極開展服務活動,為社區成員排憂解難。
5、加強對下崗人員轉變擇業觀念的教育,隨時掌握下崗、失業人員情裝飾品及就業信息,幫助失業人和下崗人員實現再就業。
6、廣泛開展敬老認親送溫暖活動,通過經濟援助、生活服務、精神慰籍等形式,使富者知貧、貧者得助,形成愛灑人間,共同富裕的良好社會氛圍。

4. 如何開展社區殘疾人工作

一、加大宣傳 普及助殘
通過宣傳欄、黑板報、掛橫幅等形式,對殘疾人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進行宣傳。在社區營造「全社會都來關心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的良好氛圍。通過「一助一」、「多助一」、「結對子」等多種形式宣傳創建工作。
二、健全組織 落實扶貧
在全社區營造扶殘助殘氛圍,提高殘疾人參與社會活動的意識和生活質量,真正做到殘疾人問題有人管、困難有人幫、康復有希望,生活有保障。掌握社區內所有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基本需求,逐人逐項建檔立卡,使殘疾人入戶率達100%。對貧困殘疾人,重殘無業、下崗失業殘疾人,無人撫養、贍養的殘疾人進行分類登記。做好「全國助殘日」等各類節日期間的扶貧慰問活動和彩票公益金助學項目。為殘疾兒童提供經常有效的幫困、助學等服務,督促和幫助適齡殘疾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
三、建檔立卡 推進康復
加強社區殘疾人康復工作的組織與領導,完善康復服務制度,形成康復服務網路。做好社區殘疾人康復需求調查、篩查工作,對有康復器材需求的殘疾人分類登記以配合殘聯做好相關手術及器材配發工作。建立健全康復需求檔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就近、就地為殘疾人提供經濟適用、簡便易行的康復服務。同時盡可能地滿足殘疾人對輔助器具的需求,並做好輔助器具供應服務指導。組織轄區輕度殘疾人開展「康復健身操」訓練,為殘疾人康復提供便利。
四、完善服務 促進就業
積極為殘疾人提供就業信息咨詢、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等全方位的具體服務。整合社區資源,聯系相關單位在年內適時適地的開展各類技能培訓,使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就業技能與水平。搜集整理就業及用工信息並及時向轄區殘疾人公布,宣傳和落實殘疾人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等各項優惠政策,促進殘疾人多渠道、多形式就業。
五、宣傳法律 維護權利
經常在轄區內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和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廣泛宣傳,提高社區殘疾人及廣大居民保障殘疾人權益的法律意識,及時了解社區內殘疾人權益的保障情況。聽取殘疾人意見,對困難殘疾人家庭建立定期走訪計劃,對需要監護的對象,協助其監護人做好工作,降低肇事率,消除不安全因素。

5. 社區殘疾人優惠措施

殘疾人優惠政策
一、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二、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檯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50%收取。
三、殘疾人如何申請法律幫助或法律援助
殘疾人遇到侵害或民事糾紛,需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要法律援助或法律幫助,可以直接向當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也可向指定的殘疾人法律威權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或法律幫助,還可委託律師事物所或法律服務所辦理有關事項。申請具體流程如上圖所示。
如果當事人對法院一審判決不服,需要提起上訴還可以向二審法院同級的法律援助機構、殘疾人法律維權機構申請援助幫助,具體程序相同。
四、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根據《河南省〈殘疾人保障法〉實施辦法》,《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省政府[1997]第37號令)規定:本省行政區域的機關、團體、企業、 事業單位,均應按不低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暫時未達到比例的單位,每年度必須向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交納殘疾人就業保障 金。

6. 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活動室內上牆制度都有哪些內容

1、 採取康復室工作人員負責制,為本社區的殘疾人提供康復訓練和服務。專
2、 按照社區制定的屬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計劃開展工作,並做好工作記錄。
3、 在上級殘聯的指導下,對轄區內的殘疾人進行康復需求調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4、 定期走訪殘疾人家庭,為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康復醫療、訓練指導、心裡支持、知識普及、輔助用具、咨詢轉介等康復服務。
5、 完整、真實、按時填寫《殘疾人康復服務檔案》
6、 結合婦幼保健、計劃生育,做好殘疾兒童的發現隨報、早期干預等工作。
7、 配合社區,多形式、多渠道開展殘疾人康復知識的普及和推廣工作,定期舉辦殘疾人及其親友康復知識講座、培訓、提高其參與意識。

7. 社區殘疾人工作聯絡員的基本職責是什麼

在殘協主席領導下,做好本社區的殘疾人工作。

密切聯系殘疾人,版主動化解各類矛盾。權傾聽殘疾人呼聲,反映殘疾人要求。

協助做好殘疾人生活、就業、教育、康復、扶貧、維權、志願者助殘等服務。

深入殘疾人家庭開展為殘疾人提供「量體裁衣」式個性化服務的相關工作。

倡導「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團結、教育、帶領殘疾人活躍文化生活,參與和諧社會建設。

完成各級殘聯(殘協)和轄區領導交辦的其它任務。

熱點內容
第二屆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 發布:2025-08-23 05:57:10 瀏覽:652
范冰冰案件體現的行政法知識 發布:2025-08-23 05:45:05 瀏覽:823
最新勞動法產假規定158天 發布:2025-08-23 05:44:31 瀏覽:780
法庭路法官 發布:2025-08-23 05:44:30 瀏覽:641
如皋法官 發布:2025-08-23 05:44:29 瀏覽:557
民事訴訟法17條第一款 發布:2025-08-23 05:27:30 瀏覽:856
市場建設服務中心法律責任判決 發布:2025-08-23 05:26:48 瀏覽:540
靈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23 04:53:40 瀏覽:698
餐飲收入規章 發布:2025-08-23 04:39:11 瀏覽:504
市中區人民法院位置 發布:2025-08-23 04:33:26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