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香港法律條例情感糾紛

香港法律條例情感糾紛

發布時間: 2021-02-24 02:08:49

Ⅰ 香港有哪些特別的法律法規

香港是沿用英美法系,除適用基本法外,還有:

(我從香港政府律政司網上抄了一段,希望對你有幫助)

普通法和衡平法

普通法和衡平法,主要見諸香港和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高級法院的判決。追溯歷史,至少自十五世紀以來,法官判詞的紀錄已逐步建立一些詳細的法律原則,規管國家與公民之間和公民與公民之間的關系。現時,源自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案例已盈千累萬,形成普通法。有關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及免受任意逮捕或監禁的權利,已於三百多年前判定的案例中載列。這些權利現在由《基本法》的條文保障。

普通法最獨特的地方,在於所依據的司法判例制度。案例可以引自所有普通法適用地區,而並不限於某一司法管轄區的判決。《基本法》第八十四條訂明,香港特區法院可參考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司法判例。此外,香港特區終審法院和司法機關有權邀請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參加審判。

成文法

香港絕大部分的現行成文法,都是在本地訂立並載於《香港法例》中。香港很多法例都是根據獲轉授的權力而訂立的,稱為附屬法例。例如,某條例可轉授權力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即行政長官經諮詢行政會議的意見),就條例實施的細節訂立規例。

中國習慣法

部分中國習慣法適用於香港。舉例來說,根據《新界條例》(第97章)第13條,法庭可以認可並執行與新界土地有關的中國習俗或傳統權益;而在《婚生地位條例》(第184章)中,中國法律和習俗也得到承認。

國際法

現時已有超過200項國際條約和協議適用於香港。條約在立法施行之前,不算是香港本地法律的一部分,但仍可影響普通法的發展。舉例來說,法庭可引用某條約,以助解釋法例。發展迅速的國際慣例法的規定,也可納入普通法內。

Ⅱ 請教一些香港法律的問題

監守行為:即在不坐牢的前提下,對刑事對象人進行行為監督,一年專內無重復再犯行為屬。
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罪:在香港法律上有對公眾地方行為不當作出相關法律規定,如觸犯其相關的法律規定,則會對觸法者進行檢舉、檢信,並接受相關懲罰(在香港地區,根據香港法律規定,任何人在公眾場合做出擾亂秩序的行為,可以構成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罪,最高處罰款5000元(港幣)及監禁一年);
社會服務令:是在觸犯法律前提下,法院對其觸法者輕罪者設定的一種刑罰,為替代監禁的一項判刑選擇

Ⅲ 香港的法律和大陸的法律會不會有相沖突的地方

最簡單來抄說
大陸奉行的是大陸法
香港的是普通法
大陸法是假定有罪
要被告人自己證實自己無罪
香港的普通法是假定無罪
要控方拿證據證實被告有罪
寜縱無枉

你說的這種情況
以我所知就是犯法
但也要詳細看看是甚麼行業
不過可以告訴你
九成是不行的
在香港或者可以走些少灰色地帶
大陸?
不用想了

Ⅳ 《逃犯引渡條例》為何在香港引起如此大的爭議

《逃犯引渡條例》在香港引起如此大的爭議的原因是:

一是阻礙香港與內地及港澳開展刑事司法協助,使得香港某種意義上成為「逃犯天堂」。

該條例的導言部分,明確了移交逃犯安排「適用於香港政府及香港以外地方的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其他部分的政府除外);或香港及香港以外地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其他部分除外)。

是為移交因涉及違反香港或該地方的法律的某些罪行而被追緝以作檢控、判刑或強制執行判刑的一名或多於一名人士而作出的。」今年兩會期間,原公安部副部長、現全國政協委員陳智敏,在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表示,內地逃到香港的重犯多達300多人,全部「有名有姓」。



但受到《逃犯條例》的限制,香港並不能將這些逃犯移交內地。2016年香港特區政府曾書面答復議員,因內地-香港兩地法制差異,有關移交逃犯安排的商討工作須小心進行,各項細節要仔細審視。由於沒相關法例授權,故在相關安排正式立法及生效前,不會將逃犯移交到大陸。

二是港人在未簽訂雙邊協議的國家及地區發生刑事案件,追究刑事責任面臨極大困難。

根據《逃犯條例》規定,香港只能向簽定雙邊協議的國家及地區移交逃犯。經筆者查詢,目前香港只與英國、新加坡、紐西蘭、馬來西亞、法國等20個司法管轄區簽訂移交逃犯協議,仍未與其他100多個國家及地區達成雙邊協議。

三是一些在港犯案後逃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嫌犯,也因為沒有引渡安排,港府無從引渡他們來港受審。

為阻礙修訂《逃犯條例》,香港內外反對勢力打出了一套「組合拳」,使出了很多毒辣的招數。這其中,很多都是他們在「反國教運動」「反『一地兩檢』」中反復使用過的,凸顯出反對派逢「中」必反的根本立場,也預示著修法必將面臨一場艱苦的纏斗。

極力渲染恐慌氣氛。香港多個反對派政黨宣稱,修法會成為內地要求香港引渡「政治犯」的借口。非法「佔中」黑手黃之鋒撰文,聲稱修法「將徹底破壞一國兩制對港人的法律保障……屆時若有台灣政界人士被北京政府定性為干犯中國大陸的罪行。

只要該人在香港過境、逗留或旅遊,都有被引渡(移交)至中國大陸的可能」。同時,也有香港反對派顧慮,內地會以非政治化的罪名,例如逃稅等,要求引渡逃港政治異見人士。和反對「一地兩檢」時一樣,反對派大肆渲染內地將大規模拘捕或引渡港人的場景。

試圖激發港人的恐懼心理,從而形成反對修法的輿論。一直以溫和反對派立場著稱的行政會議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對有關「遣返政治犯」的說法感到氣憤,並斥反對派將政治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大做文章及隨意提出無理指控。

漠視社會公義等,重申香港不應發生這樣的情況。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執行主席鄧清河表示:「這些所謂憂慮純粹只是反對派的危言聳聽,他們只是試圖將有關修例建議妖魔化、政治化和陰謀化。

除此之外,他們對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屬並無任何憐憫同情之心。」反對派的擔憂並沒有道理,因為現行條例已經把「政治犯」排除在外。也不會出現大規模移交「政治犯」的問題。相反,特區政府在每個具體案例上都會極為慎重,不可能出現濫用《逃犯條例》的現象。

極力阻礙「一國」進程。目前保安局修法建議其實是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取消對除香港以外中國其他區域的限制,二是與香港沒有簽訂長期移交協議的司法管轄區,開辟以「個案形式」移交逃犯的通道。但公民黨黨魁楊岳橋建議,先就對台灣的限制松綁。

3月15日,反對派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先處理(適用於)台灣、不適用於中國內地」等3個動議,結果全遭否決。其實,反對派的這些建議,是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在台灣這方面的要求比較緊迫,先對台灣松綁,但其他國家和地區就都不動,等爆發出新的問題了再繼續改正。

同時,他們心中其實是有一條底線的,那就是可以同台灣進行司法協助,澳門也可以談,但必須迴避內地地區。究其實質而言,這些反對派依然迴避「一個中國」原則,以所謂的「司法獨立」來妨礙「司法公正」。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在蓬勃開展,內地及香港、澳門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往來越來越密切,可能發生的法律問題將會變多,在刑事司法協助方面的需求自然會更加迫切。

如果在同一個國家、特別是同一個大灣區內都不能實現刑事司法協助和逃犯的順利移交,那麼三地融合的步伐和程度自然就會受到影響。正如一座不允許多向自由通行的大橋那樣,其綜合效益是很難得到充分發揮的。

Ⅳ 香港的法律跟內地的法律是一致的嗎在香港特區的婚姻法里有沒有重婚罪這一說求詳解

沒有重婚罪,但是也不能結兩次,沒有離婚的話

Ⅵ 香港法律如何規定婆媳的關系

他們規定的婆媳的關系和大陸沒有什麼多大的區別。只不過相對來說他們比大陸之間的關系更獨立一些。

Ⅶ 關於香港法律的問題

要看數量呀
少量就由或者一兩個月啦
要視乎好多因素
例如份量、純度、有沒有律師代表、有沒有毒癮、感化官報告、戒毒所報告、有沒有同類案底、求情信等等
如果真的很少份量,守行為都有判過

Ⅷ 香港法律對夫妻共同財產是如何規定的

在香港,以一來方名義與自個人資金購買的房產,無論婚前婚後,理論上來說都歸個人所有,配偶並不參與分割。但遇到離婚分割房產的實際情況,法官多會根據雙方的工作經濟能力、對家庭作出的貢獻等加以調整。比如房子雖然是男方購買的,但女方在家庭中作出了顯著貢獻,離婚後沒有經濟能力再購買房子,法官會要求男方為女方提供住房方面的補償。結婚時離婚後都存在「供養」(或稱贍養)一說,在婚姻期間,夫妻雙方均有權要求另一方負供養責任。如果一方有能力而不供養另一方,法院會頒布執行命令。而離婚時,如果一方經濟困難或婚前對於家庭作出過重要貢獻,而另一方面經濟條件較好,法院也會要求一方對另一方提供供養。由於無夫妻共有財產制度的規定,夫妻並不用對另一方在婚前或婚後的任何民事侵權或任何債務、義務負責。

熱點內容
公司法廢止 發布:2025-08-25 00:38:56 瀏覽:742
有關超出門店經營法規 發布:2025-08-25 00:11:27 瀏覽:12
道德經反觀 發布:2025-08-25 00:03:55 瀏覽:750
勞動法多項選擇題 發布:2025-08-24 23:46:56 瀏覽:540
英國司法部 發布:2025-08-24 23:42:40 瀏覽:77
勞動法年假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8-24 23:33:48 瀏覽:624
以下法律責任屬於行政處罰 發布:2025-08-24 23:27:33 瀏覽:898
全國法院工作 發布:2025-08-24 23:27:28 瀏覽:365
有關勞動法的詳細案例 發布:2025-08-24 23:18:31 瀏覽:406
創新組團法律服務 發布:2025-08-24 22:55:54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