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土地租賃法規

土地租賃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2-26 12:04:35

㈠ 土地租賃法有這個法律文件嗎

當然是有的了,國有土地租賃和土地使用權出租都是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方式。

㈡ 關於土地租賃的法律有關規定

租金你們事先沒有協商好嗎?如果之前已經說好了,那在租期內就應該按照合同裡面的約定。如果說租期已滿,承租方應該交出租賃物。如果承租方想續租,那必須經得出租方的同意才行的。

㈢ 國有土地租賃的要求是什麼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租和抵押的法律要求
答: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租的法律要求是:(回1)土地使用者如果答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土地的,不得出租土地使用權。(2)土地使用權出租時,出租人與承租人應當簽訂租賃合同,租賃合同的內容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規定。(3)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出租時,出租人必須依法辦理登記手續。
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的法律要求有:
(1)土地使用權抵押時,抵押人與抵押權人應當簽訂抵押合同。
(2)土地使用抵押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隨著物隨之抵押;地上建築物、其他隨著物抵押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抵押。
(3)抵押人到期未能履行債務或者在抵押合同期間宣告解散、破產的,抵押權人有權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抵押合同的規定處分抵押財產。
(4)因處分抵押財產而取得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隨著物所有權的,應當按照法律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㈣ 集體土地出租的合法程序及法律問題的規定是什麼

合法的土地租賃程序
租用集體土地,必須先行徵用並轉為國有土地。根據《規范國有土地租賃若干意見》(國土資發〔1999〕222號)的規定,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國有土地租賃,應當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租賃合同。
租賃合同內容應當包括出租方、承租方、出租宗地的位置、范圍、面積、用途、租賃期限、土地使用條件、土地租金標准、支付時間和支付方式、土地租金標准調整的時間和調整幅度、出租方和承租方的權利義務等。租賃土地使用權經登記後,承租人可以拿到註明「租賃」的土地使用權證書。土地租賃年限屆滿後,租賃土地使用權終止。
任何單位或個人進行建設,如果不符合規定的集體土地使用權主體資格,則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在現實中,普遍存在著土地承租者直接與集體土地所屬的村委會簽署土地租用協議的操作方式,這一做法並不妥當,擅自出租集體土地的行為會被法院認定為無效行為。雙方當事人所簽訂的《土地租賃合同》等也均因違反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成為無效合同。
確有特殊情況需要租用集體土地的,也必須先行徵用並轉為國有土地後,再按照下列程序辦理租用手續:
(1)與有關土地管理部門簽訂租賃合同,就租賃地塊狀況、規劃用地性質、租賃年限、租金及支付等事項做出明確約定;
(2)在租賃合同簽署後,由承租人按規定向房地產登記機構辦理租賃土地使用權登記手續;
(3)租賃土地使用權經登記後,承租人可以拿到有關部門頒發的註明「土地租賃」的房地產權證書。土地租賃年限屆滿後,租賃土地使用權終止。
除此外,企業可通過股轉轉讓方式取得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權。但是這種方式會對需要解決用地問題的企業面臨著整個企業的行業轉化、債權債務重組等一系列其他問題。其次,企業可通過租賃集體建設用地上已有的房屋達到取得生產經營場地的需要。這種方式相對於前一種方式而言,取得生產經營場地的方式較為簡單,也容易操作,但需要注意的前提條件是,已有的建設用地及地上房屋,都是通過合法的審批手續取得的。
非法租賃土地如何處理
首先是協商解決。在政府主導下,由政府、村組、承租土地的第三方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解除非法租賃合同。
其次是依法採取行政強制手段解決。《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定,「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
資料大全
《集體土地出租的合法程序及法律問題》。
第八十一條規定,「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出讓、轉讓或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非法所得,並處罰款」。土地管理部門可以依據以上的法律規定對非法出租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行為進行查處,要求村、組解除租賃合同,責令限期改正,並可給予沒收和罰款的行政處罰。
另外,城市綜合執法部門也可以承租土地的第三方無用地報批手續、地上建築無建築規劃手續認定為違法建築為由,發限期整改及處罰通知,而後進行強制拆除。但必須指出的是,政府職能部門動用行政強制手段拆除後,由於承租方和村、組的租賃合同並未解除,承租方依然可以合同違約為由,向村、組提出賠償要求。
第三是訴訟解決。由當事村委會或村民小組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解除土地租賃合同。提起解除合同的民事訴訟後,法院可以對土地租賃合同的有效性進行審查和認定,並據此作出判決。
擅自出租集體土地現象如何預防
要從根本上破解農村土地非法交易難題,遏止非法租地的蔓延勢頭,必須從源頭上預防和制止集體土地的非法出租行為。
一是政府職能部門要嚴格履職。土地執法威懾力不足是造成土地非法交易的一個重要原因。政府各職能部門一定要切實履行起自己的職責,加強溝通,密切合作,嚴格執法,加大對集體土地非法交易的查處力度。對違法用地的單位或個人,規劃部門不予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部門不予核發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供電部門不予供電,工商部門不予核發營業執照,從根源上切實杜絕違法用地現象的發生和蔓延,改變過去「多家用地,一家管地」的局面。建立多部門密切合作制度,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充分發揮監督機制的整體效能。
二是應當把進行非法交易所簽訂的合同認定為無效合同,按照無效合同的處理原則進行處理,進一步提高對土地非法交易的打擊力度。
三是完善農村集體土地地籍管理與土地評估制度。農村土地地籍管理主要包括土地登記、土地確權和權屬爭議調處、土地調查、土地統計、土地動態監測、地籍檔案等內容,完善地籍管理制度對於打擊土地非法交易行為,規范集體土地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應建立健全集體土地評估制度,對農村集體土地進行科學的分等定級,評估出合理的地價,使農村集體土地交易建立在一個科學、規范的基礎上,從根本上防止集體土地使用權的非法交易。
四是建立查處土地違法行為行政問責機制。村級組織違法出租集體土地,村集體和村民可以得到很大的經濟收益,因此,集體土地出租很多是通過村民或村民代表會議,以村民自治的方式集體討論決定的,有著相對廣泛的民意基礎。在此種情況下,單靠國土部門一家單獨執法,勢單力孤,效果並不明顯。依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鄉鎮人民政府應切實承擔起對村民組織決議合法性、合理性的監督、審查職能。應建立起對鎮鄉政府的行政問責和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對未依法履行監督職能、管理不力、形成違法用地事實的鎮鄉主要負責同志進行問責,並與個人工作考核進行掛鉤,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從而有效的遏制村級組織違法用地行為的發生。

㈤ 土地租賃承包可以建房嘛從法律上有哪些規定

如果已經報土地,建設,規劃部門並且被批,就是合法產權,權利版當然受到保護
如果沒權有報批,則就算是自己租賃甚至擁有使用權的土地上建房,依然是違建。
違建房屋出租,其權利不受法律保護哦
承租人租賃違建,若遇到執法部門強制拆違的,可以依法要求房東退還尚未到期的房租,造成損失的,由房東負責。
房東的權利不受法律保護

㈥ 土地租賃法律規定有哪些應該注意哪些的呢

您好!
土地租賃合同就像是房屋出租合同一樣,是一份關於財產的出租,土地租賃合同也就版是關於土權地的出租合同,土地租憑是指某一土地的所有者吧自己土地讓給別人使用,而別人向其支付一定的租金,租憑日期滿了過後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一份合同或者說一種經濟活動。
在簽土地租憑合同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項,因為土地出租涉及金額往往比較大,必須的慎重處理,因此在租賃合同中,要確定合同的主體,在簽約時務必要認真審核出租人的資格,要核實產權證上記載的權利人與出租人是否一致,要明確租賃物等等。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㈦ 關於土地租賃有什麼要遵守的法律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各省土地法實施細則。出租土地須辦理土地權屬證。

㈧ 關於土地租用法律問題

我國到目前為止並沒有頒布專門的農村土地租賃法。下面,鑫天律師事務所為你解答《專農村土地承屬包法》中關於土地出租、土地租賃的內容。

第三十二條 【承包權流轉方式】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七條 【流轉合同的簽訂、備案及內容】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

第三十九條 【一定期限內的轉包不影響原承包關系】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將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或者出租給第三方,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

第四十九條 【允許承包流轉】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的,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㈨ 法律規定土地承包和土地出租的最長期限各為多少年

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農民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條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第二十一條發包方應當與承包方簽訂書面承包合同。承包到期後,土地應交回發包方處置,也可以由原承包方申請續期,發包方如果同意,則重新簽訂承包合同。另外,村委會若不同意續期,把土地公開發包,那麼在同樣條件下,原承包方有權優先承包使用。到期後肯定不能再建管理用房。地上附著物應歸原承包人,由其處分。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熱點內容
梁慧星韓世遠合同法解讀一 發布:2025-08-29 09:53:39 瀏覽:898
不可撤銷居間費承諾書法律效力怎樣 發布:2025-08-29 09:52:57 瀏覽:871
渝東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8-29 09:11:44 瀏覽:129
法院公安聯合扣車 發布:2025-08-29 09:01:56 瀏覽:905
投標授權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9 08:22:43 瀏覽:823
淮安的法院 發布:2025-08-29 08:13:58 瀏覽:455
司法不平原因 發布:2025-08-29 08:11:17 瀏覽:670
道德與法治婚外情篇 發布:2025-08-29 08:11:16 瀏覽:424
司法機關與執法機關 發布:2025-08-29 08:11:10 瀏覽:36
司法藍的顏色 發布:2025-08-29 07:58:05 瀏覽:226