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非法聚會治安條例

非法聚會治安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2-25 11:06:33

⑴ 非法集會是什麼罪

舉行集會、遊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規定申請或者申請未獲許可,或者未按版照主管機關許可的起止權時間、地點、路線進行,又拒不服從解散命令,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是非法集會、遊行、示威罪。

表現形式

一、舉行集會、遊行、示威沒有依法申請;或者申請沒有被許可;或者沒有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起止時間、地點、路線進行。

二、拒不服從解散命令。

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

只有具備這3個條件,才能構成非法集會罪

區別

聚會有很多種,一般的聚會就不用去申請了,但是像集會,遊行,示威等由集會、遊行、示威等的舉行地的市、縣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主管。正當的演講聚會不是非法聚會,但類似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擾亂社會秩序的演講聚會都是非法的。

處罰

對犯罪負責直接責任處無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⑵ 未經公安部門許可,舉辦大型集會活動如何處罰

1、對於未經公安部門許可,舉辦大型集會活動的,有可能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回,一經認定,處十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2、如果涉嫌刑事犯罪,一經定罪,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對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體情況,請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確定。

⑶ 非法宗教聚會治安管理處罰法怎麼樣處理

人民幣,在中國就用這個。。。就好辦,

肯定不好,你說是「非法」的- 。-

⑷ 聚會超過多少人違法請註明是哪部法律以及第幾條規定。

如果只是普通的聚會沒有人數要求,無論是多少人都不構成違法行為。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
第七條
舉行集會、遊行、示威,必須依照本法規定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並獲得許可。
下列活動不需申請:
(一)國家舉行或者根據國家決定舉行的慶祝、紀念等活動;
(二)國家機關、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依照法律、組織章程舉行的集會。
第八條
舉行集會、遊行、示威,必須有負責人。
依照本法規定需要申請的集會、遊行、示威,其負責人必須在舉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機關遞交書面申請。申請書中應當載明集會、遊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標語、口號、人數、車輛數、使用音響設備的種類與數量、起止時間、地點(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線和負責人的姓名、職業、住址。
第九條
主管機關接到集會、遊行、示威申請書後,應當在申請舉行日期的二日前,將許可或者不許可的決定書面通知其負責人。不許可的,應當說明理由。逾期不通知的,視為許可。
確因突然發生的事件臨時要求舉行集會、遊行、示威的,必須立即報告主管機關;主管機關接到報告後,應當審查決定許可或者不許可。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六條 非法集會、遊行、示威罪
舉行集會、遊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規定申請或者申請未獲許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起止時間、地點、路線進行,又拒不服從解散命令,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對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⑸ 非法聚會罪擾亂社會治安罪

所謂非法聚會是沒有法定的依據而非法聚集,集會,非法聚會往往帶有回不法的目的。答
。。。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是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依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條規定: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五條 煽動、策劃非法集會、遊行、示威,不聽勸阻的,處10日以

你這是宣傳國家法律,不會抓你,因為你積極宣揚法制,有可能會獎勵你呢!!

⑺ 非法集會到底觸犯了什麼法律,看完秒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摘取學習:
相關定義
(一)集會,是指聚集於露天公共場所,發表意見、表達意願的活動。
(二)遊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場所列隊行進、表達共同意願的活動。
(三)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場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會、遊行、靜坐等方式,表達要求、抗議或者支持、聲援等共同意願的活動。
集會的相關法律法規
(一)《集會遊行示威法》第六條:集會、遊行、示威的主管機關,是集會、遊行、示威舉行地的市、縣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
(二)《集會遊行示威法》第二十七條:舉行集會、遊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應當予以制止:
1、未依照本法規定申請或者申請未獲許可的;
2、在進行中出現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破壞社會秩序情況的。
(三)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不聽制止的,人民警察現場負責人有權命令解散;拒不解散的,人民警察現場負責人有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決定採取必要手段強行驅散,並對拒不服從的人員強行帶離現場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法律責任
(一)《集會遊行示威法》第二十八條:舉行集會、遊行、示威,未依照本法規定申請或者申請未獲許可的,公安機關可以對其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處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佔領公共場所、攔截車輛行人或者聚眾堵塞交通,嚴重破壞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的,對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三)擾亂、沖擊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依法舉行的集會、遊行、示威的,公安機關可以處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條,舉行集會、遊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規定申請或者申請未獲許可,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對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法學
對以下違法行為,由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依法嚴厲處罰,涉嫌犯罪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規定依法嚴厲追究刑事責任。
1、煽動、策劃非法集會、遊行、示威,不聽勸阻的。
2、未經公安機關許可,舉行或者參加任何形式的非法集會、遊行、示威活動的。
3、煽動、串聯、脅迫、誘使他人採取過激方式表達訴求,擾亂信訪工作秩序的。
4、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的。
5、在信訪活動中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採取口頭、書面等方式侮辱、誹謗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6、以製造社會影響、採取極端鬧訪行為、持續纏訪鬧訪等威脅、要挾手段敲詐勒索的,或者以信訪為名非法集資的。
7、在國家機關或者公共場所實施靜坐,張貼散發材料,呼喊口號,打橫幅或者非法聚集的。
8、擾亂信訪秩序、公共秩序的其他行為的。
市民如有合理的訴求
可選擇合法途徑去表達

⑻ 非法集會被拘留,這個罪嚴重嗎

如果只是參加了非法集會,沒有其它違法情節時一般不會處罰。但要是煽動、策劃、版組織者或直接權責任人員應予以治安處罰,情節嚴重的涉嫌非法集會罪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集會罪的構成:

一、舉行集會、遊行、示威沒有依法申請;或者申請沒有被許可;或者沒有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起止時間、地點、路線進行。

二、拒不服從解散命令。

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

只有具備這3個條件,才能構成非法集會罪

非法集會行為和非法集會罪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五條 煽動、策劃非法集會、遊行、示威,不聽勸阻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六條 舉行集會、遊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規定申請或者申請未獲許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起止時間、地點、路線進行,又拒不服從解散命令,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對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⑼ 在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裡面有幾款條例是針對聚眾鬧事和擾亂社會秩序的!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二)擾亂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商場、公園、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的;

(三)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攔截或者強登、扒乘機動車、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響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

(五)破壞依法進行的選舉秩序的。

聚眾實施前款行為的,對首要分子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擾亂文化、體育等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強行進入場內的;

(二)違反規定,在場內燃放煙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

(三)展示侮辱性標語、條幅等物品的;

(四)圍攻裁判員、運動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

(五)向場內投擲雜物,不聽制止的;

(六)擾亂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其他行為。

因擾亂體育比賽秩序被處以拘留處罰的,可以同時責令其12個月內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同類比賽;違反規定進入體育場館的,強行帶離現場。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熱點內容
道德三玄 發布:2025-08-27 14:59:47 瀏覽:477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發布:2025-08-27 14:59:45 瀏覽:550
嚴格使用刑法 發布:2025-08-27 14:56:53 瀏覽:243
哪些事情可以通過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27 14:56:44 瀏覽:829
2018年徐金桂行政法導學 發布:2025-08-27 14:45:50 瀏覽:820
勞動法合同法法條26條 發布:2025-08-27 14:45:42 瀏覽:273
司法考試領證 發布:2025-08-27 14:42:24 瀏覽:721
政府聘請常年法律顧問 發布:2025-08-27 14:37:10 瀏覽:636
臨潼法院網 發布:2025-08-27 14:08:44 瀏覽:215
南陽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8-27 14:07:29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