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法規
Ⅰ 福建省福州市最新的拆遷規定條列是什麼
福建省福州市最新的拆遷規定條例是什麼?福建省福州市最新的拆遷規定條例是福州市區重慶舊城改造以及一些棚戶區的拆遷。
Ⅱ 福州國六標准什麼時候開始實行
福州國六標准2020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
根據《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
9.2 銷售和注冊登記
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輕型汽車應符合本標准要求,其中I型試驗應符合6a階段限值要求。
自2023年7月1日起,所有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輕型汽車應符合本標准要求,其中I型試驗應符合6b階段限值要求。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條件具備的地區,提前實施本標准。提前實施本標準的地區應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後執行。
(2)福州市法規擴展閱讀
《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中規定:
第十六條 新購置車輛污染物排放初次檢測不合格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不予核發車輛號牌和行駛證,但國家規定免檢的車輛除外。
未進行污染物排放年度檢測,或者年度檢測不合格的機動車,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不予核發年檢合格證。
第十七條 在本市行駛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在機動車停放地,對在用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進行監督抽測。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行駛中排放黑煙或者濃煙的機動車,應當責令其暫停使用,並在規定的時間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委託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在用機動車車主或者駕駛人員,不得拒絕、阻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抽測。
Ⅲ 福州市免費法律咨詢在哪裡
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如符合條件就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如不符合條件只有回委託律師處理。答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Ⅳ 福州市有法律大學嗎
福州大學和閩江學院都有法律系,另外像農林大學也有相關的法律專業,此外的相關學院也有法律專業
Ⅳ 福州拆遷政策752政策是什麼時候開始實施的有沒有具體文件
福州拆遷政策752政策屬1984年1月5日國務院《城市規劃條例》生效後至2004年10月26日。
暫時沒有具體文件,只是當地制定的一種補償政策,並非法律規定。根據法律及行政法規的規定,補償計算的基礎是土地和房屋面積。對於貧困家庭,針對人口予以特殊照顧。
福州市《關於加強違法佔地建設查處工作及責任追究的實施意見(試行)》發布前建設的無產權房屋,房屋建造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在本市無他處房屋的(商品房、二手房除外)。
原房屋三層以內、總建築面積在180平方米以內的房屋建築面積按70%給予補償安置,屬同結構同步建設、三層以內、總超建面積60平方米以內部分的建築面積按50%給予補償安置。超過以上部分的建築面積按20%給予補償安置。
根據人民網報道:福州鼓樓區兩地塊征遷,徵收補償方案開始徵求意見。
因原福州搪玻廠宿舍及周邊地塊項目需要,鼓樓區政府擬徵收斗池路以北用地范圍內國有土地上的所有房屋,房屋徵收補償方案開始徵求意見,9月25日截止。
(5)福州市法規擴展閱讀:
該地塊徵收補償擬採取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相結合的方式。產權調換房期房分別為福大一號地塊,對接價12147元/平方米;浮村新城,對接價7100元/平方米。
黎明永輝地塊,對接價12456元/平方米;五一新城,對接價11500元/平方米。現房分別為鳳湖新城,對接價11900元/平方米;鳳舞家園,對接價9536元/平方米;盛世星城,對接價7230元/平方米;鶴林新城,對接價8500元/平方米。
私房住宅補償計價方式:貨幣補償金額=被徵收房屋的合法建築面積×(9664元/㎡+被徵收房屋重置價×成新率)。國有公房住宅補償計價方式:貨幣補償金額=被徵收房屋的合法建築面積×(9664元/㎡+被徵收房屋重置價×成新率-9664元/㎡×20%)。
因地鐵2號線西洋站(鼓樓區段)項目建設的需要,鼓樓區計劃徵收仁德路與加洋巷交叉路口(鼓樓區段)范圍內國有土地上的所有房屋實施徵收,房屋徵收補償方案開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9月25日止。
Ⅵ 福州市夜間施工可允許到幾點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條:在城市市區雜訊專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屬域內,禁止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但搶修、搶險作業和因生產工藝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必須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
第六十三條:本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四)「夜間」是指晚二十二點至晨六點之間的期間。
Ⅶ 福建省在城市房屋拆遷管理中,省市兩級地方法規規定的內容有沖突,應如何適用
1、甲方應抄按有關規定給乙方每月襲增發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有關規定指的是什麼?依據是否含《福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2、如含上述內容則無爭議。如不含又無明確規定則應採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執行。或按當時政策宣講的執行。老百姓居無定所是很痛苦的,應得到補償。
Ⅷ 福州市耕地徵用如何補償依據哪條法規
主要有《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以下規定:
第二十五條 徵用土地,征地單位應當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第二十六條 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行使土地所有權的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但被徵用的屬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或者自留地,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又未能調整其他數量和質量相當的土地給農民繼續承包經營的,應當將不少於發之七十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有條件將土地補償費用於發展生產、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可以在取得被征地農民同意後,統一安排使用。可以調整其他土地給被征地農民,但質量和數量不相當的,土地補償費的分配比例由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與被征地農民協商確定。
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依照前款規定取得的土地補償費應當設立專戶管理,用於發展生產、安排多餘勞動力以及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
土地補償費的使用管理辦法應當由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表決確定,收支情況至少每六個月公布一次,接受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監督。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截留、挪用、侵佔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使用土地補償費。
第二十七條 土地補償費按下列標准計付:
(一)徵用耕地,屬水田、菜地、魚塘的,按同類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倍補償;屬其他耕地的,按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八倍補償;
(二)徵用果園或者其他經濟林地,按水田補償費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補償;原屬耕地的,按同類土地補償標准補償;
(三)徵用非經濟林地,按水田補償費的百分之四十補償;
(四)徵用養殖生產的水面、灘塗,按水田補償費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補償;
(五)徵用鹽田,按水田補償費的百分之五十補償;
(六)徵用其他未利用土地,按水田補償費的百分之十五補償。
第二十八條 需要安置的人員由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第二十九條 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補助標准,按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補助。
徵用果園和其他經濟林地,按該土地被徵用前四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五倍補助;徵用鹽田和有養殖生產的水面、灘塗,按該土地被徵用前四年平均年產值的二至四倍補助。
第三十條 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應當支付給土地承包經營者或者地上建築物的產權人。青苗或者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按下列標准計付:
(一)農作物按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一倍補償;
(二)人工營建的水產養殖設施按其重置價格並結合成新補償,苗種按工本費的百分之六十補償;
(三)房屋及其他建築物、構築物的補償費,按重置價格並結合成新確定。具體標准由市、縣人民政府制定,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地上附著物為林(果、竹)木的,徵用後砍伐的林(果、竹)木,歸原所有者所有。其補償費按下列標准計付:
(一)用材林中的幼林按造林工本費的二倍補償,中齡林按成熟林畝材積產值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補償,成熟林按其畝材積產值的百分之三十補償;
(二)竹林按產值的二倍補償;
(三)呆樹和其他經濟林按徵用前四年平均年產值的二至七倍補償,但果樹未產果的,按工本費的二倍補償;已產果的,應當根據果樹的生長周期和樹勢的盛衰,按其產值的四至七倍補償;
(四)特種用途林、防護林按用材林同類林木標準的四至七倍補償;
(五)薪炭林按用材林同類林木標準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補償。
違法建築物和征地公告發布後搶栽、搶種的農作物,不予補償。
第三十一條 下列建設項目徵用土地,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按本辦法規定的補償、補助標准幅度的低限計付:
(一)國防、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或者省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四)搶險救災修建永久性建築物和其他設施用地。
修建地下防空設施,免收土地稅費。
第三十二條 依照本辦法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適當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每公頃被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超過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國務院調整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後,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省實際情況作相應的調整。
第三十三條 平均年產值計算方法為:徵用前三年(果樹、經濟林、按前四年)的平均年產量乘以國家規定的價格。國家沒有規定價格的,按所在市、縣物價管理部門公布或者認可的市場價格計算。
前款所指的平均年產量,以被征土地所在地統計部門統計的該鄉(鎮)前三年的平均年產量為准。
第三十四條 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使用國有農、林、牧、果、茶、漁場的土地或者集體所有土地的,應當參照征地補償標准和辦法,支付補償安置費用。
第三十五條 依法徵用的土地自批准徵用下一年度起,由財政部門予以核減計稅的常年產量和計征的農業稅額;糧食定購任務經市、縣人民政府核實,並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予以核減;其他按耕地面積負擔的費用,由有關部門及時核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