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籌辦費稅法規定

籌辦費稅法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2-25 19:12:56

A. 開辦費到底是案稅法的規定還是新會計准則的規定

如果金額不大的話,一般直接一次全部計入費用,也不需要做所得稅納稅調整,稅務局一般不會有意見,如果金額比較大,建議按稅法要求記賬,這樣不用在未來幾年中針對開辦費做所得稅納稅調整,省很多麻煩。

B. 籌辦費稅法處理

籌辦費可以進入管理費用,但是不能超過項目資金總額的百分之一。

C. 籌辦費如何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新稅法規定:開辦費可以在正式經營之日起一次性計入管理費用,也可以分三年攤銷。一經選定,不得改變。希望能幫助到你!!!
除可資本化費用外,均處理為:借: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D. 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開辦費按多少年攤銷

1. 在計算所得稅時,開辦費是從發生月份的次月開始攤銷的。

2008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新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十條規定: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實施條例對開辦費雖然沒有專門的具體規定,但開辦費應屬於長期待攤性質,所以按3年或更長的年限進行攤銷都是合法的,建議你按5年進行攤銷。

2. 在對開辦費攤銷進行會計處理的時候,是以第一次開發票取得收入為攤銷起始時間的。

《企業會計制度》(財會[2000]25號)第五十條規定,除購建固定資產以外,所有籌建期間所發生的費用,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開辦費指企業在企業批准籌建之日起,到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止的期間(即籌建期間)發生的費用支出。包括籌建期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購建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支出。

籌建期是指企業被批准籌建之日起至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的期間。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之日」,具體是指從企業設備開始運作,開始投料製造產品或賣出同第一宗商品之日起,為企業籌建期結束。

3.由於納稅人在會計處理時應在開始生產經營當月一次性攤銷,所以在所得稅納稅申報時應進行納稅調整,在發生開辦費當年的會計利潤的基礎上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在以後年度的申報時,應相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E. 籌建期發生的開辦費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後,稅法上規定的攤銷年限最少是幾年

開辦費的攤銷

1、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將開辦費一次性計入開始生產版經營當月的損益,借記權「管理費用」,貸記「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年終要進行納稅調整。

2、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於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

F. 企業在籌建期間業務招待費的列支在稅法上是怎樣規定的

企業在新稅法實施以前年度未攤銷完的開辦費,也可根據上述規定處理。
開辦費不包括業務招待費、廣告和業務宣傳費,在籌建期間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按《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的相關規定稅前扣除。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79號)規定,企業自開始生產經營的年度,為開始計算企業損益的年度。稅法規定業務招待費的稅前扣除應為開始生產經營並取得銷售(營業)收入年度,據此,企業籌建期間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性質的支出不允許稅前扣除。

G. 請教~~新稅法下開辦費如何處理

一、兩種處理方法都可以。

國稅函[2009]98號文件第九條規定: 新稅法中開(籌)辦費未明確列作長期待攤費用,企業可以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稅法有關長期待攤費用的處理規定處理,但一經選定,不得改變。

企業在新稅法實施以前年度的未攤銷完的開辦費,也可根據上述規定處理。

二、二者區別主要在會計處理、所得稅繳納的區別。

一、將開辦費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自支出發生月的次月,不低於3年分期攤銷。

1、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

貸: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2、稅收扣除額:指按稅法規定允許在本年度稅前扣除的金額。

3、納稅調整額:納稅調整額=會計攤銷額-稅前扣除額。結果是正數為調增所得額,負數為調減所得額。

4、尚未扣除額:指允許在以後年度稅前扣除的金額。第一年尚未扣除額按本年度納稅調整額填寫,以後年度的尚未扣除額=上期尚未扣除額-本年稅前扣除額。

二、 費用發生時,直接計入管理費用即可。

《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中有規定,籌辦期的定義,是指從企業被批准籌辦之日起至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止的期間。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支出。

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開辦費

貸:銀行存款/現金

(7)籌辦費稅法規定擴展閱讀

溫馨提示:

新會計准則與小企業會計准則的處理基本一致,均是在費用發生時計入「管理費用」;而企業會計制度的會計處理是要先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然後在在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

但企業會計制度如今的使用范圍比新會計准則、小企業會計准則窄得多,一般企業按會計准則處理即可,無需糾結。

稅務處理與會計處理的差異

1、當年僅為單純的籌建期

選擇適用企業會計准則和小企業准則,企業在財務報表上必然體現損益;而稅務方面,籌辦費用支出,不得計算為當期的虧損。

企業申報時不能按照財務報表直接申報,而要財務報表上體現為「管理費用」等開辦費進行調整:「賬載金額」按財務報表數填列,「稅收金額」全部調整為0。

2、企業已經進入單純經營年度,但又涉及前期的攤銷開辦費

不論是一次性攤銷或者是分期攤銷,當年會計利潤總額中都不反映稅收上的攤銷額,因此納稅申報時應按攤銷的開辦費調減應稅所得,直至稅收上將可扣除的開辦費全部攤銷完畢為止。金額按稅法規定的不得低於3年計算得出。

3、企業當年既有籌建期,又有經營期的情況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劃分為籌建和經營的兩個時間段,此時只要前述情況處理即可。如果存在攤銷,時間按經營期間的時間計算,然後進行調整。

H. 開辦費攤銷 新稅法規定

開費稅務上規定是分5年攤銷,會計上是開始經營當月轉入管理費用。因此在以後的五年中都需要作納稅調整(第一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後四年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I. 稅法和新會計准則對開辦費有何規定

一.開辦費的含義
開辦費(Organization cost\Organization expense\organization costs)指企業在企業批准籌建之日起,到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止的期間(即籌建期間)發生的費用支出。包括籌建期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購建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支出。
二、開辦費的開支范圍
一般說來分為允許計入開辦費的支出和不能計入開辦費的支出。
一)允許計入開辦費的支出
1、籌建人員開支的費用
(1)籌建人員的職工薪酬:具體包括籌辦人員的工資薪金、福利費、以及應交納的各種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
(2)差旅費:包括市內交通費和外埠差旅費。
(3)董事會費和聯合委員會費。
2、企業登記、公證的費用:主要包括企業的工商登記費、驗資費、評估費、稅務登記費、公證費等。
3、籌措資本的費用:主要是指籌資支付的手續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
4、人員培訓費:主要有以下二種情況
(1)引進設備和技術需要消化吸收,選派一些職工在籌建期間外出進修學習的費用。
(2)聘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的勞務費及相關費用。
5、企業資產的攤銷、報廢和毀損。
6、其他費用
(1)籌建期間發生的辦公費、廣告費、業務招待費等。
(2)印花稅、車船稅等。
(3)經投資人確認由企業負擔的進行可行性研究所發生的費用。
(4)其他與籌建有關的費用,例如資訊調查費、訴訟費、文件印刷費、通訊費以及慶典禮品費等支出。
二)不能計入開辦費的支出
1、取得各項資產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購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所支付的運輸費、安裝費、保險費和購建時發生的職工薪酬。
2、規定應由投資各方負擔的費用。如投資各方為籌建企業進行了調查、洽談發生的差旅費、咨詢費、招待費等支出。
3、為培訓職工而購建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支出。
4、投資方因投入資本自行籌措款項所支付的利息,不計入開辦費,應由出資方自行負擔。
5、以外幣現金存入銀行而支付的手續費,該費用應由投資者負擔。

J. 籌建期間的開辦費的處理,會計和稅法的區別

《企業會計制度》(財會[2000]25號)對開辦費的攤銷期限作了重大調整。原行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生產經營的當月起在不超過五年的期限內分期平均攤銷。《企業會計制度》第五十條規定:「除購建固定資產以外,所有籌建期間所發生的費用,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如果企業長期待攤的費用項目不能使以後會計期間受益的,應當將尚未攤銷的該項目的攤余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由此可見,對開辦費的會計處理,無論從會計科目的設置還是攤銷的期限都與原行業財務制度有較大改變。這一新規定與現行所得稅法規存在較大的差異。《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於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因此,企業在生產經營的當月一次性攤銷的開辦費應從生產經營的次月起分五年平均扣除。納稅人在年終申報所得稅時,應做好納稅調整工作,並建立「開辦費稅前扣除台賬」或備查登記簿,為以後年度准確申報稅前扣除(調減)額打好基礎。 例:某股份公司2001年7月份開始生產經營,前期發生的開辦費總額96萬元,7月份攤銷開辦費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 96萬元 貸: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96萬元 本年度允許稅前扣除額=96萬元÷5年÷12個月×5個月=8(萬元),應調增所得額=96-8=88(萬元); 2002年至2005年每年應調減所得額=96÷5=19.2(萬元); 2006年應調減所得額=96萬元÷5年÷12個月×7個月=11.2(萬元)。 開辦費納稅調整台賬設置如下: 開辦費稅前扣除台賬 單位:萬元 台賬填寫說明: 1.年度:攤銷日期,指開始生產經營的年度和月份,以後年度按順序類推。 2.會計攤銷額:指會計上一次性攤銷的開辦費總金額。 3.稅收扣除額:指按稅法規定允許在本年度稅前扣除的金額。 4.納稅調整額:納稅調整額=會計攤銷額-稅前扣除額。結果是正數為調增所得額,負數為調減所得額。 5.尚未扣除額:指允許在以後年度稅前扣除的金額。第一年尚未扣除額按本年度納稅調整額填寫,以後年度的尚未扣除額=上期尚未扣除額-本年稅前扣除額。

熱點內容
收到法院快速 發布:2025-08-28 11:04:34 瀏覽:7
經濟法實務教學視頻下載 發布:2025-08-28 10:49:14 瀏覽:94
兩人簽訂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8 10:47:48 瀏覽:201
道德雙贏 發布:2025-08-28 10:32:41 瀏覽:644
經營者實施壟斷行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8 10:16:09 瀏覽:314
法院計算機待遇 發布:2025-08-28 10:13:56 瀏覽:54
勞動法加班怎麼算的 發布:2025-08-28 10:09:33 瀏覽:126
最高人民法院假釋 發布:2025-08-28 10:04:07 瀏覽:473
法官判錯案向哪個部門控告 發布:2025-08-28 09:55:12 瀏覽:947
前海法院條例 發布:2025-08-28 09:45:48 瀏覽: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