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法律法規
① 我國現行關於輻射安全和放射防護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專污染防治法》屬、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准》、
《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為准則》、
《放射源的進口和出口導則》、
《放射源分類辦法》、
《射線裝置分類》等標准和技術規范。
② 我國放射性管理相關 法律法規有哪些
具體的還是抄行業標准和規范條例等,涉及的法律文獻也不少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選)、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准》(節選)、
《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為准則》、
《放射源的進口和出口導則》、
《放射源分類辦法》、
《射線裝置分類》等標准和技術規范。
③ 放射工作人員健康體檢的法律依據
第一條為保障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全面評價放射工作人員勝任本職工作的健康狀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所有放射工作單位和放射工作人員。
第三條本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負責組織實施。
第二章常規醫學監督
第四條放射工作人員就業前必須進行體格檢查,體檢合格者方可從事放射工作。
第五條放射工作人員就業後必須進行定期體格檢查。對在甲種和乙種工作條件下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員每年體檢1次;對在丙種工作條件下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員每2-3年體檢1次;必要時可增加體檢次數。就業前、後體檢結果由體檢單位詳細如實地記錄在個人健康檔案中。
第六條放射工作單位對每位放射工作人員必須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和個人劑量檔案。
第七條就業前、後人員的體檢由放射工作單位組織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指定的醫療、衛生防護單位進行。
第三章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要求
第八條 放射工作人員必須具有在正常、異常和緊急情況下能正確、安全地履行其職責的健康條件。
第九條 對從事核反應堆(包括各種核動力堆)工作的人員,除一般的健康要 求外,必須具有正常的視覺、聽覺及良好的精神狀態,並對穿戴防護用具無過敏現象。
第十條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宜從事放射工作,已參加放射工作者可根據情況給予減少接觸、短期脫離、療養或調離等。
1.血紅蛋白低於120g/L或高於160g/L(男),
血紅蛋白低於110g/L或高於150g/L(女);
2.紅細胞數低於4×1012/L或高於5.5×1012/L(男),紅細胞數低於3.5×1012/L或高於5×1012/L(女),高原地區可參照當地正常值范圍處理。
3.准備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白細胞總數低於4.5×109/L或高於10×109/L者,已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白細胞總數持續(指六個月,下同)低於4×109/L或高於1.1×1010/L者。
4.准備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血小板低於110×109/L;已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血小板持續低於100×109/L。
5.患有心血管、肝、腎、呼吸系統疾患、內分泌疾患、血液病、皮膚疾患和嚴重的晶體混濁或高度近視者。
6.嚴重神經、精神異常,如癲癇、癔病等。
7.其它器質性或功能性疾患,衛生部門可根據病情或接觸放射性的具體情況(包括放射工作種類,水平等)、本人工作能力、專業技術需要等綜合衡量確定。
第四章事故受照人員的醫學管理
第十一條對放射事故的處理和報告,嚴格按照衛生部、公安部、國家核安全局1986年發布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線事故管理規定》辦理。
第十二條指定的醫療、衛生防護單位對放射事故受照人員應迅速進行劑量測定,視受照射的不同劑量及損傷情況,做出醫學處理或送上級放射醫學單位診治。
第十三條放射事故受照人員的劑量,臨床表現和健康狀況應詳細記錄在本人的健康檔案和劑量檔案中。
第五章放射工作人員的保健
第十四條放射工作人員的保健待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放射工作人員的保健休假,應根據照射劑量的大小與工齡長短,每年除其他休假外,可享受保健休假2-4周。從事放射工作25年以上的在職者,每年由所在單位安排利用休假時間享受2-4周的療養待遇。
第十六條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體檢、休假、住院檢查或患病治療期間照常享受保健津貼,醫療費用分別由公費醫療、勞保醫療或所在單位支付,在生活方面所在單位應給予適當照顧。
第十七條長期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因患病不能勝任現職工作的經第十二條規定的組織或機構診斷確認後,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提前退休。
第十八條放射工作人員因職業放射損傷致殘者,其退休後工資和醫療衛生津貼照發。因患放射疾病治療無效死亡者,按因公犧牲處理。
④ 做放射性環評需要哪些法律法規
加強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和放射性廢物處置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回的通知
關於加答強建設項目放射衛生審查工作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修改《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的決定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城市放射性廢物管理辦法
GBT+15950-1995+低、中水平放射性廢物近地表處置場環境輻射監測的一般要求.
GB+6763-1986+建築材料用工業廢渣放射性物質限制標准.
GB+9133-1995+放射性廢物的分類.
關於發布《放射性物品分類和名錄》(試行)的公告
⑤ 金屬鎬有放射性嗎有相關的放射性法律法規、監測規范嗎
可能有,國務院449號令及輻射及放射裝置管理條例。
⑥ 關於放射性的勞動法規定
依據《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國務院令第449號),我局頒布了《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國家環保總局令第31號,以下簡稱《辦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在《辦法》實施過程中,一些地方環保部門對《辦法》部分條款的理解存在差異。為避免因理解上的不同而影響《辦法》執行,現將委託頒發許可證、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制單位的資質和審批許可權、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的豁免認可等問題明確如下,請遵照執行。
一、關於國家環保總局委託省級環保部門頒發許可證的問題
(一)委託內容
在申請輻射安全許可證前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單位的許可證由總局負責審批頒發,其他單位的輻射安全許可證委託省級環保局頒發。
委託省級環保局頒發的輻射安全許可證上加蓋受委託的省級環保局印章。
(二)受委託的省級環保部門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具有專門負責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管理的處室或經合法授權的監管機構。
具有能完成輻射環境監測、輻射安全監督檢查和輻射事故應急等工作的技術支持單位。
2.有5名以上核物理、核醫學、放射化學、輻射防護等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的技術人員,或從事輻射安全管理、監測工作10年以上的人員。這些人員須經總局培訓或認可的機構培訓,考試合格,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不少於2名。
3.技術支持單位應通過相關的輻射檢測計量認證,或有合格的監測質量控制機構、管理制度;並擁有滿足監測需求的儀器設備、防護用品及專職監測人員。
⑦ 我國現行的關於輻射安全和放射防護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具體的還是行來業標准和源規范條例等,涉及的法律文獻也不少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選)、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准》(節選)、
《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為准則》、
《放射源的進口和出口導則》、
《放射源分類辦法》、
《射線裝置分類》等標准和技術規范。
⑧ 放射診療管理規定是規章還是法規
《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獻血法》、《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法》、《職業病防治法》、《放射診療管理規定》、《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法》等法律法規
⑨ 從事放射性工作,國家有哪些法律規定及待遇
法律龜來腚很多,有用自的也就那麼幾個:到特定醫療機構體檢;個人劑量監測;有相關證照包括職稱、資格證書、畢業證、放射人員證。待遇:你退休的時候,工齡一年算一年半;20年以上單位應該安排療養(幾乎沒有執行的);上班每天有9元的放射津貼(也不執行)。國家正在對醫療行業進行長期的折磨和嚴厲打擊直至消亡(別聽他們嘴上說的,看行動!)。放射就是後娘的後娘養的。
⑩ 放射科有哪些法律法規
放射科涉及的法律法規有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