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2018最新環保法律法規

2018最新環保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2-24 14:14:19

『壹』 2018年環保治理什麼時候開始

2018年環保「最嚴模式」將啟動
2017年的「嚴冬」讓造紙企業深有體會,這樣的寒冷已經持續了好長時間,更有一批小企業直接倒在了路上,大家都在問自己還能堅持多久。好多的企業已經服了,這環保還要查多久?
那麼2018年環保還會這么嚴嗎?
嚴,肯定嚴,會越來越嚴。那麼擺在造紙企業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一,早日轉正,早日解脫。企業要完成轉型,證件齊全,環保達標,不僅不會嚴查企業,甚至還會扶持企業成為當地模範,成就龍頭企業。
二,目前沒有能力的小企業,無證無規模,長時間將受到影響。想要不歇業,只能躲開嚴查區域,向西轉移。或者有資金的在海外建廠。
多部重量級環保文件將於2018年正式生效
為什麼說2018年環保要更加嚴格呢?據悉,從2018年1月1日開始,將有多部環境法與環境保護方案將正式開始實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是哪些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於2018年1月1日實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目前,各地基本上已明確環保稅適用稅額標准,做好開征准備工作。環保稅實行的是定額稅率,即多排多繳,少排少繳。環保稅負的差異,最終將帶來產品價格、生產規模等差異,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環保稅開征之後,大氣和水污染物排放企業受影響最大。根據環保稅法要求,應稅大氣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規定,從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生態環境損害往往具有長期性、潛伏性,尤其是具有污染易、修復難的特點,很多污染一旦造成,罰再多錢也沒法徹底修復。有鑒於此,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成了一種有效的兜底措施。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目的首先就是實現損害擔責的需要。
《水污染防治法》
2018年1月1日,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也將正式施行。與以往相比,此次《水污染防治法》明確了許多比較具體的工作要求,例如,要求加油站等的地下油罐應當使用雙層罐或者採取建造防滲池等其他有效措施,並進行防滲漏監測,防止地下水污染;並且,新《水污染防治法》還加大了水環境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在增加按日連續處罰的基礎上,提高了罰款幅度,比如將對企業超標、超總量的罰款由「排污費數額兩倍以上五倍以下」改為「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等。
《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
環境保護部於2017年11月6日通過了《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辦法》作為推動排污許可制實施的基礎性文件,十分重要,要對各項規定進行深入研究、周密考慮、審慎處理,並加快推動出台實施。實施排污許可制對實現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落實重點地區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等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要服務好中心工作,進一步加大對無證排污和不按證排污的檢查處罰力度,加大對違規項目清理整頓力度,為中心任務的完成提供有力支撐。
環保部六大「督察局」正式亮相
六個區域督察局,由環保部原六大區域環保督查中心「升級」而來。
經中央編辦批復,環保部華北、華東、華南、西北、西南、東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由事業單位轉為環保部派出行政機構,正式更名為「督察局」。
「督察局」的一大新增職能是承擔中央環保督察相關工作,進一步強化督政。這也意味著,中央環保督察將成為常態。

『貳』 安全環保三大法律指的是

分為「新《水污染防治法》、新《環境影響評價法》、新《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內條例》」三部分。容
新《水污染防治法》部分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修改後的法律已於2018年1月1日施行。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部分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以下簡稱新《環評法》)自去年9月1日施行。作為從源頭預防建設項目污染和破壞生態最重要的一項環保法律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一直是環境管理制度的核心抓手。
新《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部分
新《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82號,以下簡稱《條例》)於2017年10月1日施行。
新舊條例明顯不同就是取消了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行政審批事項,環保設施竣工驗收主體由環保部門轉為建設單位。

『叄』 新的環保法有幾個之最

5個之最:(1)審議次數最多;(2)公眾參與之最;(3)環保部門反映最強烈;(4)立法內容之最;(5)史上最嚴。

『肆』 2018年環保稅法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已於2016年12月2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環境保護稅。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
(一)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二)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
3、下列情形,暫予免徵環境保護稅:
(一)農業生產(不包括規模化養殖)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二)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三)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
(四)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
(五)國務院批准免稅的其他情形。
4、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徵收環境保護稅。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徵收環境保護稅。
5、環境保護稅由稅務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和本法的有關規定徵收管理。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照本法和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負責對污染物的監測管理。
6、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排放應稅污染物的當日。
納稅人應當向應稅污染物排放地的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環境保護稅。
環境保護稅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繳納。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繳納的,可以按次申報繳納。
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除依照本法規定繳納環境保護稅外,應當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7、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依照本法規定徵收環境保護稅,不再徵收排污費。

『伍』 2018年最新環保法,污水處理廠與居住區的安全距離

《給排水手冊》第五冊中明確規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選址應距離居民專區300米以上。

有規屬定一個衛生防護距離的,建設廠之前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環保局審批的。一般情況下,100m的距離,中間全部修建樹林隔離的話,不會對居民有影響,反而讓你感覺綠化不錯。具體的你要問一問環保局,而且這個廠修建的同時需要做環保措施的,廢水廢氣都要處理的,不是那種露天的,都是有規定的。

污水處理廠(站)水質管理工作是各項工作的核心和目的,是保證「達標」的重要因素。水質管理制度應包括:各級水質管理機構責任制度,「三級」(指環保監測部門、總公司和污水站)檢驗制度,水質排放標准與水質檢驗制度,水質控制與清潔生產制度等。

(5)2018最新環保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過程中的基本要求是:

(1)按需生產 首先應滿足城市與水環境對污水廠運行的基本要求,保證干處理量使處理後污水達標。

(2)經濟生產 以最低的成本處理好污水,使其「達標」。

(3)文明生產 要求具有全新素質的操作管理人員,以先進的技術文明的方式,安全的搞好生產運行。

『陸』 現在國家施行了哪些環境保護措施呢

國家發行了一下法律法規來保護環境。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該規定表明:不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不繳納環境保護稅;居民個人不屬於納稅人,不用繳納環境保護稅。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是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制定的法律。

3、《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方案》指出,通過在全國范圍內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進一步明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范圍、責任主體、索賠主體、損害賠償解決途徑等,形成相應的鑒定評估管理和技術體系、資金保障和運行機制,逐步建立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和賠償制度,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18年1月1日開始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是為防治環境雜訊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 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是為了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制定的法規。

『柒』 2018年有哪些新規將施行

全國開征環境保護稅;新版水污染防治法將施行;中小企業促進法為中小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法官法等八部法律修改;「服役」近30年標准化法完成「大修」;公共圖書館這四類服務全免費;導游不得擅自變更行程、強迫遊客購物;外賣商戶應有實體店;央行調整車貸政策……2018年1月1日起,一批新規將施行,影響我們的生活。

車輛購置稅將由7.5%恢復到10%

自2018年1月1日起,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規定,1.6L及以下排量汽車恢復按10%的法定稅率徵收車輛購置稅。

乘用車購置日期按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或《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等有效憑證的開具日期確定。目前車購稅的計算方式是:汽車銷售發票價格÷1.17×10%=應繳納車輛購置稅。

我國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

2018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

據了解,根據國務院全面禁止進口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的有關精神,與進口廢物管理目錄的調整時間相銜接,取消廢鎂磚、廢鋼渣、廢礦渣等商品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執行最惠國稅率。統籌考慮產業發展和出口情況變化,將取消鋼材、綠泥石等產品的出口關稅,適當降低三元復合肥、磷灰石、煤焦油、木片、硅鉻鐵、鋼坯等產品的出口關稅。

新《地圖審核管理規定》正式發布 2018年1月1日起施

11月28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簽署國土資源部第77號令,發布實施新修訂的《地圖審核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共34條,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規定》明確了國家、省、設區的市三級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地圖審核職責的劃分。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地圖審核工作的監督管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以及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地圖審核工作的監督管理。

《規定》對地圖審核的申請與受理,以及地圖審核的內容和依據進行了規范。申請地圖審核,應當提交地圖審核申請表、需要審核的地圖最終樣圖或者樣品、地圖編制單位的測繪資質證書。

央行調整車貸政策

為進一步支持促進汽車消費,規范汽車貸款業務管理,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修訂《汽車貸款管理辦法》。修訂後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央行、銀監會關於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指出,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0%,商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0%;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5%,商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5%;二手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0%。

BIM標准獲批2018年1月1日起實行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2017年5月4日發布第1534號公告,批准《建築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准》為國家標准,編號為GB/T51235-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該《標准》是我國第一部建築工程施工領域的BIM應用標准,填補了我國BIM技術應用標準的空白,與行業BIM技術政策相呼應。

明年起增值稅發票 代碼增至12位

為進一步規范增值稅發票管理,優化納稅服務,滿足納稅人發票使用需要,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公告,從2018年1月1日起調整增值稅普通發票(折疊票)發票代碼從現行的10位到12位。

熱點內容
環境道德的主要內容 發布:2025-08-25 18:27:38 瀏覽:523
法院會計工作 發布:2025-08-25 18:22:54 瀏覽:300
20年經濟法教材 發布:2025-08-25 18:21:24 瀏覽:746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能統一 發布:2025-08-25 18:11:51 瀏覽:995
中國道德狀況 發布:2025-08-25 18:11:40 瀏覽:890
法治的logo 發布:2025-08-25 18:04:58 瀏覽:19
李惠律師 發布:2025-08-25 17:58:04 瀏覽:44
化妝品生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5 17:53:30 瀏覽:767
合同法387條 發布:2025-08-25 17:46:09 瀏覽:384
合同法考試試題租賃 發布:2025-08-25 17:30:47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