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不動產登記條例
⑴ 什麼叫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所謂不動產,就是不可移動的財產,主要指房屋和土地。過去,我國不進行不動產登記回,許多貪答官就用非法所得買房屋,用來牟利或洗錢。現在,我國要對每個人的不動產實名登記,暫行條例就是進行實名登記的具體辦法。不動產登記的目的是對公民的利益進行更好的保護,但對反貪腐有重要作用。
⑵ 請問誰有國家稅務總局和湖南省地方稅務局的最新放地產政策
各市、州地方稅務局,省局直屬局、稽查局:
現將《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87號)轉發給你們(以下簡稱《通知》,《湖南省地方稅務局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辦法》另文下發),現就有關問題補充規定如下,請一並遵照執行。
一、抓緊貫徹落實總局《通知》精神,搞好土地增值稅清算工作。土地增值稅計算復雜,清算工作難度不小,各地要高度重視,克服畏難情緒,組織精兵強將,穩步推進,扎實穩妥地開展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工作。
二、結合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進一步完善土地增值稅征管工作。各級地稅部門應以《通知》規定為契機,聯系本地實際,採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完善土地增值稅徵收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保土地增值稅預征全面到位。並結合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工作,對本地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切實加強土地增值稅稅源監控,對與房地產企業開發成本關聯緊密的建安企業、建材銷售企業等實行項目跟蹤管理,符合清算條件的工程項目,應及時進行清算。
三、自行清算與重點清算相結合,著重抓好重點納稅戶和重點稅源的清算工作。對符合清算條件的2007年2月1日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各地應督促房地產開發企業按照《通知》規定,自行清算,並將清算結果於2007年8月30日前報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同時申報繳納應補稅款;各級地稅部門應在認真審核企業清算情況的基礎上,對重點納稅戶進行核查,查補稅款應在2007年12月31日前入庫。對2007年2月1日後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應嚴格按《通知》規定執行。
四、及時總結。各市、州地方稅務局要及時總結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工作經驗,鞏固清算成果,並將清算工作總結按半年一次上報省局。上報時間為2007年8月30日和2007年12月30日。報送路徑:省局FTP/CENTER/二處/土地增值稅清算工作。
二○○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補充說明:
⑶ 有關不動產登記條例出台的知識
在2015年初,國務院最新發布了一條世人矚目的消息,那就近幾年受人期待的不動產暫行登記條例新近出台了。在過去的幾年中,民間一直有消息說,國家一直在著急相關的專家學者進行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制定和實施,但是由於其牽扯范圍甚廣,同時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因此一直遲遲不決。但是隨著新條例的實施,也迫切想要了解不動產登記方案的一些具體內容,那麼接下來小編就來帶領大家一探究竟吧!
管理標准
首先這套方案於2015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而這條法案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不動產的登記,規范登記行為,保護一些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而凡中規定的不動產,包括,土地海域房屋林木等不動產,同時不管是任何人或者是任何單位,都要統一進行不動產登記。要嚴格管理,同時也秉承著方便群眾的原則,如果相關人士登記了關於不動產登記的權利,那麼就不會因為登記機構的,和登記程序的改變而受到影響。
相關單位
而不動產登記單位最高為縣一級登記單位,同時在直轄市和市區人民政府也可以設立不動產的登記單位。但是跨縣或者是跨城市的不動產登記不予進行,如果情況特殊,那也可以進行協商的登記處理,而如果協商不成的,由上一級的政府進行統一的指定辦理。同時不動產的登記簿應該採用電子檔案,而不具備相應的辦公條件,也可以採用紙質檔案,同時不動產的登記簿是不動產登記機構唯一的合法形式。
申請過程
而在關於不動產登記機構的人員配置方面,國家要進行統一的培訓,以及管理。如果是進行紙質不動產登記方案的機構,要配備一些必要的防火以及防盜措施,而採用電子不動產登記方案的,那麼應該配備一些專門的存儲設施,並且要採取一些網路安全的防護措施。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公民如何進行不動產的登記了,首先我們要准備一系列的材料,比如我們的身份證明材料以及委託書。當我們准備好這些材料的時候,然後到當地的不動產登記的辦公機構進行公開申請登記,而辦公機構收到了申請材料之後,就要根據其材料的齊全來進行登記,而如果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時,應當當場告知申請人並且不予受理。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不動產登記方案的一些具體內容介紹,這個法案自出台之後就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擁護,因為其政策有效地保護了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而且也規范了市場行為,所以它關乎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利益,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看一看這一方案,能夠幫助我們在日後生活中方便不少。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是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內根據憲法和法容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組成部門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許可權內按照規定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⑸ 不動產登記是什麼意思 不動產登記條例具體內容什麼時候實施
【1】不動產登記,是指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法將不動產權利歸屬和其他法定事項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的行為。
【2】《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5年3月1日起實施。
【請採納為滿意回答,謝謝!】
⑹ 什麼是不動產統一登記條例
《不動產登記條例》將由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務院法制內辦、國家容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負責起草。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實施是落實《物權法》規定、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的一項有效手段。同時,也是為未來核定相關稅基作準備,為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打基礎。2013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包括72項改革方案、提出明確時間表的《關於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其中,提出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動產統一登記條例》。
⑺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條例內容
第一條為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規范登記行為,方便群眾申請登記,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不動產登記,是指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法將不動產權利歸屬和其他法定事項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的行為。
本條例所稱不動產,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著物。
第三條不動產首次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注銷登記、更正登記、異議登記、預告登記、查封登記等,適用本條例。
第四條國家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不動產登記遵循嚴格管理、穩定連續、方便群眾的原則。
不動產權利人已經依法享有的不動產權利,不因登記機構和登記程序的改變而受到影響。
第五條下列不動產權利,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登記:
(一)集體土地所有權;
(二)房屋等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
(三)森林、林木所有權;
(四)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
(五)建設用地使用權;
(六)宅基地使用權;
(七)海域使用權;
(八)地役權;
(九)抵押權;
(十)法律規定需要登記的其他不動產權利。
第六條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監督全國不動產登記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確定一個部門為本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負責不動產登記工作,並接受上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
第七條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直轄市、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確定本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統一辦理所屬各區的不動產登記。
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由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分別辦理。不能分別辦理的,由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協商辦理;協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指定辦理。
國務院確定的重點國有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國務院批准項目用海、用島,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等不動產登記,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規定。
第二章不動產登記簿
第八條不動產以不動產單元為基本單位進行登記。不動產單元具有唯一編碼。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簿。
不動產登記簿應當記載以下事項:
(一)不動產的坐落、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用途等自然狀況;
(二)不動產權利的主體、類型、內容、來源、期限、權利變化等權屬狀況;
(三)涉及不動產權利限制、提示的事項;
(四)其他相關事項。
第九條不動產登記簿應當採用電子介質,暫不具備條件的,可以採用紙質介質。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明確不動產登記簿唯一、合法的介質形式。
不動產登記簿採用電子介質的,應當定期進行異地備份,並具有唯一、確定的紙質轉化形式。
第十條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依法將各類登記事項准確、完整、清晰地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任何人不得損毀不動產登記簿,除依法予以更正外不得修改登記事項。
第十一條不動產登記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與不動產登記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加強對不動產登記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專業技術培訓。
第十二條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指定專人負責不動產登記簿的保管,並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責任制度。
採用紙質介質不動產登記簿的,應當配備必要的防盜、防火、防漬、防有害生物等安全保護設施。
採用電子介質不動產登記簿的,應當配備專門的存儲設施,並採取信息網路安全防護措施。
第十三條不動產登記簿由不動產登記機構永久保存。不動產登記簿損毀、滅失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依據原有登記資料予以重建。
行政區域變更或者不動產登記機構職能調整的,應當及時將不動產登記簿移交相應的不動產登記機構。
第三章登記程序
第十四條因買賣、設定抵押權等申請不動產登記的,應當由當事人雙方共同申請。
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當事人單方申請:
(一)尚未登記的不動產首次申請登記的;
(二)繼承、接受遺贈取得不動產權利的;
(三)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生效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生效的決定等設立、變更、轉讓、消滅不動產權利的;
(四)權利人姓名、名稱或者自然狀況發生變化,申請變更登記的;
(五)不動產滅失或者權利人放棄不動產權利,申請注銷登記的;
(六)申請更正登記或者異議登記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由當事人單方申請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公場所申請不動產登記。
不動產登記機構將申請登記事項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前,申請人可以撤回登記申請。
第十六條申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並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一)登記申請書;
(二)申請人、代理人身份證明材料、授權委託書;
(三)相關的不動產權屬來源證明材料、登記原因證明文件、不動產權屬證書;
(四)不動產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等材料;
(五)與他人利害關系的說明材料;
(六)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本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的其他材料。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在辦公場所和門戶網站公開申請登記所需材料目錄和示範文本等信息。
第十七條不動產登記機構收到不動產登記申請材料,應當分別按照下列情況辦理:
(一)屬於登記職責范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二)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告知申請人當場更正,申請人當場更正後,應當受理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三)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書面告知申請人不予受理並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四)申請登記的不動產不屬於本機構登記范圍的,應當當場書面告知申請人不予受理並告知申請人向有登記權的機構申請。
不動產登記機構未當場書面告知申請人不予受理的,視為受理。
第十八條不動產登記機構受理不動產登記申請的,應當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查驗:
(一)不動產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等材料與申請登記的不動產狀況是否一致;
(二)有關證明材料、文件與申請登記的內容是否一致;
(三)登記申請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第十九條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可以對申請登記的不動產進行實地查看:
(一)房屋等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首次登記;
(二)在建建築物抵押權登記;
(三)因不動產滅失導致的注銷登記;
(四)不動產登記機構認為需要實地查看的其他情形。
對可能存在權屬爭議,或者可能涉及他人利害關系的登記申請,不動產登記機構可以向申請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單位進行調查。
不動產登記機構進行實地查看或者調查時,申請人、被調查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二十條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自受理登記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辦結不動產登記手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登記事項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完成登記。
不動產登記機構完成登記,應當依法向申請人核發不動產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
第二十二條登記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不予登記,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
(二)存在尚未解決的權屬爭議的;
(三)申請登記的不動產權利超過規定期限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予登記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登記信息共享與保護
第二十三條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
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的信息應當納入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確保國家、省、市、縣四級登記信息的實時共享。
第二十四條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與住房城鄉建設、農業、林業、海洋等部門審批信息、交易信息等應當實時互通共享。
不動產登記機構能夠通過實時互通共享取得的信息,不得要求不動產登記申請人重復提交。
第二十五條國土資源、公安、民政、財政、稅務、工商、金融、審計、統計等部門應當加強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互通共享。
第二十六條不動產登記機構、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對不動產登記信息保密;涉及國家秘密的不動產登記信息,應當依法採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
第二十七條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依法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提供。
有關國家機關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查詢、復制與調查處理事項有關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第二十八條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單位、個人應當向不動產登記機構說明查詢目的,不得將查詢獲得的不動產登記資料用於其他目的;未經權利人同意,不得泄露查詢獲得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錯誤給他人造成損害,或者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條不動產登記機構工作人員進行虛假登記,損毀、偽造不動產登記簿,擅自修改登記事項,或者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行為的,依法給予處分;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偽造、變造不動產權屬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或者買賣、使用偽造、變造的不動產權屬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的,由不動產登記機構或者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收繳;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不動產登記機構、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單位或者個人違反國家規定,泄露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信息,或者利用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信息進行不正當活動,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有關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三條本條例施行前依法頒發的各類不動產權屬證書和製作的不動產登記簿繼續有效。
不動產統一登記過渡期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登記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四條本條例實施細則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五條本條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本條例施行前公布的行政法規有關不動產登記的規定與本條例規定不一致的,以本條例規定為准。
⑻ 關於不動產登記的法律法規
建築法、物權法來、城市房地產管理源法、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法、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土地登記辦法、房屋登記辦法等。
2013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包括72項改革方案、提出明確時間表的《關於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其中,提出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動產統一登記條例》。《不動產登記條例》將由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負責起草。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實施是落實《物權法》規定、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的一項有效手段。同時,也是為未來核定相關稅基作準備,為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