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行業部門法律法規

行業部門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2-23 10:15:59

❶ 管理體系部門如何收集法律法規

1.1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食品安全、技術質量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范圍
a) 國家和國際的法律法規及強制性國家標准;
b) 各級政府關於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食品安全和技術質量方面的有關規章制度、標准;
c) 地方政府關於環境、安全防護和技術質量方面的協定;
d) 地方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和技術質量規范性文件;
e) 與產品相關的行業標准;
f) 公共管理機構商定的協議、非法規性指南;
g) 自願性原則或慣例、與社區組織或非政府組織的協議;
h) 本廠或上級公司對公眾的承諾及集團的要求和標准規范等內容。
4.2 法律法規要求獲取的渠道
a) 各級政府(環保部門、衛生局、公安局、技術監督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頒布;
b) 專業性服務組織與專業咨詢機構、標准法律法規出版機構;
c) 報刊、雜志、網站等;
d) 事業部、集團公司及相關部門;
e) 其他信息渠道:如展會、培訓或技術支持等。
各部門可以通過政府、行業協會、出版機構、電視、圖書館、書店、專業性報刊雜志,咨詢機構、認證機構等渠道補充,以保持對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變化的及時跟蹤。
1.3適用性識別和確認
1.3.1由獲取部門依據本公司的行業特點、環境因素、危險源、相關方的要求,識別和確認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適用性。
1.3.2獲取部門在確認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適用性後,根據本公司活動、產品、服務中的相關因素明確相應的適用條款並予以摘錄,同時將該法律名稱、頒布日期、生效日期、頒布部門、適用條款登記到《公司適用法律法規一覽表》中。各部門獲取的信息應及時傳遞到綜合科備案記錄。
1.4傳達
1.4.1由獲取部門確定傳達范圍,按照《文件和資料控製程序》的要求將新獲取的法律法規和摘錄發放到各部門。
1.4.2各部門在收到法律法規後,應及時識別和更新本部門適用的法律法規,並登記到《部門適用法律法規一覽表》中。
1.4.3各部門負責將適用本部門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及時傳遞給員工,並在體系運行中嚴格執行。
1.5實施
1.5.1各部門負責本部門員工的法律法規培訓。
1.5.2各部門在日常運行檢查時,對不符合法律法規的情況應及時糾正,執行《糾正預防措施控製程序》。
1.5.3每年由技術質量科組織各部門對本公司適用的法律法規的符合性進行評價,並填寫《環境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合規性評價表》
1.6更新
1.6.1更新的依據:
a)當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發生重大變化時;
b)當組織人員及機構發生變化時;
c)作業場所和地點發生變化時;
d)相關方的要求、關注的程度發生變化時。
1.6.2更新信息按照本程序4.4條款要求進行傳遞實施。
1.6.3每年由**部對我公司所適用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進行更新。
1.6.4每年由**部對我公司所適用的環境方面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進行更新。
1.6.5每年由**部對我公司所適用的質量管理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進行更新。
1.6.6對過期或作廢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要及時收回,並按《文件和資料控製程序》進行管理。

❷ 電信行業在業務上涉及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

電信行業在業務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有: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內》,《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容》、《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具體規定如下

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劃分電信業務為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其中基礎電信業務細分為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和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增值電信業務細分為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和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兩種;詳細劃分可參考《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

《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電信條例》:規定對電信業務分類實施許可制度,並列出企業開展相關電信業務許可的條件及材料,以及許可證辦理後需如續期、年檢、變更等事項。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對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劃分為非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和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兩種,主要針對B25類信息服務業務。

❸ 適用於製造業的特定法律、法規和規章是什麼

一、我國環境法系列
我國環境法體系劃分為:憲法中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單行法、環境保護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環境標准和我國參加的國際環境法條約七個系列。
我國現行的環境法系列是由不同層次的各類法律法規所組成的,是分門別的、多層次的、互相關聯的有機整體。《憲法》是大法,是制定《環境保護法》的依據。根據邏輯學原理,從實用角度(或實踐目的)出發,可將環境法系列的構成劃分如下。
1. 按相關性分
所謂相關性,是指與環境保護和防治污染具有相關連性的一種屬性。其具體結構如下:
環境保護法
各單行環境法規
直接相關的
質量標准:廢水、大氣等
環境標准 排放標准:廢水、大氣等
環境法系列
方法標准:廢水、大氣等
森林法
間接相關的 草原法
漁業法 等
2. 按對象屬性分
所謂對象屬性,是指被保護和防治對象所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屬性。具體結構如下:
水法
大氣法
雜訊法
固廢法
環境法系列
質量標准:廢水、大氣、固廢、雜訊等。
排放標准:廢水、大氣、固廢、雜訊等。
方法標准:廢水、大氣、固廢、雜訊等。
3. 按立法機關分
所謂立法機關,是指具有制定批准權的機關。具體結構如下:
國家的
法律法規 國務院及部委的
地方的
環境法系列
國家標准
行業標准
地方標准
4. 主要內容
1 水污染防治有關法規
2 大氣污染防治有關法規
3 雜訊污染防治有關規定
4 固體廢物的有關規定
5 化學品管理的有關規定
6 其他法規
二、職業病防治
1、國家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年1月1日實施)
2、行政法規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2002年4月30日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1987年12月3日實施)
3、部門規章
【衛生部】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2006年7月27日實施)
【衛生部】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2002年5月1日實施)
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2002年5月1日實施)
【衛生部】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2002年5月1日實施)
4、行業法規
如電力行業:
全國電力行業塵肺病防治暫行辦法(1996年9月6日實施)

❹ 生產製造行業要遵守的法律法規

130多部法律、法規。

自己可以去查一下。。不詳細列舉了。

❺ 什麼是行業政策法規

你好!
由政付頒布的行為管理規定,或者主管行業的部門頒布的行業管理條例等,屬於行業政策法規!

❻ 行業規范屬於法律還是行政規章

行業規范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法規和規章,對社會實施管理,依法定許可權和法定程序發布的規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行為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政令。

它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行政規章。
規范性文件,是各級機關、團體、組織制發的各類文件中最主要的一類,因其內容具有約束和規范人們行為的性質,故名稱為規范性文件。

法律就是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包括憲法、法律(就狹義而言)、法令、行政法規(新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條例、規章、判例、習慣法等各種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法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

(6)行業部門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國家標准分為強制性標准和推薦性標准。

下列標准屬於強制性行業標准:

(一)葯品行業標准、獸葯行業標准、農葯行業標准、食品衛生行業標准;

(二)工農業產品及產品生產、儲運和使用中的安全、衛生行業標准;

(三)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衛生行業標准;

(四)重要的涉及技術銜接的技術術語、符號、代號(含代碼)、文件格式和制圖方法行業標准;

(五)互換配合行業標准;

(六)行業范圍內需要控制的產品通用試驗方法、檢驗方法和重要的工農業產品行業標准。

❼ 清潔行業法律法規有哪些

高處作業安全生產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高處作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保障高處作業施工安全,保護作業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本市從事與高處作業安全生產有關的生產經營單位。
本規定所稱高處作業,是指作業人員在2米以上周邊臨空狀態下,進行的樓房外牆清潔、粉刷(噴塗),高處廣告、空調的架設(安裝),亮化工程燈具架設等作業。建築施工、電力架設高處作業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三條 高處作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實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誰主管、誰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
第四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高處作業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職責,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履行相關的監督管理職責。
對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高處作業施工行為,社會各界應積極向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第五條 高處作業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高處安全生產條件,其高處作業人員應當依法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以下簡稱「作業資格證書」)。
不具備高處作業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不得開展高處作業;未取得「作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施工。
第六條 高處作業生產經營單位是高處作業安全生產工作的主體,其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責任。
第七條 高處作業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立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二)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具備與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三)依法進行必需的安全投入,企業注冊資金應當符合安全生產工作的需要;
(四)具有滿足工作需要、依法取得「作業資格證書」的作業人員;
(五)依法對從業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制定培訓計劃,建立培訓檔案;
(六)依法與高處作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
(七)高處作業安全生產設施、設備必須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高處作業有關標准、規程的要求,實施高處作業使用的繩具、索具、吊籠、吊籃、座台、安全帶等作業裝置均須購買、使用經技術鑒定質量合格的產品,並可以定期送交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報檢驗;
(八)實施高處作業應當制定具體作業施工方案和安全防範措施,並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和監督;
(九)應當按照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無償為作業人員配備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並督促、檢查其按規定使用;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內容 。
第八條 登記注冊從事樓房外牆清潔、粉刷(噴塗)和高處廣告、空調架設(安裝)、亮化工程燈具架設等施工作業的單位,經營范圍含高處作業的,其作業人員應持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作業資格證書」,並在經營范圍中註明「高處作業」;經營范圍不含高處作業的,應在經營范圍中註明「不含高處作業」。
本規定施行前已經注冊從事高處作業的,其作業人員應當依法辦理「作業資格證書」,確保達到安全生產要求,並在經營范圍中增加「高處作業」;其作業人員未辦理「作業資格證書」的,不得繼續從事高處作業活動。
第九條 發包單位發包實施高處作業時,要認真核實承包單位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和其作業人員的「作業資格證書」,不得發包給不具備高處作業資質的單位及未取得「作業資格證書」的人員。
發包單位應當與承包單位簽訂安全生產協議,督促承包單位制訂並落實好安全生產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第十條 高處作業安全生產經營活動實行屬地化管理。實施高處作業時,作業單位應當持營業執照、作業合同、作業人員名單及其「作業資格證書」到作業所在地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告知,確保落實安全生產措施。
第十一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建設、工商行政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質量技術監督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法定職責依法對高處作業單位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生的高處作業安全生產事故,應當按照事故調查處理有關規定依法進行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二條 本規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❽ 咨詢行業的法律法規

你好!就目前市場來看,我國咨詢行業處於高度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顯然是很混亂的,國回家勢必答會出台一些法律政策去規范它。但是,至今還沒有專門調控該行業的法規出現,但它依然受我國公司法等民、商、經濟法的調整。同時國內很多城市也涌現出一些咨詢行業協會,這都會對這個行業帶來一定影響。

❾ 電信行業在業務上涉及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

電信行業在業務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有:新版《電信業內務分類目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容、《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具體規定如下:

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劃分電信業務為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其中基礎電信業務細分為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和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增值電信業務細分為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和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兩種;詳細劃分可參考《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

《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電信條例》:規定對電信業務分類實施許可制度,並列出企業開展相關電信業務許可的條件及材料,以及許可證辦理後需如續期、年檢、變更等事項。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對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劃分為非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和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兩種,主要針對B25類信息服務業務。

熱點內容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發布時間 發布:2025-08-24 01:59:34 瀏覽:42
收據能起到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4 01:46:27 瀏覽:878
通知屬於行政法規嗎 發布:2025-08-24 01:43:18 瀏覽:824
上海司法曹 發布:2025-08-24 01:36:03 瀏覽:867
2018最新勞動法關於工傷 發布:2025-08-24 01:33:45 瀏覽:808
經濟法關於合同的問題 發布:2025-08-24 01:33:03 瀏覽:957
行政法治原則作用 發布:2025-08-24 01:33:02 瀏覽:228
企業的法律責任有哪些種類 發布:2025-08-24 01:25:44 瀏覽:450
司法救助決定書 發布:2025-08-24 01:25:38 瀏覽:874
建設法治軍營做的工作 發布:2025-08-24 01:14:56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