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法規十二條
⑴ 青島消防規定
青島市消防管理規定
(1996年10月4日 青島市人民政府)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消防管理,預防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社會財富和人身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
第三條 消防工作施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遵循消防工作社會化的原則。
第四條 人民政府將消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消防事業的發展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
第五條 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全市的消防工作。區(市)及鄉鎮人民政府負責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
第六條 各級公安機關是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主管部門。公安消防部門具體履行消防監督職能。
軍事設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軍事機關負責,公安消防部門協助。
林地防火由林業主管部門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組織實施。
第七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它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單
位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依法對本單位消防安全負責。
第八條 維護公共消防安全、預防和撲救火災,是全社的共同責任和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對危害公共消防安全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檢舉、控告和制止的權利。
第九條 每年11月9日為本市消防活動日,各級人民政府、各單位和公民都應當積極組織或參與消防活動。
第二章 消防組織與職責
第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消防工作的領導,建立、完善落實本行政區域的消防安全責任制,研究解決消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保證對消防事業的投入,組織指揮滅火搶險,表彰消防先進單位和個人。
各級人民政府設立消防安全委員會,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
第十一條 公安消防部門依法履行下列消防監督職責:
(一)監督消防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執行情況,查處違反消防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二)參與編制城市消防規劃並監督實施;
(三)監督、檢查各單位消防工作,審查、確定火險隱患、監督落實消防安全措施;
(四)監督、檢查城鎮消防工程及設施的建設與維護,對建築工程實施防火設計審核和工程竣工驗收;
(五)對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的安全條件進行審核;
(六)監督消防產品的質量;
(七)組織消防宣傳教育、消防培訓和滅火搶險演習,指導各類地方消防組織的建設和訓練;
(八)組織指揮滅火,參加搶險救災和社會救援;
(九)組織火災事故原因的調查、鑒定,提出有關處理意見;
(十)組織消防科技成果的鑒定和推廣,推動消防科技的研究和開發;
(十一)發布火災信息,統計火災損失;
(十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職責;
林業、港口、鐵路主要部門負責本行業的消防監督工作。
第十二條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消防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落實消防工作方案和逐級防火安全責任制;
(二)設立消防安全組織,配備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定期進行消防安全檢查,消除火險隱患;
(三)對職工進行消防教育和培訓,制定滅火和人員疏散預案,定期組織消防演習;
(四)實行承包、租賃經營時,其合同應當明確消防安全責任;
(五)開發引進設備、技術時,應當同時開發、引進相應的消防安全設施和技術;
(六)組織撲救初起火災,協助公安消防部門撲救火災,保護火災現場,協助查處火災事故。
第十三條 下列單位應當建立專職消防隊:
(一)火災危險性較大的大中型生產企業或距公安消防隊較遠的大中型企業;
(二)重要的港口、機場、車站及大型國有和集體林場;
(三)大型專用倉庫,儲油或儲氣基地;
(四)公安消防部門認為應當建立專職消防隊的其他單位。
專職消防隊可以由一個單位建立,也可以由幾個相鄰單位聯合建立。
企業、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的建立或撤消,須經公安消防部門批准。
第十四條 規模較大的商店(場)、賓館、飯店等人員集中場所,應當建立專職消防班。
專職消防班可兼作保安警衛工作。
第十五條 鄉鎮和年生產總值超過億元的村,應當組建消防站。其建立與撤消,須經當地公安消防部門批准。
第十六條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以及街道,村等應當成立義務消防隊。
第十七條 各類專職消防隊(班)的隊員、專(兼)職消防人員,應當經公安消防部門培訓,並經考核合格後持證上崗。
各類專職消防隊(班)應當配備相應種類和數量的消防車輛、器材或裝備,定期進行消防知識學習和有關技術訓練,並接受公安消防部門的檢查指導和考核。
第十八條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制定村(居)民防火公約,開展防火宣傳、防火檢查工作。
第十九條 保險公司對已投保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做好防火宣傳教育和消防安全檢查。
第二十條 新聞機構應當加強消防知識宣傳,報道火災案例,協同公安消防部門向社會提供消防安全咨詢服務。
第二十一條 教育部門應當把消防法規和消防知識教育列入教學計劃。各學校由校長負責,每年度組織師生進行不少於一次的消防逃生避難的訓練。
第二十二條 旅遊管理部門應當按照規定,落實旅遊點線的消防安全措施;在辦理賓館星級申報手續時,應當責成申報單位出具公安消防部門核發的消防安全合格證明。
第二十三條 工商、文化、治安等管理部門,在辦理公共娛樂場所准營手續時,應當責成申報單位出具公安消防部門核發的消防安全合格的證明。
第三章 消防規劃與建設
第二十四條 規劃、建設等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標准和城鎮消防要求,會同公安消防部門制定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信、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設施的專業規劃,並保證其與城鎮建設同步實施。
公共消防設施由城建、公用、郵電等部門負責建設和維護,公安消防部門負責驗收、使用。
新建、改建城市住宅區,建設單位應當按有關規定規劃、建設配套的小型消防站。
第二十五條 城市市區按照4至7平方公里保護范圍或在接到報警後消防車能在5分鍾內到達責任區邊緣的原則,設立消防站。
高層建築密集區和易燃易爆物品生產、儲存密集區應當設置特勤消防站;港口應當設置水上消防站。
第二十六條 建築工程設計單位應當建立防火設計責任制和逐級審核制度,並對工程防火設計負責。工程設計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消防技術規范要求。
第二十七條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和改變原建築設計用途的工程及室內裝修工程,建設單位應當按消防管理規定,將工程的防火設計圖紙和資料報公安消防部門審核同意。
規劃部門在接到公安消防部門防火設計審核同意的意見書後,方可審核發放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工程建設、施工單位必須按公安消防部門批準的防火設計圖紙組織施工。工程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報公安消防部門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八條 工程施工採用具有火災危險性的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時,應當根據有關技術規范,落實消防安全措施。
第二十九條 消防工程安裝施工單位必須設置自動報警設備運行試驗室、自動滅火設備模擬滅火試驗室並配備相應的操作人員;對採用的產品須經運行試驗及抽樣滅火試驗後方可安裝使用。
消防工程安裝施工單位對承擔施工的消防工程,應當按照與使用單位簽訂的合同例行巡檢,每年對系統運行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維護,並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
第三十條 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和室內裝修工程,按規定收取消防設施設備費,專項用於城市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和購置消防裝備、設施、器材。
第四章 火災預防
第三十一條 城鄉居民應當學習消防知識和消防法律、法規,懂得安全用火、用電和其它防火、滅火知識。
第三十二條 單位負責安全工作的人員及值班人員,應當每天例行防火安全檢查;單位負責人應當定期進行防火安全檢查。
第三十三條 單位新招員工,上崗前必須進行消防安全知識教育。
企業、事業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消防工程的設計、施工、維修人員,固定消防設施操作人員,易燃易爆物品倉庫管理人員,消防產品檢驗維修人員等,必須經過消防培訓,並經公安消防部門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第三十四條 單位應當按規定配備相應數量、種類的消防設施、器材,不得挪作他用。單位設置的火災自動(固定)報警、自動滅火設施,未經公安消防部門同意不得擅自停用。
增設固定火源或明火作業前,應當經本單位負責消防安全的部門審批;對符合安全要求的,發給用火證。用火設備每年應當進行一次全面檢修。
第三十五條 單位電氣設備的安全和維修,應當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和技術規范。嚴禁違反規定接拉電線、隨意加大負荷或改變保險裝置。
第三十六條 消防產品生產、消防設施安裝施工及消防中介服務單位,必須配備二名以上不低於中級職稱的專職工程技術人員;消防產品維修、銷售單位必須配備一名以上不低於中級職稱的專職工程技術人員。
生產、維修、銷售消防產品的單位,須設產品檢驗室及質量分析化驗室,配備相應的設備及操作人員,其生產、維修、銷售的產品應當進行全部檢驗或抽檢;抽檢的,抽檢率不低於全部產品的5%。
第三十七條 從事消防產品(含生產建築防火材料)生產、維修、銷售和消防中介服務、消防設施安裝施工的單位,應當經市公安消防部門審查同意並取得規定的消防許可證後,方可申領營業執照。
取得消防產品生產、維修、銷售和消防中介服務、消防設施安裝許可證的單位,須接受公安消防部門的年度審驗。
第三十八條 設有固定消防設施的單位,應當接受由公安消防部門認可的中介機構的鑒定性檢測,並按規定接受消防工程安裝施工單位的定期檢測、清洗、調試和維修。
第三十九條 生產、經營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須經公安消防部門審核同意。運輸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應當到當地公安消防部門辦理准運證。
第四十條 各類儲存易燃、可燃物資的倉庫,必須落實倉庫防火規定,嚴禁超儲和堵塞消防通道。化學性質不同和災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嚴禁同庫儲存。
第四十一條 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包裝必須註明品名、產地、產期、性能、防火標志和使用注意事項。
第四十二條 有爆炸危險的場所,應當設置通風、防塵、防靜電、監測、報警、避雷、防火、防爆等安全設施。
第四十三條 各類加油站、液化石油氣代罐點,經公安消防部門進行防火安全審核合格後,有關部門方可辦理經營手續。
第四十四條 餐飲服務場所的餐廳內嚴禁使用、存放充裝液化燃氣的鋼瓶。
第四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堵塞、封閉公共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嚴禁埋壓、圈佔消火栓,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燃氣管道上設置建築物。
第四十六條 車站、碼頭、機場等交通口岸應當加強安全檢查,嚴禁旅客攜帶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與其它貨物混存、混裝、混運。
第四十七條 下列活動應當事先向公安消防等部門申請許可,並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一)舉辦大型物資交流活動、展銷會、民俗集會、慶典等;
(二)市政消防給水設施、火災報警線路及城市燃氣管網停機、停水、停氣維修;
(三)大型易燃、易爆物品生產、貯存設施大修;
(四)燃放焰火;
(五)當地人民政府規定應當申請許可的其它行為。
第四十八條 農村場院、柴草堆垛應當設在離房屋、火源和電力架空線較遠的安全地帶。
第四十九條 禁止單位和個人的下列行為:
(一)自行倒罐液化石油氣、傾倒液化石油氣殘液和帶火的爐灰;
(二)亂拉、亂接電氣線路,超負荷用電;
(三)在倉庫、堆垛、場院、易燃建築區等禁火地點吸煙、動火;
(四)在禁止區域燃放煙花爆竹;
(五)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
(六)在市區道路、廣場等公共場所焚燒紙張及其它物品;
(七)攜帶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乘車、乘船、乘機;
(八)私自製作、充裝氫氣和其它可燃、助燃氣體;
(九)在水產品、運輸、經營中使用氧氣;
(十)拆除、改造、遷移、安裝管道燃氣設備;抽取管道燃氣;
(十一)在綠地、林地、林沿地帶野炊、燒荒、燒紙、燒秸桿、槍械狩獵。
第五十條 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應當加強監護,履行其防火教育義務。
第五十一條 火災危險性較大的工廠、倉庫和商店(場)賓館、飯店、影劇院等公共場所,必須參加火災保險和公共責任險。
對消防設施完善、建立專職消防隊(班)的投保單位,保險公司可對其實行一定的優惠。
第五章 火災撲救
第五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交通、衛生、供水、供電、供氣、通訊、鐵路、民航、林業、駐軍等單位應當建立與公安消防部門緊急聯系的網路,確保大火撲救時的統一調動和指揮。
第五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火災或發現有發生火災危險時,都應當迅速報警或為報警提供方便,報警電話不應當收費。
第五十四條 公安消防部門接到報警後必須迅速趕往火場,具體組織指揮火災的撲救工作。有關單位和各類消防隊應當服從公安消防部門的統一指揮和調動,協同滅火搶險。
禁止組織未成年人滅火。
第五十五條 公安消防部門可以根據滅火搶險需要,決定斷電、斷氣及要求供水、供電、劃定警戒區,限制人員和交通車輛進入,限制用水、用電,疏散警戒區內的人員、物資,拆除或破損某些建築物。
第五十六條 消防車、消防艇趕赴火場,可以使用通常不允許通行的道路、空地或者水域,其它車輛,船舶或者行人應當避讓。
第五十七條 趕赴火場的消防車、消防人員及運往火場的消防器材、裝備,鐵路、航空及交通部門應當優先組織搶運。
各類消防車在執行滅火救險任務時,免繳往返過橋、過路、輪渡等費用。
企業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民辦和義務消防隊因支援其它單位滅火所消耗的燃料、器材和滅火劑等,經公安消防部門核實後,可向失火單位收取相應的費用。
第五十八條 因滅火搶險受傷、致殘或死亡的人員,人民政府或有關單位應當按規定給予治療、優撫或者安置。
第五十九條 重大、特大火災事故、由當地人民政府組織調查;其它火災事故,由公安機關組織調查。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或阻撓調查處理火災事故。
第六十條 未經公安消防部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清理或變動火災現場。
第六十一條 公安消防部門調查、鑒定火災原因,可聘請有關專家參與和將物證送交有關科研、檢測部門檢測,所需經費由火災責任人或責任單位承擔。
第六十二條 火災原因查清後,公安消防部門應當依法對火災事故肇事者和有關責任人給予處罰或提出處理意見,由有關部門按規定處理。
第六章 獎勵與處罰
第六十三條 對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一)積極開展消防宣傳教育,落實消防安全措施,成績突出的;
(二)維護公共消防安全,及時發現或消除火險隱患,預防火災事故,乘機突出的;
(三)模範遵守消防管理規定,制止違反消防管理規定的行為,成績突出的;
(四)及時發現、報告火災或積極撲救火災,有重要貢獻的;
(五)對查明火災原因有突出貢獻的;
(六)在消防科研和技術革新中取得重要成果的;
(七)在消防工作其他方面有突出貢獻的。
第六十四條 對違反消防管理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公安機關、公安消防部門有權作出以下具體行政行為:
(一)對存有重大火險隱患的單位進行督促整改;必要時,可傳喚有關人員,責令限期整改;
(二)對隨時有發生火災危險的單位,責令立即整改;在緊情況下,責令將其危險部位停產、停業整頓;停產、停業對當地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有重大影響的,應當報當地人民政府決定;
(三)生產、維修消防器材和安裝消防設施,其產品或施工質量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的,責令限期整改或由發證機關吊銷其許可證;
(四)經檢驗對認定不符合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的消防產品,不準出廠或銷售,並可責令追回出廠或已銷售的不合格產品;
(五)對未經防火審核,擅自施工或施工中擅自更改防火設計的工程,責令暫停施工,並督促整改。
第六十五條 違反消防管理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公安消防部門責令整改,並對有關責任人處以200元以下罰款;
(一)在禁火區域內使用機動車輛、動力機械未採取防火安全措施的;
(二)人員集中的公共建築,未按規定設置安全疏散指示標志、火災事故照明裝置或設置不完備的;
(三)堵塞、封閉、佔用高層建築、地下工程、商店和公共娛樂場所的通道、樓梯和出口的;
(四)高層賓館、飯店未按規定配備賓客避難自救器具的;
(五)將消防器材挪作它用的;
(六)建築工地管理混亂,存在火災隱患的;
(七)高層建築、地下工程、大型商店及其他人員密集場所未制訂滅火、應急疏散方案並按期組織演練的;
(八)堵塞、佔用消防通道,埋壓、圈佔消火栓的;
(九)阻礙他人報警和補救火災的。
第六十六條 違反消防管理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人,由公安機關、公安消防部門責令整改,並對有關責任人依法給予治安處罰或單處、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易燃易爆場所,未按規定安裝防爆電氣設備或未採取導處制靜電措施的;
(二)生產、儲存和使用易燃易爆化學品,未按規定配備防火、防爆、監測、報警、降溫、通風、防潮等消防安全設施的;
(三)設計單位在工程防火設計中未按照防火設計規范設計,防火設計嚴重不完善或有重大問題的;
(四)生產消防產品未按國家規定標准進行阻燃性能、耐火極限等數據的測定,即出廠進入流通領域的;
(五)使用未經國家消防檢測機構檢測或檢測不合格以及未取得消防產品許可證的消防產品、建築防火材料的;
(六)拒不接受消防安全培訓或未取得合格證即上崗作業的;
(七)擅自改變或取消原建築防火設計、影響消防安全的;
(八)未經公安消防部門審核同意,擅自改變建築物使用性質,形成火險隱患的;
(九)建設、施工單位不按公安消防部門審核批準的防火設計圖紙施工,留下火險隱患的;
(十)施工單位不按消防技術標准施工,工程質量不合格的;
(十一)生產、銷售、使用不符合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的消防器材、設備的;
(十二)超范圍經營、超量儲存和違章混存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
(十三)違章混裝或不按規定時間和路線運輸化學危險品;運輸車輛不符合安全條件的;
(十四)經營、運輸水產品,直接使用氧氣瓶的;
(十五)加油站違反規定向桶(袋)內加註燃油的;
(十六)在公共場所擅自使用氫氣瓶充裝氣球的;
(十七)私自倒灌瓶裝液化石油氣傾倒液化石油氣殘液的;
(十八)餐飲單位在餐廳使用或存放燃氣鋼瓶,以及使用液體燃料的;
(十九)未經公安消防部門批准,生產、經營、儲存或運輸化學危險物品的;
(二十)生產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生產未附有註明燃點、閃點、爆炸極限等數據的說明書,未按規定註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項的;
(二十一)攜帶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乘坐公共交通車輛、船舶和飛機的。
第六十七條 違反消防管理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機關、公安消防部門責令整改,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治安處罰,或單處、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規定設置消防器材、設備、設施或設置不完善,管理不善的;
(二)未經公安消防部門批准,擅自拆除、停用火災自動報警器、自動滅火裝置的;
(三)損毀公共消防設施尚未構成犯罪的;
(四)工程審批部門對未經公安消防部門防火設計審核同意的工程,發放有關工程許可證的;
(五)建築工程未經消防部門驗收或驗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六)未經公安消防部門批准,擅自從事消防產品生產、維修、銷售和從事消防工程安裝及消防中介服務的;
(七)超等級從事消防設施安裝施工或擅自轉包消防工程、轉讓有關消防許可證的。
第六十八條 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六十五條、六十六條、六十七條規定的,除對有關責任人依法處罰外,對單位並處2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九條 因拒不整改火險隱患和不安全因素或整改不及時、不合格而導致火災事故的,對有關責任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條例》的規定給予治安處罰,並處5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條 對違反消防管理規定,造成一般火災事故的單位,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造成重、特大火災事故的單位,處以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構成犯罪的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一條 依照本規定作出的處罰,其處罰許可權和實施程序由市公安機關規定。
第七十二條 公安消防部門依照本規定實施的罰款處罰,應當開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罰款由銀行托收並全部上繳同級財政部門。
第七十三條 對依照本規定做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單位和個人,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條例》的規定申請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七十四條 公安機關和公安消防部門的工作人員應當嚴格執法,秉公辦事,對循私舞弊、索賄受賄、違法執行職務的,由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七十五條 本規定所稱以、以下均含本數。
第七十六條 本規定具體執行中的問題,由市公安局負責解釋。
第七十七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發布部門:青島市政府 發布日期:1996年10月04日 實施日期:1996年10月04日 (地方法規)
⑵ 消防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消防的法律法規有如下幾種:
1、《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國家標准《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會同有關單位編寫,自2015年5月1日起實施。
2、《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由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共同對《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93進行了修訂。
3、《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國家標准《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學研究所會同有關單位進行了局部修訂,已經有關部門會審。
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適用於新建、擴建、改建建築物的防雷設計。不適用於天線塔、共用天線電視接收系統、油罐、化工戶外裝置的防雷設計。
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2)消防法規十二條擴展閱讀:
新消防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條 單位應當遵守消防法律、法規、規章(以下統稱消防法規),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履行消防安全職責,保障消防安全。
第四條 法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第五條 單位應當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逐級和崗位消防安職責,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獎懲:
第四十五條 單位應當將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內部檢查、考核、評比內容。對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績突出的部門(班組)和個人,單位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對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或者違反單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為,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或者其他處理。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規定,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二十一條禁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的,應當按照規定事先辦理審批手續,採取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作業人員應當遵守消防安全規定。
進行電焊、氣焊等具有火災危險作業的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並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三十二條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指導、支持和幫助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開展群眾性的消防工作。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制定防火安全公約,進行防火安全檢查。
(3)消防法規十二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六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二)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並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
(三)對建築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檢測記錄應當完整准確,存檔備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准;
(五)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六)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職責。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機構應當將發生火災可能性較大以及發生火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單位,確定為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並由應急管理部門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除應當履行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職責外,還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實施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檔案,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設置防火標志,實行嚴格管理;
(三)實行每日防火巡查,並建立巡查記錄;
(四)對職工進行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定期組織消防安全培訓和消防演練。
⑷ 消防法的第十條和第十二條矛盾嗎
不矛盾的,第十條按照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准需要進行消防設計的建設內工程,除本容法第十一條另有規定的外,建設單位應當自依法取得施工許可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將消防設計文件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進行抽查。
第十一條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的大型的人員密集場所和其他特殊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將消防設計文件報送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審核。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依法對審核的結果負責。
第十二條依法應當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進行消防設計審核的建設工程,未經依法審核或者審核不合格的,負責審批該工程施工許可的部門不得給予施工許可,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不得施工;其他建設工程取得施工許可後經依法抽查不合格的,應當停止施工。
⑸ 關於消防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消防的法律法規有如下幾種:
1、《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國家標准《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會同有關單位編寫,自2015年5月1日起實施。
2、《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由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共同對《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93進行了修訂。
3、《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國家標准《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學研究所會同有關單位進行了局部修訂,已經有關部門會審。
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適用於新建、擴建、改建建築物的防雷設計。不適用於天線塔、共用天線電視接收系統、油罐、化工戶外裝置的防雷設計。
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5)消防法規十二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消防工作,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消防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
第三條:消防工作由公安機關實施監督。人民解放軍各單位、國有森林、礦井地下部分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部門實施監督,公安機關協助。
⑹ 消防法律法規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第二條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群眾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
第十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履行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建立消防檔案;按照國家標准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並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對建築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並將檢測結果報當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准要求;組織防火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並設置重點防火標志;
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有針對性地組織消防演練;的消防安全職責。
第二十三條 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佔、遮擋消火栓,不得佔用防火間距、堵塞消防車通道。人員密集場所的門窗,不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
第三十五條 任何人發現火災都應當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為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
第三十九條 消防器材、裝備和設施,不得用於與消防和搶險救援工作無關的事項。
二、公安部61號令
第五條 單位應當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職責,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第六條 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履行貫徹執行消防法規,保障單位消防安全符合規定,掌握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情況;將消防工作與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統籌安排,批准實施年度消防工作計劃;為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經費和組織保障;確定逐級消防安全責任,批准實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組織防火檢查,督促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及時處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問題;根據消防法規的規定建立專職消防隊、義務消防隊;組織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並實施演練。
第七條 單位可以根據需要確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對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實施和組織落實擬訂年度消防工作計劃,組織實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組織;制訂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並檢查督促其落實;擬訂消防安全工作的資金投入和組織保障方案;組織實施防火檢查和火災隱患整改工作;組織實施對本單位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的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有效,確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組織管理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在員工中組織開展消防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和培訓,組織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實施和演練;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委託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當定期向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消防安全情況,及時報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問題。未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單位,前款規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實施。
第二十五條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進行每日防火巡查,並確定巡查的人員、內容、部位和頻次。其他單位可以根據需要組織防火巡查。巡查的內容應當包括:
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於關閉狀態,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人員在崗情況;
其他消防安全情況。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期間的防火巡查應當至少每二小時一次;營業結束時應當對營業現場進行檢查,消除遺留火種。防火巡查人員應當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置火災危險,無法當場處置的,應當立即報告。發現初起火災應當立即報警並及時撲救。防火巡查應當填寫巡查記錄,巡查人員及其主管人員應當在巡查記錄上簽名。
第二十六條 機關、團體、事業單位應當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防火檢查,其他單位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防火檢查。檢查的內容應當包括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範措施的落實情況;
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況;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
滅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況;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重點工種人員以及其他員工消防知識的掌握情況;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管理情況;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及其他重要物資的防火安全情況;消防(控制室)值班情況和設施運行、記錄情況;防火巡查情況;消防安全標志的設置情況和完好、有效情況;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防火檢查應當填寫檢查記錄。檢查人員和被檢查部門負責人應當在檢查記錄上簽名。
三、北京市商場市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第十一條 商場庫房應符合:庫存物品應分垛碼放,每垛佔地面積不應大於100平方米。保證垛與垛間距不應小於1米,垛與牆間距不應小於0.5米,垛與梁間距不應小於0.3米,垛與柱間距不應小於0.3米,垛與燈間距不應小於0.5米;庫房內主要通道的寬度不應小於2米。庫存物品碼放不得擠占或影響消防設施、器材的使用。不準使用碘鎢燈和超過60瓦以上的白熾燈等高溫照明燈具。使用日光燈等低溫照明燈具時,應當對鎮流器採取隔熱、散熱等防火措施;鎮流器不應設置在悶頂內。庫房內不準設置移動式照明燈具。照明燈具下方不準堆放貨物,照明燈具垂直下方與儲存物品水平間距不應小於0.5米。庫房內敷設的配電線路,應穿金屬管或非燃硬塑料管保護,並與可燃物保持20厘米以上的間距。每個庫房應當在庫房外安裝電源開關裝置,保管人員離庫時,必須拉閘斷電。商(市)場庫房嚴禁存放化學危險物品。商(市)場經營的發膠、丁烷氣等易燃商品應設置在專用的獨立庫房內,且儲量不應超過2日的平均銷售量;電氣設施應符合防爆要求,並保持良好的通風。
第七條 商(市)場內櫃台、貨架應合理布置,主要疏散通道應直通疏散門或疏散出口,並保證主疏散通道寬度不小於2.4米;輔助通道寬度不小於1.5米。
相關的消防法律法規有: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施行日期:1999年6月1日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施行日期:1998年5月1日
《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施行日期:1999年5月1日
《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 施行日期:1992年12月1日
《乾粉滅火系統設計規范》,施行日期:2004年11月1日
《城市消防站建設標准》,施行日期:2006年5月1日
《村鎮建築設計防火規范》,施行日期:1991年3月1日
《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施行日期:1995年11月1日
《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施行日期:2006年12月1日
⑺ 消防法第三十二條釋義
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指導、支持和幫助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開展群眾性的消防工作。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制定防火安全公約,進行防火安全檢查。
⑻ 消防安全法律法規
第一章總則第二來條消防工作實行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每個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消防法規,做好消防工作。第二章火災預防第三章消防組織第四章火災撲救。第三十七條任何人發現火警都有義務迅速向消防隊報警,講清起火地點、單位。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給報警人員提供方便,不收費用。郵電部門應當優先傳遞火警、火災信息,不得延誤。
⑼ 消防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
第一章總則第二條消防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每個單位和個人都專必須遵守屬消防法規,做好消防工作。第二章火災預防第三章消防組織第四章火災撲救。第三十七條任何人發現火警都有義務迅速向消防隊報警,講清起火地點、單位。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給報警人員提供方便,不收費用。郵電部門應當優先傳遞火警、火災信息,不得延誤。第五章消防監督第四十七條公安部,省、自治區、
⑽ 消防法規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第二條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群眾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
第十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履行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建立消防檔案;按照國家標准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並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對建築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並將檢測結果報當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准要求;組織防火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並設置重點防火標志;
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有針對性地組織消防演練;的消防安全職責。
第二十三條 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佔、遮擋消火栓,不得佔用防火間距、堵塞消防車通道。人員密集場所的門窗,不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
第三十五條 任何人發現火災都應當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為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
第三十九條 消防器材、裝備和設施,不得用於與消防和搶險救援工作無關的事項。
二、公安部61號令
第五條 單位應當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職責,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第六條 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履行貫徹執行消防法規,保障單位消防安全符合規定,掌握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情況;將消防工作與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統籌安排,批准實施年度消防工作計劃;為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經費和組織保障;確定逐級消防安全責任,批准實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組織防火檢查,督促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及時處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問題;根據消防法規的規定建立專職消防隊、義務消防隊;組織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並實施演練。
第七條 單位可以根據需要確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對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實施和組織落實擬訂年度消防工作計劃,組織實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組織;制訂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並檢查督促其落實;擬訂消防安全工作的資金投入和組織保障方案;組織實施防火檢查和火災隱患整改工作;組織實施對本單位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的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有效,確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組織管理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在員工中組織開展消防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和培訓,組織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實施和演練;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委託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當定期向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消防安全情況,及時報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問題。未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單位,前款規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實施。
第二十五條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進行每日防火巡查,並確定巡查的人員、內容、部位和頻次。其他單位可以根據需要組織防火巡查。巡查的內容應當包括:
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於關閉狀態,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人員在崗情況;
其他消防安全情況。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期間的防火巡查應當至少每二小時一次;營業結束時應當對營業現場進行檢查,消除遺留火種。防火巡查人員應當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置火災危險,無法當場處置的,應當立即報告。發現初起火災應當立即報警並及時撲救。防火巡查應當填寫巡查記錄,巡查人員及其主管人員應當在巡查記錄上簽名。
第二十六條 機關、團體、事業單位應當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防火檢查,其他單位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防火檢查。檢查的內容應當包括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範措施的落實情況;
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況;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
滅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況;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重點工種人員以及其他員工消防知識的掌握情況;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管理情況;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及其他重要物資的防火安全情況;消防(控制室)值班情況和設施運行、記錄情況;防火巡查情況;消防安全標志的設置情況和完好、有效情況;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防火檢查應當填寫檢查記錄。檢查人員和被檢查部門負責人應當在檢查記錄上簽名。
三、北京市商場市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第十一條 商場庫房應符合:庫存物品應分垛碼放,每垛佔地面積不應大於100平方米。保證垛與垛間距不應小於1米,垛與牆間距不應小於0.5米,垛與梁間距不應小於0.3米,垛與柱間距不應小於0.3米,垛與燈間距不應小於0.5米;庫房內主要通道的寬度不應小於2米。庫存物品碼放不得擠占或影響消防設施、器材的使用。不準使用碘鎢燈和超過60瓦以上的白熾燈等高溫照明燈具。使用日光燈等低溫照明燈具時,應當對鎮流器採取隔熱、散熱等防火措施;鎮流器不應設置在悶頂內。庫房內不準設置移動式照明燈具。照明燈具下方不準堆放貨物,照明燈具垂直下方與儲存物品水平間距不應小於0.5米。庫房內敷設的配電線路,應穿金屬管或非燃硬塑料管保護,並與可燃物保持20厘米以上的間距。每個庫房應當在庫房外安裝電源開關裝置,保管人員離庫時,必須拉閘斷電。商(市)場庫房嚴禁存放化學危險物品。商(市)場經營的發膠、丁烷氣等易燃商品應設置在專用的獨立庫房內,且儲量不應超過2日的平均銷售量;電氣設施應符合防爆要求,並保持良好的通風。
第七條 商(市)場內櫃台、貨架應合理布置,主要疏散通道應直通疏散門或疏散出口,並保證主疏散通道寬度不小於2.4米;輔助通道寬度不小於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